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妈咪(2014)

    妈咪(2014)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加拿大2014

    主演:安娜·多尔瓦尔,安托万-奥利弗·波尼安,苏珊娜·克莱蒙,帕特里克·华德 

    导演:泽维尔·多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苦笑人生

    • 更新HD

      风流夜合花

    • 更新HD

      青梅竹马

    • 更新HD

      鳗鱼

    • 更新HD

      船续前行

    • 更新HD

      鲸鱼马戏团

    • 更新HD

      风中的花瓣

    • 更新HD

      迷惑

     剧照

    妈咪(2014) 剧照 NO.1妈咪(2014) 剧照 NO.2妈咪(2014) 剧照 NO.3妈咪(2014) 剧照 NO.4妈咪(2014) 剧照 NO.5妈咪(2014) 剧照 NO.6妈咪(2014) 剧照 NO.16妈咪(2014) 剧照 NO.17妈咪(2014) 剧照 NO.18妈咪(2014) 剧照 NO.19妈咪(201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单亲妈妈戴安(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 饰)大大咧咧,抽烟喝酒满口脏话,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她独自抚养患有多动症、常做出暴力行为的儿子斯蒂夫(安托万-奥利弗·波尼安 Antoine-Olivier Pilon 饰),母子关系游走在爆炸的边缘。戴安担心斯蒂夫惹是生非,斯蒂夫迫切想表达对妈妈的爱。新邻居凯拉(苏珊娜·克莱蒙 Suzanne Clément 饰)适时出现,这位患有失语症的高中女教师充当了母子的缓冲阀,让三个人都开始看到平衡和希望。然而斯蒂夫以前暴力行为带来的后果正在发酵,戴安需要支付一大笔赔偿金。她决定出卖自己的幸福并且做出一个痛苦决定:将儿子送回医院接受治疗......  《妈咪》是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执导的第五部剧情长片,与多兰五年前在戛纳导演双周单元惊艳亮相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构成对照,同样讲述单亲家庭中狂躁而又深刻、依赖而又隔膜的母子关系。但不同于《我杀了我妈妈》的高度自传属性,《妈咪》更加宽厚和温暖,情绪更加饱满,几乎可以看作是多兰为自己处女作年少轻狂做出的一份愧意表达。本片入围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再见语言》并列评审团奖。

     长篇影评

     1 ) 对自由的一种另类致意

    大多数对本片的负面评论除了表达对MV式影像风格的不适/不屑,主要集中在认为它太情绪化且流于表面,没有“艺术性的”留白,换言之,是媚俗的煽情。

    可对我来说,相比布达佩斯大酒店形而上的致敬,倒是这部Mommy更容易让我联想起茨威格的文风来:每一处落笔都释放出满满的情感,通篇叙述皆由情绪的自然流转来带动,没有精巧设计好的文本结构,也没有深沉晦涩哲义的对话。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留白。母子情之外,留白处暗藏的主题是“自由”。

    而且不同于“且放手”的那种自由,这部片子所赞美的自由并不宏大,而是一种向着实用主义的另类致意:Diane面对割腕的儿子冷静异常,她在救护车里就下了送走他的决心;Kyla搬走,是因为能让她释放情绪的Steve不在了,再与Diane继续相处只能让她想起“放弃家庭”的羞愧感;而Steve,他对母亲说如果有一天你不爱我了,我还会守护着你,但他奔向窗户的最后几步,脸上的表情却是全然的放松、甚至是喜悦和兴奋。

    你看,三个人各自的决定,都是选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不盲目为爱牺牲,而当他们选择这种自由的时候,恰恰又都是带着对双赢的希冀:Diane认为自己已经无力帮助Steve,她希望新环境能够治好儿子;Kyla说我不希望你以为我们过去几个月所做的都是无意义的;Steve以为与母亲的羁绊已不在,所以他没有如约守候,而是选择了最终极的自由。

    这种选择利己方案的自由,即是被电影角色所赞颂的。两次开屏,也正是角色感觉最自由的时刻。多兰(讨巧地)让角色们带着希望去做出这些选择。究竟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还是确实的最优策略,完全留由观众自己去选择理解。反正在这部电影里,Diane对儿子说,我只会越来越爱你,而你对我的爱只会越来越少,这是自然,要接受。Diane对Kyla说,我只是面对现实,选择了最合理的解决办法,这是因为我还怀着希望,所以我赢了。

    电影观感,喜欢不喜欢,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比如我觉得MV大法好(我甚至觉得多兰为男主角选的那些通俗歌曲也恰如其分,很到位),而有些人就不喜欢这种视觉风格,觉得反胃,继而打低分。没关系,这都不是事儿。但如果只因为觉得本片影像语言廉价、品味差就无视了情绪背后所表达的意义主张,那只能送这种人三个字直男癌了。

    我不太喜欢多兰的上一部长片Tom at the Farm,像是导演竭力想营造出大师的格局,结果却过犹不及。而这部Mommy,多兰倒是做回了自己,事实上影片口碑也好得多,对于他这么“要”、这么发自内心渴求肯定的一个人来说,简直是最好的结果了。况且从实用的角度上看,这个现实的结果不是恰恰好也对影片这个“自由”的主题点了个赞吗?

     2 ) FIFF26丨DAY8《妈咪》:肆意的青春不管怎样被禁锢都会溢出磅礴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妈咪》,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多兰的音乐品味一如既往地好,慢镜、MV式的影像语言等个人标签也都还在,但这一次这些元素都没有过度消费的迹象,确实是他目前为止最佳作。

    麦麦

    很喜欢这部电影对情感表达的演绎,很能引起共鸣。镜头语言也很棒,屏幕拉开的设计真的好棒,那一刻我真的有视觉与情绪的共振。

    George

    虽然浮夸但是很真诚的电影 倒数第二场两女主对峙拍的真好

    Pincent

    因为有物理和心理上的监禁,才得以短暂呼吸和释放情感。属于多兰在情绪描写和人物塑造上的一次强大的发挥,配乐插曲里的“故障音效”也是亮点。

    一桶猫

    1:1画幅、神经质的人物关系、MV风、通俗音乐、咆哮 — 这就是多兰美学

    Joeyside

    还好我不是多兰,不然我妈一定打死我,但话又说回来,我妈如果看了这部电影,说不定他会想认多兰作儿子

    子夜无人

    对多兰的态度永远矛盾,一边希望他可以保留青春期叙事的小情绪、与世界不妥协的自传体,但另一边又希望他可以在技术上把所有私货处理得更加娴熟,或许这两者之间本就是矛盾的。就好像在本片中,情感动力甚至比《我杀了我妈妈》更加真诚,但他却是在用一种被驯化后的状态来呈现那个与世界放肆作对的男孩,其实也就等同于,是走到今天已经声名鹊起但有了更多包袱加身的他,在审视当时那个一无所有、却对着空气都能不管不顾尽情挥霍的自己。

    Run Erika Run

    将画幅的变化融入电影的叙事中确实很有创意,1:1的画幅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身上,母亲的焦虑矛盾、儿子的多动暴躁、邻居的语言障碍尽收眼底,尽管各有各的难处,他们仍然努力互相去爱、去拯救对方。两个MV式的蒙太奇段落拍得非常炫酷,男主用手扒开画幅的设计很独特,片中母子互相对峙、互相表达爱的段落有很多打动人心的地方。建议中小学班会课放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别再放《妈妈再爱我一次》了。

