•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卡萨尔·艾尔·哈达德,法迪·尤瑟夫,海塔·塞德拉·伊扎姆,阿拉·乔什涅,娜丁·拉巴基,埃利亚斯·库利,努尔·艾尔·侯赛尼 

    导演:娜丁·拉巴基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版

      追捕(2017)

    • HD中字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 正片

      游戏掌控

    • 正片

      科南

    • HC中字

      特技狂人

    • HD国语

      血悬棺

    • HD国语

      异域狼孩

    • HD国语

      半糖初恋

     剧照

    何以为家 剧照 NO.1何以为家 剧照 NO.2何以为家 剧照 NO.3何以为家 剧照 NO.4何以为家 剧照 NO.5何以为家 剧照 NO.6何以为家 剧照 NO.16何以为家 剧照 NO.17何以为家 剧照 NO.18何以为家 剧照 NO.19何以为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长篇影评

     1 ) 看完这种类型的影片后,我们必须自问的三个问题

    1 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之后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2 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3 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影片本身。

    主角赞恩的故事其实很有层次感。影片一开始直接的制造差异和矛盾,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部写实的印度电影的开端。近年来看的如《神秘巨星》式的影片,所采用的故事模式一般是“遭遇挫折—反抗—更深层次的挫折—成长后反抗成功”,假如将其模糊化,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当成是英雄之旅理论的模板。

    然而这部影片是有区别的,针对主人公赞恩,故事的发展模式是“反抗矛盾—出走—回归—再次反抗”,他们的不同点在哪?

    赞恩从一开始就是个成熟的孩子,影片的开端我们看到他四处工作、照顾小孩、处理家事,甚至帮助妹妹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和权益,他早已深知体制和现实如同大山一样横亘在自己面前。许多其他影片也采用边缘孩子的视角,这些孩子在成长中从幼稚到成熟,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而比起他们,本片则更为残忍,因为在影片的开端,这个孩子已经是伤痕累累的反抗者了。

    以前听过一句话:“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本身,而不应该当成是‘成为大人’的预备时期”,片中的赞恩显然从来没有成为过孩子。在现实的压迫下,无论是被迫工作的赞恩,还是被卖掉换取好处的妹妹,都成为了一种目的或是工具。孩童关于“人”的那部分被抹去了,这第一幕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边缘世界中孩子的异化问题。

    妹妹看向赞恩的表情

    最让人心疼的两个点,一个是自顾自把坏男人送的东西扔进了垃圾桶,这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独立判断,无论多困难也在执着的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反抗,这照应了后来入狱后扔掉母亲送的东西。第二个是回到家与坐在那个坏男人旁边的妹妹交错的眼神,妹妹是如此依赖他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挥舞自己娇小的拳头,但改变不了什么。

    第二幕“出走”的核心则是孩童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且要保护妹妹的“大人”,而出走后才发现,他还处在会被蜘蛛侠老人吸引的年纪。在游乐园里他脱去了设施中女性模型的外衣,使其露出乳房,没有身份证明的女人哈瑞看到了这一幕。这么做并非是这个男孩恶作剧,别忘了这发生在与残忍的母亲发生冲突之后。赞恩没有真正被“哺乳”过,他在潜意识里寻找“真正的母亲”,从来没有体会过人性与爱的他想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一种庇护,这是孩童的原始本能。哈瑞也明白这一点,就把他带回了家,他首次获得了庇护。

    潜意识中寻找哺乳

    哈瑞被捕后,赞恩带着她的孩子尤纳斯开始了流浪,他开始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庇护只能是暂时的,自己必须长大。

    在家的时候,赞恩是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对抗他认为不正确的事情,他是这个体制和恶劣环境的第二级受害者,他的反抗对象更多的是对他的父母。而在出走后,他却真正需要承担起责任,从此刻起他的角色转换成为了“父母”,成为了这个环境的第一级受害者,他这次不是要面对家庭中的妹妹被送走,而是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去,面对的是血淋淋的存亡问题。

    在获得母亲、获得庇护后,沉重的责任让他真正社会意义上的长大了。

    第三幕“回归”有我认为影片最出彩的点,他成为了尤纳斯的“父母”后终于发现了自己面对社会时也是如此无能为力,他被逼无奈把尤纳斯交给了男人,如同他自己的父母将妹妹送走一样,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谁。送走尤纳斯后在理发时哭泣,就和哈瑞一模一样,因为理发台上的镜子能完整的照出自己,看到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他不仅被父母抛弃了,还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抛弃了。

    回到家中,发现自己是失去至亲的人,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是在哪里都没法活下去的人,而这一切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的,这就是命运的残忍,这不过是上帝的一场游戏,而自己却毫无理由的吞下所有苦果。

    倒叙手法,影片的最后和开头连在一起,“我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他起诉的真的是父母吗?是有的,但不止这些。因为父母的愚蠢和无力也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妹妹的死亡也是结构性的死亡,是社会的压迫和命运的侵袭将他们变成这样的。比起起诉,更像是一种质问,质问他们的愚昧,质问体制的残忍,质问这个巨大而又荒诞的世界。

