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大秦赋

    大秦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尤勇智,李洪涛,王庆祥,陈米麒,李卓钊,刘钧,蒋毅,高玉庆,高姝瑶,黄小戈,赵昕,赵正阳,王超,郑楚一,陈之辉,臧金生,尹铸胜,李浩轩,孟召重,李欣泽,谢宁 

    导演:延艺,顾其铭 

    猜你喜欢

    • 独一有二的她

    • 陆昭昭的刺客笔记

    • 39集全

      大江大河第二部

    • 全24集

      飞扬的青春2024

    • 全17集

      寄生2024

    • 全36集

      阿麦从军

    • 已完结

      安乐传

    • 全40集

      少年天子

     剧照

    大秦赋 剧照 NO.1大秦赋 剧照 NO.2大秦赋 剧照 NO.3大秦赋 剧照 NO.4大秦赋 剧照 NO.5大秦赋 剧照 NO.6大秦赋 剧照 NO.16大秦赋 剧照 NO.17大秦赋 剧照 NO.18大秦赋 剧照 NO.19大秦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剧集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战国晚期,纷乱五百余年的华夏大地仍战火不息、 生灵涂炭。彼时六国势弱、秦国独强,天下统一之势渐显。巨商吕不韦携时在赵国为质的嬴异人逃归秦国,幼小的始 皇帝嬴政被弃留邯郸,屡遭生死劫难,也目睹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绝望,心中天下凝一之志由此而生。此后嬴政归秦,在咸阳政治漩涡中经历精神阵痛,蜕变成一个真正王者。为抓住一统天下的时机和力量,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精心谋划,暗中行动,终于平定嫪毐之乱,亲政,罢相,收复王权。此后又铲除宗室复辟势力,为东出灭国扫清障碍。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一班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扫灭六国,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长篇影评

     1 ) 【转载】海边的西塞罗:只要你还为大屠杀哀愤,就不该为《大秦赋》叫好

    本文来自公众号:海边的西塞罗

    微信号:yujianshijie1988

    1

    这两天,各个视频网站都在放一部热播剧《大秦赋》,我那天瞄了一眼。 这应该是我这个月最后悔的决定。只看了一集,我就恶心的差点吐出来。 作为一个学历史出身的人,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历史剧的好坏,有两个纬度:第一,作为“历史剧”,这部剧可以有合理想象,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我们当然无法要求一部电视剧照着历史原典去拍,但你至少不应该做蓄意的歪曲,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把专制君主说成老一辈革命家,搞得跟二月河老师作品一样,那就太扯了。第二,作为一部戏剧,其中人物应该反映现实中人的正常情感,而不应该着力刻画一群神经病。这几乎是一切艺术的本职工作。为了自圆其说,脱离真实的人性去强行塑造一些极端的性格,搞的剧里的人物都不说人话,不干人事。搞得跟二月河老师作品一样,也很不厚道。 而这个《大秦赋》,很遗憾,它就是这样一部被二月河老师灵魂附体的精神续作。在这部剧中,你不仅能看到编剧对于历史基本事实的极度扭曲,还能看到对“戏剧应反映真实人性”这一价值观的极度背离。、 说简单点,司马迁和莎士比亚同时被这部剧气的在棺材里打滚,你都不知道该先摁哪一个的棺材板好。 乱编历史的事儿咱就不追究了,更要命的是,我在《大秦赋》中看不到一个价值观正常的人物。这部剧集采用了典型的人物二元结构——真实的、性格合理的人物在剧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极端人物:一种是无限高大上的“大人物”,以张鲁一饰演的秦始皇为代表。这种人在剧中的突出特点就是动不动用诗一般的语言、用超宏大的视角,搞一些非常混蛋的发言:比如声称自己统一六国,杀人盈野盈城,是“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而被统一的六国百姓,因为都成了他的子民,虽然要被他侵略,被他看,但依然要为他的“大业”而“欢呼”……我斗胆问一句,凭什么?张鲁一是个我很喜欢的演员,他的演技能把很多有极端性格的人物塑造的很有说服力,但这部影片中,我只能给他的表演打五分,百分制的五分,这也不怪他,导演给他安排的这个秦始皇实在太混蛋、太神经病了,马龙白兰度搬来也驾驭不了。而与之相对应的,该电视剧着力塑造了另一种重点人物则是“贱民”。六国百姓面对被秦人亡国灭种的危险,都一副奴颜婢膝的贱样,面对秦人砍向他们的屠刀,不仅甘之如饴,还跪求吞并。比如,电视剧中有一个楚国老百姓,居然说出了“我不要当楚民,愿成秦人”的台词。我看到这段时,都被气笑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基础历史知识都不具备,都敢跑来当编剧,我真是佩服他的胆量。 真实的历史上,楚人可比这硬气多了,即便在迫不得已当了秦人之后,心心念念想着的也是复国。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出生、前210年蹬腿死掉,第二年,前“楚人”陈胜就喊了句“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打出旗号“张楚”,号召同胞们都回来当楚人,一呼百应。然后到了公元前207年,暴秦就在六国百姓风起云涌的大起义中完蛋了。楚国人要是都有这奇幻剧里的投秦觉悟,秦朝会死的这么脆生吗? 楚虽三户,投秦必楚? 对历史知识的无知,对人性常识的无耻,对叙事逻辑的无能。这三种“难得”的品质中,《大秦赋》的编剧和导演至少要占有两种,才能拍出这样的“神剧”。更搞笑的是,该剧的主旨居然是用一种推崇至极的口吻,去赞颂秦朝——这个在中国传统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为暴政的朝代。整个剧组里但凡有一个认真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不至于这么胆大妄为。 你去翻翻中国的正统史书,会所有几乎所有后世王朝在谈及秦朝的施政都离不开“暴”这个字,几乎没有正统史官和论者敢在官方叙述中给秦朝以《大秦赋》式的完全正面的评价。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秦朝实在是太暴虐了,后世王朝必须通过严厉的谴责秦朝,才能让自己与这个梦魇一般的暴政划清界限,告诉自己的老百姓,自己绝不会像秦朝一样残暴,让民众们安心。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其实找不到能与秦朝可相比拟的后继朝代。各代都是一副“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的架势。也只有五胡十六国时代出过几个“愣头青”,敢再以“秦”为国号。而放眼世界史,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与“暴秦”相似的国家,我觉得那个在近代曾经祸害过咱们中国人的“日本帝国”倒真与其有几分神似之处。不信?咱们来一条一条对照着看。 2