    约克纳帕塔法

    情绪像大海。

    我略知她一二

    肆意的青春不管怎样被禁锢都会溢出磅礴。

    #FIFF26#第8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妈妈我们是一伙儿的

    对于多兰的电影,我一直持保留意见。除了他的首部电影《我杀了我妈妈》带有接地气儿的血肉和浓郁的普通生活气息,前段现实的表达真实可信,后段爆发和迷乱的情感倾诉感人至深之外,我认为他其余的作品都缺乏分寸感的把握力,总有跑偏和陷入“自恋”的倾向,不厌其烦地进行自我暴露,反复进行自我脸部的特写和近镜头,反复诉说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和炽烈而又隐晦的恋母情节以及与他人之间复杂周折的感情关系,这令他的电影显得封闭而自我。

    作为一名年轻的导演,多兰除了勇气和才华,也许更需要学习自控与简略。电影不可避免反映导演本身,每一个导演都要在自我作品中暴露和接受审视。如果说导演电影是一个主动、完全受到导演控制的创作过程;那电影完成之后接受观赏与评论却是非常被动甚至残酷的,你可能张口莫辩、无处可逃。很多细节与隐蔽的心路都将曝光于细致的检查和评论中,这些审阅和评论的最终着力点都会指向导演,因为他是一部电影里惟一的君主,也是最后和全部责任的承担者。多兰并不怕自我暴露,他不怕暴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与深层次情结,但他的作品风格化与语境范围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极有可能流于个人语言化与极度风格化,仅仅只能表达部分群体和边缘性人群的内部生活体验,与普遍生活撕裂甚至产生对立,无法激起更大范围内的赞赏与共鸣,他的电影将在未来变得更加狭隘、曲折、难解、孤僻;只剩下过分夸张、妖艳的形式化外貌和空洞乏陈的内部语言,这一切都会让人逐渐厌倦。
     
    在《我杀了我妈妈》大获成功之后,多兰接连创作了《幻想之爱》、《汤姆在农场》和《双面劳伦斯》,这些作品不可避免带有多兰自我个体化的感受与表达,使它们经受了很大的争议与非议,评价中庸。这些反响让多兰意识到,如果他不对电影中出现的“自我”加以遏制和隐藏,他很快就会被观众抛弃,他必须懂得挑选一种普遍性的生活题材进行创作,而不是不厌其烦地展示自己的脸部特写。
     
    于是《妈咪》诞生了。

    一个导演的一生只能讲一个故事。这就是我对电影导演的一个基本看法,也对此深信不疑。贾樟柯只能讲他的故乡汾阳,张艺谋最有力的电影立于苍茫的黄土地和被压抑的感情中;蔡明亮的电影总是指向人无可奈何的孤独与被封锁的处境,人物行走自由却始终原地踏步。
     
    他们会使用相同的演员来反复演绎同一个故事,故事的表达形式和所处时空可能更改,但核心不会改变,只要你悉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点。这些故事是导演最有力量的故事,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的重要情结,同时也是他们的范围、边界。他们很难突破这些故事,这些故事最初成就了他们,后来却很容易成为他们进一步往外发展突破的桎梏。
     
    与妈妈的故事,就是多兰最好的故事,也是他的边界和牢笼。不断曝光核心故事,意味着故事能量的不断消耗,每曝光一次,能量就会被削减一次,也许是时候诺兰开始面对创作上的瓶颈和觉察自我视野的局限。
     
    《妈咪》跟《我杀了我妈妈》非常类似。多兰曾否认《妈咪》与《我杀了我妈妈》是同一个故事,但通过悉心观看,观众都会发现,《妈咪》与《我杀了我妈妈》虽然在戏剧结构与人物构成的安排上稍有不同,可主要情节与关键高潮近乎一致。《我杀了》中,两位对于于贝尔重要的女性,一位是母亲,一位是老师(多兰现实的母亲就是位教师);在《妈咪》中两位女主角同是,同一个“有病”的儿子,他试图靠近母亲、爆发矛盾(第一个矛盾的出现)、和解,男孩想充当父亲的角色照顾家庭和出外买菜;但“小父亲”的角色遭到母亲的调侃与嘲笑;家庭里平衡再次遭到破坏与打击(第二次矛盾爆发),外来的力量介入,儿子被变相遗弃“送到寄宿学校或心理纠正中心”(矛盾的大爆发),儿子出逃,回归家庭,谅解(解决矛盾),故事结束。
     
    完全是同一个故事。

    多兰在采访中毫不避讳自己浓重的恋母情节,生于单亲家庭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而他在自己的电影里直接与过度的自我暴露使得对他的心理分析有迹可循。有心理学分析认为,过分热爱母亲的男孩会有同性恋的倾向,是因为他除了母亲,无法再爱上其他女人,也不接受自己爱上其他女人——因为这对母亲的一种背叛(这仅仅是一种观点,并非一种论断;感情中很多东西不可解释,请大家不要擅自用心理学上的分析任意套用论定)。


    多兰的“三角恋”故事模式

    从这个观点上看,多兰性向的形成有着他的深层次家庭原因,有他自己的心理安全感需求模式:因为与母亲早年生活的艰辛,他渴望一个“父亲”,一个更强有力的同性伙伴来增加安全感和整个家庭的稳定感;但必须死死抓住母亲,母亲才是他真实生活里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所以这种情感模式是三角恋。情侣关系外,总有一个母亲的存在;而在母子关系外,也会有第三个人的参与,这也许是多兰感到最平衡,最安全的关系模式。

    “母亲”的角色非常关键。《我杀了我妈妈》里的妈妈和她的亲密又开朗的同龄女性友人们,她们的确是一群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又可爱的中年白领女人;《妈咪》里形成一个暂时家庭的两位长辈女性:狂躁的戴安扮演了母亲,而自闭的凯拉成为秩序与纪律的执行人——父亲的角色;来自母亲些微的否定与拒绝都会引发儿子史蒂夫的精神崩溃和歇斯底里。《幻想之爱》里比弗兰西更强势、也更高大的女友玛丽(她一直与多兰双生同行,并列存在),弗兰西在这段三角恋里一直让着骄横的玛丽,当弗兰西与她同时爱上一个金发少年,她吃醋要离开。诡异的镜头出现了,穷追不舍的不是喜欢玛丽的金发少年,而是弗兰西,玛丽的存在对于他更重要,互相打架与拉扯中他们之间默契又亲密的关系不言而喻,而这段镜头也是这部电影里的华彩——最棒且精准的配乐(配乐是Fever Ray的《keep the streets empty for me》)、诗意化的慢速摄影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构图和浓烈色彩,多兰在其中展现了他复杂的恋爱需求。

    《汤姆在农场》里,汤姆和男友乃至男友母亲的三角关系张力十足,互相打击和接近,暧昧不言而喻。在《双面劳伦斯》里,劳伦斯在变性和自己的生活上都非常关注母亲的反应和意见,他的母亲、他和他的女友构成了一个不断动荡的三角关系;而他的父亲,有趣的是,则被塑造成一个麻木不仁,对外界没有任何反应的“不存在者”,一个家庭中的变相消失者。