    所以在我眼中,这部电影是通过“孩童的异化—孩子的依赖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对本源的控诉”这样的一个故事发展,以赞恩的视角展示了他社会意义上的成长。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救不了妹妹,而有了选择却依然救不了尤纳斯,“罪犯父母”比自己更加无助,救世主始终没有出现,即使抗争了也没能成为英雄。在环境的底端人到底能改变什么,能依靠什么,能拯救什么。既然终究会失去,不如赌上自己来控诉自己的源头。社会是罪人,父母是罪人,假如我也会变成罪人,那不如从来没有出生过。

    影片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核心表达都很成熟,我认为这是因为并没有像之前同样题材的电影做的那样,设置一个完全清晰的二元对立,因为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只有“嫌疑人—受害人”的世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每个人都被迫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边缘的人在面对命运的时候,除了挣扎和犯错以外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体制摆在那里,社会需求没有改变。社会经济连带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使得“新的愚蠢父母”源源不断的产生,悲剧重演。那么结构性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呢?我想在我们不知道且不可说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讨论。

    以赞恩视角回顾影片后,我们再来看上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问: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除了“献上绵薄之力”,最标准的回答是同情,是对真正边缘的人产生共情。

    但是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南方公园》里有一集我印象特别深刻,kyle在冒犯了黑人token后觉得很抱歉,就去了解各种黑人文化,遭受到了一些黑人会受到的痛苦。Kyle在向token道歉后说,现在我可以理解你作为黑人的痛苦了,对不起。然而token不买账,迟迟不接受道歉。最后kyle明白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共情的,你可以换位思考,但如果你觉得换位思考后就能真正理解他人就是傲慢。最后kyle对token说,对不起,我不能理解黑人的痛苦,token就原谅了他。

    虽然很难以接受,但是同情对自己来说是值得感动的,而对“受害者”来说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同情只是一种情绪,即使在短时间里可以给予支持,在长期依旧阻止不了社会结构对“受害者”的侵害。

    一些年前社会频道总会播出对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采访和慰问,但是在展示真实生活和发表同情后,无疾而终的情况偏多。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能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帮助,这些包裹着同情的生活考察反而会是对他们生活的扰乱,人们更多的带去的是惊吓和差异感,我就不提世界上最邪恶的节目《变形记》了,这档节目就是撒旦路过地球的产物。

    我要声明,不是说看完影片后的同情是不好的,同情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但你最好不要傲慢的觉得真正理解到了他们的痛苦,我们更多的是要“知道”他们的存在,并真正理解差异的存在,对他们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

    豆瓣上经常有人因为过于“小布尔乔亚”而受到攻击,的确是有一部分人总会觉得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总沉浸在自己所谓的“精神乐园”里,却喜欢指点严肃的社会问题,喜欢把爱和同情挂在嘴上,觉得任何事物本质上都是美好的。有人辩护说,他们也没有主动伤害什么,而且出发点都是好的,凭什么指责呢?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如果要用你的狭隘去指点公共端的现实问题,这是傲慢的,也是对其他人是极其不尊重的,福柯说“语言即权力”,你的语言会伤害到他人且造成很大的压力。就像是一知半解就去模仿黑人文化一样,无知又傲慢。

    我举上面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必须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有能力就出手帮助,没法帮助不要拿同情当自我感动的资本,不要扩大同情的作用,要认真的了解边缘生活和其他人的生存方式,尊重他们,并在日后碰到的时候认出他们,保持敬畏,无法帮助就不要打扰,不要多说

    第二问: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答案是显然应该的,但是惩罚并不代表事件的结束。如果总是遵循“犯错—受惩罚”这种简单的逻辑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

    看待一个问题,应该用更加系统的视角。犯错者受到惩罚,这是司法的程序,但如果你不去了解犯错者为什么会犯错的话,这是很不负责的表现。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长期遭受母亲虐待的男人最后去幼儿园杀害了几名儿童,在报道这个男人童年事迹的时候,底下的评论都是“杀人就是杀人,就得审判,他的童年根本不需要了解,没有人原意知道。”但是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想说:

    “加大力度严惩犯罪者”,和“承认犯罪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的确,他没有任何理由去犯罪,这是说什么都无法辩解的。但是你要知道,假如你生活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很可能也会因为精神失常而做出极端的事情。这样的事件产生后,网民的关注重心应该在如何减少这些精神失常情况的发生,最低程度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子女,尽力减少极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不是传播一知半解的愤怒。

    转到影片中,我觉得片中父母的选择,和《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在两个孩子中只救了其中一个而舍弃了另一个,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更加触动道德。

    也就是明确一点:真正的敌人不是片中的父母。如果你坚持认为他们就是恶的源头,可能有一天恶会降临到你身边而你却不自知。

    所以这个问题的理想答案之一是:我们应该严厉惩罚犯罪者,同时要了解犯罪背景,努力从自己做起减少该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更加关注体制问题和社会结构固化问题。

    第三问: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有这么一种说法,“美国梦”才是稳固社会阶层的最佳手段,因为美国梦宣称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人们陶醉在泡沫般的理想中,就不会对阶级固化产生怨恨,从而威胁统治。你还记得《猜火车》里“选择生活,选择一个大电视机”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说,包括人人向往的大电视机,所有接触到的东西都有麻醉功能,当然这么说有些阴谋论,不必当真。

    举上面这个例子是想说,有的时候人与生活贴的过于紧密,其实并没有完美的普便适用的方法论。你必须了解“改变命运”是一个可能事件,但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达到的,而关键在于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你要明白究竟想要什么,究竟什么东西能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正在活着。