    公元1937年,日本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至少三十万中国的被俘士兵和平民惨遭杀戮,而在整场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了大量的成规模屠杀。正因如此,这份血仇让我们铭记至今,痛恨至今。赶上前几天是公祭日,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我这里就不多说。 而两千年前,秦朝对六国百姓的屠杀罪行,其实不遑多让。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击败赵军之后,坑杀了投降者四十余万人(据《史记》记载)。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史记》以简单的“赵卒”一笔带过,也就是赵军俘虏。也就是说,秦军的罪行,最低也是个大规模杀俘。但事实上,根据后世的研究者们考证认为,如此骇人的数量其实存在着大量的交战地区上党的平民百姓——由于秦军对长平完成的是合围战,可能有大批的民众根本未来得及出逃,而直接被秦人以“赵卒”的名义进行了坑杀。实际上,由于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的是以首级论军功的制度,对占领区的平民进行屠戮,杀良冒功的情况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很可能是广泛存在的。如若不然,你没办法解释以当时的生产力,秦军怎么会在兼并战争中造成那么大的杀伤。我这个人写稿子不太喜欢生搬硬套数字,怕破坏文气。但这里为了这里为了增强说服力,更为了给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一个直观的感受,不得不引用一下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对秦军斩首的数量做过统计,让大家看看的秦军的血腥屠戮有多恐怖:公元前331年,秦败魏,斩首八万;前312年,秦破楚师于丹阳,斩首八万;前307年,破宜阳,斩首六万;前301年,败楚于重丘,斩首二万;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斩首三万;前293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80年,攻赵,斩首二万;前275年,破韩军,斩首四万;前274年,击魏于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前260年,大破赵军于长平,坑卒四十五万;前256年,攻韩,斩首四万;又攻赵,斩首九万;前234年,攻赵平阳,斩首十万……遍翻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史料叙述,最常见的词汇就是“斩首”、“斩”、“坑”、“屠”、“屠城”、“屠灭”等,看的人都起生理反应了。问题是杀的这些人,究竟是谁?那些被斩的首级,到底是不是都是在战场上从对阵的士兵头上取下的?前文说了,在“杀良冒功”无法制止、甚至得到鼓励的秦王朝那里,谁也不知道。与西方史学家不同,中国的古代历史学者很少做严肃的数字计算,但东晋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实在忍不住,给秦朝侵略战争的杀人数量做过一个粗略计算。“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也就是说,按照皇甫谧的测算,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使得天下人口折损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个数据是确切的,那么秦灭六国的历史,就是一场效率超过所有现代种族灭绝的大屠杀。而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获得了现代史学的追认的,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早前的估算:在战国初年时,中国人口数量应在2700-3000万之间,而到了西汉初年,登记在册的民众人口仅为1500万左右。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国人口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接近一半。当然,我们不能将这个人口损失全都算在秦王朝的头上,但这个政权应该分担多少比例,你自己去体会。是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宏大叙事背后,没有《大秦赋》里六国百姓把秦朝当做“灯塔国”来箪食壶浆,而只有六国军民被“虎狼之秦”屠戮的尸山血海。 3

    六国民众惧怕秦朝,痛恨秦朝,就像抗日战争时的中国老百姓痛恨和惧怕日本鬼子一样。而这种论断,是能够在历史上找到真实依据的。典型例子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末年发生在秦赵两强国之间的一场决战,而这场决战的起因特别耐人寻味:秦国原先打的是韩国,韩国吃不住打,决定将其上党郡割给秦,消息传到上党之后,上党郡守冯亭立刻派人前往赵国求助,使者到了赵国后那话怎么说的呢?他说,“上党之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眼下这个局势,我们不当亡国奴是不可能了,但即便当亡国奴,我们也不愿被秦统治,而想当赵人。看见没,这才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跪求吞并”,只不过是韩国被秦国的暴虐逼的求赵国吞并。而类似的事件,在长平之战后又发生了一遍。长平一战,“人屠”白起率领虎狼秦师杀了40万“赵卒”,但得其地而失其民。战国时代,国力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秦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流失,所以秦昭襄王过了几年后就命令白起接着打,掀起了灭赵之战。以赵国此时的国力,正面硬抗秦国已经毫无胜算。怎么办呢?于是赵王就派了一个叫苏代的说客出使秦朝,去跟秦朝的丞相范雎谈。按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摆明了就是要吞并你,本没什么好谈的。但苏代说服范雎的这段话,特别耐人寻味。《史记》专门进行了记述:“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苏代对范雎说:当年秦国打上党,但上党老百姓却都往赵国跑,可见天下人不愿当你们秦国老百姓的习惯太久了。现在如果把赵国灭亡了,老百姓也会纷纷投靠他国,留不下几个人给秦国,与其这样,还不如割赵国点地算了。是的,这应该才是秦灭六国时代古代中国上演的真实图景:秦军东征西讨,但每到一地之前,当地的百姓就纷纷逃难,能走的都走了。整个战国末期,秦的地广人稀和山东六国的地狭人稠都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有不少人公开声称,自己宁可“蹈东海而死”也不为秦人。所以我们能够理解为何秦朝的最终结局会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那些被侵略、受屠戮的六国民众日夜盼望着秦朝尽早完蛋,因为在他们眼中,暴虐的秦朝与后来侵略屠戮整个东亚的日本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若一定要说区别,就是后世的日本帝国好歹还懂得给自己扯上一块“大东亚共荣”的遮羞布,而灭六国的秦朝连这个都不跟六国百姓讲,就是要夷其宗庙、毁其社稷、权使其士、虏使其民。什么“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寡人决心开战。”之流的神逻辑,都是当今编剧替秦王朝想的。其荒唐搞笑程度,不亚于“击毙当事人以阻止其自杀。”人家秦国当年的发动对外战争的理由很耿直,就是单纯的想“广其土,拓其地”。至于土地上的“六国人民”,秦始皇根本没心思在乎,秦国军人们则觉得那是可以用来充军功的首级。 4

    事实上,秦帝国崛起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最终没有任何一个阶层,能够从这种崛起中真正得利。这跟旧日本帝国也是谜之相似。“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这是马克思对于国家性质的精准定义。以这个定义而论,一个国家崛起和强大,应当至少是有利于这个国家内部的一群人的,将这个人群扩展范围的越大,每个人从中得益越多,这个国家的崛起就越正义而伟大。以这个标准去审视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兴衰,我们就能给很多国家的崛起给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比如19世纪“殖民主义之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他的执政期内,比利时从一个风雨飘摇的小国迅速完成了崛起,国民财富急速增长,民主化进程也同步推动。你如果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比利时人,一定非常喜欢这位开明君主。然而,利奥波德二世面对其殖民地刚果,却完全是另一幅面孔。在执政的40年内,利奥波德二世以铁腕残暴的剥削、压迫刚果黑人民众,强征当地人为他劳动,造成了大约300万刚果人死亡,这个人对刚果人来说,就是一个血腥的刽子手,为人所痛恨。所以,利奥波德二世治下的比利时崛起是毁誉参半的,它确实惠及了比利时民众,但却给刚果人留下了累累血债。欧洲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帝国,大多带有这种“半好半坏”的性质,它们确实惠及了本国的民众,却给其他民族带去了苦难。然而,还有另外一种恶性的“崛起”模式,除了“帝国”这个名头被无限吹大之外,没有任何人从其崛起中获得实际好处,二战前的日本,就属于此例。上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邦交时,我国老一代领导人曾经对那场战争定性:“发动侵略战争的是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日本广大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话初听起来很多人不理解,但实则特别一针见血,当时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迈向的就是这样一条疯狂的歧途:在军国主义的狂热号召下,日本不仅将战争的灾难播撒向全亚洲、全世界,自己的民众也深受其害。在军国主义迷梦的号召下,男子献出生命,女性出卖贞操,整个国家将无尽的财富投入到疯狂对外扩张这个无底洞中,最终在两颗核弹中被炸得灰飞烟灭,什么都没剩下。这其中的具体故事,我们有机会在详谈。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到两千年前,去审视秦王朝,我们会看到几乎同样愚蠢的崛起思路。旧日本帝国讲“军国”,秦帝国则讲“耕战”,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告诉老百姓,他们生命的意义就是“为天皇效忠”,而秦帝国的设计师商鞅则告诉他的君主,其治下的臣子和百姓,就是帮他打仗或供其奴役的工具人。实际上,秦王朝在发动对六国的兼并战争之前,首先发动的,就是对自己国内所有阶层的掠夺性内战: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民本”“民富而国强”思想针锋相对。反应商鞅思想的《商君书》中专有《弱民》一篇,其开篇就提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的政治公式,强调“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的思想。在商鞅的逻辑中,只有压抑民众的欲求、智能、意愿、权利,才能够强迫他们服从君主所制定的“法”,而只有所有民众都甘受奴役、服从法,国家才能强大。所以商鞅苦口婆心的教育君主:“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总而言之,商鞅这家伙的逻辑,就是要把民众约束的死死的,让他们最少限度的从国家的强盛中“分肥”,这样才能让他们“好管”。有人说,商鞅是“东方的马基雅维利”。 我说,马基雅维利要是知道你敢这么比较,一定掐死你的心都有了,人家虽然写《君主论》,教君主怎么使坏、阴人,但人家还写过《论李维》讨论共和制啊!哪像商鞅这么一门心思、一肚子坏水?正因如此,很多严肃史家在写到商鞅最终下场时,都抑制不住幸灾乐祸之情,说他是“作法自毙”。说白了:活该啊! 基于这种阴毒至极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权力体系,你当然不能指望老百姓能从秦帝国的强盛中获得什么好处。至于贵族,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在商鞅变法中他们一开始就被列为了被打倒的对象,整个中国贵族精神的没落,自商鞅变法始,这里不赘述了。所以,在整个秦帝国中,最终从其扩张崛起中受益的,似乎只有皇帝一人。他在这场对内和对外同时发动的无限度的兼并游戏中大权独揽,享受了无上的尊荣。然而,历史上的真相真的如此吗?读《史记·秦本纪》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你会有一种突出的感受,秦朝最高统治者的孤独、偏执与癫狂,是随着其集权的一步步加剧和秦国领土、势力的不断扩张而同步发展的。在秦孝公时代,最高统治者偶尔还能做一下正常人,跟亲近臣子打打哈哈,展现自己随和的一面,到了秦昭襄王时,统治者已经必须做一个恩威无常以驭臣下的独裁君主。而到了秦始皇时,他已经化身为了必须视权力为其唯一行动指南的“权力野兽”。他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赐死了自己的“相父”,幽禁了自己的母后,扑杀了自己的弟弟,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在晚年躲在深宫中拒绝与人相见,并疯狂的惧怕死亡,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药而相信低级骗术,最终死在这一迷途当中。这个秦帝国崛起的唯一“法定受益人”,他的人生真的是幸福的吗? 至于他死后其儿子胡亥的故事,那更是一个知名的悲剧,这个本性其实并不太坏的年轻人上台之后迅速的沦入了癫狂,屠杀了自己兄长和几乎所有兄弟姐妹,然后在短暂的穷奢极欲当中以“二世而亡”为秦帝国画上了句号。在秦二世的生命最后时刻,面对来逼宫的赵高,刀架在脖子上,秦二世这个倒霉孩子总算清醒点了。他苦苦哀求:我不当皇帝了,当个王行不行?当诸侯行不行?当个大夫行不行?当个庶人行不行? 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行。他的生命,已经被之前的挥霍过度透支了。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胡作非为,早已被标上了那么昂贵的价格。有一天必须用生命来偿付。是的,绝对的权力,不仅导致绝对的腐败,也通向权力持有者的自我毁灭。所以秦帝国的崛起,是一场没有任何人群从中受益的宏大悲剧,六国的百姓与士族被屠杀,秦国臣子和民众被驾驭奴役,甚至看似至高无上的皇帝本人,也因绝对的权力而扭曲变态,走向毁灭。这就是一场空前宏大的悲剧,也正因其创痛之巨,中华民族才在其后进行了自省与自新。在秦帝国尸体上建立的汉朝,选择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民本思想去消解秦朝法家制度中的毒性,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勉强愈合了这道创伤。我们的民族,用“汉”而非“秦”来自称,是有其深意的。秦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其立国思想内核中所散发出的那种毒性,让我们没有办法将其直接将其化用过来,作为我们民族的旗帜来使用。对于这一点,历代的传统史学家们,本来已经帮我们想的很清楚了。而《大秦赋》的编剧,居然把它给忘了。 5