    我们最有力量的故事会成为我们的终身故事;早年所形成的关系与情感模式会在后来的生活中不断加固和重复演绎。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情感模式,也就是家庭心理学的心理遗传机制。一个家庭内部的死循环,无限循环,不断演绎。也是佛教所指的“我执”,“我执”会在家庭内部多代中重复循环,它就像一股无形的内部“地心引力”,很少有人能觉察,能成功逃逸。

     
    妈咪,我们是一伙儿的
     
    多兰《妈咪》结构和设置比《我杀了我妈妈》要复杂,但故事和人物却相对独特。这不再是《我杀了我妈妈》里面那个我们都熟悉的普遍的家庭关系;而是一个“特别”的家庭,母亲桀骜不驯、狂躁又粗鲁;儿子却罹患心理与行为疾病,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在旁人眼力略显畸形。史蒂夫跟母亲非常亲密,他试图跟母亲一起制造一个共同的家庭,他会出外购物,想扮演“给全家带回食物”的父亲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很快被母亲否定,于是一个新的“父亲”被引入了这个家庭,就是邻居凯拉,凯拉在自己的家庭里遭受孤立,因此她来到了黛安和史蒂夫的家里,充当起了“父亲”的看守与教育责任。史蒂夫强烈的恋母情节使他拒绝接受另一个父亲、母亲的男友、他抵制任何男性进入他的家庭,夺走他的母亲;这也是为什么他欢迎凯拉的加入,凯拉的到来对这个家庭有益;而且她不会篡夺史蒂夫与母亲的爱,只会与黛安共同抚育史蒂夫,她安全又有用处。

    多兰在这部电影里,进一步展示了自己非凡的配乐品位和MTV式的叙事和抒情节奏,慢速镜头配以世界顶级的歌曲和音乐,音乐的进入恰到好处,成为点睛之笔,与人物的表演完美结合,辅助更深层次的叙事完成。大部分镜头是在黄昏落日时分完成的,多兰称这个时候光线“血红金黄”,人物的身上洒落着一层金黄又刺目的光辉。史蒂夫推着手推车狂奔时,头顶是炫目的阳光,少年漂移的衣襟和金发在阳光里闪烁忽现,是非常美妙的迷幻时刻。

    在凯拉来到这个家庭,与黛安和史蒂夫共同起舞的夜晚。音乐的表达是强大的(这里插入的席琳迪翁的《On ne change pas(我们不会放弃)》),它代言了那些无法明说的情绪流动和默契感情。凯拉注意到黛安与史蒂夫母子间过于亲密的肢体语言,也注意到史蒂夫为了取悦她们而化的舞男妆容,她起初惊讶但很快释然,她的肢体逐渐放松,开始慢舞,三人共同起舞非常和谐,处于同一节奏,塑造了明确摆动的平衡构图,象征他们逐渐建立的信任与友谊,自然而然的依赖和互补互救,他们将互相呼应,共同携手进入一段共同生活。

    不得不说,多兰对音乐的挑选、对电影形式上的专注与精益求精的确充满灵感和天才创造力,对节奏与风格的把握首屈一指。多兰曾提到专门将这部电影的画面调至唱片封面式的1:1构图,无疑,他也注意并认可自己电影里那些音乐所处的关键作用和强大叙事能量,有时对白甚至都要为抒情的配乐让路。由音乐完整和提升故事,这也许吸引嘎纳评审团委员们的主要地方,电影界目前都急切希望看到电影叙事方式的进一步改变和新颖,这个渴望在2015年的奥斯卡提名电影名单中也得到了展现:《鸟人》意外领跑多项提名,评委会对此的评语是:“也许它会带来新的电影语言”。
     
    母子之间的爱与“背叛”上演。母亲黛安为了修正史蒂夫的行为,将他强制送进了青少年心理矫正中心,在《我杀了我妈妈》中,于贝尔认为这是母亲的一次背叛,他吸毒后歇斯底里回到家里,摇醒母亲诉说对她的爱与失望。但几年之后,多兰显然对母亲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释怀,在《妈咪》中,史蒂夫原谅了妈妈,并在电影最后试图挣脱,逃回到母亲身边,因为此时的母亲已经失去了凯拉,正需要他的支持。在《妈咪》里,洋溢着对母亲的崇拜和一种女权主义倾向,母亲求职失败后,史蒂夫耐心拭去她眼角的泪水,对她细语:“瞧,我们是一个团队的,我们共同面对,好吗?”

    在母亲最脆弱的时候,史蒂夫犹如有心电感应般可以感知母亲的困境,他从癫狂和失控突然变得非常正常和温柔,充满耐心地守着母亲。在母亲需要陪伴的第一时刻,他挣脱牢笼,试图奔向母亲(这里响起的配乐是Lana Del Rey的《Born to Die》这里的Die(死亡)也与史蒂夫母亲的名字Die(黛安)不谋而合,首尾呼应)。Born to Die——从出生到死(黛安),“母亲是赋予我们生命的人,也是我们这些孩子终将成为的人”,多兰在采访里说。

    多兰对母亲的关注和深沉的爱在影像里令人动容。他的表达非常自然,母亲的爱深沉而温厚,但它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就像黛安焦头烂额于儿子闯祸所导致的巨额赔偿,她不得不把儿子送进矫正中心,好腾出空来认真工作,有时我们不得不面临现实的深渊与考验,伤害与抚慰并存,爱与恨在其中此消彼长。多兰理解了母亲的脆弱和爱的有限,因为理解,有限的爱开始变得无限与广阔起来,他与母亲共同承担后果。爱有多种形式,爱可以跨越我们能解读的范畴和定义。因为有了母亲,爱开始有了更多的包容和不变的真挚。
     
    看《妈咪》激起了观众类似的生活经历和与母亲深厚的感情链接。母亲是那个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人,我们麻烦的承担者和解决者。不论我们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情感障碍或者疯狂;她都竭尽全力去拯救、去理解、去宽容和爱,毫无怨言。母爱无可比拟。多年之后多兰才意识到这种爱的宽厚与神性,这种神性超越了世俗的认识和解读,它超越了人性的自私与利己,处于一切感情的最上层;他才意识到母亲有多珍贵,母亲是永远的归宿,她是跟他一伙儿的。当多兰在五年间的电影里,在自我其他感情关系上最终找不到答案和归宿后,他在《妈咪》里奔向母亲,也与很多往事拥抱和解。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多兰更加成熟的对感情的理解和可贵的宽容。感情生活去伪存真,妈妈才是那个最爱我们的人,妈咪我们是一伙儿的。(署名党阿飞,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豆瓣电影”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违者必究!)

