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剧 种群

    猜你喜欢

    • 已完结

      心碎高中

    • 完结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

    • 全8集

      天堂岛疑云第二季

    • 完结

      天堂岛疑云第三季

    • 更新至01集

      好女孩的谋杀调查指南

    • 已完结

      她来了第一季

    • 已完结

      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

    • 已完结

      绝夜潜行

     剧照

    种群 剧照 NO.1种群 剧照 NO.2种群 剧照 NO.3种群 剧照 NO.4种群 剧照 NO.5种群 剧照 NO.6种群 剧照 NO.16种群 剧照 NO.17种群 剧照 NO.18种群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外星人静静地生活在海底,直到他们的生态系统被污染破坏后,他们被迫毁灭人类。科学家们竞相阻止世界末日的到来。这本书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非常畅销。

     长篇影评

     1 ) 打卡【种群】

    大约四五天左右追完了整部剧 这一部从上映前夕陆陆续续有好友推荐观看 深海恐惧症的福音 前六集的剧情缓慢且枯燥,涉及到主人公们的情感生活拍得比较详细(但没兴趣且脸盲记不清谁是谁) 亮点在最后两集 怪物特效很震撼 非常漂亮 像落入海中的星辰 整个bulingbuling的 人类与伊尔(怪物名)的博弈中最终伊尔占了上风,在献祭女主人公之后完成了诡异的互不干扰的一个平衡状态 结尾处女主人公居然没死(预估与伊尔细胞共生了,前期瞳孔不是这颜色的) 算是留一个悬念吧 推荐观看

     2 ) 人类何以敢高高在上?

    今年柏林电影节首播的电视剧,改编自德国畅销小说,充满了德国科幻片的色彩:节奏慢却紧扣人心、画面精美细致却暗涌流动,人物脉络众多却环环相扣,如果你曾看过《暗黑》,感受会更为深刻,这种基于现实的想象,是多么令人细思极恐… 赫拉利曾在《人类简史》里说,人之所以比地球上所有动物都高级,是因为人有意识,能够通过某种假象出来的意义,让众多的人高效地组织起来。但如果世界上有那么一种“新”的种群,而且还是人来最鄙视的单细胞生物也能做到,又会是怎么样的? 我不是强烈的环保主义拥趸,但我始终对世界对自然保持敬畏,天上有广袤无垠的宇宙,地上有深不可测的海洋,在这些不可探测的空间里存在着多少未知,我们甚至不能想象。或者我们该谦卑地铭记:人类不过仅仅占据了这46亿年的600万年… 第一季八集已经更新完毕,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起了。我去找小说去了…

     3 ) 深海恐惧症福音

    看剧时脑海里一直在回响尼采《善恶的彼岸》中的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不同于美剧的叙事风格,色调深沉,故事的悬念多线铺开又能归于主题,剧中人物面对未知的危险,仍能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抉择,这何尝不是每一个平凡的我们渐渐丢掉的东西?未来的不可知能否成为我们前进的原动力?我不知道。或许一次小小的坚持自我,勇敢的面对每天的现实生活就是平凡的我们最大的顺利!期待第二季!

     4 ) 用脚写的后三集

    记录一下看过了。没有宣传的好看。而且很多都说前半太慢,不好看,但我倒觉得娓娓道来其实可以接受。而且也不知道是我自己性恶还是怎么样、我就觉得那群科学家有点幼稚(智障)。或者说,编剧有问题。后三集,脚都写不出的神奇剧情。

    1.在连续事故后察觉到有背后boss,但是在没有数据支持、实际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就说了出来,而且还说要联系要和平。不理解。

    2.船上的每个人基本都有至亲的人死在事故里,都是事故的受害者,但他们就是想要和平,反复强调。而且还真找到了金主让他们去…小日本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吗?

    3.在知道boss可以意识链接,但完全不知道boss形态特征数量能力的情况下,就试图想要杀掉一个试试"武器",和平只是说说,完全不在乎激化矛盾。是日本金主提出来的哦,果然,真是垃圾呢。

    4.关键是在真的搞死Yrr之后,那男的科学家还在说我们是Yrr的一部分,想继续和平。???我不理解、不可以、这是什么神奇脑洞??相当于是你跟一个陌生人说我想当你朋友、然后反手捅你一刀,然后告诉你我只是想试试刀快不快,我们还要做好朋友。呵呵。

    顺便、打不过就加入的策略还真的是永远实用。下一季别假惺惺的人性了、直接开打吧。

     5 ) 人类从来不是世界的主宰

    果然是人类啊,控制不了就灭了对方。没武器时还想着沟通试图达到和平,当发现有了武器第一想法是灭了对方。真以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了。

