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细雪1983

    细雪1983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日本1983

    主演:岸惠子  佐久间良子  吉永小百合  古手川祐子  伊丹十三  石坂浩二  细川俊之  岸部一德  浜村淳  桥爪淳  小林昭二  小坂一也  三宅邦子  根岸明美   

    导演:市川昆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细雪1983 剧照 NO.1细雪1983 剧照 NO.2细雪1983 剧照 NO.3细雪1983 剧照 NO.4细雪1983 剧照 NO.5细雪1983 剧照 NO.6细雪1983 剧照 NO.16细雪1983 剧照 NO.17细雪1983 剧照 NO.18细雪1983 剧照 NO.19细雪198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曾一度显赫的京都蒔冈家慢慢开始衰败,而家中的四个女儿却仍是城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大姐鹤子(岸恵子 饰)固守祖屋,时刻维护着家族的声誉;二姐幸子(佐久间良子 饰)性格刚烈强势,使得上门女婿贞之助(石坂浩二 饰)相形见绌;老三雪子(吉永小百合 饰)温柔贤淑,然对于自己的婚事却总迟迟未决;老四妙子(古手川祐子 饰)个性张扬开放,是一个比较西化的女孩。  妙子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烦恼的鹤子和家人商量,决定尽早为雪子找到如意郎君,以维护门风。不过说起来容易,一向沉默不语的雪子却接连回绝了数门婚事,这倒让欣赏雪子的贞之助暗暗欢喜……  改编自谷崎润一郎同名小说,东宝映画50周年纪念作品。

     长篇影评

     1 ) 此细雪非彼细雪

    先说观点:这是市川昆的细雪,而非谷崎润一郎的细雪。电影在堪称现代版源氏物语的细雪一书面前显得深度不够,甚至弄巧成拙。

    (一)偏离了中心人物刻画

    在电影中,市川昆可以说尽力把蒔岡四姐妹的生活都做了足够的刻画,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缺乏中心人物。至于细雪一书,虽然也是四姐妹的生活都有描写,但谷崎润一郎明显有侧重,那就是:妙子和雪子。

    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书叫细雪?

    其实书中只有一次描写寒冷的冬天,此外并无太多描写,更没有对细致的对雪的光景的描写和通过雪来寄托更细腻的情感。这就证明了“细雪” 并非实物细雪。

    在书中,妙子被称呼为“细姑娘”(,“细”为小的意思,表明蒔岡家最小的妹妹),毫无疑问“细雪”中的“雪”就是雪子。妙子作为蒔岡家最叛逆最现代化的姑娘,不仅言行举止颇为西化和自由,连穿着打扮也是西装更多,和三个常年身着日式和服的姐姐不同。雪子是一个传统的日式女子,害羞不多言多语,行事谨慎,但同时思想上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己不喜欢的绝不答应。

    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也是全文围绕其展开的一个细节便是:根据传统,三姐雪子必须在四妹妙子之前结婚。这就再次证明了妙子和雪子各自的感情线才是细雪真正的中心,鹤子和幸子更多是辅助人物,尤其是鹤子,书中描写属四姐妹最少。

    这样一来,电影的核心也应该选择刻画妙子和雪子。因为这样,细雪原著中最重要的情节和价值观才能最大保留。但是在电影中,鹤子夫妇明显有了太多戏份,尤其是给了太多镜头来描写他们迁往东京一事,在书中搬家虽有不舍,但这过程并不重要。谷崎润一郎描写的重点不是搬家时的麻烦,而是搬家后关于雪子和妙子的感情线。估计岸惠子太有名,不能只是打辅助吧。

    (二)对于原著情节的过度篡改

    电影之余原著除了大体主线的保留,具体情节已经被大幅修改。比如:

    1. 雪子和贞之助的暧昧

    这可以说是电影最大的败笔,是一个完全多余,无中生有而且与道德逻辑相违背的细节。

    首先,贞之助作为姐夫更多是关心雪子妹妹,因为这个妹妹心地善良,但就是害羞而且固执,不像妙子会主动和男生好上。贞之助扮演了长房不在关西时照料雪子相亲的重要角色,但姐夫和小姨子之间绝无任何的暧昧。