     4 ) 魁北克少年哈维尔·多兰——新意识的“爱的三部曲”

    文/赛珞璐

    【摘要】截止目前,这位1989年出生的加拿大魁北克导演哈维尔·多兰已完成了他五部长片(《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双面劳伦斯》、《汤姆的农场旅行》、《妈咪》)的拍摄,就目前能看到的前三部作品来说,多兰在每部作品中都有意想不到地突破和成长,对于题材和拍摄手法的不断创新和探索使他正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美学风格。本文试图从他的前三部作品入手,深入分析他在题材选择与风格探索方面的突破与努力,以期对中国当下年轻新锐导演的创作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与灵感。

    【关键词】哈维尔·多兰 同性 新锐

    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让这个89年出生的魁北克男孩在戛纳大放异彩,摘得三项大奖,刷新多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导演”记录,备受瞩目的同志题材与身份,不加掩饰的锋芒毕露与自恋,帮助他声名鹊起,迅速进入欧洲几大电影节与评论界被关注与期待的视野。一个好的开始并不代表幸运的他就可以事半功倍地登上成功的高峰,相反,随着他后两部作品《幻想之爱》、《双面劳伦斯》过快地浮出水面,争议递增,对他寄予厚望又急需新鲜感的人们开始怀疑,这个自恋的帅小子到底会不会讲故事。作为一个外形精致俊朗,气质酷似詹姆斯·迪恩的漂亮男演员,他可以不会,但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新锐年轻导演,他更应该尽快建构属于自己的,能够称其为电影作者的独特美学与风格。

    纵观多兰的这三部作品,与其说他的风格是多变且不固定的,不如说他还在做各种尝试和探索,他不甘心很快稳定下来,但在这三部作品中,多兰作为一个年轻的、在慢慢成形的电影作者,他的特质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作品的难以界定性及美学上的独特性。之所以说难以界定,是因为我们很难说清这个成长在加拿大魁北克法语区的男孩究竟受什么文化影响最大,二十世纪末加拿大为了反抗“美国化”而提出的“文化多元主义”策略在这里起到了直接影响,仅从试听语言上看,他似乎延续了法国新生代导演的创作风格,但他声称自己从小崇拜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并对20世纪的美国流行音乐和王家卫的电影感兴趣,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杂糅使他的电影风格无法被单一界定,这也是全球化以来80后一代青年导演无法回避的创作环境。而美学上的独特性天才般地体现在多兰电影的影像语言当中,直观且让人印象深刻,他对于慢镜头的放肆使用,对于色彩和构图的敏锐搭配和控制,对于细节的强迫症般地精心设计使影片呈现出让人过目不忘的清新气质及上乘品位。多兰作为当代新锐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用他私人化很强的独特质感吸引我们,发出当下年轻一代创作者的不同声音。

    1989年3月出生的他几乎可以被称为90后,比起如今活跃在影坛的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他年轻到我们无法将他放入某一已有的坐标当中,幸运的他过早地拥有了自己高质量的制作班底,因而我们很难找到一些跟他年龄相仿的同代导演进行具有可比性的横向类比(多伦多电影节2013年加拿大电影十佳中电影《莎拉宁愿跑步》的加拿大魁北克女导演科洛·罗比乔德(Chloé Robichaud)跟他属于同代人,但显然她在受关注度和涉及题材方面与多兰均无可比性)。把他放入加拿大魁北克法语区导演的脉络当中,他似乎既没打算摆脱欧洲的影响,也没打算反抗美国的强势,他自然而然地将两者杂糅在一起,成功做出了一些“第三种选择”,完成了自己的独特表达。纵向比较涉及过类似题材的导演,如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和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较之这两位长辈级的导演,多兰的视角具有某种先天性,他不再是对敏感性别话题的颠覆者抑或挑衅者,而是水到渠成的继承者。就影像风格而言,多兰的色彩更加明丽,摄影手法更加自由和偏执。

    在题材选择上,从《我杀了我妈妈》中孩子与母亲两代人之间无法融合的爱,到《幻想之爱》中异性与同性、同性与同性之间无法对等的爱,到《双面劳伦斯》中性别被消解后更加无法实现的爱,哈维尔·多兰自恋的触角伸得越来越长,视野也逐渐打开,从狭小的个人空间逐渐转移到周围不同年龄段人物的公共空间。他坦言要追随《泰坦尼克号》,他在找寻自己“冰山”的同时,拍出了“新意识的爱的三部曲”——《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双面劳伦斯》,但在这三部曲中,多兰试图表达的这种“新意识的爱”,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异性或同性之间,在他主人公的生活中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许我们称其为“新意识的不可实现之爱”更为恰当。

    下面,就以哈维尔·多兰的这三部曲为例,具体分析多兰正在探索和逐步成形的“多兰美学”和其无法被界定的、逐渐向作者化靠拢的独特风格。

    一 .题材与风格:延滞与放大,过度与缺乏

    过于单薄的年龄造成了哈维尔·多兰不可能厚重饱满的叙事,因而他的前两部作品《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都是再简单不过的青春期一句话故事:叛逆但不受自身性别身份困惑的高中男孩和妈妈之间的碰撞与妥协;一对异性好友同时爱上一位很有吸引力但又对他俩仅抱有游戏心态的美少年。然而,单薄的剧情无法阻挡他对自身影像风格确立的探索,尤其在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中,多兰以一种近乎透明的“白色”风格,很自然地以自身性别身份视角来进行个体表达,这种视角打破性别的二元论,既不投靠男性也不依附于女性,而是平等且平行于他们的第三类性别视角,展现发生在自己和朋友身上的故事。因此,由他自己来充当主角当然最合适不过,他的经历和视野允许他这样做:他的父亲是演员,他从12岁开始触电,并接拍一些广告。他从自己和周围人身上切入,正如所有作家的第一部小说都带有浓重的个人传记意味一样。真诚,是这部影片最引人注目的气质。

    这种情况从多兰的第三部剧情长片《双面劳伦斯》开始有所改变,这部作品也是他三部作品当中最富有野心且具有史诗风格的。自恋的他在稳固自身风格的同时,开始了新的题材和类型的尝试,他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以后还会尝试政治悬疑片等类型。他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勇于表现自己,并且高调展现自己在今天看来已不足为奇的同性性取向及双性气质。《双面劳伦斯》中多兰从介入更多地转为旁观,不管从叙事视角还是表演上,他开始隐藏自己,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或者说“玩”一些出其不意的表现主义风格的意象,如片中从客厅屋顶猛然垂直泻落在女主角身上的水柱,从男主角嘴里飞出的蝴蝶,黑岛的半空中漫天飞舞的彩色衣物等等(图1)。

    图1 黑岛半空中飞舞的衣物

    多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拍完第二部作品《幻想之爱》后才开始接触新浪潮,他只看过两部新浪潮作品并且不喜欢,特吕弗除外,但在《双面劳伦斯》中却隐约能看到点戈达尔的影子。当然还有王家卫,多兰坦言受王家卫影响很大,影片有他的痕迹。

    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和放肆不仅在多兰的眉眼话语间,更在他的影像语言里。贯穿在三部作品中的是强烈的情绪化和个体化的表达方式,如略显造作的慢镜头,神经质般的手持摄影,毫无章法的“胡乱”剪辑,过火的三原色单色滤镜效果镜头等,这些手法并不新鲜,也略显张扬和任性,但却与多兰所处的心理年龄和精神状态很好地弥合在一起,产生某种更容易被捕捉的反应和效力:愤怒,困惑,虚荣,迷茫,选择,空虚,飘忽不定,无所适从被混合搅拌在一起,种种无处安放的情绪以无法分类的形态外溢出来,捕获不安定的心。

