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我们曾经是战士

    我们曾经是战士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02

    主演:梅尔·吉布森,格雷戈·金尼尔,玛德琳·斯托,山姆·艾里奥特,凯丽·拉塞尔 

    导演:兰道尔·华莱士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未命名恐怖片(UHM)

    • 更新HD

      我很好,多谢关心

    • 更新HD

      生命的奇迹

    • 更新HD

      无名故事

    • 更新HD

      我是你的女人

    • 更新第20集

      在一起

    • 更新HD

      援助

    • 更新HD

      爱诫

     剧照

    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1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2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3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4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5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6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16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17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18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19我们曾经是战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越南战争中的真实战斗改编。1965年11月,越南战争升级至美军直接参与战争阶段。驻越美军人数不断上升。摩尔中校(梅尔吉布森MelGibson饰)受命把一群新兵训练为真正的战士,部队中同时涌入不少随军家属,军人们扮演着丈夫与战士的双重角色,温馨的气氛中掺杂着丝丝不安。为了缓解单调的军旅生活,部队举办了大型晚会。出征的时刻到了,摩尔在典礼上庄严承诺“带回每一名士兵”。摩尔与他的部队被空降在临近柬埔寨的河谷地带,这里是北越军的重兵所在,人数弱势的美军陷入了重重包围,伤亡惨重,最后在火炮、直升机的辅助下战局开始僵持。第二天,战斗推进到山丘但仍然无法突破包围,摩尔寻求空军帮助,由于双方距离过近,美军的汽油弹炸伤了部分地面部队。摄影记者乔(BarryPepper饰)记录下了战斗中一幕幕残酷的画面。第三天,美军正准备进行决定性的近身战斗,这时空军支援到位了,越军被全灭。

     长篇影评

     1 ) 他们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告诉美国人这些兄弟做了什么 还有他们是怎么死的.

    真·摩尔

    德浪河谷战场实拍

    众所周知,越南战争至今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还有热点;这场力量悬殊的厮杀也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换句话说,还有很多亲历者至今没有从当时的伤痛之中走出来,希望随着时间,当人们可以更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也别忘了这些真实的亲历者,TA们才是真·历史。因为珍惜和平,所以更要回首战争,好的战争片也更应该是如此——冷血、麻木,但又让人觉得害怕并且引起反思……

    胡编乱造的百度

    没记错的话,本片也是根据小说/新闻报道改编的,真人真事儿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所以,我一直很佩服战地记者这个职业——TA们不仅仅要做好记者的本职工作,更得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开展工作;记录战场、报道真相,甚至也会成为被猎杀、灭口的对象……也多亏了还有战地记者,人们才可以看到战场的残酷、残忍、血腥,而不是电影宣传下的“振奋人心”。

    片名《我们曾经是战士》让我想起了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句话,大概是“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主人公摩尔中校率领着他的男孩儿们在德浪河谷与早已埋伏好的北越军打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战斗打了几个昼夜,双方都承受了巨大的伤亡,最后各自收兵。经过统计,美军和北越军交换比超过了1:5,看来武装到牙齿的菜鸟并不输给常年游击战的老兵。

    更为真实的数据

    最初看完电影后,我并不明白为何摩尔中校一行为何还要撤退,为什么不派遣更多的增援?后来才知道,感情这种孤军突入并不仅仅是战术的革新,更是高层/指挥层下的一盘大棋——美军时任总指挥韦斯特摩兰据此认为在游击战中争夺和巩固占领区不太可行,在以后的作战中便使用类似德浪河谷战役的战术——突入敌阵中并且吸引火力,再用绝对的优势装备奇袭歼灭之,使得北越军无法弥补人员上的巨大损失,进而屈服。而北越大将武元甲打了相似的如意算盘,他希望凭借人力和地利制造巨大的伤亡,最终迫使美军放弃越南。战略都很“伟大”,以至于一个个战死的人仿佛是不存在的。双方战士不论是在战场上苟全性命还是奋勇拼杀,家人们能做的只是祷告、等待并且忍受痛苦,与恐惧为伴;这么看来,还真不能说某一方的战斗就是正义的,这也是相关题材文艺作品的重要作用——记录,并且让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反思。

