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印度2016

    主演:兰维尔·辛格,瓦妮·卡普尔,赖赟,艾莉莎·巴奇尔·贝,朱莉·奥登,拉萨纳·莱斯汀,诺姆·迪亚瓦拉 

    导演:阿迪提亚·乔普拉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夹缝中活着,小春

    • 更新HD

      弗兰克和洛拉

    • 正片

      春光乍泄

    • HD中字

      单身汉1999

    • HD国语

      明月祭君心电影版

    • HD中字

      死在西部的一百万种方式

    • 更新中字

      梦境

     剧照

    随心所欲 剧照 NO.1随心所欲 剧照 NO.2随心所欲 剧照 NO.3随心所欲 剧照 NO.4随心所欲 剧照 NO.5随心所欲 剧照 NO.6随心所欲 剧照 NO.16随心所欲 剧照 NO.17随心所欲 剧照 NO.18随心所欲 剧照 NO.19随心所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男主角受到好友的邀请到法国巴黎这个浪漫之都去做脱口秀节目,他好激动啊,浪漫之都哦,约炮天堂啊。在他开秀之前,他要去领略下法国酒吧文化,可是都不得要领。在那,他遇见了女主角,而他赢得了吃鸡翅比赛,女主角便跟他一夜情了,然后约定不见面、不联系、不纠缠的三不政策。可是后来,偶然机会下,他们又见面了,于是于是就发展为同居关系了。其实,他们不是爱情故事,是性欲故事,就是所谓的炮友关系。然而......他们是大家都爱对方但没说出口呢,还是真的是只是炮友呢?谁知道呢!

     长篇影评

     1 ) 简略记述几点

    1,此片与对《精疲力尽》的观看是否可成镜像对比,包括结局的死亡:一个是叙事推断出的死亡,一个是叙事隐喻出的死亡;
    2,形式化探讨再攀一级,简直到了拥塞的地步,散文体、纪实性、颠覆拍摄角度、背光、直接音效、文本牵涉、作者干预 .....
    3,珀索斯 —圣女贞德—娜娜, 思考:迈步—思考:神启—思考:贞德的意义, 三者结局亦同;
    4,镜头前长久的背影——胁迫观众反思自身观看位置的战略雏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
    5,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语言和交流的问题,强行插入的一篇议论文,重要但恰好破坏电影,形成有关“错误”的悖论;
    6,需读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中对该片的评论。

     2 ) 娜娜与卡比利亚

    在法师展观看这部影片时,有那么好几次,我暗暗感叹:娜娜一定会是卡比利亚的好姐妹。《卡比利亚之夜》和《随心所欲》像是费里尼和戈达尔的隔空击掌。

    娜娜觉得沦落风尘是自己的选择,和他人无关。她是自由的,她有权选择,她随心所欲地生活,也为自己的随心所欲负责。她用朗诵般的语调耸着肩和朋友说着,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我忘了我有责任,我仍然有… 她不是悲戚的,她把自己借给他人,把自己留给自己。

    卡比利亚也是如此,用悲惨形容她并不合适。虽然她的生活过得着实不易,她还是满足的。在大明星跟前也不露怯,你该看看她如何挑眉撇嘴:我甚至有一支温度计!那不是说她很物质,只是她更朴实,不会那么流畅地表达自己,也不像娜娜那么爱聊生命,她说想太多脑子会爆炸的,带着上下翻飞的意大利鸡爪手势。

    随心所欲里讲到一个小孩写的关于一只鸡的故事,鸡有inside和outside。移除outside,你看到了inside。移除inside,你才能找到soul。

    于我来说,卡比利亚流露最深处的soul是在舞台上,在催眠下戴上花环陷入幻想的那一刻。这么狗血神神叨叨的玛丽苏超现实幻想却被费里尼拍得那么动人。

    而娜娜的灵魂时刻可能不是在咖啡馆和陌生人力所不逮地大聊哲学,而是直视着银幕上的圣女贞德,与她同呼吸地流下泪水。

    也被投币点唱机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折服。不如跳舞,娜娜跳得不算好看,男人们或是冷眼忽略或是嫌弃,那都不重要,她开心地转来绕去,音乐停止时她靠着柱子,有那么片刻的怅然。卡比利亚从幻想中惊醒感到的也是羞愧,无所适从。她也跳过一段,向《雨中曲》致敬的街头起舞,一下子变成了《大路》里的杰索米娜,跳得也不算好看,那也不重要,随性尽兴的生命之舞最重要。