    当然,我知道,即便说了这么多,很多痴迷于《大秦赋》和《大秦帝国》系列的粉丝依然会找我抬杠: “你怎么敢这么说!秦朝有万般不是,它毕竟给大一统打造了基础,车同轨、书同文、修直道、建长城、balabalabala……” 在我看来,这样的反驳,纯属强词夺理。 的确,大一统是秦朝留给后世中国的遗产。但我们需要反问:我们能不能为了这份遗产,强行给那些曾经的暴行抹上正义的油彩? 如果这种叙事逻辑是成立的,那么西班牙人毁灭印加帝国、美国白人贩运、奴役黑奴、甚至利奥波德二世屠杀三百万刚果民众,都将是无比伟光正、没有任何污点的故事。因为以“历史的后见之明”看,这些屠杀、奴役,虽然当时当地的一些人受了苦,但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啊!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啊!如果没有这些屠杀、奴役,人类不知要晚几百年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啊!你可能今天还活在前工业时代呢,离用上智能手机遥遥无期,想想这多痛苦!但谁敢因为这些“后见之明”给那些事一个《大秦赋》式的完全正面而肉麻的评价呢? 更可怕的是,如果这样叙事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推得:为了一个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能实现的宏大目标,眼下任何一个人个体的生命价值都是可以不被尊重、随意牺牲的。这样的叙事实在是太激进了,不仅保守主义者会反对,放眼当今全球,即便最激进主义的势力,恐怕都不敢这么提。极端宗教主义给其信徒的许诺还是“你去恐袭某处,死后上天堂”,好歹还有点对个人的“终极关怀”。而某些“大秦粉”,居然要2000年前的六国人民为了他们死后不知多久才出现的啥啥理念,去引颈受戮,去对秦的侵略和奴役甘之如饴…… 对这号人,劝您一句:醒醒,都2020年了,做什么白日梦呢!真穿越回秦朝,你也不是那个“挥剑决浮云”的秦始皇,你就一长平坑底被埋的“赵卒”。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1ODc1MA==&mid=2247484520&idx=1&sn=066e5be754b4615c5be494e3d7fe1520&chksm=ea1aff59dd6d764f58d3446a60f544511abb664bfde190ab8464e81d2338c0150254d6d61538&xtrack=1&scene=0&subscene=91&sessionid=1608090579&clicktime=1608090584&enterid=1608090584&ascene=7&devicetype=android-26&version=27001539&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AACAA%3D%3D?=zh_CN&exportkey=AwuEh1O6P87kuigou5O5g%2Bw%3D&pass_ticket=a5uLIFgrxPfLbGsy8kLnKQs0CTvBuN4gTYw%2BjvamRc4H4BXHB7JWAccz9nZOs4Mw&wx_header=1

     2 ) 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激昂澎湃的一段时光……

    拖延这么多年,又改了名字,“大秦帝国”改成“大秦赋”,也不知道帝国二字惹着哪位了。

    秦始皇那难道不是帝国,还能是民国啊?

    第一,汉赋是西汉随着社会日益富足而兴起的文体,秦这会儿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赋,改成“大秦赋”就很尴尬,怎么看怎么别扭。

    第二,汉赋这种文体,它堂皇而空洞,文采斐然又废话连篇,雄浑豪迈又故作姿态,你想想它的代表作就知道了,《上林赋》是讲汉武帝奢侈生活的,《洛神赋》是写曹植爱一个女性的……汉赋它根本不符合铁血变革的大秦、粗犷务实的秦朝、以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古朴气象。

    第三,你如果说这赋不是指汉赋,而是指赞美的意思,那就更扯淡了。演绎大秦,不意味着要赞美它。秦始皇很伟大,秦朝很有意义,不假。但是一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不是可以用来憧憬赞誉的。拍大秦,是客观地看待它,而绝对不是去膜拜它。“大秦帝国”四个字原本是客观陈述的,是中立的,是冷静的。改成“大秦赋”这个赋字如果是指赞美,那么反倒从意识形态上都有点奇怪了,我说清楚了吗……

    总之这怎么都解释不通的“大秦赋”三个字真不知是哪颗脑袋想出来的妙计。

    你改成啥不好非得改这个。

    即使非改不可,哪怕只留“大秦”二字也足矣,赋个啥啊赋。

    制片编导等所有工作人员应该是都尽力了。

    不知是不是有审查的锅。

    说起现在的审查啊,真的是在倒退……

    《白夜追凶》第二部的剧本也是送审好几年了,怎么改都通不过,非得要把基础设定都推翻才行,那还是白夜吗?导演无可奈何说拍不成了。主演潘粤明老师也曾对粉丝说“我比你们还急可也没办法。”

    于是,我不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拍出什么好剧了。

    战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大秦的统一和激进,中国历史上最青春活力的一段时间。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最值得瞩目的高峰。