    关于“越战”的前因后果,孰是孰非我是没资格定义的,读书不多也了解不多,只知道这场战争的后遗症至今仍然在作痛——残留在越南的“橙剂”以及美国国内罹患PTSD的老兵(参考《第一滴血》中的兰博)。而当时战场上流血更是不能不让人深感战场的无情。在本片中有一个老军士长的角色我很喜欢,他在本片中时摩尔中校最得力的助手,但他对新式武器十分排斥,他讥讽M16是塑料玩具而宁可用自己的M1911进行近战。

    但是这个老兵眼里的塑料玩具打在人的身上仍然会留下撕裂的伤口,更会致命。同样,北越军手持苏制装备(有AK47和SKS)向美军阵地发起一次次冲锋,这些粗糙的步枪同样是杀伤力巨大的夺命武器。

    被包围的美军

    此外还有白磷手榴弹,爆炸之后烧伤的部位不得不用刀连着皮割下去,十分痛苦。

    被白磷弹击中的美军士兵

    用刺刀割掉脸皮

    美军还有开了外挂一般的地空火力支援——摩尔中校最擅长使用迫击炮打击北越军,在火力不足、难以继续抵抗的时候还可以用“断箭”口令召唤附近的航母投送大批螺旋桨、单发、双发甚至B-52在3000米到100米的距离分梯次用凝固汽油弹轰炸北越军。

    而凝固汽油弹的威力在本片中有直接展示,一位被友军误伤的日裔美军被烈焰吞噬,搬运他的时候,一用力就皮肉分离,痛的生不如死……

    被误伤的日裔美军士兵

    我也明白了为何总有人发声抵制凝固汽油弹的使用,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如同死神的镰刀,不是也会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也明白了为何北越军对游击战情有独钟了,因为这种面对面的阵地战实在是打不过美军。而武元甲能做的也确实只有用己方的巨大伤亡换取时间、空间以及美国国内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大战略”之下,年轻士兵的生命是多么渺小、脆弱。

    背靠背防守

    很难想象/回忆自己曾经通过几部鸡血电影就幼稚地认为美军很是“菜鸡”或者说战争很“热血”……这实在是幼稚不堪。列宁曾经说过“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因此在真正的“独立自主”之前,千万不要自大、狂热,低调学习、猥琐发育才是真的。不然对不起的是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牺牲的先烈们!

    Respect!

     2 ) 密集炮火后

    看完后反思。整个影片有很多惨烈地厮杀场景,我时常会感到痛快淋漓——站在美军一方,往往马上意识到其实都是对人的屠杀——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事实上被燃烧弹屠戮的炮灰也都是国家的英雄——站在越军角度。都是为了国家,而后为彼此而战。

    衣着整洁的妻子们在家等待命运无情的抽签——阵亡通知书的场景,真让人揪心……

    令我感动的总是美国战争电影,相比国内战争片。片尾展示了这场战斗中所有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家乡;这是在中国从未有过的。这可能从本质上决定了两国战争影视作品的格局上的差异。

     3 ) 声泪俱下,无以言表

    一部历尽千帆的气势恢宏的史诗级作品,带领我们身临了战争、学习了战争,也凝望了战争、反思了战争。

    影片集中呈现了美越两军在德浪河谷交战的惨烈场景,但也不仅限于此,同时呈现了美军奔赴战场前后的各种细节,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美军家庭情况,善后工作等,更多通过战争背后的东西来审视战争,与前线的交战相互呼应。