    我忍不住大胆而超主观地猜测,王家卫很有可能从这两部电影里摄取了几丝游魂,注入了《重庆森林》里的阿菲。

    她们的结局。卡比利亚站在悬崖上,将要和他结婚的男人问,你会游泳吗?整个影厅恍然大悟:啊…这男的又又又是来谋财害命的…大家为她着急,也伴随着一些轻笑声:你怎么又又又被骗了...卡比利亚太后知后觉,所幸那男人还有仅存的善意,带走了她的钱,留下了她的命。她失魂落魄地走在黑夜的大路上,一帮善良的陌生人载歌载舞簇拥着她,她的笑脸上落下一滴黑色眼泪。神一般的光辉时刻,那不会是现实,只是费里尼不忍心。

    好姐妹娜娜则是被拉皮条的男人拽去卖给别人,她抗拒,想逃,被决绝地给了一枪,扑倒在大街上,电影结束。戈达尔比费里尼狠心,也更写实,影厅传来很多轻声的哈?

    一部电影的时间对她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卡比利亚竖着的眉毛慢慢低顺下来,费里尼电影里的风尘女总是朝天竖着眉毛,怒气冲冲的喜感大于其瘆人的程度。娜娜则是挂着越来越自如轻佻的神情,和她刚开始看到的街边女人一样漫不经心地裹了裹外套,四处张望,熟稔地转换鞋尖方向。

    法国和意大利电影里的六十年代,为自己找出路的女性角色往往在站街,就像电影里民国时期的上海,穿着旗袍的独立女性不是小三就是间谍,或者…都是… 乱世无序无依,只能出卖自己,毕竟那是耳边会突然响起枪声的战后欧洲,生活本身就是失序而混沌的。当然堕落天使的特定身份也自带把身体给别人灵魂给自己的反差,娜娜和卡比利亚尤其如此,虚无和迷惘的内外壳里裹着高贵的自尊。她们没有完全垮掉。

    去年的意大利大师展,映前播放了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馆长的导赏视频,颇为嫉妒地看着他背对着超大幅阿玛柯德海报说道:这次影展将透过意大利电影大师的目光,带领大家去看真实的意大利,进一步了解二十世纪的意大利,了解意大利的精髓。

    很简单而有分量的几句话,那些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好看和靓丽光鲜的电影,甚至相反是关于拒绝工作的落魄乞丐,去偷自行车狼狈被抓的父亲,无能狂吠又惶惑痛哭的江湖艺人... 他说那些是意大利的精髓。当时听到大为感动。

     3 ) 台词摘录

    桑塔格说这是戈达尔所有电影中文本做得最到位的一部,的确如此。


    ——什么都很好

    ——但是没什么意思

    ——生活很沉闷,但不是我的错

    ——我想我们总是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是自由的。
         我举手——我有责任;
         我转头——我有责任;
         我不高兴——我有责任;
         我抽烟——我有责任;
         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
         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
         我想告诉你是无处可逃的。凡事都是好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毕竟,东西就是他们本身。
         消息就是消息,盘子就是盘子,男人就是男人。
         还有生活就是生活。

     

     