    假如你是影片中的赞恩,你会怎么选择。命运如同高墙摆在面前,假如他没有离家出走,而是留下来上学读书,给家里减轻压力,或者等待其他时机去救出妹妹,也许能够改变些什么,过上相对更好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要的并不是凑活着活在那堆烂泥地里,父母送走妹妹夺去了他的爱和尊严,他选择赌上自己的人生。即使入狱,赔上了自己的一切,他还是要控诉。他赢了吗?他的抗争战胜命运了吗?我认为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战胜命运,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现实过于残酷,并且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但是我想他不会后悔,至少在命运面前,他做了自己,做出了跟随自己的选择。也许他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控诉,为了告诉更多的人这个世界的不公,他尝试了,他面对了命运,他留下了自己最想留下的痕迹。这个问题很不成熟,如果让你来回答,你会怎么说?

    欢迎关注我的新微博://weibo.com/7173184732

    以后有些话会在上面说

     2 ) 用尽全力的绝望

    我一直告诉你,“你儿子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死了”,他并不存在,即使是番茄酱也有名字,有生产日期和到期日期。

    当一个地区连宗教都无法维护秩序时,它就真正地进入了一种最为原始的混乱。黎巴嫩女导演Nadine Nabaki第三部剧情长片《迦百农》继续探讨黎巴嫩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

    迦百农是《圣经》中耶稣发迹之地,在这里诞生了许多神迹,却也是被耶稣所诅咒的一个地方,而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也指代混乱和灾难。

    126分钟的《迦百农》囊括的社会话题太多,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延伸出无数讨论。儿童买卖、未成年人婚姻、童工、毒品交易、无户口居民、叙利亚非法移民、非法居留等,这些因贫穷而生的社会百态密集地穿插在电影当中。

    这一次,Nadine将她的镜头聚焦在儿童问题。

    儿童问题是黎巴嫩非常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里,你都可以看到、感受得到这种苦难。正如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里挤满了各种无人看管、奔于生计、极有可能是未注册出生的儿童,卖水果汁的、卖口香糖的、卖日用品的、在车流中走动敲打车窗售卖鲜花的、搬运着体积和重量远远大于自己的煤气瓶……

    扎恩有多穷,七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哥哥在监狱里)被逼睡在一间卧室的地板,在布挂起来作为隔离的另一边,是正在做爱的父母。在贫穷面前,每个人的人生都像那个被扎因拉开上衣露出双乳的玛丽莲梦露一样,毫无尊严可言。

    性有多裸露,生活就有多贫穷。

    《迦百农》里面所描绘的那个世界是如此贫困和混乱,有些影评人质疑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噱头。Nadine也直接怼回去说,这些人应该挪动一下他们稳坐在咖啡室里(码字)的肥屁股,离开自己的小角落,出去多走走。

    批评说《迦百农》刻意煽情,只能说金钱和舒适的生活限制了这些人的想象力。

    电影开头所展示的那种毒品贩卖是这个社区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截面,利用儿童去药房骗取处方药(比如镇定药曲马多),研碎泡水,用衣服浸泡并晾干,带进监狱重新用水提取制成可以饮用的带镇痛药的饮品进行售卖。

    有很多更为暴力的行为和现象,比如强奸、恋童癖等等导演都没有放进电影里,因为,光是电影所展露的这些,已经足够令人心痛了。

    那些坐在空调房里批评导演哗众取宠的影评人,永远都无法想像那种用尽全力都无法逃脱的绝望。

    突破阶层、逃离原生家庭,不是用努力两字就可以做到的一种命运。

    有些时候,你越努力,就会越绝望。

    你所能想象的一个人为了突破阶层束缚的努力,扎因都已经做了,起码在他那个年龄所能做的,都已经尽力去做了。

    电影开头是扎因奔走在那个他无法选择的出生地之间,去药房骗处方药、换媒气、搬水、送货、送菜、摆地摊卖水果汁,所有能够挣钱帮补家计的事情,12岁的扎因都毫无怨言地去做了。

    在所有人都在忙着生存的时候,扎因在默默地抵抗这种恶性循环,丢掉阿萨德向萨哈示好的甘草和拉面、向父母提出上学的需求、隐瞒萨哈来月经的事实。

    奔走在各种体力劳动之间,那辆接送学生的校车成为扎恩与理想生活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他不离开这个原生家庭,自力更生。

    扎因也真的这样做了,在11岁的妹妹萨哈被强制嫁给房东的成人儿子阿萨德后,他就搭着长途巴士离开了这个混乱的地方,但也只是从一个绝望跳到另外一个绝望而已。

    他跟着一个穿着“蟑螂服”的老人、在一个破旧的、寒酸的游乐场前下了车,手里只剩下250黎巴嫩磅LBP(折合1元RMB),他努力在找工作,但都没有人愿意请一个12岁的瘦弱小男孩,最终和埃塞俄比亚非法居留的泰格斯相依为命。而泰格斯的突然消失,留下一岁不到的尤纳斯,又让扎因面临着新一轮的困境。

    绝望困境中的生存与选择,是导演极力想要在扎因身上表现的矛盾力量。

    一方面他拥有最为原始的、强烈的生存欲望,这样一种天性让他无所不用其极继续生存下去,无论是在旧社区还是离家出走之后;