    其次,二人之间的暧昧也是经不起道德逻辑的推敲。即便蒔岡家已经逐步走向没落,但一个贵族世家应有的颜面和体面还是从未丢失。连妙子和雪子名字被搞错而相继上报之事(一家当地小报纸)都让蒔岡家闹成这样,妙子的行为更是被三个姐姐视作有失世家风度,那贞之助和雪子搞暧昧还得了吗?!岂不是直接打脸蒔岡家的名声。这样看来,贞之助和雪子的暧昧是原著中不存在而被加在电影中的一个巨大的败笔。

    2. 雪子的相亲态度

    谷崎润一郎在细雪中营造了一个不多言多语,不喜表露情绪但又有个人意识的雪子。雪子的所有相亲中,的确数与御牧的这次最好,但雪子本身没有太多的表露,更不要说对御牧就一下子喜欢上了。电影中雪子和御牧一下子就在一起了完全扭曲了雪子让人琢磨不透的人物形象,也没有体现雪子作为一个年过三十的剩女那种相亲屡屡失败的窘境。细雪书没有一个普遍承认的圆满结局,以依然战战兢兢的雪子坐上去东京和御牧订婚的火车结束。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几次相亲不满意,找到如意郎君的雪子。但这不就是我们普通人的际遇吗,那雪子为啥在当时日本三十几岁都未婚?肯定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不管是她的性格,言语,还是心理都让人琢磨不透,让人无限揣测。这样的一个人物,才配得上“细雪”中的“雪”,才能和那个主动又不缺男人的妙子形成最大的相互映射。

    3. 时间线的紊乱

    电影的时间线和原著有很大不同,例如,长房搬去东京一事远在妙子和板仓好上之前,更不用说后面和三好好上。另外,雪子和御牧相亲也是在长房已经在东京住了好几年之后。雪子和御牧的相亲发生在原著的结尾部分,而鹤子夫妇搬家只是在书的中卷左右。这样一来,给阅读过原著的读者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甚至削弱了重点情节,如妙子与板仓的爱情,雪子之前相亲的不顺。同时,把鹤子夫妇搬家这种琐事放到电影时间线的最后作为重点刻画。

    的确无法将原著细节全部按顺序处理,但很显然市川昆这样的修改反而是让电影丧失了与原著相媲美的张力,有弄巧成拙之感。

    (三)写景镜头与物哀

    物哀文化是日本的精髓,被称为现代版源氏物语的细雪自然少不了对物哀的描写。谷崎润一郎在书中提及每年蒔岡姐妹都会去京都赏樱,并将樱花短暂的美丽来衬托女子易逝的容颜。这样一来,樱花所被寄予的就不单单只是美丽,而多了一份美丽的期限。电影开头便是渡月桥和樱花的远景到close-up shots,但这些镜头很明显只是单单描写了这种樱花的美丽,而未曾突出谷崎润一郎那种嵌在这种风华背后细腻的感伤。写景镜头应该更多凸显物哀而不仅仅是物。最后的写景镜头给到了一片雪来呼应标题和描写贞之助因为雪子出嫁失落的内心,可这样的物哀并非原著所想表达,实属好功夫用在了错的地方。

    最后总结一下:

    市川昆的这部细雪远远比不上谷崎润一郎的长篇大作,不论是美感,物哀,价值观,还是对人物的刻画。诚然,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不可能涵盖那么多的内容情节,尤其是细雪这样具有超高改编挑战性的文本。但是市川昆描写了太多不重要的细节,反而没有给到重点情节应有的刻画,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仓促而又漏洞百出。市川昆也许尽力了,尤其是在环境布置和人物着装上。但谷崎润一郎作为六度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才华不是市川昆能够驾驭得住的。

