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深夜前的五分钟

    深夜前的五分钟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刘诗诗,三浦春马,张孝全,牛犇,余娅,王志华,沈柯心,沈柯仪,张一白 

    导演:行定勋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HD

      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

    • HD

      五尺天涯

    • HD国语

      诡夜迷情

    • 更新HD

      美丽吸血鬼

     剧照

    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1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2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3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4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5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6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16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17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18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19深夜前的五分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上海某个里弄不起眼的角落里,为了学习机械表制作技术的日本青年阿良(三浦春马 饰)埋首工作。他在泳池偶然邂逅了美丽女子若蓝(刘诗诗 饰),应对方之邀,阿良帮对方选择了送给他人的礼物。以此为机缘,阿良得以结识若蓝及其双胞胎姐妹如玫(刘诗诗 饰)。与沉稳恬静的若蓝不同的是,身为知名模特的如玫落落大方,开朗洒脱。但在进一步的交往中阿良发现,若蓝对如玫抢走了许多她的东西抱有深深的怨恨,甚至连她最初喜欢的人天伦(张孝全 饰)如今也成为如玫的未婚夫。两个孤独的人儿敞开心扉,阿良和若蓝坠入爱河。谁知命运急转直下,如玫与若蓝相约前往毛里求斯做婚前的单身旅行,结果却发生了意外。  姐妹俩只有一人回来,而她究竟是谁,没人能分得清楚……

     长篇影评

     1 ) 话可以乱说,衣服不可以乱穿

    这电影有两个标签,爱情和悬疑。我上次看的爱情悬疑片还是《神♂探♂夏♂洛♂克》,不过这俩显然不是一回事。虽然本片基本上算是部日本片,而日本又是个推理小说与推理影视剧大国,再加上本片有着一个会让人联想到“月黑风高杀人夜”(当然也可能联想到的是“青春期男生独处的快乐时光”)的冷峻片名,但是抱着看一出精心设计的密室谋杀案的期待值去看片的话最后绝对会遭遇《走近科学》式的打脸。即便只是想单纯看一出孪生姐妹撕逼大战这样的好戏,最终也难免失望。整部电影非常平淡,最激烈的场面也就是张孝全推倒刘诗诗的那个镜头了。这里真就是单纯推倒在地而已,没干别的,没看过的朋友不需要有额外的期待。

    之前不多的日语文艺片观影经历让我在看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大概会闷到什么程度,所以也没有因此太伤感情。也因为知道是文艺片,所以压根就没期待过最后会出来个震你一下的惊天大反转,对于终究沦为《走近科学》式噱头的“悬疑”标签也就没太放在心上。慢节奏有慢节奏的好处,大量留白的时间交给观众自由打理,去尽情的脑洞大开,然后在脑补和自行解读的过程中由于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到这电影中来的,就会不自觉的给电影更高的评价。文艺青年看这类文艺片看出优越感来常常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有个前提,影片最起码的卖相不能太差,就算是一杯白开水也得先让人喝下肚,不能因为不卫生或是有异味而让人难以下咽。从这方面来说,我觉得本片是合格的。无论是演员外形还是场景布置都与这个故事应有的气质相契合。虽然取景地是忙碌喧闹的魔都,但是,借用房屋招租广告上一句常见的瞎话,导演对场景的选取与使用可以称得上“闹中取静”。也因为在视觉上柔和舒适的呈现,我对影片的整体印象比较好。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基础上,电影还有个虽然比较有趣的主题,起码在我这种不怎么文艺的普通观众眼里算是很成功了。