    因为打不过,觉得有威胁就想灭掉对方,这世上没有第二个这么卑劣的物种吧。还沾沾自喜以为所有物种都是这么想的,比如三体的丛林法则。其实只是卑劣物种自己的想法,本质来说就是自卑。

    这个物种真的几百几千年都没变啊,劣质基因控制着劣质思想。动不动就是屠戮就是灭种,对动物是这样,对植物是这样,对YEE是这样,甚至对人类同类也是这样。座头鲸屠杀到剩500头,还有很多已绝迹的动植物,当年的海豚湾,当年的印第安人……

    好希望这个剧变成现实,人类这个地球之癌该被铲除了。好事一点没做,成天不是破坏环境制造垃圾就是屠戮生灵,动不动还想进军宇宙……

    第一次看科学家为主角的剧,看着她们一步步探索真的好棒。并不觉得节奏慢,这个节奏刚好,特别棒。分几条线刻画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发现一个个不合常规的事,恐怖氛围一点点铺开,然后组合到一起,这种感觉好棒啊!

    里面几个科学家也是个性鲜明,每个人的小故事都很灵动。她们的家庭、感情、职场无奈都昭示了她们是普通社会人,但当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进入在探索的世界,她们瞬间就不普通了。这个对比蛮喜欢的。

    要爱上科学家了,可惜我实在不是搞科研的料。好喜欢她们的生活,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虽然世俗上看起来比较单调。

    这剧最难能可贵的是女性不再是镶边的角色,不再是男人的配角,不再为了凸显男性存在。女性是敏锐的有思想的又能抗住压力坚持己见,并推动情节发展,真的好棒!

    好爱好爱查莉,一个有自己思想不畏权威的女孩,又很敏锐细致发现视频里的隐藏的声音。不畏惧权威,哪怕被导师一再否定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且想办法去执行。最重要的是她与商人、船长等那些世俗的人不一样,不是只有征服利用或者恐惧消灭。她对别的物种有同理心,不是人类高高在上的心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哪怕世俗认为“出格”。不被束缚的女性真的好棒!

    也就国外能看到这种剧了叭,国产的宏大叙事、女性镶边、爹味、全♂视角真的要吐了。

    德剧真的不错,细节拉满,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安涛汹涌。不像美剧只会制造感观刺激。打算后面再看看其他德剧。

    不足的地方是最后两集,脑洞很不错但节奏突然变的很快,和前面不太协调,感觉像时间不够了要赶紧交代完。如果能把最后两集的内容按照前面的节奏,慢慢展开,多分散几集,效果会好很多。

    好希望有第二季啊,非常非常非常期待!

    最后再说一点,YRR所谓的“单细胞”生物,可以干扰电路、电波等通讯技术;没有固定的形态几乎看不见,但也可以组成巨大的实体;2.5亿年一直存在,生物灭绝几轮它都存在;可以在高压高温低温处存在……符合这一切还是生物吗?而单细胞生物在我们的认知里是最低等的。

    感觉更像是高维度物种,已脱离具体肉体,不受时间空间束缚。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

    就像《超体》的女主,最后是无所不在也就是脱离肉体的束缚升维了。剧里表现的声纳可以扫描到、发光的形状等只是为了让观众能看到吧,知道有那么个“生物”,需要一个“形”来展现。

     6 ) 《蜂拥而至》剧情简介翻译

    The story is about an aliens that live quietly on the ocean floor until they are compelled to destroy humanity after their eco-system is disrupted by pollution. Scientists race to stave off an apocalypse. The book was a huge bestseller in Germany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the likes of Al Gore's "An Inconvenient Truth" trying to stir concerns about the environment, "The Swarm" becomes the latest in a growing number of films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that there will be payback for mankind's abuses of the planet.

    本剧讲述了原本静静地躺在海底的外星人种群,因为环境污染破坏了他们的生态环境,被迫向人类发起攻击。为避免人类遭灭绝,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寻找对策。本剧原著一度在德国与欧洲畅销。与根据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所著《 难以忽视的真相 》一书改编成的同类纪录片类似,都试图激发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忧虑;而本剧《蜂拥而至》则诠释了“人类破坏地球终将遭到报应”的因果论。

     7 ) 从游泳池出发的疗伤之旅

    这是一部蓝绿色的剧。

    标志着大海的沉郁的深蓝混合神秘的绿色,从一开始就如墨汁般浸染了观众的感官。在阴天的被窝里品味这个故事最合适不过了,柔和的冷调色和晦暗的镜头为叙事增色不少。除了大面积使用的深沉的蓝绿色外,人物的服装也都是低饱和的大色块,营造出静谧的意境,仿佛能透过屏幕嗅到北欧的寒峭的空气。