    ——突然间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常常出现这种状况: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了,我在想那是不是我所想的,但就当要说的时候,我就说不出来了。
    ——是的,当然。你读过《三个火枪手》吗?
    ——我看过电影。为什么?
    ——因为,Porthos——这已经是20年后了——Porthos,高大,强壮,有点傻。他一生中从没思考。他必须把一枚炸弹安置在一个地窖来炸掉它。他做了,他安放了炸弹,点了导火线,当然了,然后他跑走了。可突然间他开始思考,怎么样?怎么才能在迈一只脚前先迈另一只脚?你一定也会考虑那个问题的。所以他停了下来。不能继续前行,炸弹爆炸了,地窖塌了下来,他用他的肩膀去顶。可一天后,或许是两天,他就被压死了。他第一次考虑事情就害死了他。
    ——你为什么跟我说这个故事?
    ——没什么,就是说说而已
    ——人为什么总是必须交谈?人不应该常常交谈,而应活在沉默中。说得越多,话意味着更少。
    ——也许吧,可有人能做到吗?
    ——我不知道。
    ——我发现我们生存离不开交谈。
    ——我想离开交谈地活着。
    ——是的,那应该不错,不是吗?像更爱彼此一样,但是不可能。
    ——但为什么?话应该表示一个人正好想要说什么。
         他们背叛了我们?
    ——但我们也背叛了他们。
         一个人应该能表达自己,它已经被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试想:像柏拉图那样的人,还是能理解的,但是他的东西是2,500年前的。没人真得懂那些语言,至少,不准确。然而某些事情通过了,因此我们应该能表达自己。我们应该能。
    ——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呢?相互了解?
    ——我们必须思考,思考使我们需要说话,没有其他的方式去想了。为了沟通,人必须交谈;那就是我们的人生。
    ——是的,但很艰苦。我认为生活应该是轻松的。你说的《三个火枪手》会是个好故事,但它不是。
    ——是的,但它是个指针。我相信,只有当一个人暂时已经放弃生命时,才学得好交谈,那就是代价。
    ——那么,说话是致命的?
    ——说话是几乎关系到生命复苏的。说话是来自当一个人不说话时的另一个生命。那么,生活在对话中,人必须无声的通过生命的死亡。我可能没说清楚,但有一种禁欲主义的规章是阻止人交谈得好,直到有人能超然于世。
    ——是人每天的生活不能……我不知道。
    ——超然于世。
         我们平衡,那是为什么我们从静默到谈话。我们在两者间徘徊,因为这是生活的运动,从每天的生活中提高的人我们说他们是优秀的。想想人生,但这生活预示着人每天都在被谋杀,很基本的生活。
    ——那想和说是同样的事情吗?
    ——我是这么认为的。柏拉图也这么说;这是个老的观念:人不能从说的话中分辨出思想,想法的瞬间只能通过话来抓住
    ——所以就有人说话并冒着说谎的风险?(谎言也是我们寻求的一部分,错误和谎言是极其相似的。)
    ——我所指的并不是普通的谎言。就像本来我答应你明天会来,可是没来,是因为我不想来,你知道的,那些都是套话。但一句精妙的谎言与错误还是有少许不同的。找来找去还是不能从中找到真的话,那就是你为什么不明白你要说什么,你担心找不到真话。这就是解释。
    ——那人怎么才能确定找到了真话?
    ——必须靠实践,需要努力。人一定会用正确的方式说话的,不去受到伤害。说他不得不说的,做他不得不做的,来远离伤害。
    ——人一定会尽力表现得真诚。
         有人这么对我说:“凡事中皆有对的成分,即便在错误中。”
    ——那是对的。在17世纪的时候法国人并没意识到。他们认为人能避免犯错,更有甚者,认为人能一直活在真相之中。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说过:让我们回归生命的本质,让我们明白只有认清了错误才可获知真相。
    ——你对爱有何看法?
    ——那是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莱布尼兹提出了随机性的概念,随机真相和必要真相构成了生活。德国的哲学家给我们揭示了,在生命中,人只考虑生命的劳苦和错误,那人定会设法应付真相。
    ——爱不应该是这唯一的真相吗?
    ——那么看来,爱应该会总是真的。
         你知道任何马上知道他所爱为何的人吗?不。当你20岁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所知的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你会武断地做选择,你的“我爱”是不纯的事务。但要完全的去爱你所爱的,你需要成熟——意思是探求。这就是生命真谛。
         那就是为什么爱就是个解决的办法,如果那是真的话。

     4 ) susan sontag 影评的几处翻译

    该说的susan sontag都说尽了吧,翻译几处susan sontag 在Godard's Vivre Sa Vie 几处精彩的评价,来作为看完这部片子后自己的印记。翻译都是直接翻译,比较粗糙,且未校对,仅供参考。

    戈达尔的电影特别指向证明而不是分析。随心所欲这部电影是一个展示与说明。这部电影展示发什么了而不是为什么要发生。电影暴露了事件发生的无情性。

    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是一个文本。一个关于研究清晰度与严肃性的文本。

    戈达尔在这部电影论文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论述来源于蒙田:把你自己借寄出去;把你自己给你自己。“妓女的生活无疑是对这种把自己借寄出去最激进的比喻。但是如果我们问戈达尔是如何像我们展现Nana 为她自己保持了自己,答案是这样的:他并没有展现,他只是说明了而已。我们并不知道Nana的动机,我们只是在一定距离观看来作为参考。电影避开了所有的心理描述,没有任何尝试探寻感情状态或者是内心的痛苦。戈里达有告诉我们Nana知道她自己将要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内心上的。自由并非出于内在,或者是心理上的,反而是物理上的美好,是是什么就成为什么。在第一章节中,Nana告诉Paul:“我想死。“在第二章节中,我们有看到她在努力尝试借钱,失败地尝试通过管理员进入她的公寓。在第三章节中,我们有看到她在影院哭泣。在第四章节中,在警察局,她因为被盗取了1000法郎而落泪;她说:“我希望我是另外一个人。”但是在第八章,Nana 已经成为了她自己。她走进街道时,不仅是对自己的确认也是通向生命的尽头。只有是作为妓女是Nana才是她自己。这就是在第八章中Nana像另外一位妓女Yvette中平静地说的:“我是负责任的。我回过头,我是负责任的。我举起我的手,我是负责任的。”自由意味着责任。当一个人自由之时,责任也随着事物是他们本身的意识而来。因此,在Nana像Yvette的说辞是这样结束的:“盘子是盘子;人是人;生活是…生活。”