    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战争的绞肉机器属性,更看到了其中交织的人情冷暖。不仅看到了前方的需要,更看到了后方的关切。战争从来不仅仅是战争,它是一个系统性的运作。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从被习惯性差评的米军中,看到了他们的纪律性,战友情,真实的信仰,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军人家庭的相互协力和取暖。

    这些或许都出乎我们传统的认知,而我想说的是,灾难中孕育可贵、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符合事物发展的态势,而无需刻意为之。

    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未雨绸缪,而是自以为是了。

    战争就是战争,有其不可抗拒的政治属性;但,战争也不是战争,它只是人与人之间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抛开它的政治属性,我们再来看战争,它的面貌会更加清晰。

    中校哈尔穆尔给阵亡军人家属芭芭拉,带去了战死越南军人的笔记,让她聆听到了来自敌人的声音。战争是分胜负的,但伤害却是彼此的。

    站在这个层面的反思,振聋发聩,超越疆域的界限。人类要时时看清战争的真实面目,愿世界永远和平。

    附:观影零碎笔记

    为什么选上我们 因为你们长的奇丑但装备精良 打仗就是打仗,命令就是命令 米国人把什么东西都搞得很酷 向米军学打仗 家属委员会 我如何做好父亲和军人 当我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的儿子 悄然告别,战争对每个家庭的伤害都是相同的 我们今晚赶不到 第一天战死,第二天通知家属 今天每个人都要战斗,记者 尿浇枪管 淡定哥 断箭 炸自己人,惨烈,看哭 我在打仗,不能回自贡,我绝不抛弃我的弟兄。 拒绝胜利采访 我永远不能原谅我自己 告诉美国人这些弟兄做了什么,还有他们是怎么死的。 第一个参战,最后一个离开。 最后的出租车 他们不是为国家而战,而是为彼此而战 越南战死军人的遗留笔记。哈尔穆尔

     4 ) 我们曾是战士

    战争让人变的残酷?还是无奈?或者变得麻木不仁?或者是让人更加珍惜生命?战火燃烧的是家园?是人心?还是我们的价值观?无论是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人愿意看见战争的来临。但是当无情的战争开始,必须投入战争的人,是没有选择的。唯一剩下的信念只有悍卫家园。
    我们是士兵》是描述美军与越共正面交锋的第一场战役,1965年美军派遣第七骑兵队第一营,以空降方式投降至得朗河河谷的敌军阵区。美军被将近2000名的越共所包围,而美军的第七骑兵队第一营营长穆哈尔(梅尔吉勃逊饰),带领士兵们面对这场充满劣势的战争,在那里,他们以生命中最漫长的一个月坚守阵营。最后为美国与越共的第一场战役以胜利做句点。
      

      以往,我们所看见的战争片,主述的角度多半来自于士兵,以参战的士兵看待整个战争的情况及心情。《我们是士兵》是以一位战区指挥官的角度来主述这场战役,也让观众第一次的了解战争中的高阶将领的心态与复杂情绪。梅尔吉勃逊所饰演的穆哈尔中校,在带领士兵出征前曾经说过一番话;他不能保证让每个人都能活着回来,但是他保证自己将是第一个踏上敌阵,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他们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也为人弟兄,战火线上他们视死如归,他们是一家人,也是同袍手足,他们只有彼此照应才有存活的希望。
     
      
      片中战地记者前往最前线为战争记实的记者,亲眼目赌战争的残酷无情,与战地兄弟们的袍泽之情,甚至为了自卫也必须拿起枪杆打战,在经历战争洗礼之后,同胞的惨烈牺牲,让他质疑究竟为何而战?他还是拿起他的相机拍下战争的惨烈镜头,并将所见的情况忠实的记录下来。他对穆哈尔中校说:我不知该如何写下这段故事!穆哈尔含泪对他说:我将永远无法谅解自己,因为我的弟兄死亡而我却还活着。请你一定要把他们的事完整的报导出来,让世人明白他们的英勇。战地指挥官不想失去弟兄,但在战争中他所能做的只有,在最少的牺牲下为国家获得胜利!他无奈的心情也在此传递出来。战役终了,美军抢到了北越的号角、并在枯木上插上了一小面残破的美国国旗,代表赢得胜利。此片也是首次没有丑化北越军官之片,片尾北越军官以相当人性的口吻说着:你们(指美军)以为获得胜利吗?其实却将带来更多的屠杀….。
      
