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寻味东莞

    寻味东莞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李立宏 

    导演:高蒿,张奉潮,刘清予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寻味东莞 剧照 NO.1寻味东莞 剧照 NO.2寻味东莞 剧照 NO.3寻味东莞 剧照 NO.4寻味东莞 剧照 NO.5寻味东莞 剧照 NO.6寻味东莞 剧照 NO.16寻味东莞 剧照 NO.17寻味东莞 剧照 NO.18寻味东莞 剧照 NO.19寻味东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莞,中国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中国最具活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过去的二十年来,东莞以高速发展的制造业闻名, 但在“世界工厂”身份之外,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神奇的美食世界。城市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将以美食作为东莞的城市名片,带领人们探访东莞的地道⻛味,寻找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鲜活美食,呈现这方水土过去和现在的碰撞,时间与空间的融合。

     长篇影评

     1 ) 美食的养成

    《寻味东莞》是“寻味”系列的第二部,它当然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既可以截出无数张明信片,也可以让观众流下无数口水。同时,它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筛选的,能让你在密集的美食和岭南风光中,体验东莞的与众不同。那么,东莞的美食到底特别在哪里?我凭自己的粗浅理解总结了三个方面,或者可以称为三个W。

    片头

    Where,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产出独特的物产。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应该没有哪两块土地是一模一样的吧?东莞出产的好多食材我都没见过或没吃过。例如用来包粽子的林旁叶和蕉叶,用来制成阴菜干的耙齿萝卜,还有大薯、麻虾、蕉蕾、青香蕉、蕉芋,被用于制成甜品的白兰花、火麻仁。也许有些物产其他城市也有,但这个组合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蕉叶粽

    When,农业时代的因地制宜使独特物产被加工利用。即使有了这些特别的物产,为什么非要食用它们呢?因为在农业时代,没有发达的商品贸易,人们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运用当地物产制作餐食。例如,东莞的腊味虾干煲仔饭、虎门蟹饼、肉丸蚬子粥很好地体现了海陆交汇的饮食风格。而由于存储技术的不发达,新鲜的食材又被干制或发酵,形成了新的风味,例如萝卜干、鱼干、蟛蜞酱。

    虎门蟹饼

    Who,八方汇聚的寻常人家进一步增进了食物的独特性。在悠久的历史中,东莞到底汇聚了哪些地方迁来的人群,我无从考证。例如东莞产出的二十几种粽子,我相信会有迁自不同地方人群的渊源。又例如,片中提到了较早迁入的客家人,他们的饮食习惯就跟其他人存在差异。为什么要强调“寻常人家”呢?因为他们使普通食材“物尽其用”,也许是出于无奈,却在无意中拓展了美味的疆界。例如耙齿萝卜口感粗糙但糖分高,被干制成了柔韧甜香的阴菜。用猪肝包猪油制成的“金银润”、具有爆浆口感的鸭喉,都是杂碎和边角料中筛选的美味。而用蕉芋这种备荒食物的纤维制成的蕉芋糕,是一群人怀念的老味道。关于吃什么,怎么吃,各地人有各自的智慧,也形成了一地的独特性。

    “金银润”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的东莞美食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基于土地、基于农业时代遗留的传统。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独特性发生了改变。

    东莞美食的独特性

    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贸易全球化,以及商业社会的日趋发达,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食材高度流通。而东莞作为外商投资和制造业发达的城市,迁入的人群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新的饮食习惯和潮流。例如近四十年有逾十万台胞到东莞工作生活,外来人口增加三十倍。“新东莞人”带来卤肉饭,大肠面线这样的宝岛美食,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餐饮流派。

    人流汇聚

    我觉得在商品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东莞美食基于土地和传统的独特性会减弱。我甚至担心,人们会逐渐失去与土地的联系,失去所享用食物的独特性。我曾设想过一个极端的情形,会不会有一天,全球人民的美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打通了食材的获取渠道,打破了人的流动壁垒。

    美食碰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纪录片用影像记录了东莞美食的独特性,是十分珍贵的。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风味》系列,《寻味》系列,不知不觉已观看了不少稻来制作的美食纪录片。他们树立了美食记录片的行业标杆,建立了自己的叙述模式。如果只看他们的作品,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美食纪录片就该如此赏心悦目,事实上却难被模仿。在他们的作品里,美食是绝对的主角,但绝非仅停留在美食层面。《舌尖》启蒙了我对美食的兴趣,而后续观看的每一部,我都有新的收获。我觉得,以他们的专业能力,可以拍好任何一个地方的美食和风土人情。而事实上,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细细观察,娓娓道来。

    美食的养成

     2 ) 第二集 山水相逢

    第二集指南,麻涌真好吃!