    这不是出于中二思想,不是盲目膜拜秦始皇什么的。而是只要懂点历史,只要你看过一些相关的书,在了解了汉唐,了解了明清之后,最终你一定会把目光转回战国时代,久久转不开视线。

    但我不指望这个电视剧能够流露出什么有价值的历史观了。

    顺便,同一句“我大秦的明月……”张鲁一台词功底可比富大龙差远了。

    富大龙老师没演秦始皇,真是一大遗憾。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他演了,那谁又能演秦惠文王呢……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再顺便,想提前劝观众一句:“比第一部差远了”这种话,你最好别说。

    七年前第二部播出的时候,所有人都在骂,都在说不如第一部。

    可是,那是你先入为主了而已,第一部出来时,是第一次展现了一个艰苦的秦国,颠覆了观众的既往认知,太让你惊艳而已。第二部不管怎么拍你都会骂的。更何况人们一向喜欢摆老资格,对于新生事物还没仔细看就来一句“还是老的好,还是第一部最好”,以展示自己多有品位多复古似的。

    于是第二部刚出来的时候,评分很低,慢慢的,时间才还给它一点点公正。

    第一部太煽情,极少有精彩的戏份,女性角色塑造得很差劲很虚假像极了直男癌在做自恋大梦。

    而第二部的编剧相当厉害,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立体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桥段数不胜数,语言一语双关微言大义处数不胜数。单看张仪说鱼生、初见惠文王、最后一次见公孙衍那三场戏,就足够所有编剧同行学上一学的。更不用提魏王、韩王那些戏了,简直是每个人物都塑造得让人拍案叫绝,编剧是真的懂战国的,那些局势分析的精彩对白,在第三部我是一处也没见过。

    第二部背后一定有一位非常厉害有才华的编剧,可惜我没找到他究竟是谁。

    然后,第三部不知道为什么,全剧没有一处精彩的戏,感情戏磨磨唧唧毫无动人之处连第一部都不如。不要把责任都推给王学兵,就算完全不看白起的戏份,你这全剧也没有一场精彩桥段啊。唯一值得称道的一场戏就是年迈的秦昭襄王又见到了秦惠文王那一段。

    第一部立住了脚跟,第二部被一部分胡闹的观众冤枉埋没了,第三部压根就没拍好。

    多年过去了,第四部终于来了。

    审查制度下,我不敢期待它能重现第一部的厚重历史观和第二部的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但一定还是会看的。

    希望能不让老观众们失望。

    12月6日补:

    看了二十集,非常失望,槽多无口。

    你们骂吧,我收回之前“不要和前作相比”的话。

    这是第二个长评://movie.douban.com/review/13045497/

    ↑请把评论放在链接的帖子里,把它顶上去哈↑

     3 ) 其实问题根本没出在演员的年龄上

    (风险提示:以下纯吐槽,一切建立在剧情不行啥都白瞎的立场上,不喜别看。)

    开着二倍速看到16集,同事问为什么觉得不行还在看,无言以对,实在是有苦难言。从大学开始,大秦前三部每部都刷过至少两遍,从这个系列开始喜欢秦,开始去认真了解这段历史,大秦系列实在是情怀所在,但凡有一些好剧的迹象,我都愿意把这部大秦赋看完。

    可惜,实在是不太行。服化道美则美矣,女性角色的妆真的不是现代影楼穿越过来的吗,高曝光下每个演员脸上硬画的“兵马俑”阴影,总在提醒着观众“你看我们这妆化的,够老秦吧!”弹幕不断有人在说某某人简直像是刚从秦俑坑挖出来一样,可一群画得灰头土脸的人穿着精致崭新的衣服,站在干净宽阔的大殿上和没啥尘土的马路上,再配上古不古今不今的台词,太违和了。

    我一直认为,只有当剧情和人物立得住的时候,细节的精致才是值得夸赞的,而这部剧明显本末倒置。且不说这部号称正剧的大作,剧情和人物有多少与正史背道而驰的地方,疯狂暗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把自己人华阳太后写成宫斗大反派,嬴政对老爹赢异人心怀芥蒂(但是竟然对剧情里出主意哄骗赢异人抛妻弃子的吕不韦心悦诚服?),我是可以接受正剧与历史有不符之处的,然而就算是在现有剧情线下,人物智商时而上线时而下线,前一个镜头还在深明大义,下一镜秒变稚子,上一集还在运筹帷幄老谋深算,下一集直接就无兵权也敢搞宫变了,剧情逻辑混乱,人物人设也实在凌乱,最大的观感是,原来所有角色都只是服务于剧情发展的工具人,而剧情,大概没啥剧情和逻辑可言,全靠不知从什么“观众最爱的古装剧套路”中得来的意淫。

    确实,整个剧都在透露着低智和对观众的轻蔑。

    跟前几部比,这部的台词真没眼看,都不是文言还是白话的问题,对白信息量极低,思维简单直接,仿佛小学生作文。稷下学宫里的荀子,引导学生论政,只会引背些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理而在剧中无意义的话,一群士子分析起时局,什么也说不出。无法不怀念裂变时候的论道,不怀念纵横里面对时局深入浅出的解析。

    再则,六国处理上,国君昏聩无能懒政到底,能人不用,全无优点。知道要塑造秦的顺天承命,但这么脸谱化其他国家,真的合适吗?昨晚实在难受,回去看了纵横,一集不到的篇幅就把秦庭矛盾和几个主要国家的优劣形势交代得清楚,看完感觉更难受了。

    开局的长篇宫斗(政斗?)大概是宫斗剧看多了,真觉得立个王,都不用顾及朝堂上各个派系的盘根错节和争斗的,后宫施个压干干政就能搞定,一个剧情设定里既无军权又无相权跟宗室关系也没多密切、背后只有废物阳泉君的华阳太后,说两句话下几个令,竟然也能闹出甘龙乱政的效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哦,说到历史上真正的反派夏太后,或许可以给一直在问“夏太后出宫之后就没影了吗”的朋友们提一句,百官和嬴政准备出发去救赢异人的时候,旁边似乎站了一个看着像夏太后的人,后边就再也没看到过了。大概剪辑觉着,像其他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镜头一样,随便交代一下,观众自己就能脑补夏太后出了宫通知了吕不韦完成使命之后就坐观政儿逃出救王的情节了吧!

    更别说一出场就让人出戏的赵姬。一开始我还只觉得是演员演得拉垮,念台词一股现代京腔,后来宫变一段,镜头硬要暗示赵姬和嬴傒,突然就明白可能并不只是演员的锅,大概还有导演不知道在想啥乌七八糟的原因在了。同样是淫荡专权的太后,看看人家芈八子咋演咋拍的啊摔。

    说来说去,嬴政演员40多演13也无妨,只要人物和剧情逻辑立得住,看着不出戏。可惜正如许多评论都在嘲的“我可以与你浪迹天涯”和“不要做个连自己生父都不知道的畜生”,后来即位之初被吕不韦一句为王者抓大放小即可就给架空了的迷惑情节,还有毫无气质的仪态、瞪眼绞嘴大吼大叫的演技,秦王被演成了一个懦弱痴傻之辈,能被纠结脸和年龄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偷着乐吧,不然难道真要被人揪着打人物理解和演技塑造吗?

    最近看了微博上po的李梦编剧的《大秦帝国之始皇帝(上)》的片段,还是我个人偏爱的纵横的味道。不由长叹一声,期待了这么多年的秦4,竟然被魔改成了这副乌七八糟的样子,无话可说,只有可惜。

     4 ) 剧情严重注水,节奏太拖踏

    看了前6集,剧情实在是拖踏,严重注水。主要人员吕不韦,赵姬,平原君,演得实在不好,完全没演技。

    最主要剧情太拖踏!!!!为了凑节数赚钱????

    作为历史正剧,不断地暗示观众赢政是吕不韦的儿子,难道后面还要再为此加入大量八卦的宫廷戏?这还叫历史正剧?