    三部片中多次出现的慢镜头,形成一种矫揉造作似的延滞,但对于情绪的渲染和放大,这种方式是直接且有效的。在《我杀了我妈妈》开头,妈妈吃东西时享受的嘴部特写和于贝尔鄙夷的眼部特写,巧妙地展现了青春期叛逆青少年在这个“麻烦”的阶段与家长对抗时的状态与情形。延滞将特定的情绪清晰化地放大呈现出来(图2,图3)。

    图2 妈妈的嘴部特写

    图3 于贝尔的眼部特写

    而在《幻想之爱》中,三组男女主人公走在街上的慢镜头段落构成形式上的类比与呼应,形式感十足。这三个段落再次用延滞的方式拉长并放大了男女主人公在面对此次感情际遇时的心态变化,以及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可以说,多兰用延滞的方式外化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时间,他们在去见心仪对象之前的精心打扮,前往约会地点时的自信与期待,以及最后两人并肩走在街上,从破裂到刚和好如初的尴尬使时间再次短暂停滞。两人的心理与情绪变化通过镜头节奏的外化显得既饱满又疏离(图4)。

    图4 和好如初的一对朋友并肩走在街上

    在《双面劳伦斯》中,慢镜头不再有形式先行的嫌疑,而是更灵活自然地镶嵌在晃动的镜头中。男女人主人漫步在黑岛的慢镜头段落,则形成了超现实主义错觉式的停滞,心理时间和情绪再次被拉长和放大,完成了形式和叙事上的短暂抒情。

    在情绪的个人表达上,多兰的书写方式是热烈、随性、张扬的,躁动不安的荷尔蒙气息中掺杂着对经典的敬仰和怀念,但也不盲目复古。而新奇的意象和形式上的多样需要更完整和稳固的内核来支撑。多兰在三部作品中尽其所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类最复杂的感情之一——爱情,而年轻在此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天才也需要时间的磨练与沉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有无数的时间在他面前,他可以耐心等待。另一方面,被肯定和赞誉后的过度自我膨胀以及形式上的过于花俏和不成熟都可能成为制约“多兰美学”进一步完善的潜在因素。

    二. 新意识的不可实现之爱:爱的无能,性的无力

    哈维尔·多兰在“新意识的爱的三部曲”中更多的是探讨了“不可能实现的爱”这一主题,被压抑的欲望和爱在多兰的影像世界中都无法真正实现。在这三部曲中,这种“新意识的爱”不管来自亲情的爱,同性间的爱,异性间的爱,还是生理性别间的爱,抑或心理性别间的爱,都是无法真正企及对方及自己的不可能实现的爱,这种“新意识的爱”在现实中一再触礁,而我们只能试着在爱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完善。在这个问题上,多兰表现出和年龄不太相符的悲观与老成,没有游戏心态和自我放纵,更多的是不抱希望的顺其自然。多兰在谈论爱情时,他在谈论的似乎更多是关于自己,关于自身的觉醒和开发以及自我认识。正如阿兰·巴迪欧所言,爱是通向真理的一步。

    在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中,“弑母”只是一种极端的假想。父母离异的主人公于贝尔在与母亲的矛盾中,由于他的性取向为同性,因而还多了一层潜在的同性间的排斥力。于贝尔无法从母亲身上得到的理解和支持因想要帮助他的女老师的出现而改变,女老师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母亲般的心理引导作用,以此作为对于贝尔情感缺失的补偿。母子间的代沟使得两人大多时候是在以爱的名义进行着相互伤害。青春期的恋情则是激烈、冲动、疼痛和不计后果的,亟待发泄的欲望一时作祟,终究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对性的处理则更像一段在吵闹的电子乐伴奏下快进的游戏,是不真实和戏谑的。

    《幻想之爱》中,在很符合酷儿电影男性形象,拥有“游移的身份、流动的欲望”的古典美男子面前,男女闺蜜均坠入爱河,三位主人公构成一种全新的情感关系,而短暂的三人行和谐假象很快被打破,两人对爱情的付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均未得到期许中的回报。该片中对性的处理多了些篇幅,在三段相对完整、点到为止的性爱段落中,画面分别被红、绿、蓝三原色单色笼罩,气氛暧昧浑浊,滤镜滤去性的色泽与质感,显得单调乏力(图5)。男女闺蜜分别和各自的性伙伴发生无爱的性行为,借此来排解无法得到真正爱情的苦闷。在这里,多兰将爱与性撕裂开,仿佛想说明,当爱和性无法统一时,纯粹的爱和性都无法从单方面获得。在叙事段落中插入的三个讨论片段中,年轻人们对着镜头分享自己的感情经历与困惑,有关于爱情的无奈与喜悦,也有关于性取向量表中的七个等级等等。多兰在电影中塑造的爱情观是纯粹且有几分理想化的。

    图5 三段点到为止的性爱场面

    在富有野心和具有史诗风格的《双面劳伦斯》中,多兰回到了1989年至千禧年这一确定年代,而这正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艾滋病危机后,酷儿电影向新酷儿电影过渡并获得广泛关注的阶段,这也是他从出生到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他大胆触碰了“变性”这一已不再忌讳,但依旧敏感的话题,设置了“变性”教授劳伦斯(梅尔维尔·珀波饰)这一称自己“不是喜欢男人,而是自己不应该是个男人”的双重性别角色,爱情这一主题在该片中也更加复杂、多义且具有向其他感情衍变的延展性及难以界定性。片中,多兰引入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保尔·艾吕雅的诗歌《自由》中的片段,并将标题“自由”放大书写覆盖在男女主人公卧室床头悬挂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仿造画作上,多兰对人生与爱情的态度可见一斑,因此,在追寻自我和渴望自由面前,两人的爱情注定是难以真正交融和长久的,尽管前后纠缠十年有余,但终究各奔东西。在性的处理上,篇幅很少,男女主人公的性爱部分完全省略,直接描写只有一处,就是劳伦斯在打算开始变装后的手淫段落,其余均是间接表现,如借与心理医生的对话暗示出男女主人公在劳伦斯变装后性生活的空缺等等。性爱在爱情、自我、生理性别及心理性别前被多兰置于次要地位,就连劳伦斯在得知女主角有了新欢,质问他们已经有过多少次性生活时,性也被符号化与具体化,仅仅等同于空洞、冷冰冰的数字,因此它并不是重点所在。正如劳伦斯十年后重回蒙特利尔时所说,在他变装前,他们就已经完了。在爱情面前,除了时间,性别已然不再能构成威胁。

    三.“多兰美学”的探索——杂糅、消解后的重构、流变

    在这“新意识的爱的三部曲”中,“多兰美学”在逐渐形成,多兰在逐渐成为作者的个人化电影书写中,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杂糅已成为他进行自我表达的一条有效途径,或者也可以说是一条捷径。在多兰面前的不仅有数不尽的时间,还有学不完的大师。在赞扬他是同志天才导演的同时,势必有人会强调他只是在抄袭和模仿。玛格丽特·杜拉斯说过不存在完全虚构的小说。因此,也不会存在完全独创的美学风格。在逐渐形成的“多兰美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大师和美学流派的影子,新浪潮,后新浪潮,阿莫多瓦,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新旧好莱坞、王家卫等等被批判地继承,根植于自身的土壤,等待开出极具个人色彩的美学之花。在《我杀了我妈妈》中,他运用DV自拍,在自述与叙述中摇摆不定;在《幻想之爱》中,他将叙事与伪纪录片式的讨论糅合在一起探讨爱的主题;在《双面劳伦斯》中现实、超现实,现代、后现代被他并置于一体,所呈现的美学风格与价值观也是多元复杂且难以定义的。