    在广东,海鲜当然少不了!肉质跟果冻一般的麻虾!只要白灼!就能绽放风味!

    香蕉居然也能做菜!!!蕉蕾!口感像春笋一样脆嫩!又有秋葵一样的黏滑!有意思!

    蕉蕾

    蕉蕾煎蛋应该是最家常的蕉蕾做法,感觉鸡蛋真百搭阿,豆角煎蛋、葱花煎蛋、火腿煎蛋都好吃!这个蕉蕾煎蛋应该也好吃!

    蕉蕾煎蛋
    蕉蕾煎蛋

    用肥猪肉钓螃蜞!看起来挺有意思的!螃蜞直接研碎做酱,挺有意思!炒素菜的时候加一勺螃蜞酱,就可以赋予它海鲜的味道!

    钓螃蜞
    螃蜞酱
    螃蜞酱炒豆角

     3 ) 就说说东莞煲仔饭

    有些美食隐藏在村屋的街巷里

    很多都还没吃过,或者吃过不记得名字,单一个煲仔饭就是绝的,11年出差住过一段南城,地陪每天带着吃美食,第一餐就是煲仔饭,红砂陶巨碗,腊肠腊鸭腊肉各种料又足又香,米的口感也好,真是刷新了对煲仔饭的认知,舌头都香掉了。后来小姑娘征求意见,经常都说去吃煲仔饭好不好,姑娘觉得无语又好笑,于是换一家继续吃继续吃,吃到临走都没觉得腻。 可能就是对美食的印象,成了我在东莞买房的理由之一。去年秋天小住的时候,特地去运河边找到一家排名靠前的小店吃煲仔饭,嚯!一溜二三十种配料自选然后现蒸,每种配料三四块钱。吃完意犹未尽,又跑到旗峰腊味厂里买腊肠,门市的小姑娘特别实诚,说不提供邮寄服务,但某宝旗舰店是一样的货品一样的价格,你不如网上买了还包邮。后来在网上买了肠和肉直接寄给朋友,反馈说很不错。

    运河边一家很小的网红店子,据老食客说口味已经比以前下降很多。
    一溜灶火
    用的普通砂锅,不是东莞经典的大红陶碗。
    我随便要了几样,大概是腊肠,排骨,鱼,鹅?二十几块钱,很香。
    下坝一家店,不过没进去过。有名的一家老莞味好像在东城,朋友带去吃过,棒!

    除了老莞味,东莞美食也是多元的,大抵跟长江以南各省都有大量打工人群曾经栖居有关。江南和两湖云贵川的食物在本土改良的同时也得到了互相融合,这跟京沪的追求地道似乎又不太一样。在两条运河之间的夹心地带,可以找到很多美食扎堆的地方,比如旧工厂改的工农8号艺术区,好多店可以选择,价格也不高。

    所以东莞可能是一座宜居性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因为镇区确实比较乱,珠三角以外的人们,都以为东莞是乱的,工厂多,有飞车党,呃,有颜色?

    颜色是真有,绿化率高到无法想象,像水濂山,松山湖,同沙,黄旗山都刷新认知地美丽,即便在珠三角也是出类拔萃的吧。

    发几张城区照片(鸟瞰图来自网络,图上有作者和截屏来源),实景是去年12月拍的。

    城区,著名的东莞大道(作者chanek,来自720yun)
    水濂山(作者chanek,来自720yun)
    东莞植物园(作者chanek,来自720yun)
    同沙生态公园(作者chanek,来自720yun)
    初冬随处可见的紫荆
    旗峰公园的老榕树
    路边随手拍,地点忘了。
    旗峰公园的路人甲
    旗峰公园的路人乙
    路边随手拍
    路边随手拍
    下坝坊的老榕树
    鸿福路地铁站
    普通小区