    剧情已经严重的拖沓和如此之慢呢,但是还出现很多断档和说不明白以及前后衔接不上的地方。这是几个意思?

    ------------------------------------------------------------

    更新1:有人说一星打的太低了,仔细想想一星确实是有点低,所以说把星级改成三星。

    更新2:有人说段奕宏还没有演技的话,那没有什么演员可以称得上是有演技的演员了。这点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一个演员演戏演的好不好,主要看戏里的这个角色他刻画的好不好,而不是说看他以前的作品演技好不好。陈道明是大家公认的比较有演技的演员了,但是在好多的戏里面,他的角色刻画的一样相当的烂。非常抱歉的是段奕宏所饰演的吕不韦,至少在前6集当中,我看不到一个“红顶商人”,一个以政治赌注作为自己一辈子最大筹码的商人的形象,看不到一个作为《吕氏春秋》的编者应有的史学风范,更看不到商界运作精明与政界权谋无双的形象。

    更新3:剧情注水、节奏太拖沓,不是历史正剧的理由,历史正剧也可以很紧凑,也可以很精彩。至少可以参考一下前三部。

    更新4:如果我愿意继续看下去的话,我会来做进一步的更新,或许后面他们演的都很好的节奏,剧情都很好,那也说不定啊。

    ------------------------------------------------------------ 看完13集更新:

    1.华阳夫人这个角色在剧中的除了宫斗而刻意为之,看不出其他任何作用。更要命的是这宫斗讲得也是水得一塌糊涂,甚至是连最后的失败也败得莫名其妙,过于儿戏。

    2.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秦始皇嬴政居然要跟吕不韦私奔,请问剧情还可以更狗血一点吗?你有看过比这更狗血的剧吗?还历史正剧?????我呸死。父子二人检阅军队的那一镜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搞基时。无法直视。

    3.段奕宏已经演得如此之烂了,或许张鲁一还有看头呢?这是唯一让我从第6集看到第13集的动力。遗憾的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张鲁一演得更烂。我都看得出,通篇都在硬背台词。这是在表演还是在背台词呢?

     5 ) 《大秦赋》的问题不是扭曲历史,而是艺术品质不行

    本文首发于“三联生活实验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宗城

    号称历史正剧的《大秦赋》播出后,豆瓣评分从8.9滑落到7.5分(截至发稿),从开播之前万众期待,到播出将近四十集,就连《大秦帝国》系列的观众也加入批评行列。该剧的问题不是在于扭曲历史,而是它的艺术品质存在很大问题。

    本篇文章,笔者将一一梳理《大秦赋》在剧本台词、结构乃至整体思路上的问题,说明它非但不是历史正剧,在艺术品质上也存在较大缺陷。随后,我们将回溯历史正剧的过往,探明历史正剧从繁荣到衰弱,它所存在的根本局限。

    某种意义上,《大秦赋》之所以能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首先源自《大秦帝国》系列的火爆,但更进一步在于:中国历史剧整体的低迷,造就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1、剧本是《大秦赋》的核心问题

    历史正剧这个概念从提出之日起,就经历了很多非议。国内最被推崇的几部历史正剧,都存在大量虚构情节。比如《雍正王朝》是改编自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大明王朝1566》虚构了“改稻为桑”和“毁堤淹田”,近年来热门的历史剧《大秦帝国》系列同样改编自作家孙皓晖的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

    但这问题不大,如果编得精彩、到位,观众依然会买账。所以《大明王朝1566》赢得了豆瓣9.7的高分,《大秦帝国》的第一部《裂变》也有豆瓣9.3分的口碑,但为什么到了《大秦赋》(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下》),评分就出现了滑铁卢?原因无他,正在于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①台词本身不过关

    首先是最基本的剧本上。一部历史剧的好坏,基础在于剧本水平。《走向共和》《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能成功,离不开剧本的出众,而《大秦赋》最要命的问题,是它虽然署名编剧是李梦(《大秦帝国之纵横》的编剧),但呈现效果和原剧本有很大出入。证据就在于李梦早先出版的纸质版小说《大秦帝国之始皇帝》,这本小说就是按照剧本的结构写的,从中我们能看出李梦版剧本的大致模样。但对比电视剧的台词,李梦的剧本显然更加典雅、克制,而电视剧的台词不但过于白话文,而且缺乏韵味,折损了剧作的历史质感。

    相比之下,在电视剧中,观众能看到的“雷人台词”笔笔皆是,这些“雷人台词”的普遍特点是:表意直白、腔调别扭,且不符合当时历史语境下的逻辑。比如:剧中的秦始皇嬴政亲口说:“寡人绝不要做第二个昭襄王。”

    但无论是历史,还是原著小说,秦王政对爷爷秦昭襄王都非常尊敬,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也蒸蒸日上,因此剧中出现这段话,既不符合历史语境,也不符合嬴政这个人的特点,属于修改李梦剧本的编剧“魔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再举一个观众普遍吐槽的段落,剧中,咸阳传出流言,说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嬴政知道后,私下找到吕不韦说:“你若是我的生父,我愿意跟你一起离开秦国,愿意跟你浪迹天涯!”

    且不说在一部标榜历史正剧的作品里,大肆渲染野史内容就折损了严肃的质感,即便加入这段,台词也可好好斟酌,而不是现在这样古风无存,留下一股《还珠格格》琼瑶剧的气息。在一部历史剧中,台词照顾观众而改得白话文,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怎么把白话文写得精彩、有韵味,这才考验一个编剧的功力。举一个正面例子:

    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刘和平写的白话文是这样的:“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你会发现,《大明王朝1566》的台词不是文言文,而是让今天人看得舒服的白话文,但它同样能古意黯然、微言大义,相比之下,《大秦赋》的台词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令人称道的地方,不仅表意直白,在输出价值观时也空洞造作,犹如中学生写的军训心得体会。所以首先在台词上,《大秦赋》就不过关。其次是剧作结构上,《大秦赋》也出现了很大问题。

    ②结构主次不分:宫斗戏、言情戏喧宾夺主

    一部历史剧能否雅俗共赏,剧作结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成熟的剧作结构不仅能让观众很快明白主次矛盾,而且能将历史变得生动,使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比方说《大秦帝国之裂变》的结构就很清晰:商鞅变法,秦孝公开启秦国质变的序幕。秦孝公和商鞅这一对君臣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围绕变法产生的冲突,就是剧作的主要矛盾。

    又比如《雍正王朝》,同样是讲改革,分成两大部分:九龙夺嫡和雍正革新。九龙夺嫡引出整个王朝的危机,衬托出雍正改革之艰难。雍正革新就是解决问题,深化观众对雍正这个主角的理解和同情。即便是没看过史书的人,对这部剧也能很快明白。

    反观《大秦赋》,当观众满心期待看到秦国东出、统一六国时,它呈现的是什么呢?这部剧除了开头几集辛柏青饰演的秦庄襄王戏份较为出彩,等到庄襄王下线、少年嬴政即位后,该剧的主线就放在冗长、拖沓的秦国宫斗上,其中夹杂了“霸道总裁爱上我”式的言情、王室内部的暗恋与争斗,两集可以说完的剧情,硬生生拉长到四十集。而秦灭六国的剧情,仅仅在五十集之后才姗姗来迟。

    在嬴政的成长生涯中,吕不韦干政、嫪毐与赵太后淫乱的确是两个重要事件,但是如果仅仅浓墨重彩地渲染秦国宫廷内部的斗争,而没有将视野拉长,着眼在秦国和六国的长期博弈,那么整部剧非但在格局上变小,在结构的主次上也会出现问题。说到底,观众的主要兴趣在秦国统一,絮絮叨叨讲秦国内斗,以及秦始皇的爱情,并不足以留住观众。更何况,这部剧呈现出的宫斗水平远远不如《甄嬛传》。

    《大秦赋》前四十集,宫斗剧情多过六国戏,网友惊呼:“赵王都比嬴政专心搞事业!”