    另一方面他又有着这个社会、尤其是贫穷社区所最为缺乏的恻隐隐之心——我不能将其称之道德感,因为道德感是后天社会环境的产品,若我们说生他育他的那个混沌世界给予了他这种闪着光的善良,实在是不合理——或者这种侧隐之心来源于他和妹妹萨哈的紧密联系,又或许真的是这个破败社区的异类。

    但在这种环境,恻隐之心,常常是致命的。

    扎恩的生存能力无疑是非常强的。

    电影里展现了很多扎因想要独立的尝试,这种尝试无关尊严,只是希望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获得生存资格。

    比如正儿八经地在快餐店、甜品店等各式商店里询问是否需要劳工,不接受免费的食物(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情节里导演留了个白),在泰格斯失踪之后独立照顾尤纳斯……

    他可以选择再次出走,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一旦他选择将尤纳斯抛弃在杂乱的街头,他就与强行送走妹妹的父母无异。

    然而令人讽刺的是,在泰格斯意外被拘留之后,走投无路的扎因最后还是靠卖曲马多(镇静药)水赚了钱;而被房东锁在门外,最终成为了压倒他全部希望的一根稻草。

    《迦百农》不是童话故事,即使他不愿意,即使他再坚强,最后扎因还是将尤纳斯交到了人贩子阿普洛手里,不然他们两个都得饿死,这已经不是一个道德选择,而是生存选择,一如扎因父母当初所做的那样。

    这不是生存与人性的两难决断,是社会碾压人性的绝对无奈。

    在这里,扎因和从前的父母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解,但要中断这种诅咒,个人之间的和解又看似毫无意义。而妹妹萨哈的死,又再一次将这种和解打破,逼使扎因不顾一切地想要玉石俱焚,将自己的父母推上法庭。

    扎根于末日世界的《迦百农》难得的地方在于,它给予这个贫穷社会毫无偏见的、不加修饰的、甚至略带粗暴的一刀, 把一个囊括黎巴嫩众生相的社会横切面,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

    较之好莱坞式的煽情套路,《迦百农》力求在那些本可以大肆渲染情绪的镜头中保持冷静,避免过度催化个体之间的情感因素,用一种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态度去展现贝鲁特这个被轮胎紧紧压下的混乱社区。

    愤怒、悲伤、痛苦、无奈这些生命负能量,在自出生之日就带有、无法缓解的永恒诅咒之下,情绪宣泄本身变得毫无意义。

    无疑,我们的小主角扎因是我们窥探这个我们从前在温暖的咖啡室无法知悉的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一个极易吸引注意力和煽动情绪的入口,但《迦百农》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扎因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那些和扎因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想要在他身上获得利益的人、甚至带给他巨大痛苦的人,同样在导演的镜头里获得了一个向观众讲述自己苦难和无奈的机会,正如他们在法庭上自我抗辩的那样。

    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悲剧的受害者。

    看第一遍的时候,观众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扎因身上,他对妹妹的保护、对父母的抗争、自我生存的挣扎、对尤纳斯的照顾,扎因小演员的表演实在太抓人眼球了,让人无法从他身上离开。

    生于长于难民区的小演员Zain al-afeea,给予扎因这个角色一种独特的魅力,很多时候他瘦小的身躯让他看起来比剧中的年龄要小得多,但同时又散发出一种、甚至比成人更为成熟的气场,可以震慑住比他年龄大得多的暴力邻居。

    在已知悉所有剧情之后,二刷中才会慢慢发现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其他人物的情绪,比如阿萨德父亲提亲拜访时,舒雅德(扎因母亲)强忍悲伤的无奈,塞利姆(扎因父亲)精疲力尽的沮丧。

    正如塞利姆在法庭中所说的:

    这是为了让她摆脱痛苦,和我在一起,她没有希望,她连睡觉的床都没有,吃的喝的都不够,也不能洗澡,电视也看不上。我对自己说,嫁了她,起码能有大床睡,真正的床,有毯子的床。
    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也是这样出生,这样长大的,我做错了什么?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可能会比你们所有人都好。这不是我想要的。
    有人告诉我,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你的孩子将会是你的脊梁。但他们打断了我的脊梁,伤了我的心,我诅咒结婚的那一天,我为什么要过得这么悲惨?

    而同样地,大家可能会希望导致萨哈怀孕致死的阿萨德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但其实只是个无知之人,从众地做着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而已。

    我不知道她会因此而死,周围很多女孩这个年龄已经结婚,我继母也是年纪轻轻结婚的,她就在这里,活得好好的。

    舒雅德:

    我这一生都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你永远不会,因为你活不下去,你连做噩梦都活不下去,换成你是我,你早就已经上吊自杀了。为了让孩子活下去,我愿意犯下千种罪,他们是我的孩子,没人有权批评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

    相比起精致的《罗马》(个人也是很喜欢的),《迦百农》略显粗糙,叙事结构轻微失调,中间与叙利亚小姐姐梅苏姆的支线又显得和主线稍有分离。

    剪辑上亦不算高明,甚至有那么一丝的凌乱,比如泰格斯的被捕(前一秒还在和家人打电话,后一秒就已经切入扎因和小尤纳斯的场景)、扎因离家出走时在面包店和陌生男子的互动……