    去对地方,这座城市挺有味道的。

     4 ) 跟着《寻味东莞》探寻东莞美食天地

    《欢宴流转》

    1、稳叔:五味鹅、凤凰蛋、牛腩焖萝卜、肉丸蚬粥、蚬肉饭

    2、龙背岭:客家香芋扣肉、盐焗鸡、客家酿三宝、酿豆腐、客家焖猪肉

    3、洗沙鱼丸、蛋黄卷、麻葛、卤肉饭、大肠面线、碗粿、台湾肉粽、龙须菜炒丁香鱼、藕带炒肉、水牛芝士、火车头汤粉、大漠羊排

    4、莞城街道 凌丽华(飞刀华):烧鹅濑粉。斋粉、牛杂濑粉、叉烧濑粉、叉鸡濑粉

    5、伦浩宇:白兰洛神花慕斯蛋糕、芥末蛋糕、金箔奶酪蛋糕、火山菠萝、冰火奇缘

    6、海带绿豆糖水、陈皮红豆沙

    7、油糍、糯米糍、蛋角、牛耳朵、钵仔糕、芋角、芋饼、糖不甩、火麻仁茶

    8、鸡油娘酒蒸红蟹、七彩龙须东星斑

    9、阿南、棠哥(肥婆菜馆):炒花蛤、炒牛河、湿炒面、盐焗猪腰、焗花蛤。

    麻涌镇,材叔,深夜食堂:排骨饭

    《山水相逢》

    1、柠香黄皮头、清蒸九节虾、火焰醉麻虾、白灼麻虾。任耀波

    2、大岭山镇:酸梅鹅、白斩鹅、脆皮烧鹅、白灼鹅肠、爆炒鹅血、大岭山烧鹅

    3、麻涌镇:蕉蕾煎蛋、蟛蜞酱、蟛蜞酱炒豆角、蟛蜞粥、香蕉焖鹅、香蕉扣肉、香蕉鲫鱼汤、香蕉紫菜糖水、麻涌香蕉

    蕉农钟立枝

    4、生滚鱼片粥、水浸鲩鱼、中堂鱼包(黎见平)

    5、猪肝肠粉。石龙镇:咸姜水、南乳焖鹅、陈皮蚝豉鸡汤

    6、谢岗镇:蕉芋老鸭汤、蕉芋糕、蕉芋鸡蛋水。

    7、疍家人:杂烩海鱼、豉油皇香爆鱿鱼管、陈皮丝蒸玫瑰毒鲉、黄面酱石烧龙趸皮、疍家清蒸三鲜、腊味虾干煲仔饭、虎门蟹饼

    《得天独厚》

    1、鼠曲草~艾粄、艾角、艾草煎蛋、艾草鲫鱼汤

    2、桂味荔枝(外壳凹凸明显、核小肉厚、天然糖分高、绵长的桂花香气)~荔枝片皮鸡、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荔枝果冻

    3、东莞万江街道 黄柏森:腐皮腐竹~凉拌腐竹、腐竹糖水、腐竹烧鱼、腐皮豆浆、腐竹炖羊肉

    4、东莞虎门镇 露兜树(林旁)~林旁粽

    东莞麻涌镇:蕉叶粽

    莞草,裹蒸粽

    东莞道滘镇

    5、冬春的清蒸奄仔蟹、油焗奄仔蟹

    夏秋的清蒸膏蟹

    夏至(6-8月)黄油蟹

    6、冬瓜干蒸翡翠鱼、冬瓜干蒸鸡、阴菜蒸排骨、阴菜蒸肉饼、阴菜牛展汤

    7、厚街镇 孙国和:腊猪头皮。金银润

    8、虎门镇 白沙油鸭、鸭喉萝卜煲

    9、冬团、萝卜粄

    10、红薯糖水

    11、谢艳珍:咸丸

    可口可乐了看看健健康康健健康康可口可乐了看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5 ) 全程咽口水,这部“深夜禁片”馋哭了我