    所以,此细雪非彼细雪。

     2 ) 旖旎的女性物语

    市川昆的镜头稳稳当当,跟随着风景、人物四处游走,就像谷崎润一郎锐利而唯美的文字。《细雪》真亏得交到了这样的导演的手中,才能展现出一如原著一般复杂而饶有情致的韵味来。很多大制作,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然而这部烙上了“东宝映画50周年纪念”大标签的电影,却极具大和美感神韵。大段的篇幅停留在纷飞的樱花与枫叶上,还有华丽繁复的和服,诚然,这些是夸张的,但是正如同大富之家规矩之夸张以及所有伦理人情之夸张一般,终究难以避免。

    四姐妹,败落的旧时贵族出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样到底不是马路上撒欢的野姑娘,老了也不会是亲自动手擦地板下厨房的家庭妇女。像大女儿、二女儿那样,一把岁数,在家操持的是祭祀、婚事之类的场面功夫;或者像三女儿、小女儿那样,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所要张罗的事物,追求不同,却一样能把精神空间塞的满满当当。开场是和风细雨中的翩翩樱花,整个故事其实也波澜不惊,尽管几番来回、甚至还死了人,到底是平静的度过了这一整年。

    故事的主线放在了吉永小百合扮演的三女儿雪子身上,谷崎润一郎的原著中将雪子放在了真善美的那一端,宁静、美好、倔强、温柔,处子一般纯洁,连带着相貌,也是文文弱弱的古典派。相对的四女儿妙子,则是西式作风,以一个道德败坏、桀骜不驯的形象纵横着,尽管作为当下的审美观来看,这种打开桎梏追求自我的道德牺牲很有勇气很有魅力,但是在整个故事的立意上看,显然是反面的。

    雪子的相亲总是以失败告终,她从来没有意见,但是拒绝起来却是斩钉截铁的,几次让辛苦张罗的大姐鹤子与二姐幸子非常失望。作为大富之后,她当然不能屈尊,然而家族的辉煌到底已成为历史,加之年龄渐长,她的选择权相对并不宽泛了,大姐二姐当然希望早日嫁掉这个妹妹,她自己却是不依不饶的。妙子倒是看上了家贫的小摄像师,却被姐姐们私下取笑“并不想有那样一个妹夫”,当初与她私奔的男人更是无用无赖,最后跟从的也是一个不算出息的男人。如梦如幻的细雪之中,雪子身边站着出身高贵的未婚夫,在火车站看着载着大姐一家的火车逐渐走远。那一边,却是俨然家庭妇女状的妙子与前来探望的幸子坐在火炉边聊天。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归宿,即便是亲生姐妹,也不尽然能够走到同一个层面上。

    大女儿鹤子一直守住祖屋,作为长女,这是她的责任。但是在几经变幻之后,她毅然选择与丈夫前去东京开始新的生活,这不仅是大地主大家族结束的象征,更是人物心理的转变——从骄傲而矜贵的女系转向了日本传统的依赖男性的生活方式。最惆怅的是二姐夫贞之助,他在酒馆中泪眼朦胧道:“她要结婚了。”这个“她”,指的是三女儿雪子,贞之助对于雪子的暧昧之情,是很值得玩味的。

    二女儿幸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风风火火、大情大性,七情六欲摆在脸面上,美的招摇。夫妻之间很明星的是女强男弱,招进门的女婿,到底是让着老婆三分的。在这种性别压抑的情况下,看到雪子那般稍带病态的婉约的情致、好似极度需要呵护,自然会激发出不一样的心态。更何况雪子是美丽的,在樱花飞舞中四姐妹抬起脸来,都是美丽的,唯独雪子的美最切合这短暂而绝伦的绚烂。全片中最绮丽的画面便是,贞之助下班回家,无意之间看见正在修建指甲的雪子,雪子带着含蓄而神秘的微笑,看着她,慢慢的用和服下摆把袒露的大腿遮盖上。贞之助的表情仿佛是窥伺了一副全世界最美好的艺术品,原本是不可望更不可及的,如今却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几次相亲,他内心都是希望不成功的,当雪子拒绝婚事之后,姐姐们指责,而贞之助内心深处显然是高兴的。即便不能得到,这么一个可人儿每日在家里进出,也仿佛是拥有了她一般。所以千挑万选之下,终于捡到一个出身、经历、成就都算非凡的男人,他的溃败心理可见一斑。以血缘、婚姻而联系在一起的一家同胞,彼此之间的爱慕、嫉妒、关怀、护短等等各种情状综合到了一起,教人自己也琢磨不透,到了最后,才发现其实爱大于一切。所以一直对大房有点龃龉的雪子在送别大姐之时若有所失,所以高高在上的幸子对待落魄了的妙子时还是提携着帮忙着的。说到底,一家人呀,这个是天生的,没有办法的。