    这部电影让人反感的部分并非在于突然地结束。事实上戈达尔清晰地提及到了电影之外,那就是演出Nana这个角色的人是他的妻子。他在嘲弄不可以原谅的他自己的故事。

    不想翻了。。。水饺。。。

     5 ) 像生活一样琐碎,像生命一样偶然

    【苍白的..】--“她把自己借给了他人而自己却埋头于自己”
          最后一幕,女主角被轻描淡写的死亡,让开头淡淡出现的这一行字好像烧透黑白的画面一样出现在银幕上,带着火光。
     回归现实的生活,片段式的画面,琐碎的仿佛不假安排和修饰。非目的式。
     强制的画面风格,叙事方式,视角,故事展开的方式,音乐突然的出现,重复,无来由的安静,和影片整体进程无关的叙述,文章,哲学,不明的开端和苍白的死亡。
    --
      这是现实生活。
      一般电影是有意安排,截取,连贯,使故事可以串联,借线索因果成为整体,表达一个主题或由多主题。生活中被截取的片段,放大,美化或批判,被关注的主人公。
    这部电影,就像它的名字--《随心所欲》,故事琐碎,人物的命运,就自然而然,找不到明显关联的片段,记录式的画面。
    生活不是总有故事,不是总有美感,不应为被镜头关注了,镜头下的人物的命运和死亡就有所改观,就是生活过,就是死亡,一片叶飞进了狂风中。
    看完了影片,总想问,这部片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仔细想又觉得没有必要,就像我们不会看见一个身边的人,因着对她的关注,就向她或周围的人询问--这个人活着,这个人活着的着些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命在广阔空间里的渺小,在无尽时间里的渺小,在社会环境下的渺小。
    残忍的可悲的渺小,渺小的,得不到安抚的灵魂。没有依托的偶然。
     

    【一些背景】--

    法国的“新浪潮”时期的电影。镜头所关注的现实生活。
    关于动荡的社会环境的记录反思。与商业相比,对思想、艺术以及导演思想品位的关注。
    新人导演,冲击重建,新的电影秩序。

    戈达尔(1930~ )

    Godard,Jean-Luc

    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原籍瑞士。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原是《电影 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员,后与F.特吕弗、C.夏布罗尔等人形成“电影手册”派。1960年完成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尽》,成为新浪潮的代表作。此后,他又执导了《一个女人就是女人 》、《随心 所欲》、《卡宾 枪手》、《蔑 视》、《疯狂 的比埃洛》、《男性-女性》和《中国 姑娘》等。这一时期的影片,从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反传统的特点,引起西方影坛的激烈争论。1968年后,他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组织了战斗电影小组,拍摄了更加抽象和形式主义的《东风》、《真理》、《直到胜利》等影片 。80年代后又开始拍摄故事片 ,1983 年导演的《芳名卡门》在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




      

     6 ) 戈达尔谈《随心所欲》

    这段Tom Milne对戈达尔的采访是在《随心所欲》伦敦电影节上映时进行的,戈达尔本人出席了放映活动,此时本片尚未在英国公映。这篇采访后来刊登在了《视与听》62-63冬季刊上。
    翻译/Cheezus

    TM:似乎你早期电影的基调是拍电影带来的喜悦?

    JLG:是的,我的确这么认为。在拍电影之前我们都是影评人,并且我喜爱各种各样的电影:俄国的,美国的,新现实主义的。是电影让我们——至少是让我——想去拍电影。我对生活的了解基本全部来自电影,而我的那些早期作品就是“迷影的电影”(film de cinéphile)。我想说当时的我不会看到事物与现实、生活或历史的联系,只会看到它们与电影的联系。现在我已经渐渐摒弃了这种倾向。

    TM:那么《随心所欲》是你的一个新的起点,这么说对不对?

    JLG:不,我感觉更像是一个“终点”。我认为电影分为两种:弗拉哈迪式的和爱森斯坦式的。就是说,一种是现实纪录,一种是戏剧,但最终到达最高级的层次时,它们便合二为一,没有不同。我的意思是,电影通过现实纪录,会形成戏剧的结构;电影通过戏剧的想象和虚构,会达到生活的现实。为证实这一点,看看那些伟大导演的作品,它们如何一次次地从现实到戏剧再从戏剧中回到现实。

    TM:你是说,就像雷诺阿?