    如果,《大秦赋》能把言情搞得像《大明宫词》那么悲怆动人,观众也可以接受,可它能力上达不到,一部历史正剧,愣是拍出了老套偶像剧的质感。试问,观众冲着秦灭六国点进来,看到的却是注水猪肉一般的剧情和充满帝王意淫的言情戏,焉能不感到失望?

    而在大量宫斗、言情戏的挤压下,六国戏分大量缩水,战国末期六国的几大重要人物,例如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大将李牧、楚国名将项燕等,都被呈现地浮光掠影,令观众无法深刻感受到人物的魅力。一部历史正剧,不给予反方足够尊重,正方的胜利也就显得浅薄。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其中的艰险、复杂,必须是在对六国有丰富呈现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来的。而当《大秦赋》选择丑化、矮化六国,秦国一统天下的胜利,也就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动容,而像是一盘冗长的流水账。

    ③人物选角和服装上也令人遗憾

    本来,如果剧本到位,主角选得一般,服装跟当时的朝代不符,观众也是可以忍受的。中国历史剧,没几部服装选得正确,就连被称作历史神剧的《大明王朝1566》,服装也是错的。但如果剧本不行,人物选角和服装就会像连环暴雷,一个个拉低观众的容忍程度,《大秦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剧的主角毫无疑问是秦始皇嬴政。所以嬴政由谁出演,决定了这部剧的主线能否撑住。但张鲁一再怎么努力,都不大符合嬴政的气质。尽管有人找出当年《史记》对嬴政外形的描述,声称张鲁一比较贴和嬴政的外形,但细看表演,张鲁一更多是演出了一个少年君主的鲁莽、意气、野心,却没有演出嬴政这个千古一帝给人的强大压迫感。嬴政之所以令人震慑,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在他三十岁的年纪,就完成了肃清政敌、统一六国的大业,这样一个君主,没有强大的驭人之术是办不到的,但张鲁一本身气质就不是这个感觉,加上尴尬的台词,就离阴鸷雄猜的帝王更加遥远。

    相似的问题出现在朱珠饰演的赵姬上。朱珠柔媚有余,王后之气不足,让她演嬴异人的妻子、未来秦国的太后,怎么看怎么不像。加上朱珠演多了现代职场剧,对历史剧涉猎不深,她在《大秦赋》中的台词和表演习惯,其实还是有明显的现代剧痕迹。

    至于该剧的服装,只能用偷懒二字形容。有心人只需要查一查《大秦赋》和三国古装戏《军师联盟》的服装相似度,再对比《大秦帝国》系列过去的服装风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说到底,这部剧的核心问题在于剧本,剧本被“魔改”,导致语言、结构和人物逻辑都出现了问题。而当剧本不行,人物和服化道问题也就无法被掩盖。

    《大秦赋》标榜自己是历史正剧,最终却是既不尊重历史,也不是历史正剧,在艺术品质上也存在较大问题,纵然是昔日歌颂“纠纠老秦,共赴国难”的观众,在看到这样的作品后,也只能黯然叹息。

    2、《大秦赋》的深层次局限,也是帝王戏的根本问题

    剧本的失败导致了《大秦赋》评分的高开低走,但即便《大秦赋》解决了上述问题,笔者依旧认为:《大秦赋》乃至整个《大秦帝国》系列有很大局限。

    《大秦帝国》系列是好剧吗?当然。但如果说这个系列是历史剧中的顶尖之作,我会持否定意见。因为在这一系列以君主/帝王为主角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深入的对统治阶层的反思,也看不到天下百姓的真实境况,我们看到的是群雄逐鹿的刀光剑影、诸侯变法的艰辛坎坷,还有一个个杀人如麻的君臣,如何以耀眼的地位出现在历史中央,但那些苦难的百姓——历史上跟我们更相似的平民,却在一出出帝王戏中缺席或者边缘化,而这不仅是《大秦帝国》系列的问题,也是二十年来,以帝王为主角的中国历史剧的固有局限。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雍正王朝》就拉开了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序幕。那时候历史剧的高频率台词是:“为什么他们都不理解朕?”

    学者秦晖在当时写道:“号称‘历史正剧’的《雍正王朝》,它以大投资、高档次、权威参与、台长制片、‘大片’派头、‘主旋律’驾驶、舆论宣传加上市场炒作,掀起了空前的‘雍正热’。”然而,“电视剧中的雍正与二月河小说中的形象已判若两人,而与历史上的雍正更是相差万里……”

    《雍正王朝》在当时的热度,以及它歌颂君王所引发的舆论争议,屡屡见于学者的回忆。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曾说:“90年代中期,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印象,有一次一个很着急的事我打电话给李陀先生,李陀先生说过半小时再打;我转而打给汪晖先生,汪晖先生说过半小时再打。等我们再见面,我知道他们都在看《雍正王朝》。”

    在一次名为《复得的和复失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演讲中,戴锦华继续提到:“《雍正王朝》热播期间,导演曾说,‘这部戏我没想说别的,只想说一件事,当家难呐!’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在我整个成长,甚至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站在当家者的角度去体会当家有多难;相反,我想的永远是像我一样的草民在种种权力的挤压下生存得有多难。我受到的所有历史教育都是要教人倾听历史的无声处,而不是倾听大人物的洪亮言说。”

    围绕《雍正王朝》展开的争议也暴露出历史正剧的尴尬。它们名为历史正剧,实为以帝王为主角的历史传奇剧。在中国,被称作历史正剧的往往是在主流平台播出,具有政教宣传意味的历史大戏。从《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的“清朝三部曲”,到《汉武大帝》《贞观长歌》《大秦帝国》这样的君主大戏,它们不乏对君主的歌功颂德,而朝堂之外的存在却被边缘化。这不仅暴露出创作者在剧作上的偷懒,也体现出历史剧长期存在的局限:依旧是从君主或士大夫的角度想问题,而没有站在批判封建王朝的高度上。

    当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成为正面的主角,六国子民的牺牲就都成了历史车轮碾过的灰尘。从《大秦帝国》对赳赳老秦的歌颂,到《清平乐》的盛世图景,大国崛起、天下太平,依然是中国历史剧最着力描绘的图景,而对统治者的歌颂、对权力中心的渴望,是一部部历史剧难以掩饰的狂热抒情。

    3、历史剧也曾有过反思时刻,但戛然而止

    曾经,中国并非没有反思封建王朝、揭露出帝王社会“吃人本质”的深刻作品。例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明宫词》,它们都对帝王社会的弊病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那是在千禧年初中国文化风气相对宽松的年代。历史剧以改革和反思作为基调,一度呈现出了难得的对帝王的批判。比如在《大明王朝1566》中,主人公海瑞不再是一个维护君父的封建官僚,而是一个勇于把矛头指向皇帝的勇者。他“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

    所以他敢说:“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

    《大明王朝1566》象征着当年历史剧的高峰,但该剧在湖南卫视播出后收视惨淡,宣告了中国历史剧黄金时代的结束。在那之后,中国古装剧的主流变成了宫斗和言情,很多剧说是历史剧,实则是打着历史幌子的古装言情剧、宫斗剧。陈宝国、张志坚、黄志忠、王绘春等历史剧演绎的高手,更是一度无历史剧可演,辗转到其他剧种。

    2008年以后,历史正剧进入漫长的衰弱和转型。经济危机、审查压力、网络对电视的冲击,以及历史剧制作成本的高昂,让其陷入低谷。

    与此同时,业内也面临一个优秀历史剧作者难产的问题。历史剧,导演和编剧是核心,其中编剧更是重中之重。《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历史剧都因为出众的剧本而打下基础,但中国编剧在业内的地位却并不高,历史剧编剧面临了人才匮乏的状况。

    一个优秀的历史剧编剧,需要拥有扎实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深刻的历史剧不只是隔靴搔痒,它还有对一个朝代政治秩序的理解。中国懂写历史戏的编剧太少,那种既懂历史,又懂艺术,还能拐着弯把话说透了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原因加起来,导致了深刻的电视剧变少,深刻的历史剧,更是一年难出一部了。所以这个年代的历史剧迷,很难有不怀旧的,当年,很多演员拍完《大明王朝》,都说像做了一场梦,很久没缓过来,如今,这种梦一般的、锥心刺骨的历史剧,市面上基本拍不出来了。