    溃不成军的,是那个战争的时代,是那个战争时代之下的旧体制。大的家族终究落下了帷幕,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迁移的迁移,女儿家的美其实是一轮斜阳,染红半边天的时候最灿烂,之后,就了无声息了。

     3 ) 东方传统美学的浓墨重彩——观《细雪》

    一部尽显东方传统和东方女性温婉细腻之美的电影,女性为主体的家庭琐碎在导演的镜头下却如此缠绵细致,如细雪般轻柔,是一种萦绕在心间的那挥之不去的对家的依恋和乡愁。

    樱花,红叶,细雪构成这个电影精美优雅的意象,如果要做比喻,长姐鹤子和二姐幸子是开到深秋的绚烂,她们的人生如红叶般历经世情风雨,却不改鲜艳敦厚的本色;老三雪子则如细雪般轻柔体贴,她热爱小孩,热爱她的家庭,是一个母性十足的女人,战争年代,日本国青年男子到前线作战去了,年青女子不得不与更年长的中年男子相亲(还要忍受对方苛刻的挑剔),然而雪子始终是微笑着的,吉永小百合把一个体现东方忍耐品格的女性表演的如此传神,在观众的心中,她似乎是一个比两个姐姐更保守内敛甚至心如槁木的女子,但在火车上,面对一个英俊健壮的年青士兵,她痴迷神往的双眸和动情的微笑却告诉我们,她其实内心深处依然深藏着一颗向往着爱情忐忑不安的激情。老四妙子与几个姐姐个性截然相反,她的生命和爱情如樱花般奔放热烈地盛开,她不顾自己的家世和身份毅然决定与一个身份卑微但傲骨铮铮的男子相守,即使清贫的生活也不能改变她鲜艳灿烂的本色。

    这部电影主要以两个妹妹的婚事为叙述主线,伴之以大量琐碎的家庭琐事,包括家庭主妇的猜忌和流言。但如此女性的一部传统伦理色彩浓厚的电影,其视角依然是男性的。导演以二姐夫的视角展开,表现在他眼中几个姐妹的柔情和美好,尤其是他对妹妹雪子的怜惜和疼爱,他是这个家庭标准的善良厚实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男性核心,尽管觉察到雪子对自己含蓄的脉脉柔情,尽管他自己也对雪子有隐约的动心,但他依然坚守一个好老公的底线,没有跨出超越伦理的那一步。所谓发乎情止乎礼的东方传统道德,在二姐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电影最后,雪子的婚事终于解决了,他独自一人却在酒馆内对雪把饮,轻柔的雪花如雪子曾经注视他的柔情,但那样的美好是不可轻易玷污的,雪花静静地融化,消失,雪子那双温柔的双眸也在离他而去,此情此景,怎不让人伤感?一个年近不惑的男人在细雪的天气里不禁黯然伤心,泪如泉涌……

    电影在几姐妹踏青赏花的绚烂回忆中结束,这部电影中所寄寓的是一种男性视角对女性世界细腻柔软的依恋在樱花细雪的绚烂温柔中无限放大的浪漫情怀,其背景依托是传统的东方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是将东方传统加以润色和浓墨重彩表现出来的美学世界。

     4 ) 这一版的优点是美术和巅峰时期的吉永小百合

    这一版的优点是美术,和市川昆是美工出身有关。开篇第一个画面是樱花带雨,一看就是很聪明的导演,和原著四姐妹故事中带点伤感的美非常契合,而且电影的主题在姐妹情谊,以几次赏樱游玩串联,最后姐妹分离,以一个抽象唯美的赏樱画面作结,樱花带雨确实就是最恰当的开篇。