    《种群》作为一部以“海洋哥斯拉”为主题的悬疑惊悚剧,并没有采用好莱坞式的冒险故事的叙事节奏——怪事发生,人们组成探险队,很快怪兽现身,人们开始与怪兽的战斗或是人类开始逃亡之旅但仍不断有人丧生,结局是人们与怪兽和解或是人类求生成功。和这种不断刺激观众神经的节奏相比,《种族》用多达四分之三的篇幅来讲述怪异的海洋现象在世界各地引起各国学者关注的缓慢过程,形成了从容细腻的叙事风格。这一风格在后四分之一消失,当人们终于聚集到一起,终于从发现问题过渡到解决问题时,“怪物”yrr从幕后现身,故事转向了好莱坞式的大情节框架,开启冒险模式。然而,开放式的结局又将故事拉回了原来的基调,回归到人类内心世界的冲突和思考。

    结局中,为了与海洋高智慧生物yrr和解,查莉开潜水艇潜入深海,在未佩戴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出仓,身体在yrr柔和光芒的包裹下舒展、飘拂。这一幕是美丽的,队友和观众都明白查莉已无法生还,她牺牲了自己。不过,查莉的身体和表情还是平静得过于诡异了,让我想起《水形物语》的最后一个镜头——女主并没有死亡而是获得了新生,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谈。下一幕,查莉苍白的身体躺在岸边,随着镜头拉近,白得近乎透明的眼睛睁开了,露出了明亮冷冽的绿色瞳仁。

    想要深入探索结局的意味,就不得不回到查莉这一人物本身。

    一、子宫

    查莉留着一头短发,皮肤苍白,理性的眼神中透露着几分执拗,乍一看有些中性。开头有一个人物我很在意,一个和查莉同门的亚裔女性,两人关系亲密。第一集,在海边的灯塔下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日光耀眼、层云四散、海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两人在进行人生中最后一次谈话,但此时她们并不知情。查莉因和导师发生冲突被“流放”至这个海湾做着“任何研究生都会”的工作,而好友即将去挪威执行真正的科研任务。在查莉的不甘和好友的劝慰之下,之间似乎还有别的情绪在暗涌,谈笑对视都有超越友谊的张力。好友遇难前的视频通话提到了“last summer’s madness”,并神情暧昧、略含醋意地说起你不接我电话最好是因为你现在正和那个男生在一起。当晚,查莉和新遇到的男生在酒吧谈笑而错过了两人最后一次视频通话的机会,感到悔恨是自然的。不过,我认为这种悔恨里面还包含了另一层感受——感情层面的愧疚。这意味着在查莉潜意识深处,与新的异性的性亲密是对旧友的一种背叛,因为她在和一个女人的性关系不确定性探索尚未完成时转向了一个男人。在好友逼近死亡的过程中,插入了一个短暂的镜头:暮色中亮起迅速又熄灭的灯塔——两人最后一次谈话的地方,这不仅预示着好友生命之光的消逝,还意味着两人尚未确认就永远落下帷幕的,在生命中一闪而过的,朦胧的情感。

    好友去世,悲伤的查莉从苏格兰回到德国,游泳池的场景也第一次出现了。这时的游泳池也许还尚未显示出其深意。

    和同门在游泳池边谈心

    游泳池第二次出现则是在海啸爆发,查莉眼睁睁地看着性伴侣被海浪吞噬之后。和上一次一样,她离开苏格兰回德国,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就在观众都以为她会一直在昏暗的房间里度日时,她又一头扎进了泳池蓝绿色的水波中。

    游泳池就是查莉的避难所。运动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有效手段,但游泳,或者说水本身对查莉来说远不止于此。游泳最常见的拍摄手段可能是给泳池一个俯瞰的视角,展示人从一头移动到另一头最后游出镜头外的过程,这种拍摄手法更强调时间的流逝。而我们看到的是查莉游泳的近镜头,是她在游泳池边做游泳前的舒展运动的剪影,是背后的落地窗透出柔和的光,是她上岸后在池边的久坐和谈话,是粉刷成蓝绿色的墙壁映在水里,整个游泳馆水汽氤氲。这些分镜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出现的,它们向观众展现的是游泳池及整个游泳馆内部的空间——一个安全的、精神性的、疗愈的空间。

    查莉的冥想时刻

    这个空间同时也是私人的空间,是查莉的心灵居所。即使游泳池的场景除了查莉外还出现过同门和里昂,但他们只是作为谈话的参与者出现,他们并不属于“泳池”,“泳池”也不属于他们。

    让我们进一步去思考游泳池或者游泳到底对于查莉有如此特殊意义的原因。

    第一集,查莉在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后迅速驾小船出海,仅着简单的泳装就跳进水中,下潜,随后在水下完成一系列拆除设备的动作,她无疑不是一个游泳新手。再结合她的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生态坏境相关)和以游泳排解压力的习惯,我们可以认为,她的人生已经与“水”构建了独特且亲密的关系。相比于剧中的其他人,即使是对比在海边长大的里昂,查莉的这一特质是最突出的。