    说到吃货向往的美食圣地,广东必定拥有姓名。

    口味清淡,注重还原食物原本的鲜味,广东的美食不仅味道鲜美,食材也是相当大胆,从植物到动物,从陆地到大海,各式食材都可以成为一道美味的佳肴。

    广东到底有多少美食?原《舌尖》团队在拍摄寻味系列时走进广东,结果三年多没能走出来。

    于是,光用《风味原产地:潮汕》和《寻味顺德》两部纪录片来呈现广东的遍地美食还不够,摄制组此次又将镜头对准了广东另一个地方——

    《寻味东莞》

    本文有剧透。

    1

    首先带观众品尝的是春季山野的味道。

    鼠曲草又名艾草,春天正是它们生长的季节,而长江以南的人们习惯将艾草当成野菜,制作成各种美食。

    高温热油,将艾草和鸡蛋混合煎制,就成了一道简单的小菜:艾草煎蛋。艾草的清香加上鸡蛋的酥软,口感涩中带香,绝对是能让人多吃几碗饭的下饭神器。

    既可以煎蛋,也可以用来熬汤。熬鲫鱼汤时放入艾草一同熬煮,鱼香混合着草叶的香气,清爽可口,鲜美异常。

    除了这两种平常的做法,还有一种更具东莞特色的美味——艾粄。

    住在银瓶山下的罗卫国一家,就正在制作这种美食。艾草和面做成皮,花生碎,白糖,芝麻和椰蓉混合制成馅料,再用菠萝叶衬底,一道可口的美食就完成了。

    轻轻掰开一个艾粄,丰富的馅料便呈现在观众眼前,花生碎,芝麻椰蓉彼此交融,让人垂涎。艾草的味苦中和了馅料的甜味,使口感甜而不腻,咬一口齿颊生香。

    春季品尝艾草美食,到了夏天,罗卫国家的五十亩荔枝便都成熟了。

    经过细心照料和夏天雨水阳光的滋润,罗卫国家的荔枝鲜美异常。新鲜的荔枝不仅是可口的水果,在东莞,它也成为了食客们餐桌上的佳肴。

    将烧鸡切成薄片,和黄瓜,荔枝组合,再加上沙拉酱,就成了美味的荔枝片皮鸡肉。黄瓜爽脆,荔枝清甜,烧鸡皮脆肉嫩,多种滋味让舌尖感受极致。

    将荔枝和芦笋,核桃仁同炒,又成了香甜的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甚至还可以将荔枝制成甜品——荔枝果冻……丰富的菜品让屏幕前的观众不得不感叹东莞人在美食方面的创造力。

    镜头从山里来到了城镇,凌晨三点,黄伯森的作坊依旧灯火通明。

    熬制豆浆,利用昼夜温差凝结的腐皮薄得像一张纸,轻轻从豆浆表面挑起整张腐皮,然后用刀划开,压制后就成了大家常见的食材——腐竹。除了可以成为各种菜肴里的食材外,黄伯森家的腐皮豆浆更是一绝。

    刚成型的腐竹与豆浆一同盛入碗中,略带胶质,满满一碗,色泽米黄,口感既有豆浆的顺滑,又有腐皮的松软滑嫩。一碗平常的豆浆,到了东莞人手里就具有了别样的风味。

    从春到冬,从陆上到水下,昼夜交替,四季流转,林旁粽,金黄蟹,阴菜,腊味等美食一一登场,观众跟着制作组的镜头一起探访着东莞的地道风味。

    2

    看美食纪录片,看的是什么?当然是味道!能够分分钟馋哭人才是一部合格的美食纪录片。

    将食物的味道透过屏幕传递出来,隔着屏幕调动观众的嗅觉和味觉是一大关键。而作为业界标杆的《舌尖》团队,自然深谙此道。

    首先从视觉上造成冲击,通过大光圈虚化背景的特写镜头近距离展现食物的纹理,引发了观众对食物口感的联想。

    一颗荔枝,皮薄肉厚,果肉在黑色的背景下更显得晶莹剔透,光泽相当诱人。用手一挤,汁水立刻溅了出来。如此诱人的画面,就算隔着屏幕,观众仿佛也能感受到荔枝在口中咬开,香甜的汁水溢满口中的美味。

    蟹中极品黄油蟹,在高温季节里由于青蟹卵膜破裂,金黄色的汁液渗透全身,清蒸后将黄油蟹切开,屏幕上顿时金黄一片。尽管无法品尝,但光凭借这画面,就足以感受到黄油蟹的美味了。

    从听觉上勾起观众的食欲,让人情不自禁的咽口水同样是该片的“绝技”。

    乳白色的豆浆流动,雪白的鱼汤在锅中不停地翻滚,咕噜咕噜的声音简直要把人馋哭了!