    如果说酷儿理论或者新酷儿理论的现实精神意味着接受差异美学,那发展至今,它已经有意或无意识地进入并停留在了一个新的阶段——差异消解后的重构。酷儿从出柜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非异性恋者的自我表达方式,并完成了自身的过渡与完善。几大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等)和酷儿理论的学者在这方面功不可没。而这现成的、日渐成熟的表达方式就顺理成章地被多兰拿来重构。在前两部作品《我杀了我妈妈》与《幻想之爱》中,多兰完全从自身性别身份视角出发,而此视角,独立又平等于两性中任一视角,却又不仅仅介于两者之间。“同志视角”意味着同志身份与男性或女性身份之间已不存在优劣与差异,抑或某种另类前卫的自曝,而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从2012年获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的另一部同志题材电影《点亮灯光》(Keep the Lights On)中就可以发现,同志视角下的这种表达方式已日趋成熟和完整。而年轻又敢于创新的多兰,很自然地选择并使用了这一适合自己的视角,重构了他眼中的性别世界。

    在《幻想之爱》中,多兰饰演的弗朗西斯和好朋友玛丽(莫妮亚·乔柯里饰)公平竞争,一同追求新结识的美男子。在爱情面前,弗朗西斯的同志身份并未成为优势,在打破异性恋霸权的同时,多兰也没有营造出某种不符合酷儿理论实质的男同性恋者的优越感,而那种可笑的优越感完全是酷儿幌子下的一种更直接、更暴露的腓勒斯主义,这一点或许得益于他的年轻,他所出生及成长的时代已不需要他再次经历性别身份确定的隐藏与真实欲望的压抑阶段,他拥有自己的领地,而不再是被边缘化的尴尬的灰色地带。这也正是这个年轻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这意味着从一开始,他自觉且准确地找到了适于自己身份表达的方向,而这一方向,做到了近乎客观与不偏不倚。多兰没有因为自己的同性性取向身份而偏心或迎合任何一方,而是一视同仁,既享受爱情带来的欢愉,也饱受无法拥有的痛苦,同性恋与异性恋机会相等。在爱情这一永恒主题面前,性别是肤浅的。仅以性别来讨论和定义爱情显然是简单粗暴的。

    这种观点在《双面劳伦斯》中,更是发展到另一值得思考的高度。片中,文学教授劳伦斯因为坚持自我寻找——认为自己本应生为一个女人,从而开始变装以致被学校开除,他从在大学课堂大谈普鲁斯特的优雅知识分子被迫成为被小报批为有精神疾病的“变装”教授(图6)。劳伦斯变装后,他和他的女友弗雷德(苏珊娜·克莱蒙饰)完成了短暂的心理性别身份交换,挣扎与矛盾的费雷德声称要做劳伦斯的“男人”,而这种错位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一方完全牺牲自我只为另一方寻找自我的爱情终究无法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劳伦斯在变装后性取向依旧为女性,自始至终他都未对男性产生过性趣,作为心理性别为女性的他,在这层性别里属于同性性取向,而他只是厌恶自己携带了35年的男性躯壳而已。在这里,被重构的性别身份已不再成为爱情的威胁,相反,它帮助爱情回归到了更本质的对于爱与自我的思考的层面。具有双重性别身份的劳伦斯面对的不再是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或者在爱情中所需扮演的性别角色问题,而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实现问题,性别在其中只是一度被刻意放大的一个因素罢了。这正是多兰在消解后重构的有几分浪漫理想主义的性别与爱情世界。

    图6 变装教授劳伦斯在课堂

    而正是以上的杂糅与重构,使多兰的电影书写在酷儿或新酷儿理论和性别学说上发生了流变,形成了以当下社会年轻一代全新的价值观为依托的年轻人独特的影像世界,直接地、不卑不亢地张扬自我。

    四.结语

    在这“新意识的爱的三部曲”中,哈维尔·多兰探讨的是爱,而与性别无关。他已逐渐走出被自身性别身份和年龄所限的狭小空间,走进了界限日益模糊的多元空间当中。摆在这个具有良好审美品位,灵感与才华出众的年轻人面前的是大把的时间与机会,而手法上的不成熟、用力过度等问题是他现阶段必须面对与克服的,但愿他可以踏实稳固地建构属于自己作为新一代作者的“多兰美学”。

    哈维尔·多兰在谈到年轻导演的命运时说,“我们只能犯错误,我们没有选择余地……”,在谈到演员和导演的关系时说,“拍电影让我觉得自己更像是演员而不是导演,因为我仿佛一个动物,也许什么都做得过头,像一个表演过火的演员。

    注:对于导演Xavier Dolan名称中Xavier的翻译目前有两种,分别是“泽维尔”和“哈维尔”,本文中笔者将统一使用“哈维尔”。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12级在读研究生

    本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5 ) 妈咪:爱的多样性

    去年当多兰和顶尖级大师疙瘩尔一起拿下“评审团大奖”的时候,引起了一片惊呼和哗然,吊起了无数根粉丝的猎奇心理,对他们眼中这位颜值爆表才华横溢的花样美导的新作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在以理性取胜的评论界惹来了不少质疑,就像一块色香味俱全的蛋糕也没法满足所有的口味一样,古往今来,有名气就少不了争议,想想当年凭借散发着才气和天赋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一举成名时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有志青年,如今已成功挤进未来导演名人堂里不容忽视的种子选手,戛纳无疑是看着他成长和进步最具含金量的见证者,而此时这小子也不过才二十五岁。

    《妈咪》可以说是集多兰以往所有标签和特色于一身的代表作,虽被不少人诟病在不断地重复自我,但或许这已经被多兰视为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还是能看到他更放开更深入的尝鲜,画面上就像由一张张逾越于现实景象之上经过无数次PS的至美明信片组合而成,甚至有点失真到像是一股股梦幻的弥漫着偶像气息的旋风扑面而来,搭配着悦耳大众的流行音乐,最后带有隐喻的《Born to Die》更是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在高端的文艺范和主流文化间找准了一个讨喜的点,多兰经常变着花样玩转镜头,少不了拿手的慢镜、特写和虚焦,试图通过镜头毫不掩饰的表达出人物的情绪状态,由此汇聚成一锅多兰牌的养眼佳肴,虽然少了点接地气的写实感,多了点华丽的包装和修饰,但多兰也算打造出了一条自个独到的影像道路。

    这部电影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带有重要暗示性作用的画幅改变,从1:1的比例拉宽再变回原形,这一过程并非是多兰一味的追求炫酷的视觉效果,而是想要将其与片中的情境相联系结合,可以形象的感觉到片中两次变屏都是从负面激烈的情感基调中过度到正面积极的情感氛围中,一次是三人难得无忧无虑愉快尽情的生活,儿子扒屏的一幕十分美妙,顿时豁然开朗;一次是妈咪对于儿子未来的美好想象,形成了两种人物关系和情感间的强烈划分和对比,同时也简单直接的带动起了观众的情绪起伏,多兰这一巧妙的构思,无疑让人眼前一亮,而之前企鹅的劣质版本真心坑爹,观影质量想必会大打折扣。