    不过,查莉这一个体化的特征或许有一个与个体化背道而驰的解释。

    结尾,她在yrr中自在漂浮的镜头让我瞬间联想到了婴儿。婴儿在母亲密闭的身体包裹下,在温暖的羊水里漂浮,也是如此安详和美丽,这一意蕴丰富的画面为解读查莉的精神世界和全剧的主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呆在母亲的子宫里,可能是人的一生中最私密、安全和舒适的体验。在那里,我们尚未学会感知时间,也没有身体的概念,只有与母亲为一体的永恒的幸福。奥地利心理学家奥托·兰克(Otto Rank)最早提出了“出生创伤”(birth trauma)的概念,他认为从妈妈的身体中解脱出来,对婴儿来说是从幸福的子宫中被放逐的痛苦过程,即出生创伤。出生创伤是人一生中各类焦虑情绪的原型,从而导致了人生最原始和持久的欲望——回到幸福的子宫的欲望。

    在游泳池中,或者说在“水”中的时候,查莉暂时逃离外部世界的纠纷、挫折和危险,游泳池的环境就像母亲的羊水一般隔绝了一切痛苦的根源——小我的分别、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无法抹去的人性阴暗面。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存在的基本范畴。通过浸泡在没有时间概念的“羊水”里,查莉得以从物理存在的痛苦中抽离,与广阔无边的集体意识“一”融合,从而达到无我的境界,完成了回到子宫的精神洗涤仪式。

    所谓的“一”,意味着人类至所有生物在高维度的精神同一性和同源性,也是《种族》在主题上超越“环保”的终极表达,这点后文将深入探讨。

    而主角查莉对集体意识“一”的认识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她对“一”的认识在不断加深,直至结局“羊水”漂浮一幕达到巅峰。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或者说内在推动力便是死亡带来的冲击和反思。

    二、乐园

    以游泳池为切口深入查莉精神世界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密钥,而这一密钥在倒数第二集

    才浮出水面。

    父母双双因海洋科研事业牺牲,她选择了继续研究海洋。父母葬身海底,而她继续在海上工作,继续乘船、潜水,失意时也是一头埋进水里。对此,查莉的解释是:(双亲的遇难)反而让她更亲近海洋,就像是他们在海中守护着她的安全。

    看到这,观众面临一个选择——是否该完全相信查莉的自白?我们都知道,人物对自身的阐释很少是真诚可信的,因为深刻地洞察自己的内心绝非易事,况且随意让人物说真话对编剧来说有偷懒的嫌疑。重点在于时机,在观众对查莉的内心世界有了一定的见解且迫切想探索她背负的秘密时,我们便不容易怀疑这一自白,即使它只是匆忙回答了我们长久的疑问,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心满意足地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主线上。然而,当我们抛下时机,挣脱出紧张剧情的裹挟去审视这一自白时,便会发现其中有值得玩味的地方,而这才是理解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解释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是都是反常的,或者说是被美化过的,是过于理想的。我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使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另一种解释:查莉是为了战胜自己的恐惧选择留在创伤发生的环境里,尽可能去了解海洋,去获取一种掌控感——无论是潜水也好,游泳也好,或是对海洋的研究也好,对“水”的熟悉能消解一部分创伤带来的负面情感。这样的设定虽然平庸,但似乎更真实可信,因为我们能更多地看见查莉的不安和挣扎,看见她身上属于“人”的地方。

    但在这后一种寻常的,便于理解的解读之下,是我们对于生与死、人与自然两种二元对立关系不加思索的默认,其内在逻辑是,海洋因双亲的遇难带上了死亡的色彩,并展现出了能对人类造成毁灭的无边的力量,由此海洋便成为了人类恐惧的对象,我们只有两条路:征服它,克服对它的恐惧,亦或是远离它。我们很难想到那第三条路——查莉选择的路:爱它,成为它。

    在查莉的眼中,生与死,人与自然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这便是那句自白的潜文本。

    先说生与死。

    查莉共有四次面对死亡的重大时刻,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双亲的离世,好友的遇难,性伴侣的死亡和自己的牺牲,四次都在海里。其中,双亲的离世是隐身在故事背后的,其过程和细节只能靠想象,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次死亡时刻,影响了后续每一次查莉看待和处理死亡的方式。我们可以从用反推的方式来探究第一次死亡是如何改变和塑造查莉的,这就又回到了最初的切入点——游泳池。

    上文已提到,游泳池代表着“水”。从内部来说,承担着“羊水”的疗愈功能,那么从外部来讲,则是一片室内的缩小版的海洋,是海洋的替代品。这对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游泳池给了她一个随时与“水”,与“海洋”亲密接触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她受伤的孤寂的心灵仍旧迫切渴望着父母的爱和庇护,当水波包裹住她的身体,流过她的发丝,浸入她的每一个毛孔,她的悲伤使她渐渐看见了这样一种真相:父母仍在这里,在大海里,在“水”里,在她湿润的细胞里,他们无处不在。