    但无处不在的轻幽默和素人演员的精彩演出,都给了《迦百农》一种原生态野蛮生长的活力和震撼感。

    这种根植于残酷现实的幽默感,不旨在逗人发笑,也不在于自己的一笑而过,而是对无法抗争的命运的一种无奈,是无法突破阶层的绝望,当哭都没有用的时候,那就只能笑了。

    你要问扎因,他为什么要扯下回旋马车顶篷上玛丽莲梦露的上衣露出她丰满的(假)乳房,他可能也答不上来。

    《迦百农》的结局来得轻巧且随意,似乎前面的那些苦难轻易有了明朗的结局,可能在导演的心里,是存在着这个社会能够走向更好的美好的一种愿景,她给电影这样轻巧、开放的结局,或许是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扎因站出来,但同时也让作品对政府的影响力反而减弱了。

    这两年,黎巴嫩电影正在以光速获得电影世界的聚集,连续两年入围奥斯卡最佳最外语片提名,较之《羞辱》,今年的《迦百农》获得的声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如Nadine在采访中所说的(大意),在这样的一个贫穷和混乱的国度,每一个能够成功被制造出来、走出国度获得关注的电影作品,都是某种程度和形式的寻找外力帮助的呐喊。

    这样的一种作品被创造出来,背后已经不仅仅是电影制作本身,更多的是电影人的血与汗、无数的与环境、政府和地方周旋的结果。

    而令人唏嘘和讽刺的是,这些力求冲破困难、创造好作品、发出声音的创作者,最终他们所希冀的,是让这个不断在阻挠他们发声的地方,能够变得好一些。


    原文首发于【一个】APP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3 ) Life is a bitch

    最早看到的剧照是一个小男孩靠在墙上,怅然若失,另外一个小婴儿穿着不那么整洁的袜子靠在他旁边,好像并不太能理解眼前发生了什么。 今天看完电影,有点失魂落魄,好像明白了剧照上的那个“世界”。一出影院,繁华的商业街,推婴儿车的精致太太,开limo的成功男士,咖啡店,男男女女,恋爱族群,讨论打game的学生仔...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人产生了不适。 很难想象,一小时前还沉浸在黎巴嫩贫困区的我,此刻却坐在麦记里,听朋友诉说他的日常爱情故事,一边浏览今晚要登场的德国男模队。 所以,电影说穿了,到底是不是一堆无用的热情呢?除了电影院里无数“好惨啊”式的感叹外,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这样想着就好沮丧。但转念一想,电影真正的力量并不应由“有用”“无用”这样的标准去主宰。当一部电影能在一个人的心里激起浪花,一分钟也好,一小时也好,这都是它的胜利。 电影对准黎巴嫩的一户“庞大”的贫穷人家,男孩赞恩是家里的老大。说是老大,其实也就10岁上下。都说人各有命,赞恩也有自己的命,只不过烂透了。看到校车经过,他会羡慕,但低头一看,手里拿的不是书本,而是沉重的煤气罐。很明显,命悬一线的人是没资格谈精神探索的。 他的懂事,令人心疼。关于自己的生活,赞恩很少会去想反抗的事,即使想上学,也只是试探性地cue了下老爸便作罢。而一旦涉及自己的兄妹,他就像是付诸了全部的勇气一样。当妹妹萨哈要被父母强制嫁给邻居,赞恩帮妹妹制定了逃跑计划,在强势的父母面前,他用自己弱下的身体替妹妹挡子弹。 的确,在悲伤无处不在的生活里,赞恩很少会去想自己。妹妹来了例假,赞恩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t恤给她当卫生棉,无数次冒着危险去杂货店偷卫生棉...观影时,总是这样想着,当赞恩的弟弟妹妹一定很幸福吧。只是,那种“被保护”着的滋味,大概12年来,赞恩都不曾体验过。他弱小的身体穿梭在车水马龙间,犹如一个不被注意到的存在。 对他来说,明天起床后,又是颠簸的一天。日复一日,也许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天。 妹妹萨哈还是嫁给了邻居,11岁的她后来被迫怀孕,大量出血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而那个邻居在诉说这个悲剧时,如同在陈述一个平淡无奇的自然规律:“我的亲戚也都是在这个年纪嫁为人妇,他们现在都还活的好好的。”那样的态度,简直令人心碎。 萨哈的离去(嫁给邻居),促使了赞恩离家的念头。离家的日子里,他遇见了一个黑人妇女,这个妇女同样命苦,坠入爱河后诞下一名男婴,因为没有身份证,只能以黑户的身份给别人打黑工。妇女收留了赞恩,也算是一种交换,一个提供住宿,一个提供育儿服务。毕竟,赞恩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照顾人。 惨事一桩接一桩,就像下不完的暴雨。黑人妇女某日因黑户身份被捕入狱,这样的不辞而别使得赞恩和男婴彻底被流放了。电影大部分镜头里,赞恩都在想方设法要活下去,但就像他曾经对待自己的兄妹那样,赞恩总是把男婴的需求放在首位:购买婴儿食品,偷奶瓶...穷途陌路的时候,他们被房东赶出来,赞恩就把小婴儿放在铁盆里,费力地拖着他走街串巷,和DNA对抗着。对那些处境优渥的人来说,他就像顽强的病毒。 父母的不负责任与自私,通通转嫁给小朋友。赞恩的父母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儿子会替他们承受沉重的人生。