    日本的影视作品常常会在细腻温柔的外观下隐藏着残酷甚至变态的情感,或者可以说这种残酷与变态也是其细腻的一种极致体现。如果是被英语片里的普世价值熏陶惯了的观众,有时会发现自认心理素质还不错的自己在看一些日本电影时突然变成玻璃心了。这部温和的电影倒不至于有什么特别变态的主题,但也与西方商业片长期灌输的追求自由、人格独立这些价值观大相径庭。我所理解的影片主题是,物品或者人的价值是由用户的主观感受来决定的。一块过世亲人留下来的表值不值得修取决于它在继承遗物者眼中有多重的纪念意义。物品的用户很好定义。那么人的用户呢?我们每一个人的用户就是我们社会关系网中的其他相识的人。越亲密、越熟悉的,越是深度用户。如果两个人有着完全相同的社会关系,而她们外貌一样、经历一样、记忆一样,如果最后连性格也变得没有区别了,那么对于其他认识她们的人来说,她们俩就是一个人,或者说她俩到底谁是谁这件事不重要了。这是从一个相对冷酷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时得出的理解。如果换个温情一点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成,这部电影是在劝像片中阿良一样对自己的爱情感到困惑的人,珍惜眼前人,既然带来的是同样怦然心动的感觉,那就不妨勇敢追上去,至于她到底是如玫还是若蓝,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以往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双胞胎,要么就是同步率百分之百并以常人难以达到的完全默契来制造喜剧效果或诡异的惊悚感;要么就是刻意突出相同外表下截然相反的人物性格。本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前半部分刻意强化孪生姐妹的性格差异,而后半部分又让差异模糊。其实一开始的区别只是导演施的障眼法,为的就是让观众像片中张孝全扮演的天伦一样,为回来的究竟是哪一个这个问题而纠结。如我上面提到的,两姐妹各方面几乎都是一样的,而经历海难之后性格大变,原来可以作为区分依据的性格也失去了作用,所以已经无法判断回来的到底是哪一个了。现实生活中一般是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正常情况下孪生兄弟或姐妹之间或是他们的家人为了日后生活的方便会刻意给他们做“记号”来进行区别。本片中也有这样的记号,就是两姐妹小时候穿的颜色差异极大的衣服。这个属于自己的记号就像是《盗梦空间》里的图腾一样,要妥善保管,不能随便让别人碰,不然就会精神错乱分不清现实与虚幻。一切事情坏就坏在两个熊孩子从小喜欢没事交换衣服,甚至直接交换身份,记号的作用被她们擦掉,她们也就无法正确分辨自己的身份了。可以说这对双胞胎的情况就是一个意识生活在了两具身体里面。后来若蓝又有了新的标识自己的记号,或者说图腾,就是阿良送给她的那只慢五分钟的手表,结果因为它被留在了毛里求斯而再次无法发挥作用(当时看到刘诗诗说要去毛里求斯的时候,心想她这也是要去找拉不拉卡吗?我印象中几年前的影视剧里提到“毛里求斯”时还总是把它当做个鸟不拉屎的国家的地名来制造笑料用的,结果现在居然变成小清新净化心灵的旅行目的地了,毛里求斯旅游局办事真是十分得力)。最后女主角拿回了手表,并不代表她弄清楚了自己究竟是谁(因为图腾一旦失效就是无可挽回的),只是代表她决定了接下来生活的方向,不过这对于在等待她的善良单纯的阿良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部电影争议比较大的应该是女主角刘诗诗,主要是她之前接演的几部电影的质量大多让人捉急(《绣春刀》是例外,不过那电影的票房太让人遗憾了,而她在其中又没有多少存在感)。在本片中她的表演我觉得虽然不算太惊艳,但也不至于拖后腿。如果她不是在出演前就已经有了这么高的知名度(和相应的黑历史),也许这种表现还会被文艺青年们视为清新脱俗的典范而把她奉为文艺女神。唯一让我不太满意的是她的声音,这个见仁见智,也有人觉得用这种有气无力的方式讲出来的台词显得更淡雅更文艺,反正我是享受不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扮演日本进口专业接盘侠阿良的三浦春马,虽然中文并不标准,但还是尽量在语气语调上贴近角色,而且本身音色就很悦耳,所以听他讲中文虽谈不上很享受,也不至于太遭罪。阿良的戏份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段。一段是四人第一次乘车去打高尔夫球时,车里天伦问他爱看什么电影,他回答说不怎么看电影。当时我就在想一个不怎么看电影的人说出来的自己最爱的电影应该是最能代表这个国家的了,我就猜他可能会说吉卜力的,当时脑子里的画面就是吉卜力的那个龙猫的标志,结果下一秒钟他果然就说了龙猫。另一处是他跟若蓝去露天电影院看电影,看的是《五朵金花》(后面又去了一次看的是《小城之春》,但这部电影我没看过,所以就没什么可详细说的了)。贯穿本片始终的一条线就是对若蓝和如玫这对姐妹身份的辨别,而《五朵金花》的故事主线也是男主角不断把爱人的姐妹误认为自己要找的金花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致敬方式也预示了接下来两位男主角将因为双胞胎姐妹的身份问题而遭遇的困惑。

    其实我一直对于双胞胎中的另外一个的下落持乐观态度。我想也许两个人都没死,都回来了。按我的设想,事情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两姐妹在毛里求斯旅游的时候,恰好碰到一个长得像蝙蝠侠的人。那人见两姐妹骨骼精奇,便主动提出邀请:你们很有思想,跟我学变魔术吧。回来之后两姐妹开始以一个人的身份生活,而另外那一个为了计划的隐秘性就需要另外找个身份隐藏起来。有哪个角色是影片后半段才出现的呢?对了,就是那个跟如玫搭档拍电影的大叔演员。所以应该是两姐妹一人一天轮流以如玫的身份生活着,而在其中之一扮演如玫的时候,另一个就扮演这个大叔默默跟在她身边。我觉得我这个构思真是既巧妙又有独创性,打算据此再写个剧本出来。听说过两天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要来中国宣传新电影,我打算把自己这个Idea跟他说一下,应该能给他不少启发。

     2 ) 《深夜前的五分钟》观感

           整部剧的节奏比较缓慢,但也还好,前半段谈恋爱撕逼后半段搞悬疑,并不会觉得很闷。很遗憾迟到五分钟,童年片段没有看到o(>﹏<)o

           导演景色拍的很美,主演在影片里的颜也很好。一姐的颜终于不被发型拖累,没有讨厌的抬眼皮慢动作。春马也非常的萌,张孝全虽然出场不多,但很有范。

        我喜欢前面聚会那场,虽然如玫把气氛都搞砸了,但四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心事很有意思。阿良和若蓝滚床单那段很美很纯,很戳少女心。阿良虽然出场就很呆萌很内向,可是追女孩手段还是很有的嘛!后半段,双胞胎发生事故,电影开始走悬疑了。

        后半段,一姐演的不够张力,悬疑是靠剧情来推动的。最后活着的是谁,我和小伙伴觉得答案还是很明显的,记忆混乱的人难道生存技能也会刻意压制吗,因为不能确定是肯定的答案,所以觉得活着的就是那个人。

        回到家中,再回想起影片细节。比起研究活着的是谁,更喜欢回想姐妹俩的性格,到底爱演的那个是谁?一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如玫略婊,若蓝说“我所选择的人生总是被她抢走”。演戏,恋人,还有记忆,都被如玫抢走。

        一开始看片的时候,站在若蓝角度,毫无疑问如玫给人的感受略为bitch。但多次回想细节,突然发现,这一切都是若蓝的一面之词。若蓝说的记忆,两个人都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可是如玫的伤疤我们看到了,若蓝没有,若蓝只是先手说出自己的记忆被抢了,自己受伤留下了伤疤。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伤疤。

        回想起影片初若蓝选择了钟送给如玫,当时看的时候心情是有点怪异的。都知道,在中国,送钟是不吉利的。后来如玫也说出来了。虽然礼物是阿良选的,但若蓝还是送出去了。若蓝的内心,其实是很阴暗的吧。

        如玫说姐姐更自由,姐姐更爱演戏。其实在如玫的内心里,存在的痛苦不亚于若蓝。她觉得自己的记忆被姐姐抢走,很多时候若蓝更爱演戏。所以如玫她受够了,在聚会上,她爆发了。

        她说“如果我们想假扮对方,你们完全分不出来的”、“我们分享双方所有的事情”。如玫在阿良面前假扮若蓝,但是她自己揭晓谜底,这是一个恶作剧。而若蓝假扮如玫,天伦看不出来,若蓝也没有解释。她们双方分享所有的事,但若蓝会游泳,如玫并不知道。若蓝并不是毫无保留分享所有的事。

        如玫说可以享受双倍的人生,问阿良明不明白,意指交换伴侣。她为什么要在未婚夫天伦面前说这个。她是否是说给若蓝听的,她知道若蓝扮演过她,她其实很不开心,想问姐姐为什么这样做?