    JLG:雷诺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在这一点上他不仅做的很好,而且他自己也能感觉到。从《托尼》的新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然后回到戏剧中,现在又在电视作品中追求高度简洁的境界。我认为我是从现实主义开始,但现在我发现《筋疲力尽》是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拍摄的。我原本认为我知道这部电影说的是什么,但一两年后,我意识到我并不知道。起初我觉得它是一部写实的电影,但现在似乎觉得它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个完全不真实、超现实的世界。我感觉,从《随心所欲》开始,我会逐渐的拍摄更多写实的、实质性的电影。

    TM:这就是这部电影受布莱希特影响的原因吗?

    JLG:是的,我研究了不少戏剧作品。我想拍摄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者的角色》,但版权太过昂贵。我本想拍摄它来展示现实与戏剧的共同点。它们有各自的边界,但到了某个特定的程度,它们就会相融合。

    TM:特吕弗曾说如果公众不喜欢他的某部电影,他就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你认为,《女人就是女人》是部失败的作品吗?因为它并没有吸引多少观众。

    JLG:不,我不觉得,因为有一部分观众喜欢它。你得记住特吕弗一半是制片人、一半是导演——上午他是个商人,下午则是个艺术家,所以公众的反应对他来说更重要。我认为导演必须要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为目标,但显然这个问题对于《随心所欲》和《巴黎属于我们》要比《宾虚》小得多。导演必须要诚实,相信自己在为观众拍片,并以他们为目标。在我拍片的早期,我从不会问我自己观众是否会理解我的电影,但现在我会了。举个例子,如果希区柯克认为观众无法理解他的电影,他就不会拍。同时我也认为,导演必须勇往直前——在几年之内,黎明总会到来。但是,当然,导演必须确定他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关于什么的,因为如果导演只顾一股脑拍片,说“他们理解不了,但是这不重要”,那他就大错特错,并会发现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TM:我提起这一点是因为《随心所欲》的开场戏似乎是一个大胆的构思,似乎导演默许了它可能被误解。

    JLG:也许。但我认为观众在银幕上一看到一点点不寻常的东西,他们就费心思去理解。他们理解的非常好,真的,但他们还想理解更多。如果你展示给他们某人正在喝茶或是道别,他们立马就说“道理我懂,但他为什么要喝茶?”观众不喜欢《女人就是女人》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它的含义。但它并没有任何含义。如果你看到桌上放了一束花,它会有什么含义吗?这证明不了任何事。我仅仅是希望这部电影能愉悦大家。我想要让它成为一些矛盾的、并列的事物混合体,而没有必要让它们结合,一部快乐同时而又悲伤的电影。当然这一点不可能做到——要么是这样要么是那样——但我想同时做到两点。

    TM:你认为剪辑你的电影很重要吗?

    JLG:对我来说,拍电影时有三段时间同样重要:之前,之中,以及实际拍摄之后。有些人,像希区柯克,所有东西从头到尾都是精细计算的,所以剪辑就不那么重要。《筋疲力尽》很大程度归功于它的剪辑。它是一部有三个乐章的电影:前半个小时快速,第二个半小时中速(moderato),最后半小时又回到快速而有生气(allegro vivace)。我在电影开始拍摄之前就有了这么拍的想法,但是极为模糊。《随心所欲》,在另一方面,归功于剪辑的就很少,因为它是由一些并列放置的场景组成的,它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是能自圆其说的。有趣的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看上去构思很巧妙,鉴于我拍摄的非常快,似乎是在写一篇文章而不回头检查、更正。我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拍完一场戏而不去试着用另一种方式再来一次,虽然有一两场重拍了一次。但我感觉我必须马上想出我打算拍什么,紧接着就拍出来,而且如果想法是好的,那第一次拍出来的东西也会是好的。《随心所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电影,而同时它又极其不现实。它非常简明扼要:一些大胆的台词,一些基础的原则。我当时考虑,某种程度上说,用画家的方式,正面地面对人物,就像马蒂斯或布拉克的画作一样,所以摄影机总是竖立在演员面前的。