    还有一部分的美术体现在服饰装饰上,影片中有不少细节呈现,原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描写的家庭是没落贵族,莳冈家曾经是大阪三大富裕家族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设置,所以姐妹们的赏玩趣味,服饰品味,甚至是为人处事的态度皆与普通家庭不同,表面上当然是由那些精美的服饰等来展现。

    当然再深里看去,影片做得还稍嫌不够,比如雪子的婚事是因为贵族遗下门当户对的观念,也是因为出身导致的墨守陈规旧俗,她的温柔内向,除了性格也有贵族风范,比如接受家庭熏染较少的妙子,就是完全不顾礼数的现代女性,比如在影片里很出挑的阿春。因为贵族礼数,原著中诸多描写都围绕事情都利害考量,礼数周全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细致的一面。

    《洗雪》肯定不是一部电影的容量能承载的,因为这本琐碎的著作,并不想要太强的戏剧性,拉拉杂杂讲述下来,每个人物的轮廓才慢慢清晰起来。正是它的“细”和“平”,才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尤其是安排了一条姐夫和雪子的感情线,倒是和谷崎润一郎其他作品气质相符,但是放在这部里简直莫名其妙。雪子本来就是遵循旧礼的保守性格,况且整部小说完全没有这么荒唐的一个角色,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小说的气质。

    小说中最离经叛道的妙子,最后遭遇了病痛和丧子,丧子的悲痛和雪子待嫁终于形成最后的高潮,故事结束。而描写中那百无一是的富家公子,即使在被最重抛弃,经济窘迫,希望讨还一些金钱,也说得极其委婉,金额也相对合理。其实并非电影中呈现的索要封口费的无赖嘴脸。

    这部电影最好的当然还有巅峰时期的吉永小百合,永远低着头,怯怯不敢说话,独处时感怀花木会自言自语,也会将脸贴近那只温柔猫咪,遇到美好和悲伤都会暗暗落泪的雪子,大概这一版是表现得最好的了。

    谷崎润一郎说他一定要遇到一位自己敬仰的美女,才能写出好的文字,也许他当时也遇到了像吉永小百合一样自己的雪子吧。

     5 ) 细雪常至,细雪常逝

    本文初见于「人大电影协会」微信公众号“2021.12.12 周日放映”推送,调整格式后刊评于此。原推文可见末尾链接。

    ·古典的掠影:从传统风华到现代时空

    电影《细雪》改编自1948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原著作者谷崎润一郎常被视为日本文学“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笔法糅合了《源氏物语》式的物哀风气和波德莱尔式的现代意识。凭借同样敏锐且深厚的美学感觉,导演市川昆亦在影像上延续了原作的氛围和基调,无论构图的设置还是色彩的调配,都恰到好处地描摹出一幅昭和望族的生活图景。

    然而,纵有祖屋旧宅、和服织缎、传统仪式等的多番点缀,终究无法阻拦或掩盖新兴时空的到来。身着传统服饰的莳冈姐妹为赴相亲也只得乘上“有轨电车”,特立独行的妙子为自主之故生活在“新工业区”,而从未离乡生活的大姐最后还是随“蒸汽火车”到东京去。值得一提的是,“火车”显然构成常见于日本战后电影重要的视觉要素和意义象征,从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1953)到木下惠介《楢山节考》(1958)再到本片,火车——作为“黑船”的另一重历史映射——俨然成为现代性加之于日本社会的“闯入者”形象

    旧居室与新工业

    湮于黑暗的和服织料

    三部电影的三辆“火车”

    ·形式的嬗变:从小津安二郎到市川昆

    虽然同是“嫁女”故事,较之小津安二郎的系列题材作品,《细雪》的形式手法或电影语言却显著地不尽相同。身为日本影坛“四骑士”之一的市川昆,与另外三位同仁(黑泽明、木下惠介、小林正树)一样具备一种内向性的反思精神或批判意图。因此,《细雪》基本上颠覆了“小津宇宙”的秩序结构,并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外显的表意形式来书写另一种“嫁女”。譬如,镜头从低机位的“端坐”(小津)变为高机位的“悬视”(市川)从中景的“端详”(小津)变为或特写或远景的“凝望”(市川)从稳固的“不动”(小津)变为或推拉或摇移或跨轴的“不定”(市川)......而上述一系列形式的嬗变或内在的反叛,在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作者及导演的某种立场的悄然显露,并因此使得这个看似古典的故事以反传统的方式遭到书写。总之,或许形式本身就整体性地构成面向那个时代的一道元层面的隐喻,正如寓言——既指向若干内容,又代表某种方法。