        天伦说如玫跟她看过电影首映,但如玫一片茫然。所以这里是说若蓝确实扮演过如玫,并且不曾对如玫说过。

        从头到尾,若蓝才是那个更爱演戏更自由的人。她享受双倍人生。她也许喜欢天伦,所以在如玫跟天伦在一起后,她不甘心,她扮演如玫。她觉得如玫抢走她的一切,包括记忆。直到后来,遇到春马,拥有了五分钟的世界,在毛里求斯的旅途中,她祈祷,她找回来自我。她不想在早分五种,晚五分钟的世界里,她觉得这样就好。

        而在事故之后,剩下的那个人却被怀疑,在别人的怀疑和希望中失去自我。直到最后,在毛里求斯的事故地点,拿回来那只手表。表上的时间是校对过的。过去的已然过去,剩下的做回自己。

        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
        他爱
        在别人的身上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别人不爱你 你不要烦恼
        他们感觉
        你是谁
        而你是一个陌生人
        做你所是的人
        即使从未爱过
        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
        你只经受
        少数的悲伤

     3 ) 20条线索告诉你活着回来的到底是谁!呕心沥血哇!!!

    这片子有点意思,大多数人脑子都烧没了,感叹若蓝如玫傻傻分不清楚,于是乎找了完整的两个小时着重研究了一下本片的细节,再于是乎,有了以下结论: 回来的是若蓝,死掉的是如玫。 以下内容借鉴了热门影评中的人物称呼,即明确的“若蓝”“如玫”和不明确身份角色的“刘诗诗”。 1、若蓝和如玫中确实只有一个是会游泳的,游泳的是短头发的,短头发的是若蓝,所以会游泳的是若蓝(同时,和阿良主动搭讪的也是若蓝,在那个场景中如玫就没出现过)。 2、也许阿良的确是具备一些辨别若蓝和如玫的能力的,因为四人约会之前,阿良看到副驾里的人,就问“如玫?”,如玫说是。当然有可能是因为头发。 3、————高亮————跳舞,这里要如玫曾经说过“虽然看上去任性自我,但实际上,若蓝才是那个自由随性的人,她心灵手巧,又很惹人怜惜,我根本比不上她,我很羡慕若蓝,就算是当演员,也是若蓝比我要更适合。”因此我认为可以在若蓝和如玫之间无缝转变的人应该是若蓝。比如如玫在和阿良初次见面的时候,阿良没看出她其实不是若蓝,但观众其实都看出了对吧,所以让如玫装若蓝,我觉得她做不太到。而这里也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当演员”,以如玫的本事,也就当个模特,而能够驾驭演员这个职业的,其实是若蓝。 4、如玫一直在话里话外说换角色换角色,但其实希望换角色的是若蓝,她被说中了心事才会负气而走,这条是我YY的,无真凭实据,但如玫的确把若蓝给说急了,所以我猜,若蓝对“变成如玫”是有期许的。也就是说,若蓝有可能故意希望自己变成如玫,并且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收到五分钟线索的是若蓝,若蓝因为晚点五分钟而只能与阿良看下一场到她和天伦上车中间无暇换人,天伦买了一套新衣服,若蓝收下后当即打开看,此时手上没有戒指,所以收到衣服的是若蓝。注意除了五分钟,衣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6、如玫曾经给阿良看过戒指,所以戒指是结婚前就戴上的(在中指),后来阿良在天伦的请求下到刘诗诗家里,阿良说恭喜结婚的时候,刘诗诗摆弄了一下戒指(在无名指),说谢谢。看戒指的时手法是不一样的,且这个细节让我认为刘诗诗是不知道如玫曾经给阿良看过戒指的,初步判定刘诗诗是若蓝,这条应该是我总结的所有线索里最没有说服力的。 7、阿良去对表,钟是按时走的,是因为钟是如玫的(钟是线索)。刘诗诗没对过如玫的钟。刘诗诗看到阿良站在钟前面。 8、若蓝走之前穿着本应该属于如玫的衣服,对着镜子捂着脸,我认为是这是对下文的暗示。如玫和天伦是CP,同时若蓝想要做如玫。阿良对天伦说“在毛里求斯的医院里,她醒过来抓住了你的手。”所以这唯一的人醒了之后,不管她以前是谁,现在她就是如玫。 9、————高亮————刘诗诗结婚后去和爹妈吃饭,拿出了包括那件衣服在内的两件,我记得之前有个暗示,如玫和若蓝很容易买到一样的衣服鞋子,若蓝让阿良给挑礼物,就是不想重复,但是这件衣服是天伦买的,和姐俩的品味无关,所以这件衣服应该就是天伦给若蓝的——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件了,真正天伦买的那件被做为若蓝的“遗物”出现在家里,而这件衣服,是作为“如玫”的若蓝自己买的,因为只有她才知道天伦送给如玫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同样,天伦说“不是我买给你的吗”的时候,刘诗诗手上有两件衣服,但是她看的那件的确是天伦买的,她很明确天伦嘴里说的是这件衣服而不是手中的另一件,而她最开始没有留意到天伦刻意指的是这件衣服,是因为这件是她自己买的。