    压抑的镜头里,也会有温暖的成分啊。在黑人妇女出门工作的时候,赞恩抱着还未掌握语言的婴儿,给卡通片配音时发出搞怪的声音;当见到陌生人时,男婴哭闹着要赞恩抱....动荡不堪的生活,他们拥有的好少,但好像又拥有很多。 想到马雅可夫斯基说过:“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可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相反,悲苦的生活选择了他们。 全片最心痛的镜头便是,赞恩在得知妹妹萨哈不幸死去后,拿着刀冲出家门,嘴里念叨着“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才是[没有了]。”电影并没有给出赞恩捅人的镜头,而是直接切换到赞恩被带进警署的画面。捅伤邻居的时候,大概是赞恩唯一能获得喘息的瞬间,看起来捅的是人,但也像在捅这个操蛋的世界,或者说,这个该死的国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才开始认知世界的B面,而赞恩呢,不但早就理解完毕,而且现实世界已经把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幻想颠覆了个够。 复仇好像并阻止不了什么,恶果还是会继续。母亲又怀了一胎,如同一个生活的诅咒,那个新生儿将重复赞恩的命运。这太令人绝望了,一个“恨”字怎么讲得完? 而那个曾与赞恩相濡以沫的男婴,五年后,十年后,他大概也会是另一个赞恩,在苦难不断的人世间,奔赴着生死未卜的命运。混乱不已,四面楚歌,犹如“迦百农”,不按常理出牌的悲伤,不规则,无边界。 映后,各种各样的大人围住了男主,想要跟他合影,谜一般的热情。而小朋友看起来一脸的忧伤,接受着发生的一切。对男主来说,这并非电影,而是他所出生国家的现状。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仅只有魔幻。 ps:写在6.17 siff 我的电影公众号:filmpublic

     4 ) 《迦百农》:“你为什么要起诉父母?因为生了我。”

    《迦百农》海报

    1

    “你为什么要生下我?”

    我很少写影评,如果不得不写的话,要么是因为片子太好,要么是片子太烂,又或者是片子太烂被人说得太好,或者是片子太好被人说得太烂。

    《迦百农》属于第一种,好到让人心疼的那种。

    相比于内地的新译名《何以为家》,我更喜欢其直译名《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里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以色列加利利海附近,现已成为一片废墟。在英语和法语中,“迦百农”(Capernaum)又有“乱和无规则”的含义,而这,正是影片所展现的。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12岁黎巴嫩小男孩赞恩的辛酸故事,他出生于首都贝鲁特的贫民窟中,多年来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挤在一个破旧的阁楼里。赞恩和弟弟妹妹们从未上过学,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贩卖手工果汁外,还不时受到父母的辱骂和殴打。

    由于父母是被政府下达驱逐令的非法居民,孩子们没有能证明自己存在合法性的出生证明或身份证件,这对糟糕的父母甚至也不清楚他们的确切出生日期。

    赞恩历经生活的磨难,最后却因为伤人入狱,绝望之下他把父母告上了法庭:

    《迦百农》剧照

    他状告父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却没能够好好地抚养他,没能给他应有的教育、健康和爱。母亲在狱中告诉赞恩,他又要“当哥哥”了,他这才不得不发出他愤怒的呐喊: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 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这如同一记重重的耳光,落在男孩父母的脸上,也落在众多“生育癌患者”的脸上。

    你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连自己都难以养活,你为什么要生下我?

    这个国家战乱频发、难民遍地,你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充满苦难的土地上?

    如果你把我生下来只是为了把我遗弃、虐待、辱骂,那又为什么要让我来到这个世上?

    2

    不生育就是人生不完整?

    近几年春节回家时总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个表侄子或外甥女,将他们抱在怀里时,骨子里的母性的确会阵阵涌动。

    我期待当上母亲的那一刻,但我从来都非常能理解身边的一些丁克朋友,从不故意揣度、恶意指摘。我只是庆幸自己的观念和人生方向“恰好”与传统做法相契合,庆幸不用大费周章地与传统做斗争罢了。

    但如果我是一位不育主义的丁克族,我同样不希望被“不生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社会观念绑架。

    因为生养孩子啊,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伴随的是巨大的责任。而这个将新生儿抚养教育成人的交付过程,的确是一项耗时耗力、不容小觑的棘手项目,而这个项目成败未卜,风险共存。

    丁克族们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但不意味着经历了十月怀胎的传统父母们在幼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成了“圣人”。

    就好像《家有儿女》里面二儿子刘星打趣儿说的:“谁让你生我了?经过我同意了么?”

    这个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擅自”把他带到这个美好和苦难并存的世上,身为父母的是不是要对此负责?

    是不是要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让孩子能够在健康富足的环境下成长?

    即使生活拮据,是不是要力所能及地给他应有的爱和关怀?

    是不是要竭尽全力教育他,让他成为一位人格健全的人,而非成为对社会的祸害?

    而不是在所谓的观念压力的驱使下,到了所谓的年纪就仓促地把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这样的话,我劝你还不如不生。

    《迦百农》剧照

    影片《迦百农》里的父亲在法庭上为自己这么辩护:

    我有什么错?我也是这么被生出来,也是这么长大的。 从小到大别人跟我说,“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孩子是你的脊梁骨”。 我哪会知道有一天我会被自己的脊梁骨戳穿心扉。

    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

    我不反对你繁衍生息,传续香火,但不顾自身能力盲目生育越生越多,让全家人颠沛流离为你的无知买单,这不是可笑是什么?