    食物的味道自然很重要,但品种也不能太单一,千篇一律的美食早已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寻味中国》就向观众呈现了许多东莞特有的美食,让人大开眼界。

    比如大家熟知的广式腊肠的“腊味家族”,不仅有广式腊肠,猪头皮也可以做成腊猪头皮,将猪臀尖肥肉腌制塞入猪肝里,就成了金银润,就连鸭食管也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多数时候用来凉拌的腐竹,还可以加入羊肉炖煮,做成一道美味的腐竹炖羊肉,将腐竹和鳙鱼一同熬制,又成了一道鲜美的腐竹烧鱼。

    常规的食物,别样的风味 ,独特的食物,新奇的体验,从视觉到听觉,从做法到食材,每一道菜肴都馋得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简直是为吃货们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往往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明与传承。《寻味东莞》在展现美食的同时,也记录了美食所承载的故事和文化,从口腹之欲到人文内核,美食的意义,远远不止饱腹。

    影片没有选择灯火辉煌的大酒店,闻名当地的名厨作为拍摄对象,而将镜头对准了东莞普通的居民,屏幕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可能是某次家宴的饭菜,也可能是某个当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小作坊。

    历时近三年,选取20多个人物故事,拍摄130多种食材和菜品才最终完成了这部纪录片。长时间深入当地的挖掘,不仅能找到最地道的东莞风味,更呈现出了东莞的风土人情。

    比如历史,端午节吃粽子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但是在东莞,粽子有二十多种类型,不同的馅儿料,口味,包裹材料受各地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彰显了这座城市复杂的饮食文化和人口迁移历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东莞常年湿热,因此食物想要长久保存,就需要风干。于是东莞人利用经验和智慧将很多食物制成了腊味美食,成为一大特色。

    还有,传承。当机器化流水线制作成为大趋势,当各种批量化的快捷食物布满大街小巷,依旧有人在传承手工工艺。

    黄伯森从1962年就开始和父亲学做腐竹,60年来始终坚持着对这一手工艺的传承,亲手制作腐竹,延续父辈的味道。

    对团聚的重视也是流淌在东莞人血脉里的信念。儿子带女朋友回家,要精心烹制一桌饭菜。几代人同堂的家宴,更要从清早就开始准备,开动之前还得先为祖先奉上祭祀用的美食,表示感恩和敬畏。

    正如片中所说,“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团聚的喜悦与对祖先的感恩、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食物之中”。寻味东莞,寻的不仅是东莞的美食之味,更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

     6 ) 《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又出顶级新片,一集就馋哭我!

    广东,一个因“敢吃”而闻名的省份。

    实际上,广东人不仅“敢吃”,而且还好吃、懂吃。

    前有“食在广东”的俗语,为其餐饮大省的标签盖戳。

    后有《老广的味道》《风味原产地:潮汕》《寻味顺德》等高分美食纪录片,带观众领略了这里的遍地美食。

    前两天,又有一部讲述广东美食的纪录片开播了。

    但这一次,它将镜头对准了一个特别的地方——

    寻味东莞

    导演:高蒿 / 张奉潮 / 刘清予

    主演:李立宏

    首播:2020-06-21(中国大陆)

    集数: 3

    单集片长: 50分钟

    这是由《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原班团队制作的一部纪录片。

    而这也是陈晓卿离开央视,组建稻来传媒后拍摄制作的第一部作品。

    在演职员表上,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

    陈晓卿李立宏(配音)、云无心(科学顾问)等等。

    顶级团队,顶级制作,让此片一开播就获得了无数好评。

    一提到东莞,相信大家都会联想到其“制造名城”的美誉。

    但很多人不知道,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下大量值得记录的饮食习惯。

    这里有着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融汇造就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可以说是“岭南风味交汇地”