所以她是若蓝。 10、————高亮————天伦的电影,去毛里求斯之前如玫已经看过了,但刘诗诗没有,没看过电影的是若蓝。 11、爸爸对在喝汤的刘诗诗喊“若蓝”的时候,刘诗诗愣住了,说你是不是希望活着的是若蓝。我觉得爸爸的这句“若蓝”是刘诗诗始料未及的,但我觉得她的表情是有一点点开心的,因为当爸爸说“对不起”的时候,刘诗诗的表情变了,略失落地低下了头(别说我高估了刘诗诗的演技)。妈妈说你们两个还真是会买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但她其实知道那件衣服的天伦买的,所以她知道妈妈针对于这件衣服说的话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两个确实会买一样的东西,所以她还是说了句“是啊”。 12、刘诗诗希望自己是如玫的,但她不一定是,因为她塑造了很多如玫的特点,她留下的如玫的特点有: ① 如玫想做演员(上文已述) ② 如玫额头上真的有疤(下文再述) ③ 如玫有一件天伦送给她的特别丑的衣服(天伦不知道收衣服的是若蓝,所以他以“你忘了这件衣服是我买的了吗”这种草包理由来判断这货不是如玫根本就是sb的行为吖因为真正的如玫本来就不知道哦亲) 他一直怀疑刘诗诗是若蓝,是因为他根本没有留意过刘诗诗刻意留下的自己是“如玫”的线索,所以,刘诗诗哭着对天伦说“你从一开始,就没有爱过如玫”——不然你丫怎么会连这么明显的线索都没发现呢奶奶个腿的。 然后她看到了表,我认为她看到表之后想到的是阿良。此时她还是想利用阿良来力证自己是如玫的,所以—— 13、————高亮,你们说因为她不会游泳所以她是如玫的我有不同意见!!!————刘诗诗出现在游泳馆,在阿良面前说自己不会游泳——故意的!如果如玫都不知道若蓝会游泳,理论上就更不应该知道若蓝在哪个游泳馆游泳和遇到阿良的吧?所以,知道阿良会出现在哪家游泳馆,并且意外“邂逅”“人证”阿良的,是若蓝。 14、如玫是否很喜欢表的动静?不一定。若蓝为什么会很喜欢表的动静?因为她听过。并且她在信里其实已经写过自己怀念走字的声音了,救赎的开始,即刘诗诗不再想做如玫而想重新做回若蓝,就是源自她再次从钟表行醒来,听到钟声、帮老板做饭之后。 15、两人再次看电影,阿良的手都伸出去了,但是没去牵上,我猜他已经在质疑这个人其实可能就是若蓝了,但他不能确定,并且他知道刘诗诗其实是更希望做如玫的。这种纠缠直到刘诗诗表示“不要丢下我一个人”之后才彻底崩盘。亲吻,然后刘诗诗哭了,说“我不是如玫吗?”对于这句话的解释: ①难道我真的不是如玫吗?(没办法再骗自己了) ②我应该是如玫啊怎么能被他动摇呢?(骗不下去别人了) 这句话是疑问,还是反问呢,见仁见智吧。我选②。 16、刘诗诗读的诗,“做你所是的人,即使从未爱过,在你的自我里,是安全的,你只经受少数的悲痛”,是让她彻底释然的根本原因。于是她又去了毛里求斯,赎回了被埋葬的若蓝。 17、关于伤疤,本来有伤疤的是如玫,因为若蓝即使和阿良说自己有伤疤,却没给他看过,但刘诗诗说自己有伤疤,却给阿良看了——我猜她是故意的,既然天伦没留意到这个特点那么就让阿良告诉他吧!这就像她故意去游泳馆一样,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如玫——如果刘诗诗要做如玫,搞个伤疤很难么,天伦根本没有求证过刘诗诗的伤疤和如玫的是否一致,即使他再想知道刘诗诗是谁,即使他不停怀疑,但他自己都没有亲自去求证过,他和阿良太不一样了,阿良真的爱若蓝,但天伦却不一定是爱如玫的,这一点刘诗诗太清楚了。 18、若蓝给阿良写了一封信,说她很怀念钟表走字的声音。我认为这对应了她再次去听钟表走字的声音。信中强调了五分钟线索,同时也说了“下一次再见到你的时候,只要能好好享受那一刻,于我便是最珍贵的事情,不需要块五分钟,也不需要慢五分钟,只是那一刻就好。若蓝”这个很重要,因为结尾与它呼应了。 19、————高亮————还有一个重要线索是十字架项链。刘诗诗对阿良说不知道十字架是从哪里来的,但她却回到了教堂,回忆中,若兰主动说,让我们祈祷如玫能够幸福吧,我觉得她真的好喜欢如玫,这也呼应了,其实若蓝很想成为如玫。如玫先去遛弯儿了,她并没有看到那个十字架,若蓝换了十字架,然后拿着十字架走了,如玫不知道她用五分钟表换了十字架(内块表竟然还在那里并且竟然还在走好厉害哦)。后来她用十字架换了表,十字架摆在原来的地方,摆放的方式和位置都与原来差不多(别说正常人都会真么摆,我就不信没有人会选择把十字架的链子盘起来),知道十字架和五分钟表的关联、摆放位置的人是若蓝。 20、最后,刘诗诗把表换回来、调好了,还给了阿良,说明她知道表是阿良的(好吧有人可能会说若蓝会和如玫分享啦之类之类的但我不觉得若蓝会主动和如玫分享与阿良的事,因为他俩怎么搭讪啊若蓝会游泳啊之类的这些如玫本来都不知道,前面如玫说我们都会分享的时候,若蓝也表现的不置可否)。注意她调好了时间,因为——还记得若蓝信里的内容吗?而阿良会追出去,我认为也是确定了,这人就是若蓝呀若蓝呀蓝呀呀!同时也确定了,她要做回若蓝了。 当刘诗诗决定做回若蓝的时候,表回来了、时间准了,就酱,圆满。 P.S.有一张照片,黑白的,刘诗诗露了半张左脸,另外半张被头发遮着,我认为拍这张照片的是如玫,应该是如玫剪了头发之后的样子。