    五个孩子,12岁的大儿子用来打工帮补家用,11岁的二女儿用来嫁给别人换来几个月的口粮,其他的养着留待日后他用。

    没有一个孩子是以爱之名诞生的,不过都是父母用来谋生获利的工具,又怎么好意思责怪儿子最后拿起刀子刺向伤害妹妹的恶人。

    这样的生育就让你的人生“完整”了吗?只不过让你的人生更悲催罢了。

    3

    弄反了的教育?

    我一直挺反感国内的“感恩教育”。

    还记得当年一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让中小学的感恩教育走向一种尴尬的境地。老师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在家里给爸妈洗一次脚,去感受父母将你抚养成人的艰辛,用实际行动向父母表示感谢。

    甚至还有开家长会时,老师们让学生现场向父母鞠躬,献给父母们这样一份“大礼”。

    与此同时,现实中的亲子关系乱象却让人汗颜:

    育儿经验匮乏的年轻夫妇,把孩子烫伤了摔伤了,过早喂辅食喂成水肿了;

    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女孩们从小被哥哥们欺负、承担大部分的家务,成绩优异却被迫退学帮补家里生计;

    还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攀比的工具,强迫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考试每次都必须考第一,从不让孩子们喘口气儿……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比于在孩子们懵懂无知的童年时期灌输各种感恩观念,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背负上“我生养你就是欠我的”这样的恩情债,这个阶段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对父母们的教育吗?

    学习怎样抚养幼儿,学习怎样尊重孩子,学习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甚至学习试着去改变一些自身固有的腐朽观念......

    父母的爱到位了,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其实只要稍加引导便会水到渠成,哪里用得着刻意为之。

    因为爱的教育,向来都是润物细无声的。

    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德善的爸爸在一次德善受委屈后,向女儿道歉时说到:

    “德善啊,爸爸来到这个世上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当得不好也请你多担待啊。”

    是的,但不代表你不可以去努力学习如何当好。

    《请回答1988》剧照

    我的呐喊,有人听到了吗?

     5 ) 献给电影院坐我身边的三个傻逼。

    《何以为家》真的是部好电影,整个过程如鲠在喉,但是眼泪怎么都落不下来,作为艺术电影干净利落没有炫技的手法和矫情的剧情。

    有个细节,男主赞恩裤子的logo是美国队长的盾牌,可是虚拟的超级英雄并不能拯救身为难民,处于国家战争中的赞恩。甚至不能解救十一岁就被卖给别人当老婆,又死于生产的萨哈。

    监狱那一幕,一道门就把这个世界隔开,监狱里面全部都是中东和非洲的面容,监狱外的慰问团却全部都是白种人,监狱里的中东面孔的msl依旧要礼拜,信仰基督的白种人却坚信能给这群不同信仰的罪犯带来快乐。

    但是,一些明明看起来很心酸的场景,赞恩怕约纳斯跑掉用绳子把他栓在桌角,而这个场景在他不负责任只生不养的原生家庭出现过,赞恩还是逃不过原生家庭的影响。旁边的三个男的居然在旁边大笑?整个电影院都是他们三个的笑声,这三个傻逼的共情能力有多差?

    男人带来的战争,男人带来的生育,男人卖掉的孩子,男人娶了十一岁的女孩儿,还有旁边的三个傻逼。(只针对电影中的男性和这三个傻逼)

    但是值得骄傲的一点,这部电影是一个长的很漂亮的黎巴嫩女导演拍的。

     6 ) 看完非常生气

    一直期待这部电影,毕竟黎巴嫩、难民问题这两点就为电影赚足了噱头,然而看完后真的很失望,甚至非常生气。

    这部“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片子对我们了解黎巴嫩境内的难民生活毫无帮助,反而进一步固化了人们对难民的刻板印象。精心设计的催泪弹式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没有人性的父母,非法务工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妇女),导演却说《迦百农》不是演出来的?谁能相信这竟是在战火中成长的黎巴嫩导演实地调研了3年后的作品呢?对难民问题的认识如此肤浅,对苦难可谓没有任何反思,反而刻意消费利用,有意引导观众把锅甩到父母身上。父母成了罪魁祸首,而更讽刺、更可笑的是,不仅导演自己成了救赎难民之人,救世主最后竟是政府和媒体,what the fuck??

     短评

    太虐了,比《罗马》《小偷家族》还要虐好几倍吧。“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真是全世界的通病,对于不配为人父母的那些人,与其辩护自己为养活孩子付出一切,不如少花点钱给自己买盒避孕套。

    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B】一些场景台词的表现过分激烈和直接,尤其是最后借小男孩之口的控诉。但仍是一次非常打动人的现实主义,尤其喜欢摩天轮的意象,上一秒zain飞到顶端,看见海平线和晚霞,眼前是希冀中的美好天堂,下一秒落入凡间,嘈杂袭来,耳边处处疮痍。

    10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在欧陆人民面前,中东这样的超级人道主义灾难本身就是泪点满满。这样的题材如果是纪录片会更具力量,但想想如此年纪的男主及孩童们居然可以“演绎”得如此逼近现实,女导演的确强大。另外强烈抄送国内逼婚逼生一族。

    15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没有能力的夫妻真的不要生小孩了,小孩子何其无辜。片子里的小男孩太让人心疼了,尤其是影片最后那一笑,看得人心酸。

    18分钟前
    • 艮艮
    • 力荐

    最喜欢那个男配角,一岁的孩子约纳斯。每当有音乐响起,这孩子总要试图扭起来!