    TM:即兴创作在你的作品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JLG:严格的说,说我使用即兴创作是错误的,除非我总是在最后一刻写作。我一直用写好的文字(来拍摄),尽管可能经常在拍摄前两三分钟才写完。用演员工作室的那套说法,我的演员在《筋疲力尽》没有任何即兴表演,倒是《女人就是女人》里有一些即兴的尝试。通常,台词是在最后一刻写完的,这意味着演员没有时间来准备。我偏爱这种方式是因为我不像雷诺阿或乔治·库克那么擅长指导演员,可以让演员排练一遍又一遍来得到好的表演。我喜欢从背后慢慢靠近演员,让他独自处理好自己的戏份,跟随着他由角色自己摸索的动作,努力把握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突然的、出乎意料的美妙瞬间——正如此,我自己逐渐形成了我想做的是什么的概念。拿《随心所欲》来说,起初的想法是从《筋疲力尽》停止的地方开始。帕特丽夏,在《筋疲力尽》中,是一位我们从后面看到的姑娘,只有短暂的一瞬间正面对着我们。所以我知道《随心所欲》会从一个背对着我们的姑娘开始——我说不上为什么。那是我当时拥有的唯一的想法,而且我不能告诉安娜(卡里娜)太多,所以她会在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的情况下探索,就在我努力想出我的构想的时候。我们的确是在即兴创作,因为我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决定这么拍,然后那么拍...

    TM:你有没有下一步想做什么的计划,作为导演你会如何继续发展?

    JLG:某种程度上说,我已经受够了。我在三年里已经拍了四部电影,而且我累了。我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会。让我担心的是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用电影的方式思考了,但我不知道这是坏事还是好事。在我拍摄《筋疲力尽》和早期短片时,一段珍·茜宝的镜头会从纯粹“电影化”的角度拍摄完成,确保她的脸正好是在符合电影感的角度上等等。现在我只是随意的拍摄,不去担心它们会不会以电影化的方式呈现。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7 ) Roger Ebert的影评翻译