    生死两极的概念是由人类的语言系统构建的,更不用说,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对人“驯化”的表现之一就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二元对立的概念在我们认知中扎根:生死的对立、两性的对立、善恶的对立、“我”与他者的对立.......这些对立思想也正是各类不平等、战争、精神危机的根源之一,其背后是分别心,是对小我的执着。而后结构主义对各类二元对立进行解构,根本上来说体现了我们试图回到人类吃下分别善恶的果实之前的平静和圆满,回到伊甸园的一种希冀。

    对于孩童来说,对立的思想还只是一层薄雾,伊甸园的景象仍依稀可见。但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转眼间他们便已长大,在浓雾中蹒跚,在相反的方向中彼此渐行渐远。

    而查莉在游泳池中拂去了那层薄雾。

    孩童过早地经历死亡从某个角度来说等于一场重生,他们不得不重新构建对世界的认知,而这个过程注定是孤独的。查莉幸运地完成了这一蜕变。她游过无数的亲人的生命分子,去感受死亡。又在广阔无垠的死亡中,沉浮呼吸,感受生命的的律动。在岸上,她是那个被海洋夺去了父母的孤儿,在水中,生与死的界限已无声地溶解,一位天才的儿童就这样寻回了生命的平静,乐园近在眼前。

    这一幕的查莉好可爱

    三、归一

    说完了生与死,接下来谈谈剧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

    “怪物”yrr是一种古老的,有高等智慧的海洋生物,日常潜伏在深海中不被人类察觉。它们的单个形态极其细小,甚至能像细菌或病毒一样潜入人类体内,但高度的协同性使其能聚合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群体形态。

    这是个不落俗套且有深意的设定,不同于《哥斯拉》、《异形》以及海量的恐怖惊悚题材中具体的鬼怪,yrr的形象始终保持神秘,既是零又是无限多,颇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因此yrr能够轻易超越鬼怪的维度,成为更深沉、宏大、智慧、崇高的意象,观众很容易想到,它就是“水”,是“海洋”,是自然本身,同时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的映照。它就是“一”,是没有分别的、原始的、无所不包的集体意识。

    为了抵达“一”的故事终点,《种族》花了大量的篇幅一步步解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

    在对立的维度里,海洋是人类世世代代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人类梦想着站在制高点睥睨自己的战利品——不再对人类在生理或心理层面构成威胁的温良的海洋。

    这一维度下出现的角色类型首先是渔民。

    这是一种古老的职业,蕴含了人类与海洋长久以来的微妙关系。从希腊神话中以甜蜜歌声蛊惑海员的女妖,到《老人与海》中老人拖回的马林鱼骨,人类对海洋的恐惧幻想从未停止,对海洋的“征服”情节也从未消失,渔民的存在便是这一混合种族情绪的最小缩影。以查莉的性伴侣和莱昂的渔民朋友为代表,这类角色面对海洋展现的是最普遍的人类的姿态:带着敬畏和潜意识里压抑的恐惧,平静地靠着本能去索取和征服。这是一种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原始而天真的姿态,并不让人反感,有其生机勃勃,鲜活而有野性的一面——在剧中表现为性的魅力,也是很合理的一种设定。

    然而,这类角色身上同时散发出一种人类的自大所导致的无可奈何的绝望气质。在遇难前,查莉的性伴侣向着大海驶去,路过她时笑着将手伸出窗外,我们记得他那最后的一无所知的笑容。莱昂离开时拜访他年长的渔民朋友,朋友坚定地选择留在海边,此时他身上已弥漫出了悲剧的死亡的气息。

    后出现的角色是资本家。

    资本家不同于渔民,不需要近距离与海洋赤身搏斗,他们隐身于幕后,始终和海洋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并靠知识积累成功克服了一部分原始的恐惧,索取和征服的野心则数百倍地膨胀。

    霍夫斯坦特德能源公司被告知其开采油田的行为会直接危害新生海洋物种后,选择了秘密开采,仿佛这是一场零和博弈——我方的福利意味着自然的牺牲,而维护自然的福利则会损害我方的利益。

    日本三船公司的深谋远虑与前者形成巨大差异,也使《种群》中的资本家形象更加多维和复杂。木村拓哉扮演的企业上级三船相藤(木村拓哉在这部剧中更像个噱头,实际戏份少得可怜)显然长了脑子,不止关心眼前的商业利益,还对能改变全人类生存境况的信息感兴趣,正是他的赞助使学者们的探险之旅成为可能。