    从仰到俯:“站起来”的摄影机

    视觉要素的布置密度:从平衡到失衡

    ·时势的入侵:作为实在界的特定年代

    从作者立场来看,无论谷崎润一郎还是市川昆,二人都不同程度地主张“反战”而站在彼时主导力量的对立面。而对于作品里的莳冈家族,其生活之流亦不可避免地遭遇战争不同维度的进场。需要留意的是,电影截取了所谓“昭和十三年”即一九三八年的时间片段,后者在历史上则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1937)与二战全面爆发(1939)的中间过程。实际上,随着叙事的逐步开展,战争的迹象正是会渐渐渗入电影所刻画的唯美现实,恰如作为“实在界”的战争不再停留于某种个人或集体想象,而是“实在性地”重塑以古典为名、以传统为貌的符号世界——由此,入侵他者的锋刃最终也刺向/入侵了大写和小写的自己。因此,《细雪》的走向似乎并不仅仅是微妙的“情哀”,更暗示一种宿命式的“悲剧”。细雪常至,细雪常逝;情常寄雪,雪本无情。

    须受审视的电影背景

    街头飘过的战争时报

    12.12 周日放映 | 细雪常至,细雪常逝

     6 ) 电影《细雪》谈笺

     近日在读日本文学大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又正好收了其代表作《细雪》的电影纪念版,所以谈谈《细雪》这部日本文学和电影中杰出的“纯美”作品。
    细雪,静静落下,悄怆幽邃,如大江东逝般不可遮挽。
    日本人将初雪称做“风花”,极言细雪的缺乏质感。在日本文字里,花和雪总有着必然联系,“风花”是指初雪,“花雪”却又用作专门季词描写落樱,只因樱花落下亦如冬雪随风阵阵飘零。
    还记得《悲情城市》里的手卷写道,“尽情飞扬吧!我随后就到,大家也都一样”,仿佛尽情飞扬的落樱便该是人面对死亡的最佳态度。日本文化素来推崇武士精神,樱花的猝然逝去便给了他们极佳的红尘注解,而侯孝贤的引用则多少沾染上了缅怀的色彩。
    1983年,由东宝公司投资,市川崑导演将谷崎润一郎名著《细雪》改编为电影,并由市川先生亲自主持脚本撰写。这是《细雪》第三次被改编为电影。东宝的这一版《细雪》,不啻20世纪80年代日本顶尖影人的聚会,直至今日,影片仍被X世代青年推崇为“最受欢迎日本本土电影”第9名。这是市川先生的成功,更是日本传统文明同现代社会洋流融合的表征。
    和一般总与死亡联系的樱花相比,《细雪》的立意更注重保护日本文明中“纯美”概念的完整,谷崎润一郎作为《源氏物语》的现代日语版本译著者,他本身主动承袭了日本传统文学的衣钵,更将传统文明概念深植入文字当中。
    从表面上看,《细雪》只是记录着1938年前后,二战初期日本没落名流家族的旧日生活片断,无论描摹手法、枝丫蔓延程度都会让人想起曹雪芹的长篇自传小说《红楼梦》。同样地,《细雪》成功之处也在于通过文字保护旧日本世俗文化精魂,就如同现代中国人读红楼,更多关注在书外,眼睛注视的是数百年前中国社会的生活步伐及其背后蕴含的世俗哲学体系。
    从文本地位来讲,《细雪》本身已经处于崇高位置,多年前萨特访日,言谈提及自身推崇的日本文学,举例谈及的便是《细雪》。
    毋庸质疑,类似的文本总是很难改编,一个失手就变成“形式大于内容”。
    然而市川崑珍重地利用摄像机收藏起空中最后一缕婉约香气,如同珍藏旧式日本女性风情手卷,然后不期然通过观众双眼将之和高速发达的现代文明冲撞对比。
    《细雪》的叙述不温不火,基本采用固定机位中间穿插大量和服、腰带等女性饰品静物描写,你很容易从中联想起《青木瓜之味》。同陈英雄惊人相似的是,市川崑选择在战败前结束故事,将最美丽时刻保存在苍冷的时间画卷里。
    《细雪》镜头前,雪子静静站在月台上,注视着细雪中大姐鹤子的火车渐渐远去,与此同时二姐幸子同私奔的四妹悦子坐在屋内,眼看着窗外漫天飞雪飘入暗淡的河流,四人难免忆起当日姐妹同在京都赏樱时,风吹落樱如雪乱的情景。而银幕外观众必然想到的则是时代的终结亦如细雪飘落般不可挽回。
    故事推动观众思索便好,导演和编剧都不必立意去指导民众思考。
    如果要推荐一位中国导演观看《细雪》,我想那人该是张艺谋。
    市川崑的形式肯定大于内容,但是他做来便如同行云流水。同《细雪》相比,《英雄》最大的败笔在于细节的疏忽,剧情叙述是因为细节而丰富,一旦脱离了骨肉,精魂便无处可依。
    眼看《细雪》,我们窥见旧式日本女人是如何推崇维他命针剂,就如同如今的名女人着迷打羊胎素。