    而这部纪录片以《得天独厚》《山水相逢》《欢宴流转》三个主题,为我们呈现了东莞独特的美食风貌。

    刚刚播出的第一集《得天独厚》里,讲述了东莞人因循时节、顺应天时的美食食谱。

    春天,是鼠曲草生长的季节。

    这是一种值得尝鲜的野菜,当地人又把它叫做艾草

    它既能混合鸡蛋煎制,铸就一道具有浓烈芳香的亲民小菜。

    也能和鲫鱼同煮,起到去腥提鲜的效果,为汤汁增添别样余韵。

    当然,艾草更复杂的一种做法,是和花生碎、芝麻、椰蓉等融合,做成艾粄的馅料。

    鼠曲草微苦,衬托出馅料的香甜,彼此呼应又相互交融。

    夏天,东莞的雨水丰沛,利于荔枝生长。

    当地人把核小肉厚的桂味荔枝,也做成了一道道别样的美食。

    和切薄的鸡肉片、黄瓜片等组合,就成了鲜香的荔枝片皮鸡

    和芦笋、核桃仁同炒,就成了清甜可口的的荔枝琥珀核桃芦笋丁

    如果你偏爱甜食,那么用荔枝做成的荔枝果冻一定不要错过。

    东莞常年湿热,四季没有显著变化。

    但当地人能够敏锐判断季节流转,甚至昼夜之间的细微差异,并以此来创造独特的美味。

    豆浆表面因昼夜气温变化凝结而成的腐皮,就是其中的代表。

    刚做好的腐皮,油润透亮,薄如纸张。

    折叠压缩后,就成了菜肴里常见的配角——腐竹。

    凉拌的腐竹,发挥了甘香的本味,清爽可口。

    腐竹过油,变得更有韧性 ,香气也更浓。

    加入羊肉炖煮,就成了一道香气四溢的腐竹炖羊肉

    但是,当地人更偏爱另一种复杂的做法:

    精心挑选生长超过2年的鳙鱼,过油后熬出白汤,再加入腐竹同煮。

    鱼肉与豆类中的氨基酸相遇,使得鲜味成倍放大。

    这一道腐竹烧鱼,外表质朴却搭配精妙,令人回味悠长。

    在悠长的岁月中,东莞人习得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智慧。

    位于海水与淡水交汇的珠江入海口,为当地人提供了一道鲜美的食材——青蟹。

    这里一年四季都能品尝青蟹,但其肉质和风味,在不同季节却各有千秋:

    冬春季节,未成年的雌性青蟹,适宜做淡雅清甜的清蒸奄仔蟹

    加入简单配料,在密封瓦煲中焗烤,就成了幼嫩鲜美的油焗奄仔蟹

    夏秋季节,雌性青蟹已成年,最适宜做清蒸膏蟹。

    这是一年中青蟹最具风味的时节,橙黄色蟹膏更加致密紧实,鲜味也更加浓郁内敛。

    不过,若要论青蟹中的极品,当属平均一千只青蟹才出一只的黄油蟹

    这是某些雌性青蟹身体发生变化,而出现的奇妙结果。

    黄油蟹通体呈现油润的金黄色,在制作和食用方法上也大有讲究。

    先将黄油蟹过冰水,再放蒸笼清蒸,可以避免肢体破裂。

    蒸好之后,金黄色汁液与蟹肉浑然一体,呈现出绵密的颗粒感。

    其独特的鲜味,带有松子般的油脂香,可以达到普通膏蟹的十几倍。

    这是一年中不可多得的美食,也是当地人因循时节所获得的最佳犒赏。

    最高级的饮食,不仅仅依赖于高级的食材。

    东莞人发挥创造和想象,将一种普通的蔬菜也做成了桌上的珍馐——

    耙齿萝卜

    这是一种体形细长萝卜,所含糖分是其他同类植物的四到五倍。

    新鲜采摘的耙齿萝卜口感辛辣、粗糙,不宜直接食用。

    当地人通过晾晒,把它做成了阴菜(萝卜干)。

    阴菜具有果脯般的口感,柔韧甜香。

    搭配油脂厚重的红肉,可做成阴菜蒸排骨、阴菜蒸肉饼等美食。

    与肉类完美融合,又贡献清香风味,是化解油腻的最佳辅佐。

    除了蒸制,煲汤也能展现阴菜的灵魂。

    选取牛后腿肉和整条阴菜,再加入黄豆同煮,起到进一步增鲜的作用。

    熬煮2小时后,阴菜的香甜和牛肉的醇厚实现充分交融。

    两种食材精华汇聚、彼此平衡、成就了这道柔和干香的阴菜牛展汤

    除了上述这些美食外,第一集中还介绍了其它不同风味的东莞美食。

    比如大家熟悉的腊味煲仔饭、鸭喉萝卜煲等等。

    主创团队以四季变化为轴,从春到冬诉说美味流转,为吃货们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在制作这部纪录片时,主创团队选取了超过20个人物故事,串联展现了130多种食材和菜式。

    最终历时近3年,才诞生了这部纪录片。

    可以说,它是对东莞地道风味和人文风情的全面展示,也刻画出这个城市特有的味觉记忆。

    在谈及这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时,导演说道:

    “每种食物的背后,都是四时流转、人生况味。找到了这些,呈现出来的食物就不是简单的食物了。”