    中国的历史正剧从年年出精品,变成了两三年才出一部大制作。以至于今年《大秦赋》刚播出时,很多剧迷才会感慨:“终于有一部能看的历史正剧。”

    正是因为历史正剧衰落了,《大秦赋》才能堂而皇之标榜自己是历史正剧。可是即便不衰落,历史剧的问题依旧是存在的,那就是津津乐道于统治阶层的斗争,却对底层的苦难缺乏共情,歌颂杀人如麻的君臣,却拒绝给盛世蝼蚁更多笔墨。

     6 ) 看大秦赋之后

    从裂变到崛起,一曲秦风,一首无衣。让人荡气回肠。到了大秦赋,他就像腐桔,外表光鲜,内里破絮。演员无一选对。资本腐朽人心。这不就像一统天下的秦国吗。从裂变,崛起,统一,直至了灭亡。为什么,因为早已忘却初心,忘却了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忘却了五百年前,秦人从河西,以血为战,创立的巍巍大秦,忘却了创作者的初心。前三部是艺术品,它古朴,厚重,引人入胜。终章却是商品,它新鲜,轻灵,却如过眼云烟,资本将腐桔刷上新漆,观众将霉味留在心中,但真的合适们,大秦赋代表了资本对影视的危害,他腐朽了创作着的初心,像上海堡垒,小时代,同时也提醒了创作者,只要华丽,只要演员俊美,就算念一二三四,作左右东西。就能赚钱,谁还管观众能不能看,好不好看。这是劣币驱赶良币,人们总是喜欢华美的东西,燕云台,孤芳不自赏,那么多人看,而最初看大明,大秦,只有几千人才看,几百人才知。观众说没好剧,可最初又有多少人看呢,大明王朝,大秦帝国,最初无人问津,收视率甚至不如青春脑残剧,大明王朝的监制欧阳长林,最终去拍偶像剧了,而在偶像剧之后,谁又想起大明王朝了呢,他们忙着对艺术的敬畏,精益求精,从未放弃追求,立求为观众带来一部好剧一部好片,但观众给了主创者最后一击,既然你不看,我为什么还要拍呢?观众总是吐槽烂片,但你不看,烂片怎能卖的出去,怎能赚钱。怎么会有上亿的烂片,数千万的片酬。最终观众在被烂片伤透了寒心了,才想起好片的好,浮华随时可以抛弃你,只有品德伴你一生。不要让那此拍好剧,追求艺术的创作人,再次伤心。多看好剧,所以,请多给那些有良心的主创者,一些支持。

     7 ) 大秦赋——庸俗的男人宫斗

    半夜两点了,我还是为了新出的几集大秦赋气得睡不着。剧情已经过半,秦王政还没有亲政,灭六国,收百越,击匈奴,统一度量衡等等伟大的历史事件看起来竟然要在不到三十集的剧情中完成。而这部总共76集的电视剧,把那么多戏份都给了华阳宫变这样一个在历史上不存在的事件。我作为一个大秦帝国小说和电视剧的双重粉丝,我只觉得内心十分憋屈,又有种奇怪的感觉。 披着历史剧外皮的宫斗剧: 大秦帝国的书是我在高二下册暑假期间看完的,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是我在高三毕业后开始追的。平心而论,就目前来讲,第四部大秦赋已经可以排到垫底位置了,和前几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但是无论是宏达的战争场面,演员精致的表演,考究的服化道,似乎又都在说这不是一部那么差的作品。 为了找到这个感觉的来源,我在脑海里顺了一遍前几部的剧情。 第一部电视剧主要还是根据小说来的,主要讲了商鞅变法始末。包括秦国河西战败,六国谋划分秦,秦孝公立国耻石,秦孝公发招贤令,商鞅白雪相认,白雪协助商鞅入秦,商鞅三见秦王,开始变法,徙木立信,渭水七百人大刑,赢驷违法,商鞅练新军,秦魏河西再战,收复函谷关,秦孝公身亡,商鞅被车裂。剧总长40集左右。中间还穿插了庞涓与孙膑的恩怨,申不害变法等等。 第二部主要讲了张仪和赢驷,主线以张仪连横展开,与公孙衍的合纵对应。中间经过了数次大战,并且包括了秦灭义渠国,收巴蜀,张仪骗楚王等情节。整个电视剧就是在不停地打仗,大战不下四场,并且也是很重要的剧情。 第三部主要讲了昭襄王时期。包括武王举鼎,昭襄王继位,楚怀王被骗死,白起数次击败楚国,长平大战等。其中还包含了苏秦死间齐国等六国的部分。 而第四部呢? 剧情到现在,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争权夺利,先是子楚和嬴傒争权夺利,再是华阳太后和嬴政争权夺利,现在又到了嬴政和赵太后吕不韦争权夺利。76集的电视剧,花了一半时间来讲秦始皇怎么亲政的。而那段时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似乎都成了不重要的东西。邯郸大战占了半场时间,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都没了。如果说赢稷不是主角,那么五国最后一次合纵也只占到了一集的时间。如果你说最后一次合纵也不重要,那么郑国修渠占的时间也不多啊。 秦王政公元前247年继位,吕不韦在公元前235年自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始皇在位的37年里发生了多少大事?但是到现在,剧情过半,赵太后的雍城之乱这破事还没结束。据说要等46集秦始皇才杀嫪毐,那么等正式开始统一六国要到48集左右了。48集的长度,都够秦武王举的鼎被昭襄王搬回咸阳了,而你还没拍完嫪毐的闺房秘事?那剩下的几十集要怎么拍完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打百越匈奴?更不要说这其间有多少故事。荆轲刺秦王你不拍吗?李牧被冤死你不拍吗?廉颇老矣你不拍吗?进了课本的唐雎不辱使命你不拍吗?这么精彩的历史,为什么却着眼于吕不韦赵太后和秦王政的三角戏? 此外剧中还有大量的各方为了秦王政亲政而进行的明争暗斗,似乎统一天下事小,争权夺利事大。 讲到这里我已经找到我内心别扭地方的来源了。尽管前几部也有各自的缺点,比如第三部过于摸黑了范雎。但是他们的主线至少还着眼于历史和天下。而这一部,主线却似乎在一个权柄上。换言之,这一部《大秦赋》并不是什么历史剧,连《三国演义》那样的戏说历史都算不上。这只是一部宫斗剧。只是宫斗剧中的姐妹们为了争得皇帝而斗,而大秦赋中的男人女人为了争夺权力而斗。从核心上讲,二者并无差别。 我所理解的政治: 我所希望的大秦帝国,是记录历史的大大秦帝国。对于电视剧而言,记录历史就意味着记录当时的政治,很显然,编剧理解的政治和我理解的政治不是同一个东西。 政治,是统治集团治理国家的行为,是经济的集中提现。一切政治行为都是在为经济基础服务。我所理解的政治,是通过治理改变千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适应生产关系变化,使得上层建筑过更加稳固。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到第三部无疑都是符合我心中政治的定义的。第一部主线是改革,第二部主线是外交,第三部主线是外交与战争。每一部的主题都是切合了当时时代的大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运行状态。 而第四部编剧对政治的理解似乎和我不太一样。在编剧看来,秦王亲政是政治,吕不韦不放权是政治,华阳太后搞宫变是政治。也许这也是政治,但是这是庸俗化的政治。这种想法把一家一姓的命运看做了世界运行的主线,却忽视了历史的滚滚潮流究竟由谁,由什么来带动。 恕我直言,权力斗争斗来斗去,如果只为了权欲,那算个屁的政治。李世民和朱棣上台都不光彩,但是天可汗,贞观之治,七下西洋,永乐盛世才是让人们记住他们的原因。如果这二位争到了皇位而没有这些功绩,那么他俩绝不会得到这么多的称颂。同样,秦始皇被人记住是因为他赐死了吕不韦吗?秦始皇被人记住是因为他灭六国,一统天下!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党争,中唐牛李党争那算政治吗?那只是闹剧。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了变法争得你死我活才是政治。也因为这样,牛李党争注定只是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而王安石变法和元祐更化却被人争论至今。 写到现在已经三点了,心中怒气消了大半。大秦赋的编剧以他庸俗的历史观给了这个系列电视剧一个不算完美甚至有些恶心的结局。而现实中,庸俗化政治的事情依旧存在。 阴谋比不过阳谋,个人的命运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取决于历史的趋势。只希望,大秦赋在之后的集数里,不要再披着历史剧的皮,干着宫斗剧的事。毕竟从第一部播出到现在十年多了,没想到编剧给出如此狗尾续貂的作品,可惜啊!可惜!