    Great Movie 戈达尔。60年代,我们都去看让-吕克·戈达尔,我们冒雨站在三便士电影院外,等待下一场《周末》(1968)的放映。有一年纽约电影节放映了他的两部电影,还是三部?有一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戈达尔说:“电影不是车站。电影是火车。”或许相反。我们点点头。我们热爱他的电影。在那些日子里,我们谈论戈达尔,就像我们在《低俗小说》后谈论塔伦蒂诺一样。我记得我写过一句评论:“他的摄影机旋转360度,两次,然后停下,朝另一个方向移动,只是为了表明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今,戈达尔这个名字却让大多数电影观众一脸懵逼。配有字幕的电影过时了。艺术电影过时了。有自我意识的电影过时了。试探电影艺术边缘的电影过时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关于广大观众的:它必须因其狭隘的品味才能得到赞扬,它必须去迎合。然而,当史密斯飞船乐队进入摇滚名人堂时,我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心想,如果曾处于更激进的十年的他们能够死灰复燃,那戈达尔为什么不能? 我本来是想选《精疲力尽》的,因为它拉开了法国新浪潮的序幕,让我们都在谈论“跳切”,让贝尔蒙多成为明星。但这有张新的DVD《随心所欲》。我把它放进机器里,五分钟内我就着迷了,以至于我无法离开座位,直到它结束。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当我看到苏珊·桑塔格形容它是“我所知道的最非凡、最美丽、最创新的艺术作品之一”时,我并不感到惊讶。 它讲述了娜娜的故事,由安娜·卡琳娜饰演,当时她是戈达尔的妻子。她有着白瓷般的肌肤、警惕的眼神、亮丽的黑发、时髦的服装,她总在抽烟,隐藏她的感情,她是一位巴黎的年轻女子。开场镜头展示了她的侧脸和正脸,就像是警方拍摄罪犯时的脸部照片,我们在整部电影中都会看着她,试图读懂她,因为她什么都不愿透露。每个镜头都是从米歇尔·勒格朗的音乐开始的,然后戛然而止,再从下一个镜头开始,就好像在说,音乐会试图解释,但还是失败了。在接下来的镜头中,我们看到她的背影,在咖啡馆里,和一个名为保罗的男人谈话。我们得知他是她的丈夫,她已经离开了他和他们的孩子,她有一个不太明确的进入电影圈的计划。 摄影师拉乌尔·库塔尔让他的摄影机来回移动,先是在娜娜背后,然后是在保罗背后,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瞥见他们的正脸。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通过第二种方式来拍摄的”;摄影机不仅是记录装置,还是观察装置,通过它的移动让我们意识到它看到了她,对她好奇,先看这里,再看那里,探索她所处的空间,思索。 这部电影分为12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标题,就像一本老式小说。她玩弹球游戏。她在一家唱片店工作。她需要钱。她试图从看门人的办公室偷走她公寓的钥匙,但被抓住了,被反拧着手臂带到街上。她既没有家也没有钱。这是她的错,还她是命运?她为什么要离开保罗?她对她的孩子没有感情吗?电影没有说。她面无表情。她去看电影(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关于一个被男人审判的女人)。她甩了给她买票的人,并在酒吧遇到了一个想给她拍照的人。她因一张“掉落的”1000法郎钞票而被警察逮捕。她来到妓女工作的街道。她让一个男人勾搭上了她。她不让他吻她。 摄影机就在那。在唱片店里,在娜娜与客人之间来回移动,然后转向窗外。在酒吧里,摄影机开始向左摇,然后再回头扫视。在妓女的街道上,摄影机先是看向一边,然后再看向另一边,当看到它觉得迷人的女人时,它会放慢速度。她遇到了拉乌尔,一位皮条客。当摄影机把他们两人都拍进了画面时,他说“给我个微笑”。她拒绝了,然后微笑着呼了口气,摄影机将镜头从拉乌尔身上移开,并靠近她,突然产生了兴趣。我们受到牵连。我们是摄影机,观看,好奇。摄影机所表达的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人们看待他人的方式。 著名的镜头。当客人拥抱她时,她抽着烟,看着他的肩膀,眼神空洞。拉乌尔吸了口烟,吻她,她吐出了他的烟。在巴黎除了泡吧、抽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钱之外,还有什么可做呢?对她来说,卖淫并不比弹球游戏有趣多少。在法国,卖淫被称为“生活”,这赋予了电影标题(注:《My Life to Live》)另一种含义。在一次单调的问答对话中,拉乌尔解释了她的新职业的规则。然后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犯罪故事,让我们想起,《精疲力尽》也以街头的暴力镜头结尾,不过在《随心所欲》中,摄影机看到了暴力时刻后,便低下了头了!看着街道,或看着它的底部。这部电影的视线离开了自己的结局。 不久前,在咖啡馆的场景中,娜娜正在和邻桌的一位哲学家交谈(布里赛·帕兰,显然是在饰演他自己)。他给她讲了个故事,一个男人从危险中逃出,然后停了下来,思考如何行走,因此丧失了活动能力。”“他第一次思考,”哲学家说,“害死了他。” 如果她思考的话会害死自己吗?我们注意到她在和老人谈话时的坦率和好奇。这来自一个一直不愿流露任何思想或感情的女人,现在她已经全部流露出来了。我们想起了保罗早些时候讲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孩子,他解释说,如果你夺走一只鸡的外在,你就会得到它的内在,如果你夺走它的内在,你就会得到它的灵魂。娜娜全是外在。 这部电影没有多余的做作。它以一种平静、感兴趣的目光注视着。摄影机的克制使我们无法用戏剧化的方式来解读娜娜的生活。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法国逻辑是,每句话似乎都以听不见的“当然”为开头。奇怪的是,安娜·卡琳娜让娜娜变得多么动人。她等待,她喝酒,她抽烟,她走在街上,她赚了些钱,她把自己交给她遇到的第一位皮条客,她放弃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在一个场景中,她随着自动点唱机的音乐起舞,笑了,我们可以瞥见一位年轻女孩,那可能是她的内在,也可能是她的灵魂。其余的全是外在。 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按顺序拍的。“我要做的便是把镜头连接起来。电影摄制团队在样片中看到的或多或少就是观众看到的。”一个镜头他试图只拍一次。“如果必须重拍,那就没用了。”所以库塔尔的摄影机是第一次观看,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全神贯注,如此好奇。我们看到了它所看到的,看到了娜娜的生活,没有排练,一次通过。这部电影的效果令人吃惊。清晰、尖刻、不动声色、突兀。然后结束。这就是她的生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电影的审慎魅力

     短评

    Godard月,16号晚在BFI终于见到了我多年女神Anna Karina,一位健谈、和蔼可亲又有趣的女士,对了话,如梦似幻……

    9分钟前
    • GA
    • 力荐

    戈达尔对其跳剪、宣言等独特手法最为节制的一部电影了吧。可能真是太爱安娜,以致于不舍得“随心所欲“的雍破坏一切的新浪潮思想和政治化电影做法,去破坏贞女与妓女的形象平衡度,以及那些从中蔓延开的完整悲剧。

    1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圣女贞德受难记》的片段——对肩上脸部的突出、《朱尔与吉姆》的海报,遮挡乃至背对观众的对话与消除环境声配合主角的思考和给观众留下空隙。和哲学家对话、爱伦坡的故事,以及爱上想要摆脱后的突然死亡,都完美的融合在影片的叙事氛围中。当然此片最动人的还是Nana的神情——如此神秘如此迷惘。

    1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戈达尔让观众忘记了女主角的妓女身份,就像卡拉克丝让观众忘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世界一般,两人都拥有专注的叙述力量,叙述,叙述~