     4 ) 深夜前的五分钟做回了自己。

          在微博上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的时候就种草了,倒不是看过原著,也不是钟爱导演,只是想知道刘诗诗+三浦春马的结合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来。当然,也还是蛮喜欢三浦的,看过他的《恋空》和《我存在的时间》,但是感觉他在这部剧里又是那种略颓废驼背驼背的形象···
          言归正传,因为在微博上转发得到了一张免费的电影票,于是就兴冲冲的和小伙伴去看了,一直没有什么手气的我,感觉这应该就是和它的缘分。看完电影回来已经是将近12点,但我们三个还在兴奋的讨论着剧情直到2点才睡着,所以不想失眠的朋友最好不要看夜场了。影片用缓慢而温柔的镜头慢慢的拉开序幕,昏黄的色调和上海复古而典雅的老旧楼房让我一度错觉这是一部文艺爱情片,不过是在叙述一对同卵双胞胎和两个男人的故事,又何来悬疑、推理?
          于是,在影片过渡了这么久之后,一场毛里求斯的旅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没有人知道谁死了,但是如玫回来了。是不是真正的如玫,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时候,前面看似若有若无的铺垫才显得尤为重要,姐姐和妹妹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游泳、谁的头上有伤疤?在前段导演告诉我们的是,姐姐若蓝会游泳并且头上有伤疤,可是她却从没将伤疤掀过给阿良看,这让我们在后来对于如玫说伤疤在自己头上时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两姐妹总喜欢说一样的话,买一样的东西,穿一样的衣服,偶尔还互换角色,有时候甚至连天伦都分不清自己的女朋友究竟是谁,所以即使他说如玫把头上的伤疤给他看时,到后来他都不知道那个是不是真的如玫,也许给他看伤疤的那个如玫恰好是互换过了的若蓝,其实伤疤一直都在若蓝头上。
          两姐妹的性格截然不同,如玫热情奔放但其实内心沉静,若蓝温婉尔雅内心却深藏暗涌。若蓝不会争,那些被如玫“抢走的”东西,但其实她只是静候时机,夺回一切。就像她对阿良说的总是希望如玫有一天能消失,以及阿良送给她慢了五分钟的手表时她说自己能否在这错开的五分钟里做一回如玫。所以在她离开的前一天若蓝在电影院前被人误解为是如玫,甚至也被曾经深爱的天伦误解为是如玫被温柔对待时静静的享受着这一切不回绝。最后她穿上了天伦送给她的衣服,在镜子前做出了一个要摘下自己的面具的动作,我就感觉到,从毛里求斯回来的若蓝一定就不是若蓝了。
          回来的是如玫,但我认定她就是若蓝于是在她身上寻找若蓝的样子。演戏其实两个人都会,因为若蓝曾经说过她的梦想是演员,这就不难解释天伦也认为回来的如玫演戏时多了一分让人琢磨不透的隐忍。可是若蓝太想成为如玫,于是在毛里求斯昏迷的时候脑中过滤掉了一切关于自己的记忆,只留下了自己从如玫那听来的故事而拼凑出一个如玫来,就像后来天伦实在忍无可忍对她说那些都不过是蹩脚的台词而已。因为自己是如玫,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游泳,于是她在泳池的时候任凭自己沉了下去,但我不觉得她就真的不会游泳。所有的一切都是已经人格分裂的她逼出来的如玫,她时而是若蓝时而是如玫,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活在两个世界里。在被天伦抛弃了之后去到阿良的钟表店时,她的动作以及语言和之前的若蓝巧妙重合,似乎寓意着若蓝的慢慢浮现,在阿良吻了她的时候,她哭了,许是找回了原来的若蓝,找回了对阿良的爱,于是被唤醒了回到毛里求斯寻找答案。在毛里求斯的教堂里,若蓝曾经将阿良送给她的手表与十字架交换,当时的她其实是爱着阿良的,并且希望在回国后做回自己和阿良好好过,但后来被自己潜藏的人格所占据,其实十字架一直在若蓝的脖子上,只是她认为自己是如玫也就不知道十字架的来由以及不知道那件天伦送的衣服。
           所以从始至终,我都认为回来的是若蓝只不过被自己的人格曲解成了如玫,在深夜前的五分钟,她回到了阿良身边,并且把手表上的时间调回了正点,是因为她只想好好的做若蓝,再也不要扮演如玫了,也恰好与她在那本诗集里念的那首《没有人爱任何别的人》照应,24点已过,她会重生,她只爱自己,只要做回自己,就够了。


           由于自己局限的文笔和逻辑方式,只能分析成这样了,只想在没有更多的影评出来扰乱自己的思绪时写下它,虽然还是有几个细节无法理解但大概的思路就是这样了,终于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了~T T 这真的是一部充满着诗意和哲学的好电影,并且我认为大陆没有一个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有机会的话会再去看看这个导演其他的作品。

     5 )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爱与救赎之路

    【一】————最好的总不在自己这?————
            我们是不是总是习惯坎坷,然后对面困难解决困难,当幸运真的降临时,反而会先觉得:噢!真的是我吗?难以置信!人的主观意识里是不是总有些自卑,觉得最好的总不会落在自己头上,总在别人那儿。

    1.【双生姐妹花篇】 《深夜前的五分钟》里每个人都有这样主观意识:最好的总不在我身边。最明显是双胞胎姐妹,她们经常互换身份,在互换里已经迷失了自我,明明彼此都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却总羡慕着对方,红玫瑰觉得自己是蚊子血对方是白玫瑰,而白玫瑰也觉得自己是白饭粒对方是红玫瑰,都不幸福。缺乏自我认同,都想成为对方,带有精神分裂倾向。如玫也说过,只要想,她们的确完全可以成为彼此······

    2.【天伦篇】天伦已经和如玫走到一起,却仍对若蓝有莫名的情愫,在海难里唯一生还的是如玫,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幸运,他却总怀疑活过来的是若蓝,开始抗拒如玫。

    3.【阿良篇】天伦告诉阿良,他觉得生还的是若蓝,在天伦和如玫(or若蓝)的感情破裂后来阿良守在了如玫(or若蓝)身边,阿良深爱着若蓝,这也是多么大的幸运,可是阿良却在吻了如玫(or若蓝)后,说她是如玫。阿良是这部片子里最为矛盾的人物,他知道人不应该缺乏自我认同,却不能控制自己意识的倾向。他说前女友因为贪恋五分钟被惩罚而去世(抑郁症之类的?),当他看着若蓝也在犯着同样的毛病的时候该有多心痛呢?我看你若稀世珍宝,你却看自己如稻草,我该怎样才能唤醒你?若蓝。