    的确,从口腹之欲到生活共情,《寻味东莞》带给观众的不仅是馋,更有隐藏在美食背后的人情与感动。

    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相信你一定会对东莞、以及东莞人有新的认知。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寻味东莞》找寻的是东莞的美味,而找到的,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传承。

    *本文作者:张不才

     短评

    拍得中规中矩,典型央视风,好在食物诱人,没有更多的情怀,解说词也没有那么酸文假醋,还比较平实。细说起来,前两集较好,但第三集太杂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其中食物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我的天!我大东莞终于有姓名了吗!激动!下次大家可以根据这部纪录片来寻找东莞美食了。

    9分钟前
    • 想在天上飞
    • 力荐

    广东真的是美食天堂啊,没想到连东莞都有这么多好吃的。鱼肉什么的看起来都鲜嫩无比呢。在这儿知道了麻涌的香蕉很有名还有疍家人、糖不甩等概念。想去东莞品尝美食,尤其馋那个镜头并不多的酸梅鹅~

    10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寻味系列摄制组走进广东,三年多都没能走出来

    14分钟前
    • Maximum
    • 推荐

    美食纪录片进了广东沿海的几个市就走不出来了。

    1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舌尖上的中国》直系亲属,秒一众仿制版美食纪录片没啥问题。

    21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走马观花,越来越套路。

    25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美食的意义不止于果腹,更在于情感的连接、习俗的传承,以及城市变化发展的记录。《寻味东莞》找寻的是东莞的美味,而找到的是东莞人的生活智慧和传承。

    28分钟前
    • 小玖
    • 力荐

    u1s1舌尖原班人马打造的风味人间真的很解馋,风味2刚结束立马就有寻味东莞接棒了,看完第一集真的让人思乡之情泛滥啊,希望继续寻味广东系列,特别是大湛江美食。

    29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祖传的氨基酸 有顺德那味了

    31分钟前
    • mycancerissun
    • 力荐

    东南沿海城市的饮食大抵都与海相关,东莞亦如此。怀念东莞天南地北的杂糅碰撞,谙熟天时的人们勤勉生活,宵夜排档里迷人的市井味道,厚街台商小吃街勾起了几乎要淡忘的,和爸妈一起过秋的回忆,好几处取景都在我家门口观影过程异常兴奋想家。秋天,桂味软糯香甜的口感重回味蕾,又到了凭窗啖荔枝的季节记录想吃和想再吃的:椰汁钵仔糕、盐焗鸡、卤肉饭、麻涌焦蕾煎蛋排骨饭、客家焖猪肉、酿三宝、莞城糖不甩糯米糍

    36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推荐

    城市里连锁吃吐了,开始流行农家乐,顺德,东莞,粤式口味清淡为主,物产丰富对食材加工程度低,主要是新鲜,其实看着一般。

    41分钟前
    • 冰的咖啡
    • 推荐

    深夜的排骨饭,是普通人的一餐一饭,是所有人的国泰民安,也是平凡日子的高光之时。看完三集,印象最深的是这碗饭,明明只有寸排几块、米饭半碗佐以猪油豉油,却像是映照了世间碌碌、万千了了。想到最近看的浪姐,这些不缺少高光时刻的姐姐在一档综艺里,时而bling闪光,时而人设翻车,时而放弃,时而努力,像不像你?剧本归剧本,资本归资本,生活归生活,各自走过的阳关大道,行过的独木小桥,风光不一,大家却总归都是需要一碗排骨饭的。

    45分钟前
    • 珞小饭*爱美好
    • 推荐

    “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团聚的喜悦与对祖先的感恩、自然的敬畏,都凝聚在食物之中”。”无数人在这里启程、落脚,生生不息。东莞——这场广阔的盛宴,星月流转、风味长存。“

    46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过去新闻摄影的原则同样适合美食纪录片——近(大)一点。同时,再慢一点。最喜欢第三集。

    49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好想吃

    52分钟前
    • Dita
    • 推荐

    很多挺小众的,策划必须要吐槽,太乱了,看到第三集还是不知道每一集到底是按照什么主线展开的。白瞎了李立宏老师撑起的三星

    57分钟前
    • 白菜小姐牧羊曲
    • 还行

    某人说东莞是饮食沙漠,我白眼了。

    1小时前
    • 把噗
    • 还行

    “什么叫作好?很主观化。你小时候吃过什么,什么就是最好。”

    1小时前
    • 陈锦庄
    • 推荐

    北方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姓名

    1小时前
    • Jnfkmfdwaum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