    然而,这依旧是资本家获取信息谋求垄断的手段。在医生发现了氯胺酮杀死yrr这一关键时刻,三船相藤一改往常看似中立的立场,毫不犹豫地选择进行防御和攻击。

    与之为对照的是以查莉为代表的学者群体,其中查莉表现得最为突出。

    她不吃肉,当然也就不吃任何海洋生物。在酒吧第一次邂逅听到性伴侣的职业时,她的反应趋于冷淡和回避,或许还带着些许的轻蔑。此时的查莉难免给观众留下知识分子的清高印象。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发现这一“清高”植根于她对海洋真切的情感时,我们便原谅了她。在搜寻yrr的过程中,即使看到同伴被yrr侵入昏迷不醒,她也仍然坚信yrr的目的不是伤害人类。查莉似乎过于“盲目”地信任着海洋,不仅于此,第一次看见yrr的“真身”时,镜头给了她一个面部特写。

    她笑了。这一表情或许可以理解为对科研事业取得进展的喜悦,但在我看来更多地表达了兴奋、惊喜和崇拜。因为在这场人类与海洋的战争中,查莉被裹挟着靠近“敌人”,目标不是征服,而是与之合而为一。

    一切还是要从游泳池说起。

    众人探险的船舱底部有一个供潜水艇停放的水池,池底便是阀门,开启后即可潜入海洋。

    水池大小与片中多次出现的游泳池大小相仿,外观相似。最后两集里,一些yrr随潜水艇一起归来,在水池中潜伏多日,一小部分进入女科学家体内,最终被作为实验滴入的氯胺酮杀死。同样是通过这个水池,查莉两次潜入深海,最后一次投入了yrr的怀抱。

    我认为,这个水池就是游泳池的迭代版本。

    前文已经说明,查莉试图通过游泳池,在心理上接近海洋,建立与去世亲人的联系。然而,彼时的游泳池与海洋的物理距离还是相当遥远的,也正是遥远的距离为查莉提供了保护和安慰,柔化了与真实的海洋合而为一必然招致危险这一事实。第一集查莉为了取回出故障的仪器而潜入海中时我们还能看到她的恐慌,最后一幕她安睡在yrr中时观众则捕捉不到任何挣扎和恐惧的情绪,在这期间她无疑已实现了成长与蜕变,与海洋的距离也逐渐缩小,直至最后的归一。

    让我们从头梳理一遍查莉的心路历程。幼年,父母因海洋科研事业遇难,她亲近“水”以消解悲痛。Yrr带来的危机在全世界蔓延,她失去了挚友和性伴侣,依旧亲近“水”,与海洋“合一”的欲望在进一步积累。此时的查莉已迫切渴望看见和触碰到海洋的真实面孔,渴望彻底放下人类的自大和分别心,行动的勇气也在逐步增加。上船后,她主动提出要陪同潜水员一起下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意味着其已准备好走出游泳池的舒适圈,开始真正的“合一”尝试。舱底水池是一个新的接口,上方是属于人类的室内空间,下方是yrr所在的深海。

    不同于游泳池提供的想象“合一”体验,舱底水池意味着真实的“合一”。看见yrr在水池中的美丽真身时,查莉终于在经历了多年的脱敏练习后,第一次站在真实的自然界的入口前。

    此时的她意识到,游泳池已不再是她心灵的归宿。她不得不直面命运的召唤,放下一切来源于分别心的恐惧,去寻找爱的真相——不受生死束缚的,超越人类意识的永恒的真理。

    承载了这一觉悟的最动人的台词便是那句“我不害怕,它们不会伤害我。”

    至此人与自然从二元对立重归“一”的解构过程已经完成,查莉背负着人类命运疗伤,与海洋达成最终和解的自我探索旅途也已结束。

    最后来说说结局。

    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更光明:查莉代表全人类得到了yrr的理解,同时获得了部分yrr的种族特征——得以承受深海的高压和极地的寒冷。这个结局指向了人类世界和平、美好的未来,yrr将停止一系列驱逐人类远离海洋的行为,人类开启更加可持续的、环境友好的新生活,同时也开启了与另一种高等智慧生物和谐共处的新纪元。而查莉能够获取yrr的种族特征,不仅是yrr向人类示好的标志,更因此带来了人类基因改写、种族进化的新可能。

    第二种解释将真实的结局交还给观众手中:查莉躺在岸边的一幕只是她的濒死幻想。在第三集中,查莉在游泳池边向同门描述了濒死体验的可怖。

    最后一幕便是这段话的回音。濒死的世界中时间确实被无限延长了,查莉进入了一个虚无的万籁无声的白色天地。但死亡并非她恐惧的那样痛苦,而是平静、清凉的。时空的概念不再有意义,生死也已被忘却,这里是查莉的归宿——万物归一,永恒的圆满和宁静。