    片中妈咪戴安和邻居凯拉的扮演者都是多兰的御用女演员,特别是安妮·杜尔瓦勒,几乎参演了多兰的大部分重要作品,在其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中同样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和儿子有着难以调和的隔阂也延续到本片中,只不过被不少人吐槽为自恋狂的多兰这次甘愿退居幕后,由更青涩稚嫩的小鲜肉替代,演员们的表演一如既往的全情投入,无论是波涛汹涌的情感流露,还是用尽全力的宣泄自我,都非常卖力。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多兰一直都在坚定不移的刻画和聚焦着身处边缘地带或拥有特殊身份的人与人之间因为现实和情感因素,埋下的难以化解的无奈矛盾和分歧,而同性和母子一直都是多兰的电影非常关键的重要元素,这次则变成了“多动症”,以更为偏激强烈的情感来推动母子关系的呈现。

    出口成脏的激烈争吵和辱骂,情绪爆棚得像炸开了锅,甚至会被丧失理智的儿子痛殴,母子间的关系剑拔弩张一点即燃,戴安将惹是生非的多动症儿子接回家,尝试一起正常的生活,但斯蒂夫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驯服,偷、打、骂还有没法预料的大爆发,让人难以招架,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恐怖的局面看似无法扭转,好在对面的邻居凯拉伸出了援手,这位同样身处边缘地带倍感孤独患有失语症的老师兼母亲,可以站在他们各自的立场上调解他们的关系,随着了解和共处,三人之间似乎有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和睦,但斯蒂夫之前惹下的麻烦却又再次将他们拉入了痛苦的泥潭,面对一大笔巨额赔偿,就连最后一丝努力也被斯蒂夫切断后,心有余力不足的的戴安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决定,一切看似又残忍的回到了原点。

    三角关系一直是多兰热衷的人物结构,往往能交织出更为力的戏剧和情感张力,斯蒂夫虽然有点异于常人,但又能让人很清楚的了解到他完全有步入正常甚至更好生活的能力,失去父亲被人歧视遭受非人待遇,唯一和他站在同一阵线的只有妈咪,对她的爱无疑是近乎狂热而执迷的,努力的讨她欢心,他的恶言相向大打出手故意捣蛋甚至自残,不过是在渴望得到关爱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后对爱强烈需求的极端表达,他完全挣脱于规章制度和正常次序之上追求极致自由的行为举止,显然在社会现实面前很难有一席之地。斯蒂夫对凯拉的信任和感情同样发自内心,也可以说他们属于“同道中人”,在相处过程中彼此找到了敞开心扉和真心以待的乐趣,本以为戴安和凯拉可以成为帮助斯蒂夫步入正规的左膀右臂,但多兰还是更为合理的站在了现实这边,戴安那一段圆满而幸福的想象终究不过是场虚幻的童话。

    戴安最后痛心的将斯蒂夫送回医院,看着他们残暴的殴打和电击他,一旁全看在眼里的凯拉同样无法理解戴安的决定,一无所有只能依靠底层工作生活的戴安,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她已无力承受起这个特别而容易闯祸的儿子,也没法解决他惹下的麻烦,地下室里一股脑的宣泄足以说明,当最后凯拉来和他告别时,凯拉说不想轻易放弃自己的家庭,暗示戴安太狠心,而戴安则回答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她还心存希望,对未来还有憧憬。记得曾经不少人对于哈内克《爱》中老爷子最后的杀妻行径都不予以理解,觉得那是自私而残忍的谋杀,但在我看来那反倒是在无奈残酷的现实面前,爱更为强烈的变向流露,站在戴安的角度想,没钱没势没地位的艰难生活,更是无法掌控儿子阴晴不定的情绪,接下来母子也许会陷入更加令人绝望的境地,长痛不如短痛,至少在漫长的未来对希望还能有所期盼。

    爱有很多表达方式,在一些人看来背道而驰有违普世价值观的选择或决定,就觉得抛弃或失去了爱,实际反倒包裹着更加无私的情感和明智理性的判断,听到那句一语破的让人动容的台词:我会越来越爱你,虽然你会爱我越来越少,看到医生粗暴强迫的制服斯蒂夫,戴安哭喊着想要改变主意,看到戴安躲在窗帘后面目送凯拉离开掩面而泣时,相信大多人都能体会到一个母亲面对现实时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辛酸和痛苦,最后看着斯蒂夫奋力的挣脱而去,富有深意的片尾曲一响,多兰还是给这出悲伤的故事注入了一丝看似无望的希望,面对再艰难无助的现实,都不要舍弃爱这个嚼烂的熟悉字眼,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拥有更好的生活。

     6 ) 你永远不必怀疑“妈咪”