     短评

    因一星被很多第四部粉丝豆邮恶意攻击。别人要接受你们的分数,否则就是异教徒。磨皮发白的滤镜和军师联盟相似的制景服装。作曲能和第一部比?嬴政的刻画,难道你们找不到一个和翁斐然差不多有点阴郁气质的小演员?还是根本不屑找?更别说张鲁一喊朱珠母亲了,简直无语。雷人的台词,诸如祖龙要跟吕不韦私奔。古语基本上就是个“甚”!战争场面是有钱了,但是和第一部比起来特别是上来的少梁之战。你们的士兵个个白白净净就算了,马站运镜都和第一部写实感有很大的差距。第一部也不严谨,诸如景监历史上是孝公宠信的太监,但那才是瑕不掩瑜!最后,最讨厌大秦妇一点就是都40集了还充斥着小家巴气的宫斗和阴谋。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你们也硬要整出点什么!始皇帝,秦庙堂如果不是阳谋为体,尽最大努力团结怎么可能横扫六合,一统中国。这是格局。

    6分钟前
    • 食素的虎
    • 很差

    剧组合适吗 当我傻 不知道嬴政多少岁登基吗 窒息 张鲁一演少年嬴政是穷的请不起小演员吗

    9分钟前
    • 爱笑晴天
    • 较差

    这才第一集,嫪毐的一个肾就没了,可还行?赵姬表示很亏[裂开]

    14分钟前
    • 王大可是只橘猫
    • 推荐

    11月初那会盗梦组织提前看了前三集,真的很绝,大秦给我冲!

    19分钟前
    • Wstar
    • 力荐

    我对改编的历史正剧很严格要做做好全方位特别是这样的历史庄严正剧。历史剧应该加入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风格在配合以往庄严的气势这样好才能完美打造出一部小说改编的历史古装正剧,我看了 两集之后太沉闷了,我们中国的古装历史正剧必须要做出改变,要加入现在新时代的一些创新的,新颖的一些元素在里面,那个画质画面感一定要有那种诗意感,有那种素描感有那种水墨画的感觉,古装历史正剧如果老是这样拍的话,那不如还去看纪录片好,不仅要遵循历史事实,而且在拍摄上面也要加入新鲜新颖的东西元素才行,这样拍出来,现在的年轻观众才喜欢看受众的话,不仅是中年观众,年轻的观众也是一样,爱看才行,我给一星。

    20分钟前
    • 很差

    不说别的,千古一帝不是张鲁一这样的……他撑不起来,他也不配这个角色

    22分钟前
    • 坂本秀一
    • 很差

    跟前面几部,尤其是第一二部比起来,审美、剧情、服化道和节奏统统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变成了“戏说”大秦了。审美上就一股塑料味儿,毫无战国时期那种古朴带点野性纯粹的风格,假精致的影楼风。剧情和人设也奇葩,好多莫名其妙的事,轮子都掉了,驾车的还一个劲地鞭打马匹,智障么?赢异人是个顾家小男人,三句话不离老婆孩子。台词太直白,一嘴的现代大白话,白开水一样。节奏诡异,战争场面是砸钱了,可砸钱了你也别使劲堆砌啊,于剧情推动无关的大场面看多了很疲劳,影响主剧情,得不偿失。槽多无口,三星给演员们的演技吧,毕竟老戏骨还挺不容易的。

    25分钟前
    • 两脚云
    • 还行

    做家务看了一集,吹成这样,一塌糊涂

    30分钟前
    • 42
    • 较差

    惊了,张鲁一居然演13岁的嬴政,之前那个长了一张灭六国脸的小演员翁裴然哪里去了

    33分钟前
    • 孟三哥
    • 较差

    比大秦帝国,差点儿意思。

    34分钟前
    • 大碗鱼
    • 还行

    看了一集,我先把五分放这

    37分钟前
    • 管埋员
    • 力荐

    张鲁一对着朱珠喊“母亲”,我后背发凉。

    40分钟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还行

    失望!应该让丁黑导演

    43分钟前
    • 元大圣
    • 还行

    从《裂变》一集不落的追到现在,也是数年的老粉了,在此期间,思想几多变化,对于大秦帝国系列要传达的价值观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单就《天下》来说,在演员演技、剧本剧情以及服化道方面,比前三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国产剧中的佼佼者,尤其对于兵马俑造型的还原,颇具历史感。剧粉和书粉的争论,从《纵横》开始延续至今,其实二种表现方式各有优劣。原作不乏历史厚重感,只是孙老先生私货太多,秦制和法家几乎完美无缺,老秦子弟都成了圣人。《纵横》的人物就立体化许多,明显的看出七国君臣都不是傻子,这样的对手戏才有看头。秦统的好坏,也是利弊兼有。帝制时代法家能帮帝王统治天下,现在再推崇这种披着“法治”外衣的人治无疑是违背世界潮流的。统一之后还百姓太平,也不过是窃国者的托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6分钟前
    • 知鱼
    • 力荐

    失望!这是在拍什么古偶剧吗?要跟吕不韦浪迹天涯???张鲁一真的不适合演嬴政,毫无帝王之气。

    48分钟前
    • edooo🇨🇳
    • 较差

    一星送给男主,没能力没态度,就不要糟蹋好戏了,这年头好戏不多了……

    51分钟前
    • 水镜
    • 很差

    我觉得张鲁一的长相和气质不适合演秦始皇,太出戏了,让他去演刘邦吧(不是说张鲁一不好,他演吴老狗就挺好,但演员都有局限性,毕竟长相和气质在那,不是什么角色都适合)还让张鲁一演13岁的嬴政啊,说怕小演员没演技,剧组的人没看过翁斐然的小嬴政吗?张版政实在没有始皇帝的感觉~失望~再就是朱珠的演技,我每次看见她都觉得好尴尬~再说说剧情,千古一帝秦始皇被写成了又傻白甜又怂包,要去跟吕不韦浪迹天涯,什么鬼编剧,看琼瑶看多了?编剧你确定这剧不是黑秦始皇的吗?还有大量宫斗剧情,我是想看千古一帝统一六国,谁想看宫斗啊我怀疑编剧写跑偏了,秦始皇是配角,把赵姬写成了大女主,然后一堆男的都爱她,拖拖拉拉快五十集嫪毐才死,改名吧,改成大秦后宫赋或大情妇得了更新于12.17。

    56分钟前
    • yzgs
    • 很差

    我也不知道以下哪个更雷:80年的张鲁一叫84年的朱珠妈还演的是13岁的嬴政;张鲁一演的13岁嬴政叫吕不韦带他走,他们一起去浪迹天涯;嬴政管华阳叫嫡祖母太后。

    59分钟前
    • HeboEstel
    • 很差

    道服化好用心,演员除开赵姬都很给力,就不明白一点,张鲁一长相气质完全没有嬴政的feel,目前没上线不评价演的好不好,但形象上不符合我心中秦始皇的样子

    1小时前
    • 偶偶
    • 推荐

    张鲁一演的是秦始皇?我还以为是阿斗😐

    1小时前
    • 柏柳
    • 很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