     8 ) 有质量,但不多

    作为一个欧美畅销小说改编剧集,这部《种群》算是中规中矩的,改编力度不大,而且zzzz内容实际上并不影响观众的观感。

    慢热型剧集,虽然慢热,但只要能忍耐住第一集前半集的无聊,下半集就会豁然开朗,一切慢慢浮出水面。

    前六集的节奏非常好,主角团队从各自为战,因为各种异常事件藕断丝连,到第六集因为日内瓦大会注意到互相,由一个名望较高的担起团队领袖位置,主动联系团队成员,组成一支队伍。

    到此为止,都很中规中矩,剧情节奏甚至是有些优秀的,如果到此为止,我甚至会给这部剧打到8.0-8.7分。

    但从第七集开始,前六集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角色立体感在逐渐崩塌,节奏也开始稀烂,水平直线下滑。

    直到第八集结尾,也并没有讲明,为什么突然之间,团队成员就聚集到一起,开始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甚至是不惜抛弃家庭,无视性命之危。

    yrr的命名也没有给清楚,为什么将其命名为yrr?为什么大家要无视性命的危险,甚至是不惜于家人诀别,也要参与这次研究计划?

    编剧给出的所谓,“拯救世界”“富有正义感”“我必须去”“世界需要我”之类的救世主说辞,可以说是非常愚蠢的。

    作为一个观众来说,其实并不会对拯救世界感兴趣,根本不会买账。

    其次来说,这种说辞几乎完全摒弃了前六集好不容易塑造的一些角色的人设,诸多铺垫也没有用上。

    内容上来说,对于一个固定八集的剧集来说,在第七、八集加快节奏本来无可厚非,也是这种剧集常用的手法。

    但七八集本应该作为全剧的高潮,整体看下来,给我的震撼反而不如前六集的铺垫,有些平铺直叙的感觉。

    研究团队的很多人,并没有发挥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的重要性,大多数时候都在打酱油。

    看着看着,你会发现,其实研究团队中的几个“主角”,随便多一个少一个对结果其实并无区别。

    开放式结尾算是后两集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但编剧似乎在此上下了过多力气,以至于太过玄幻,看下来不明所以。

    直到结尾,也并没有出现任何关于yrr的实体信息,研究了一季下来,细细回想,主角团队其实并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

    yrr还是一个闪光种群,为什么突然对人类有如此大的敌意,也没有讲清楚。

    作为一个科幻剧集来说,留存神秘是好事,但结尾上编剧似乎力气下的过大了。

    整体下来,7.0分还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打分,主要扣分点集中在最后两集,水平实在是直线下滑。

    “我严重怀疑最后两集是编剧换人,或者是原作者退出了。”

     短评

    这种关于环保的剧以前觉得是惊悚片,经过新冠三年洗礼看这觉得未来会在现。冰层下高智慧物种和愚蠢并傲慢人类之间总在说人定胜天的不屈。欧洲人擅长的优美画面与沉稳缓慢松散的叙述在此剧表现淋淋尽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法也表现很突出,可没有中国科学家参与我表示抗议。首次出演外语剧的木村拓哉让我失望,不仅没啥戏份演的也很行货毫无感情,不是为他我也不会看此剧,看完此剧才知后面剧情远比他期待!

    4分钟前
    • oh la la
    • 推荐

    看完,结局太弱太弱,突然奇幻和充满塑料感,最后两集直接快进,而且又要看来搞个几十季】】】看到第六集,外星人+环保题材,虽然中间比较拖沓缓慢,但是第五六集开始的《后天》末日既视感、科学探索小队全员集结的质感变得相当扎实。整个剧作科幻和末日气质浓郁,文戏处理得不差,人和环境冲突的展现很不赖,各种海洋场景有真有假,但总体都比较震撼

    9分钟前
    • 千叶柱间
    • 还行

    看介绍以为是特效烂片结果意外的人文色彩,最后一幕太苍穹浩瀚太浪漫了,yrr这个延续亿万年远古海洋记忆的统一体概念应该不算新,但在海洋世界里没太见过,视觉上也不满足,有一点偷懒(甚至抄袭了吧),如果续订感觉会是Avatar的走向

    14分钟前
    • 重力泉零号土著
    • 推荐

    最后五分钟,美得就像一首远古的诗篇,让我莫名落泪。前期所有的铺垫,缓慢叙述,也让我深深地陷进去了,仿佛看完了一部8小时的电影。打算去看原著了。

    16分钟前
    • 陈六羡
    • 力荐

    四集才那么点内容。每集都在不停地开会,打电话,视频……还有其中一个Y裔女演戏真是夸张。

    17分钟前
    • 猫龟🐌
    • 较差

    节奏比较慢,还安插一些女性工作家庭两不误的桥段,最后喜欢越权的女科学家终于又不按套路出牌了。高级群体智慧生物是不一样,居然放她回来了,想想第八集,一群人争相要给智慧生物打毒针,呵呵。