    记得当时刚看完Mommy还是比较平静,合上电脑就去洗澡了,抹洗发膏的时候一些剧情细节开始往脑海里回钻,想到Steve对着电话留言说:“我难过自己给你带去了那么多的伤害,你值得一个更好的孩子而不是我这样的白痴。” 镜头下他金色的睫毛不停在颤抖。然后就莫名其妙想哭,蹲在浴室地上满脸泡沫混着洗澡水和眼泪,电影最后一幕当他挣开束缚冲向死亡,我宁愿去相信这是选择了自由,就像那段惊艳了众人的展屏,Steven怒吼着:“I am free!” 电影的最开始,出租车里Steven躺在Diane腿上,被妈妈揉着头发补个小觉,或者像那个撩起头盔的金发少年一样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玩曲棍球,这才像一个十五岁少年该有的生活状态。可眼前这是个说话大声到炸耳,问妈妈要烟抽,朝老奶奶做下流手势,不用粗鄙字眼好像就不能够组织语言的问题男孩,他还患有ADHD,容易情绪失控,甚至是暴力伤害。当他凶神恶煞地朝你吐口水,或者将拳头往Diane身上揍的时候,作为观众只能捂眼心想真是造孽,能摊上这么个恶魔也不知道是上辈子得罪了哪路神仙。 就在Steven的调戏被Kyla愤怒反击之后,他居然吓到尿了裤子,缩在一边像个可怜不知所措的小狗般瑟瑟发抖,那一刻作为局外人的观众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也就只是个孩子而已,剥去顽劣成性这层外衣,或者是保护壳吧,他也许比普通孩子还要脆弱,更为敏感。 Steven跟妈妈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到处嚷嚷要找到爸爸的相片,在镜子前套起爸爸的皮夹克,翻到那张爸爸自己制作的满是快乐回忆的CD,Diane被炒了鱿鱼后,他用爸爸的话安慰她; “Grab the future by the balls, fuck the past, in the ass.” Steven帮妈妈擦掉眼泪,告诉她,他们两就像个Team,他会控制自己的毛病然后好好照顾她,保护她。 绿洲的《迷墙》没人不耳熟能详,振奋人心的背景音乐下Diane开始了家政工作,Kyla帮Steven复习功课也很顺利,歌词大声唱着:”Because maybe , you’re gonna be the one that saves me…” 屏幕从1:1扯开成了4:3,我们的视野宽阔了,Steven大声吼着他自由了,Diane和Kyla笑的灿烂,似乎大家都真的得到了拯救。 从Diane拿到诉讼传票开始,画幅缩回1:1,刚刚出现曙光的生活再次陷入一堆麻烦里。片里的服装造型是多兰亲手打理的,Diane的喇叭裤、超短裙和高度夸张的高跟鞋,伴着脸上的浓妆,这品味实在不算高级,她举止也轻佻,总之没有一处符合世俗眼中的三好妈妈,但多兰向我们展示了她是位多么勇敢的女人,不惜代价保护儿子的母亲。 酒吧里的失控,还有那个越雷池的吻,超市里Kyla安慰Steven说Diane不会抛弃他的,他一脸无所谓表示完全不在乎转头却割了自己的手腕,他那么害怕不再被爱。 手腕鲜血直流他却只是问妈妈,我们依然爱着彼此,对不对? Diane回答他,那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了。 但她绝望了,认为送他离开也许才是拯救他的唯一办法。片中的那段蒙太奇感人至深,那是一个母亲最美好的梦,上学然后工作,结婚生子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永远幸福的生活着。这么简单的梦却像这蒙太奇的画面一样朦胧缥缈。 Diane对Steven说一个母亲不会某一天醒过来然后不再爱自己的儿子了,母亲的爱只会日复一日有增无减,孩子才会随着成长而爱意慢慢减退,Because life works that way。 现在我生活在一个离家遥远的城市,我也问自己为什么总想去更大更远的地方见更多的人,生活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常常在茫茫人海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但至少有一点是清晰的,我知道不论今后三更半夜会在哪个陌生的城市醒来,不论有多么孤独,会碰上多少麻烦,也不必感到绝望,因为有个人会始终爱我,即便这世界再操蛋我也永远有路可退,有个家可以回去。所以想告诉Diane其实不是这样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会逐步减少对妈妈的依赖,减弱的是需要感而不是爱,孩子对母亲的爱从来不会减少,永远不会。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TA会一天天长大,注定一点点离我远去, Because life works that way,但我想我不会太难过,因为明白TA也一样不会停止爱我,唯一改变的是我们相爱的方式。我希望自己能竭尽能力做一个好妈妈,像Diane和我的妈妈一样勇敢,我希望我的存在能像一盏属于TA的烛灯,TA永远不必感到孤独和绝望,因为妈妈哪里都不会去,妈妈会永远在这里,永远爱你。

     短评

    虽然很作,一群bitches的MV狂欢片,但是应该是多兰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安妮·杜尔瓦勒延续了一贯出色的表演。略有超现实的色彩和基于土了吧唧的魁北克口音“改良”的怪味法语口音共同塑造了近未来世界的感觉。

    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SIFF 其实分还可以高一点,但我实在看不惯多兰无处不在的优越感和一分钟都停不下来的炫技。毕竟他叙事和人物刻画还相对弱,主题也很单一,到底年轻经历不够脚底不扎实分分钟要飞起来。撕开画幅不太酷,但画幅缩回来超酷。音乐用得太过了非常烦。无意义的逆光慢镜都省省吧大家都不是三岁小孩了。

    8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文青们看到1:1的画幅是不是就已经高潮了。

    11分钟前
    • 宅拾叁
    • 较差

    导演长成这样,谁还能客观的看电影?

    15分钟前
    • 海洋之 婧
    • 力荐

    画幅参与叙事,一比一与特写造成强烈的压迫感。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比他之前的电影都要好,创造力和情感力量的大爆发,激情大胆活力十足的自由创作,在绿洲经典Wonderwall的音乐中扒开银幕改变画幅惊艳整个戛纳,两个女主的表演非常棒。实在太喜欢母亲的想像段落了,第二次打开画幅犹如一个情绪炸弹在眼前爆炸。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虽然母子部分跟处女作如出一辙,但已经很刻意压低了配乐和慢镜比重了(好吧,还是有若干段MV……)。“扒开银幕”的点实在太燃了,现场媒体先是集体一愣,继而玩命鼓掌。

    27分钟前
    • K
    • 推荐

    比前作明显成熟 可圈可点 尤其想给邻居女人额头上爆青筋的演技和Mum喇叭裤上闪瞎双眼的土豪金片大加分 只是一些噪点无法直视 不得不吐槽 慢镜头配Billboard排行榜金曲串烧 仰天凝望对齐45度角 还有把飙脏字当笑料等等 且恕我对不看电影就给5星的Dolan脑残粉们亦理解不能

    30分钟前
    • ダイナマイト
    • 还行

    多兰这次走出了LGBT题材,却没能在情感上有突破,人物的关系仍旧是神经质的单线条,MV风、通俗音乐、咆哮,其实这些都还行,但问题是,太直白了。情绪还在酝酿的时候,他已等不及把人脸、画面撕开给你看;演员都还不错,作为马景涛的传人,他们演技更上一层楼…

    3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多兰的一个自我突破,超越之前的所有电影。创造力和情感力量的大爆发,多兰氏的火爆嘶吼和温情的MV仍存,但都不能否认这部新片拍的比以往都要成熟。

    3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歇斯底里的主角,活力叛逆的行为,传记色彩的故事,还有各种廉价的MV作风,艳丽高饱和的色彩,正方形的画面比例更是将观众的注意力死死的抓到表演上,不管你喜不喜欢泽维尔·多兰的这些辨识度很高的手法,你都不能否认这部新片拍的比以往都要成熟,不过靠配乐和表演狂煽是不是有点犯规?★★★★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今年似乎流行技巧流啊,鸟人和这部都在玩镜头,虽然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开屏的想象力还是很惊艳

    43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第一次看这九零后天才的电影,很是惊讶,尤其在大银幕上,看着主人公在Oasis的wonderwall中,将1:1的画幅扯开成4:3,非常爽。

    4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影片里设计了一个不太切合实际的未来。

    48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还行

    1比1的画幅强迫观众把注意力锁在角色的眼睛上去感受他们;由窄变宽的画幅则是情感的彻底绽放,触摸从未存在过的未来,是神来之笔。五部电影,这是最成熟最饱满的多兰,但也同时保留了他摄剪音上一贯的炫目以及自豪。为多兰的成长感到骄傲。母亲会越来越爱她的儿子,但儿子对母亲的爱只会越来越少…吗?

    49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花了不够成功的前四部作代价的。终于明白多兰的too much风格不是有错,而是以他的年龄阅历只有“笨鸟先飞”不断练习才能达到这样完美的平衡点。瞬间黑转粉。最喜欢母亲背对镜头那段爆发。结尾Born to die出来真的触到我的点了。(求资源的请冷静好吗戛纳刚世界首映怎么可能有下载。。)

    52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这导演真的是天才吧!

    56分钟前
    • 最美的时光
    • 推荐

    伟大的妈妈 母子之间的情感爆发强烈 但影片有点压抑 扣一分

    57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多兰的优点和缺点都这么的明显,电影除了沉浸在音乐中和马景涛似的对话外就寥寥无几,不过这两点他做得还可以.

    1小时前
    • 文西
    • 还行

    温馨感人

    1小时前
    • 桃子爱吃鱼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