     短评

    嫁与不嫁,美丽容颜皆如樱花般转瞬即逝;叙事与情韵充满古典伤感味;四姐妹代表的四种女性形象,女人的一生都在操持着这些无关时代风云的琐碎事,但它们是永恒的光景。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市川昆的室内调度:通过「人物-前景物-后景」的构图层次构建出一个视觉上极为丰富的景深空间,在柔光光线的发散中完成前后焦点的转移,却又在人物肢体发生运动时切回深焦,摄影机也总是朝向空间斜角处取景,于是观众对人物-空间的观念被进一步明确。但一到室外戏时,摄影机的运动被明显降级/减速,焦点从未变更始终在人物身上,也就不可能如室内戏般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调度。不过,摄影机其实并未介入影像本身,虽然其在场感是被一直确立的,但所投射的视线却始终站在不同于人物的立场,这也就解释了文本表义象征性与时代性的产生。

    10分钟前
    • 某个牛仔
    • 推荐

    “虽然发生这么多事,季节换了又换,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没变。”该片融合了日本传统家庭文化和服饰文化的精髓,导演将四姐妹拍成了樱花下最美好的景色,实在是美轮美奂。场面调度也同样精彩,三场戏记忆犹新:开篇特写转全景的十分钟、中段两场争吵戏、后段雪子前往贵族后裔相亲。吉永小百合太美了

    14分钟前
    • RYZ
    • 力荐

    早上看了papi酱,晚上看这个,语速简直是papi酱的1/10,喔不,1/100。里面的和服太美了啊。

    17分钟前
    • murmur
    • 推荐

    纵然气质美女再多,但没有长镜头的电影不是好电影,细节刻画不多的电影也不是好电影

    2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极致的优雅也是一种残忍。俏皮的“烟火”,也是另一风情万种。新时代里,女人理性的勇敢,男人感性的风流。有淡墨的长久,也有娇艳的美丽。雪细细的下,我在等你踏雪归来。

    24分钟前
    • 力荐

    布景服饰华美,剪辑笨重,特写突兀。新加入了雪子的暗中情愫与原著人物性格不符。大姐鹤子戏份加重,配角小丫头极出彩。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吉永小百合真是漂亮,又温柔。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即便主控思想是较为传统保守的家庭团结的"面子",但依旧在四姐妹之间用非常丰富细致的笔触描写别样的矛盾、争斗和利益纠纷。市川昆导演手法稳重老练,2个多小时看下来完全不觉得疲倦,非常顺畅。二本片的"里子"其实已经不像结尾二姐幸子说的"世事常变季节流转,结果什么都没真正改变"那样。大姐迁走到东京,将家族长辈的大权被迫移交给二姐,二姐在没有去送别大姐的前提下到四妹的房间里叹息哀伤,而四妹房里烧茶水连个炭火炉都没有,更别谈四妹将继承的财产放弃。这种此地无银的桥段,正好一刀刀切到了“家族”的命根子上,无比冷血和现实。