    【二】————到底是谁活下来了————
           其实我认为活过来的就是如玫,她没有撒谎,红裙子是天伦误会若蓝是如玫后误送了给若蓝,所以若蓝的遗物里有红裙子,而海难回来的如玫为什么也会有红裙子,影片的设定里她们有特殊的心灵感应,总喜欢同一样东西总不约而同穿同一件衣服,如玫的红裙子可能是出于心灵感应或是看到若蓝有一件的缘故自己买了一件,所以当天伦说红裙子是他送的时候,如玫很诧异。还有海难广播飞到阿良身边的蓝蝴蝶也在隐喻若蓝已逝去化蝶。

    【三】————爱和幸福是很主观的————
           影片的开头已经点明主题,手表的价值在于主人的一念之间,不止手表,我们所拥有的的价值都在我们一念之间,你觉得你所拥有的是幸福那你就是幸福的。
           幸福和爱都是很主观的东西,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就像若蓝和阿良讨论他前女友拨慢的五分钟那里,上海比东京慢一个小时,而他前任把钟拨慢了五分钟,如果中国的时间是a,那么日本的就是a+60,前女友的是a+(60-5)=a+55,乍一看好像占了五分钟便宜,可是换个角度和上海比较,日本比上海快了60分钟,而自己就只比上海快了55分钟了,这样好像又没占到便宜了。这段转换角度的对话很有意思。
    【四】————爱与救赎————
    1. 【若蓝】
            最先发现自己掉在主观意识里看不到爱与幸福的是若蓝,若蓝在和如玫一起去毛里求斯旅行后,重新审视自己和如玫的关系,换了一个角度看世界,看到了自己的幸福和有一个双胞胎妹妹的幸福,这点在她给阿良寄的信里可以得到证实,如果说之前的阿良是大备胎的话,在若蓝给阿良写信的时候她已经真正的爱上了阿良,他善良又深爱自己,还那么合拍,他就是我的幸福啊,怎么能不爱呢?还有她在教堂里对如玫说:“我们一起为如玫祈祷吧”。因为这是若蓝已经醒悟,需要得到救赎的是如玫。若蓝用那只慢了五分钟的表换玫瑰念珠的行为意味着救赎,她已经得到救赎走出了主观意识陷阱。而她在海难发生时把玫瑰念珠给如玫是希望如玫也能得到救赎。 (那串珠子一般人不叫它十字架,叫玫瑰念珠,是用来念玫瑰经的,玫瑰经是天主教敬礼圣母的经文,里面恰恰也有关于耶稣救赎的内容,电影镜头两次特写教堂里的塑像,那是圣母玛利亚在俯看世人,这一切绝对不是巧合。)
    2. 【如玫】
           如玫的确最后得到了救赎,只是来得比较晚,如玫和爸妈一起吃饭那场戏里,如玫还没有看清,她爸在听到天伦的怀疑后,只是试探性的喊了一声若蓝,那声若蓝明明只是疑问性的,她却觉得爸妈其实是想活下来的是若蓝(这段刘诗诗演得不错)。如玫和阿良深夜里相处后,她早晨看到的那本诗集来自一位叫佩索阿诗人,这位诗人擅长用不同的笔名写作风格思想彼此迥然相异的文学作品,一生有72个名字。这里也寓意着姐妹两因为缺乏自我认同想成为对方而导致的精神分裂倾向。这本诗集一定给予她极大的启发,她离开上海再一次去了毛里求斯,她、用玫瑰念珠换回了手表,并把时间拨正还回给阿良,影片的结尾时如玫远去的背影,意味着得到救赎的如玫重新开始人生的旅程。你问我,如玫怎么可能就凭一个表和玫瑰念珠就能知道若蓝的想法,在影片的设定里,她们本来就是想法很相像的双生子,所以如玫才能猜出若蓝的心思。

    【五】————珍惜触手可及的幸福————
           在我看来这片子从爱与救赎的主题出发,和我们探讨了在主观和客观之间,人的意识该如何自处,最后回归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不要快五分钟,也不要慢五分钟,整整好的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夜前五分钟的距离,是你想留在昨天或是迈步向明天的距离。

    PS:
           最后夸一句,这片子制作很精致,光打得不是一般的牛,太美了,有个阿良的镜头,镜头一直拍着阿良慢慢移动,一会阿良的面容是清晰的,一会又被头顶的光满笼罩,蒙蒙一片,就像阿良的心思,时明时暗。爱和幸福都在一念之间,这部电影好不好看也在观众的一念之间,有人觉得它是一杯平淡的白开水,也有人觉得这是一杯酷暑中的清茶,是一阵夏日里迎面而来的微风,让你情不自禁的回头,在追寻夏日微风的踪迹里回望自己走过的人生,看到自己的爱与幸福,然后淡然一笑。


    第一次写影片,写的不好也请多多包含哇0 0
    对于这种注重细节的电影,欢迎大家一起讨论O(∩_∩)O哈!