    21分钟前
    • 大猫
    • 推荐

    静谧、暗藏汹涌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适合一人观看很有沉浸感

    23分钟前
    • E626
    • 推荐

    一直觉得对于灾难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缺陷。在喜马拉雅山上安静生长的雪莲花,没有人类物种的知晓,但并不意味着静美不存在。可偶尔被人类寄居地出现的山崩地裂、海啸飓风等感受到的人类,顿时预判自然界怎样,地球怎样,宇宙怎样。这个自然,这个地球,这个宇宙原本就自然而然的每日每夜,每分每秒的变化着,不管你身处何处,是否能够通过躯体感知。人类躯体感知的范围是有边界的,人类寄居的地域也是有局限的,人类的躯体认知系统更是只能认知到人类物种可被认知的范围内的。地球分秒都在变化,殊不知以前也这么规律的变化着。不必大惊小怪。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也有生灭。

    25分钟前
    • 徐乐乐爱旅行
    • 还行

    我覺得這部片子還是可以的,人物形象衆多,故事可圈可點,拍得也還不錯。可能是因爲陪伴我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吧。

    29分钟前
    • ZZ
    • 推荐

    好看的,期待第二季!!!(友情提示避雷指南:习惯看美剧快节奏的可以绕道了,这不是美剧,是德国北欧制片的慢节奏科幻)

    30分钟前
    • 淼大壮
    • 推荐

    海洋文明都联合起来反攻陆地了,人类世界就只得几个无政府、无机构、无背景支持的野专家、博士生(尚未毕业)组个渣渣队妄想拯救人类和地球?武器是几针氯氨酮?建议你们回家在浴室用大澡盆办家家酒哈,擦干手还可以回客厅继续你们老套又空洞的亲情友情爱情戏。

    34分钟前
    • 焉师傅
    • 很差

    后面两集的剧本是用jio写的吗?一群科学家跨界联手做出一个“杀一个yrr试试看”的决定,一时分不清是不是在嘲讽。

    39分钟前
    • 雨落蘅山
    • 较差

    节奏不算太快,但发现的过程是紧扣人心,最后一集有点太赶。

    44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看之前完全没想到改编自弗兰克·施茨廷的同名小说,虽然整体节奏很慢,但视角切入是蛮戳我的,可惜有些循规蹈矩,感情线不是不需要,但这么讲就完全显不出人物了,四舍五入拖了题材的后腿,即便如此还是很期待作者的姊妹篇《海》被纳入其中,改编难度我会管?加油吧朋友

    49分钟前
    • 苏乏
    • 还行

    每多读一页书,就觉得该剧多糟糕十分。改编和《流浪地球》一样,对原著彻头彻尾的降维,把原作者刘慈欣/Frank Schätzing宏大的宇宙观/生态观庸俗化幼稚化无聊化到人类中心主义,把对生存和命运的哲思降为包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平衡外壳下的与美利坚争谁拯救地球/第三类接触不要武力要和平,一个包含科学、哲学和伦理的复杂难题变成了单纯的灾难片/惊悚片,毫无创意。不提改编,单纯看成片,剧本漏洞百出,人物干枯,从头到尾摆拍,故弄玄虚,毫无organic之感,花那么多钱(4400万欧,制作时是最贵德剧),请不来一个好的给海洋做设计的art designer。

    53分钟前
    • Q影誌
    • 较差

    剧集前半部分节奏是比较缓慢的。看到后半部分才发现是德国的,想想暗黑的节奏,也就习惯了。自然对人类的包容总是让人感到惭愧,无论人类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哪怕刚刚被用人类自 已都不太确定的武器威胁过,只要人类散发出一点善意,自然就会以百倍的善意回馈。而人类的善意似乎只存在于实在无计可施,被迫生存之下。

    55分钟前
    • 辛子
    • 推荐

    节奏太慢,像大型预告,第二季应该才是正餐了

    60分钟前
    • 寺司_
    • 推荐

    7/10,整个像预告片...节奏很慢,质感很好,略带悬疑和细思极恐的那种恐怖,和《暗黑》的感觉很像,怕是德剧特色了

    1小时前
    • 空条橙
    • 推荐

    德国畅销读物改编的剧集,制作方也以德国和英国团体为主,所以制作出来沉稳,没有美国灾难片那种轰轰烈烈的追求炸裂的视觉效果,故事推进得很慢,一点点的烘托事态的紧张。及格观望,希望别烂尾吧

    1小时前
    • 茜红柿炒蛋
    • 还行

    前三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相反节奏拖沓有点慢,希望后期能反转

    1小时前
    • 秋楓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