    32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力荐

    漫漫樱花,灼灼红叶,皑皑细雪,寸寸和服,款款柔情,娓娓道来,笔调细腻而隽永。新加入的情节线使影片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原著。PS:有人说,市川昆的改编让影片浸染上了简·奥斯汀和小津安二郎的风味,例如隐约可见的幽默感,以及新旧思潮冲突对家庭的影响,深以为然。(9.5/10)

    3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儿女情长,家庭琐事,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被放大,可都要事关人生大事。日本的亲情关系与中国无异,辈分与观念的差异造就矛盾,市川崑的镜头好干净,服饰与构图都相当有考究。此外选角,吉永小百合与古手川佑子真的好像姐妹,石坂浩二的女婿却有种梁朝伟的感觉。

    41分钟前
    • Aguai
    • 力荐

    诚如佐藤忠男所言,市川昆是超一流的“演出家”:他并不专注于自身作者气质的建构,而是着力于影像化文字原本的灵魂。本片虽然竭力淡化了谷崎文风中“形而下”的部分,但仍不失为一部视觉化谷崎美学的杰作!【9↑】

    44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4.5.四种女性是不一样的樱花,华服,美景,美食难掩人生的缺憾,二姐与二姐在各自丈夫面前的失势和埋怨埋下女性意识缺失的伏笔,与其等待对的人,不如先成为对的自己。第一遍看嫌故事推进慢,第二遍才发现各自观念的暗自交锋结合唯美的内外景掩映,看似折衷暧昧实则针尖对麦芒1080p-GCJM

    49分钟前
    • Eden's Curve
    • 推荐

    空镜头很美,不管是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还是最后的细雪!樱花下,四姐妹,绚丽文雅的和服,犹如古典画卷一样美丽。喜欢大姐二姐,争吵之中突然相对而笑,结尾两人彼此谅解相拥哭泣,总觉得感情好的姐妹就是这个样子。最不喜欢的可能就是二姐夫对雪子暧昧的情感,犹如一副完美的画卷沾上污渍一般。

    50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推荐

    细雪过后,春风雨露,已是另一季。

    52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细雨濛濛,京都赏花;细雪纷纷,大阪送站。细节之处见细腻。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1 最喜欢妙子的长相,萝莉控 2 下雪天喝一盅酒,嫁女儿,秋刀鱼之味喂 3 OAO 原来谷崎润一郎也有写纯爱的时候啊,本来想看看口味重的 4 看着看着就下雪了,也是细雪,这个电影打发了下午,很衬

    55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和服大片。东宝五十年纪念,除了和服和口红品牌的强力植入,估计还有关西旅游局的倾情加盟,确实非常美啦。其实既然拍了这么长,可以说更多战争对时局和大户人家的影响,以及对女性心理的刻画,感觉吉永小百合相亲了一万多次,减少为三次即可嘛,相到后来,她没有崩溃,我差不多崩溃了...

    5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古手川祐子真素太可爱了。难忘四姐妹并肩走在烂漫樱花下的镜头,花落人团圆,雪落人离别。美术设计和场景造型都挺好的,尤其是一套套的精美和服看着就是名家手笔。但是把原著中清清白白的二姐夫改编成暗恋雪子的欲求不满样还是让我很无语。偏偏男演员长得太像梁朝伟加姜大卫的结合体,让我实在讨厌不来

    1小时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嫁女是家庭剧最好看的,就像树木抽芽、开花、结果都有风韵,但暮春落花时最是诗意,凄美有时,明丽有时,叹散也叹聚。雪下了,姐妹分离,规矩破碎,连战争也将有结束,每个人都得到归宿,却免不了怅然若失,或者失,就是得的一部分,惟可惜“明年不能与你在京都赏花。”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