    天!有人说我是水军!谁能告诉我,我能去哪里领钱!
    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看了《深夜前的五分钟》,而它恰巧又是我所喜欢叙事方式,所以我为它写下了第一篇影片。
    《深夜前的五分钟》和《挪威的森林》有相似的地方。
    《挪威的森林》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挪威的森林》在我看来,也在讲一种微妙的潜意识:我的亲人爱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怎么还能好好的开心的活着。这点在直子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我认为她的患病和最后的自杀都和这个有关。小说里日常的看似无关的生活叙述其实都在有意无意的和我们讲述或探讨这种潜意识。

    《深夜前的五分钟》也是,“最好的总不在我这”缺少自我认同这种意识也一直贯穿在看似平淡的叙事里,形散意不散。开头点题,结局升华,中间把思想隐喻在平淡的叙事里慢慢展开,光线,场景,一些小物品,演员的表演台词等等也配合得很好。这就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我并没有无缘无故的给这部片子四星,我始终在努力的阐述说明我喜欢这部电影什么地方,能不能给点尊重,如果想反驳我是水军,请从内容上反驳,请不要因为它是我的第一篇影评就把我说成水军。


     作者:@Jin靖靖

     6 ) 关于深夜前的五分钟的一些细节分析~~~~~~

        深夜前的五分钟是一部看似平淡暗则异常烧脑的爱情悬疑片。这部电影之所以难看懂,是因为细节不仅多还不容易发现。或许你看过了3、4遍都不一定知道。看懂的人称之为神作,不懂的觉得节奏太慢,觉得垃圾。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下面就是我对本片的一些分析。(有剧透)

    我就从跳舞这段开始讲。

        如玫问阿良为什么会看上若蓝,阿良说是若蓝的泳姿吸引了他,其实若蓝是不会游泳的,他在游泳时遇到的是如玫,而阿良第一眼看见的是路边的广告牌,上面的正是如玫。大家注意个细节,就是若蓝是从游泳馆外面进来的,与正要离开的阿良相遇。这才是若蓝第一次遇见阿良的地方,游泳馆大厅而不是游泳池边。阿良看上去很累,头发也湿了,而若蓝看上去像没游过泳一样,头发也是干的。如玫上岸后只是向陌生人要了毛巾,连正脸都没看过阿良一眼。阿良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如玫。对如玫来说,阿良只是路人(看一眼就忘的那种),而阿良却爱上了如玫------于是双倍的人生再一次开启,如玫跳舞时说的若蓝更适合当演员是说给若蓝听的而不是阿良,这就证明了阿良是爱上了会游泳的如玫而不是若蓝,若蓝一直在扮演如玫与阿良交往。
    这种扮演对若蓝来说主观上不想但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前面如玫说“是很难看么”,而阿良说“很美,像鱼一样”,这是在夸如玫而不是若蓝,若蓝听了当然不爽,如玫却高兴得跳舞去了。后来如玫搂着若蓝说“偶尔互换一下角色,这样就可以享受双倍的人生了”。是的,对如玫来说是双倍的人生,而对若蓝来说却是什么都被如玫抢走,之前抢走伦,现在又抢走阿良,若蓝一气之下就跑出去了。前面如玫说“之前我们俩都不会游泳的”(后来有一个人学会了),但如玫却没说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若蓝听了心里很难受,因为若蓝不能说阿良喜欢的是泳姿优美的如玫,而自己不会游泳。好了,大家还记得之前他们在打高尔夫时如玫对阿良说的话么?“我现在拥有的幸福,都是若蓝带给我的”,没错说的就是天伦!先遇见天伦的是若蓝,但天伦却和如玫好了;先遇见阿良的是如玫,但阿良却和若蓝好了。这就是互换的人生,是若蓝苦恼地方。导致这种错乱人的正是因为若兰和如玫太像了,后来阿良给了若蓝一只慢了5分钟的手表,若蓝想从这5分钟里来和如玫区分开来,就算是心灵感应也会慢5分钟。果然,看电影时晚了,没赶上,只能看下一场。而如玫就没慢5分钟,如果是如玫来看,那她们看的电影就不一样了(自然遇到的人也会不一样)。正当若蓝沉浸在这5分钟里时。天伦却把自己当做如玫接走了,整个过程若蓝也没说天伦接错人了,这就说明了若蓝的心里深处依旧深爱着天伦,还接受了原本是送给如玫的礼物。我是谁?很大一部分是外界给予你的反应,天伦把自己当做如玫,而阿良把自己当做那个泳姿优美的人来交往。我是若蓝吗?还是如玫?这是若蓝穿着原本属于如玫的衣服站在镜子前用手摸着自己脸想的问题。回想如玫分别和天伦与阿良跳舞时,若蓝心里一定是在想“为什么两个人你都要,都要抢?先是抢走天伦,后又先于自己遇到阿良(阿良是因为如玫才喜欢上若蓝的)。那若蓝接受属于如玫的礼物又有什么不妥呢?

        至于海难之后回来的是若蓝还是如玫,这就见仁见智了。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能看到的所有线索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可以是A,也可以是B。其实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找到了自我。小时候看《勇敢的心》总是有个疑问,最后苏格兰国王到底打赢了没?其实赢没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继承了华莱士的意志。

        本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就连一个若蓝与阿良牵手的镜头都30多秒,可就是这30多秒,充分反映了当时两个人的心理状态,这一个十指慢慢相扣的镜头胜过了多少你侬我侬的话语。这部电影值得你看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7 ) 看完电影,随便写几句

    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场戏:

    一个是在阿良的房间,阿良和若兰的亲热戏。有一版预告里不是有阿良打算去吻若兰,还没亲到就笑场的画面么,当时我以为是花絮,结果是正片。大屏幕上,阿良和若兰的鼻子碰到了,于是阿良笑场了,用日语说了“はな”,鼻子;轻轻吻了若兰的嘴巴,“くち”;用手拨开头发,吻了耳朵,“みみ”;阿良把若兰推倒在床上,若兰又把阿良推倒在地板上,从阿良身上翻到旁边的地板上,阿良用中文说”我喜欢你“,若兰用日语说”好き“。这段的配乐似乎是在预告片里出场率比较高的那段配乐,真的特别甜蜜,也特别干净,特别打动人。

    一个是阿良骑小电动车的场景,电影里出现了几次,因为春马在采访里说过,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留意了一下。虽然同样是骑电动车的场景,但是每次的心情都不同,有一个人的时候,有和若兰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是背影,有时候是面部特写,有时候有配乐,有时候只有电动车的声音,每次都能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一次是阿良载着若兰,镜头从侧后方,拍到阿良的背影和若兰的侧脸,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也没有背景音乐,只有电动车嗡嗡嗡的声音,风吹过来,若兰的头发飘啊飘,衣角也飘啊飘。