    18分钟前
    • Kyle
    • 推荐

    “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23分钟前
    • 李香菜
    • 推荐

    8.4 十二幕剧,正侧面看个遍,就后脑朝着你,妓女行业介绍,绕台球室独舞。她看圣女贞德看哭了,她不是个妓女,她是个存在主义妓女。

    26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资料馆…看到好几个戈达尔哲学退场的朋友…还有好几个戈达尔美学屏摄的朋友…还有好几个在戈达尔式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时义务配音的呼噜兄…

    28分钟前
    • 四两白干
    • 还行

    她说:"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我想告诉你是无处可逃的.凡事都是好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毕竟,东西就是它们本身."其间,不经意地舔着嘴唇.

    32分钟前
    • June
    • 力荐

    本该给观众留下些什么情感的故事,最终却给观众留下一堆思考,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但是,戈达尔本人无疑也是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强调着语言和交流,另一方面又显而易见地拒绝着观众,无论他怎么诡辩;一方面让一切都发生在最表象的画面上,拒绝给予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他的影评人身份作祟,不断地通过引用/反对他者来构建自身。不如这么说:当他试图站在电影反面的时候,也一定丢掉了一半电影。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说话越多,没有意义的话也就越多…不用说话也能生活,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很惊讶” 第二部戈达尔,感受好一点了…喜欢“吹气球”、“桌球室跳舞”、“妓院抽烟”三场戏。娜娜的美,是镜头都不足以构画的!

    4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透析生活的娼妓,命运如纸薄,禁不起这么执着的追问。形式感更强,零散碎裂,又精光毕现。

    4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所谓才华,就是做什么都对。

    46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法国新浪潮时期各种刻意标新的手法看着真是特别烦。

    50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2021-1-9重看;特写、移镜、长镜、空间、构图、阴影。开场酒吧里背部的来回凝视,《圣女贞德》的面部互文,谈论《基督山伯爵》波多斯的哲学家,跑过《祖与占》的海报,爱伦坡的故事,结尾与《精疲力尽》的呼应。十二个章节的结构与随性灵动的调度设计。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019年10月戈达尔√] 奖项收割机时期的戈达尔。可能做得最有趣的还是声音,技巧用的比较节制(跟他最具挑衅的片子比起来)但是不少地方依然很新颖(旁白、音乐、完全静场等等用的都很不错,皮条客朗读法国妓女现状那段太讽刺了,戈达尔应该自己还担任了一段配音[imdb显示未署名])。除了有趣的小标题之外还用到了字幕技巧。把女主角的脸跟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激情]混剪非常好。最后拐到存在主义哲学探讨上其实有些跑偏了。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疙瘩儿的娼妓——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5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人生在世”。戈达尔镜头里的安娜卡丽娜永远美丽又充满灵气,她就算变成卖淫女我也觉得她纯洁得像天使。。“把自己借给他人”原来是这个意思。。。天啦噜一天之内看了两部这么不同却各自精彩的电影,我愿意死在影院!

    5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戈达尔第3部长片,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12幕分段,依镜头次序拍完并只取初拍镜次,镜头运动宛若人眼般活力四射,好奇主动。2.内外多重文本,女性欲脱离边缘地位"男性化"只有死亡,一如[圣女贞德蒙难记][椭圆画像]与火枪手波尔多斯。3.中断的配乐与突然静默,机关枪抖动式跳接。4.第11幕,语言与爱。(9.5/10)【2021.1.9.上海影城2K修复版重温】还是在玩混搭与解构,如纪录片式拍摄风格+各种游戏式间离手法;分章节/分幕制造断片感,却又在每一幕开头写明情节、人物或环境的关键词;突兀却点题的哲学论文式探讨,对语言的反思与声画分离实验上承[女人就是女人],妓女议题则下启[我略知她一二]。消去配乐的[圣女贞德蒙难记]与咖啡馆窗外的假街景很间离。从后方与侧面多角度拍卡里娜,果然真爱。其他迷影梗:露易丝·布鲁克斯式发型,[祖与占],墙上的泰勒。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安娜卡里娜乃至全片那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优雅与忧郁,台词间的微妙联系,圣经般的摄影,极简却细节丰富,戈达尔精确的调度水平可见一斑,和精疲力尽时期区分开来但还完整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美妙。

    1小时前
    • TWY
    • 力荐

    桑塔格那篇著名的影评,其实也只是点到为止,开了一个小小阐释的角度。但是结论却很清楚,这是一部除了结尾,几近完美的电影。

    1小时前
    • Peter Cat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