    21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见过游乐园女神被扒光,洗过沾了鲜血的衣服,听过蜘蛛侠变成蟑螂侠的传闻。才知道美丽会变丑陋,纯净会变脏臭,英雄泯然众人,自己却无能为力。把童贞交给世界,用匕首刺穿丑陋,靠起诉状告父母,挤笑脸嘲弄命运。赞恩把婴儿交给男人,才明白自己谁都保护不了。他就站在破败的街角,仿佛人生走到尽头。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你儿子一出生就死了…他并不存在,连番茄酱都有日期和保质期,你儿子什么都没有。”人生就像狗屎,比鞋还脏。“上帝夺走我们一部分,必会还给我们另外一部分”。2018版《乌龟也会飞》+《佛罗里达乐园》+《无人知晓》…“- 你弟弟皮肤为什么这么黑?- 我妈妈怀孕时咖啡喝多了” 冷漠的生活无法欢愉。“土耳其和瑞典哪个好呢?是我的话,想送你去月球” #豆瓣标记第4000部电影#

    2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穷人可以生孩子,愚昧的人不要生孩子

    32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推荐

    最后的笑,之于我们大众,本应平凡不过;之于这部影片,却是格格不入。这也是部超级英雄电影,一个在乱世底层顽强挣扎,救妹妹、当保姆的小小蟑螂侠。#21st SIFF#

    34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孩子,你做了爸爸,你做了妈妈,你也做了替万千与你一样的人鸣不平的英雄,但你唯独没有做过你的本分——一个孩子。孩子,于你,这世界是该享乐的,生活之苦,是该被那个叫父母的人默默承受,不该像现在这样颠倒着的,你太小,除了哭,你没有与这世界对抗的武器,但,分明连上天都哭了,你为什么从不愿使出这个武器呢?孩子,你是上帝派来的上帝吧,你头戴光环,普照苦难,渡人却无法渡己,而你的表现却令人揪心:你好像早都知道才故意来的。孩子,我刚刚知道,迦百农是圣经中耶稣曾传道的地方,你不用害怕,到达这里的凭证是要经历这世上最痛的苦难,而你,其实早已获得了这个资格……God Bless every child

    39分钟前
    • 平坦
    • 力荐

    最后一幕定格在Zain的笑容上,那么可爱那么天真,那一刻我只想赞美,又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现实已经如此难以想象般地残酷,我们还凭什么责怪它煽情!是啊,为人父母是一种能力,虽说具不具备没人说了算,但人性良知,若要不辜负一个生命该有多难。无奈与痛苦被放得很大很真切,但不止于绝望。

    42分钟前
    • 望潮
    • 力荐

    人类究竟为什么对生育有这么大的执念?

    47分钟前
    • 喂你这是
    • 推荐

    从一句话的简介 就直击心灵 再到120分钟完整故事 一直受到着冲击与震撼。 三个看片小伙伴 开篇就哭的稀里哗啦 结束 已经泣不成声 真的是一部还没看完就想让全世界去看的电影。那句在法院上12岁的小ZEIN的发言:我要控诉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养活孩子的父母 不要生下孩子。

    49分钟前
    • 力荐

    在这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别再生了。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Ta不配拥有孩子,更不配当爸爸(妈妈)。

    51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愿世上的每个人凡被生下,皆有人疼,有人爱。

    54分钟前
    • 丝绒陨
    • 力荐

    《迦百农》既是尖锐的,又是柔软的。一方面它尖锐地指出了黎巴嫩社会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例如叙利亚难民涌入、底层人民泛滥生育、儿童受教育权得不到保证等等;另一方面,它还带有女性导演独特的柔软与细腻,极具人文主义关怀。在影片中,这个曾经有神迹降临的迦百农,却生活着一群廉价贩卖孩子童贞的父母,这里没有善恶的观念,只有为了生存不断被异化的人群。他们贫困,但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困境是无法摆脱贫困——他们深陷于这样的漩涡。导演以女性的视角切入“耶稣之城”的阴暗面,以新现实主义手法(启用非专业演员等)展现这里的一切。现实中的Zein因为这部电影得到了新的生活,可那里还有千千万万的Zein在街头卖着劣质的自制饮料。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迦百农”,这部电影就不会过时,它会是隽永的。

    55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拍给生育癌看的。我就不说卖惨了,因为是真惨。善良而倔强的叙利亚小男孩,默默把全世界扛在瘦弱的肩上,拖着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个微笑我一下就泪奔了。孩子永远是我的软肋,我给你五星还不行么...

    5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努力挣钱好好读书,不要穷到只会做爱生小孩(边看边骂《审判日》,比《审判日》更《审判日》)

    1小时前
    • ZAC
    • 推荐

    十年前看Caramel开始一直关注的导演,陆续听她先生写的原声,看她演的法国电影,直到Capharnaum入围此次戛纳主竞赛,成为个人List上最期待的影片。十年不见,当初所有的灵气聪明仍在,镜头却越发冷静干净。结局处的回暖,是残酷现实里女导演留有的慈悲。

    1小时前
    • 麦子
    • 力荐

    这才是能跟李沧东PK的啊,其他都够不到。

    1小时前
    • 陈凭轩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