    一个是电影里的两次牵手的特写,准确的说是一次,因为第二次没牵上。第一次牵手是事故之前,阿良和若兰在看露天电影的时候,两人肩并肩站着,若兰在左,阿良在右,阿良的左手慢慢地握住若兰的右手,若兰也回握了阿良的手,两人十指相扣;第二次是同样的场景,不过这时候是事故之后,留下来的那个人和阿良一起,在同样的地方,阿良慢慢伸出左手,在即将碰到对方右手的时候犹豫了,最终将手收回。

    一个是桥上的一段戏:若兰从房间里跑出去,在一座桥上停下,阿良停在她身后,离她有一点距离。这里若兰有一段比较长的台词,述说自己和如玫之间的感情纠葛,包括预告里出现过的那句“我希望如玫能消失”,又说要不然让自己消失,于是阿良上前,拥抱若兰说“不要,不要消失”。这一段算是若兰感情的一个爆发吧,内心的纠结一下子都流露出来。

     短评

    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 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6分钟前
    • 阿朱玉.❤
    • 力荐

    导演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很美,故事不落俗套,看完觉得值回票价。

    7分钟前
    • 吹不成调
    • 力荐

    女主演真的不得行。角色设置也有问题,阿良听不懂“等会儿有时间吗”,而竟然会看书上的诗。天杭转变有点夸张,铺垫不够。见面会感觉大家都很疲惫,尤其是张孝全,眼神飘忽很不自然,但这也是一种帅啊!三浦春马真的很用心,演什么都演得很像,取决于他功课真的都做得很足!

    11分钟前
    • 夏夏
    • 还行

    终于见识到诗诗的演技了。。。烂成这样就不要每次都演俩人了好吗!三浦春马的中文其实说得很不错了,就是不知道跟哪儿学的儿化音,出戏妥妥儿的。

    13分钟前
    • ailuo
    • 较差

    日本导演的作品向来以细腻见长,运镜很美、音乐也很好听,但故事节奏太缓慢绝对是在考验观众的耐性。刘诗诗全程面瘫,台词功底也是差的惊人,给影片大打折扣。后半段悬疑铺陈不够,观众反而被冗长的台词磨光了兴致。其实最后活下来的到底是谁已不重要,双胞胎已经活成了彼此。。

    15分钟前
    • 曾海绵🌈
    • 较差

    原来大家黑刘诗诗是有原因的!!! 演技不能忍!!!

    18分钟前
    • 兰大银
    • 较差

    真是一部慢慢的悬疑片,旁边的妹子一直在强调:这是一部悬疑片。前半部分有点枯燥,但是后半段的双生疑云越来越严重,每次心里所形成的推断都会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被推翻,直至最后几近崩溃和分裂状态。影片看到最后,我觉得谁是若蓝谁是如玫根本不重要了,而三浦在乎的也不过是当初那个女孩。

    19分钟前
    • wuqingqing76
    • 力荐

    从让时间追着自己走,到最后把握住此时此刻,一对双胞胎早已模糊了彼此,即使其中一个死去,另一个也能替死去的那个继续活着,两个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其实也就是两个,为什么还要纠结谁是谁。

    2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好厉害。。。还是没看懂。。不过真的是帅哭和美哭了;另外在一开篇就认出来是上海取景的感觉蛮好的,喜欢那样的上海小弄,发现几乎所有取景好像都有去过的地方还蛮好的;最后是确实名导演的手法很能吸引人,虽然还是未能完全看懂,不过很有吸引力!感觉在“一个人咖啡”和它之中做出选择还是蛮对的

    28分钟前
    • Zhehuai Chen
    • 推荐

    画面一星,日本小鲜肉一星,张孝全一星,刘诗诗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台词弱爆了分分钟出戏。

    32分钟前
    • 沉默如海
    • 还行

    回来的到底是谁?若蓝?如玫?说实话我还是不太确定,但我觉得天伦有一句话说的挺实在的,她自己一定知道。她觉得自己是谁就是谁,做自己就好(ps画面真的很美很温暖,唯一一部能让我感觉温暖的悬疑片)

    34分钟前
    • 呼啸而过
    • 力荐

    一部注定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 也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全程大多数时候都皱着眉头 认真思考 不想和身边的人交流的观影经历。观影氛围太糟 熊孩子吵吵嚷嚷 真想关掉周围的声音 安安静静的看电影。这电影好不好 取决于你 你想看热闹 还是看电影。

    38分钟前
    • 般若
    • 力荐

    诗诗以后慎重选戏呀!

    39分钟前
    • 四道风
    • 还行

    节奏太慢,画面不错,三浦春马还挺可爱的,女主一言难尽。

    40分钟前
    • 哇啊哦
    • 还行

    四星半。行定勋不亏是神级导演,细节帝,几无废笔,每个细节都有意义,特别烧脑,国产电影里少数值得二刷的片子,还需要看一遍在确定一下再来写长评;不知道为啥突然这么多黑刘诗诗的,就这部影片来看,女主表演难度挺大,感觉刘诗诗的表演获个提名不为过。

    41分钟前
    • 彼岸在哪啊
    • 力荐

    需要点智商,有点耐心才能品味的电影, 浮躁的心是欣赏不来这种电影的。

    46分钟前
    • 孔雀明王
    • 力荐

    刘诗诗开口说话简直是在折磨人

    49分钟前
    • はぐみ
    • 还行

    好看。刘诗诗很美。慢了五分钟的世界,等你发掘

    52分钟前
    • 迷失
    • 力荐

    三位主演太美型了,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不得不给四星。电影节奏缓慢,像钟一步一步在走针,倒也契合影片氛围。

    53分钟前
    • Azusa酱小影
    • 推荐

    画面、音乐非常日影非常美,其实故事也很日影,我还蛮喜欢这种内核特别拧巴的故事的……节奏也是真的慢,这片不适合电影院里看,适合在家闲着没事放放,LSS这里被拍得还算清新,但台词太出戏,春妈颜美,不过这些都打不过张孝全,嗷嗷我还是爱大叔那套,苏得来~

    57分钟前
    • Sirius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