      是的,穆哈尔中校达成了承诺,他第一个踏下敌区,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但是他不能阻止战事的蔓延。许多士兵也是,他们质疑着自己为何而战?在战场上他们不是为国家,而是为身边的弟兄而战。战争的无情是我们身于太平盛世的人们所体会不到的。在那样的时代中,多少人因为国家的安危,必须向自己的家园告别,投入战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能安然无恙的回来。片中所传递出至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心情,无论是参战的军人或是家属,人们即使对所处的大时代环境感到无奈,没有人能为为什么要战争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撇开战争片的角度看,。在无力的年代里,坚守自己的岗位,对工作以执着认真的态度面对,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自己唯一能做的正确之事。
      
      这样的一部片子,彷佛让你亲身体会到战火的残忍,却也让人感受到更多的人性与温暖。片子进行中,我数次无法克制的流下眼泪,这样的情绪只有观影过此片之后才能明白,也在此向片子结束后,递给我一包面纸的观众道谢,篇中传递的是剧情人物塑造出的温情,你给我的却是人间最真实的温暖!

     5 ) 我们曾是战士

    Mel Gibson的几部电影我都很喜欢,《勇敢的心》、《爱国者》,还有最近看的《我们曾是战士》。写越战的电影很多,大概这一部算是比较正面、客观地描写了。剧情简介和看到的有些出入,最后的结局是美军的胜利告终的。

    先是Mel Gibson带着一队新兵在基地训练,有一个上尉在训练的时候很关心手下的士兵,他就跟身边的助手(二战的老兵了)说这个人会是很好的指挥官。然后出发前那个上尉一个人在教堂,上尉问Mel Gibson过去怎么处理当好一个父亲和指挥战斗的军官的关系,Mel Gibson就和他一起跪下做祷告,说的话很有意思,大意是说要上帝保佑他的士兵们平安,保佑他们把越南人打到地狱里去。

    后来Mel Gibson带领的一个营一进入越南战场就意外地空降在越南军队一个整师的集结地,先头的巡逻队被隔断在一个山头上,死伤惨重。Mel Gibson很正确地指挥部下占领了重要的干河床,控制住越军的进攻。然后,竟然还组织人去救巡逻队......美军的想法和电影里看到的中国军队好不一样。即使人很少,还是很讲究战术和团队的情义,不丢下任何一个人。

    Mel Gibson设想的直升机作战的战术就是不断地从后方送来后续部队,然后运伤员回基地。其间直升机来回地飞,有一架被打下来,更多的回机场以后用水冲洗机舱,流下来的都是血......上尉带领的士兵成功地解救了巡逻队,本来可以全身而退,结果为了救落在后面的士兵,上尉被击中...这个好像《The classic》里面的那一段,很感人。咱们自己拍的电影很少有这样的细节刻画。

    后来双方都伤亡惨重,只是美军有炮火和空中掩护的优势。Mel Gibson带领剩下的人先发制人地进行反攻,在对方的重机枪严阵以待的时候,准备痛击冲锋的美军时,美军的直升机适时出现,将越军彻底打败。看来空中优势真的太重要了,一枚丢下来的凝固汽油弹可以像扫地毯一样清洗掉一大片区域,真可怕。

    最后Mel Gibson指挥的美军胜利,越军撤退。只是双方都被惨烈的战况震撼了,说起来这部电影有点像《黑鹰坠落》,这样的战争,谁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呃,不谈超越电影本身的东西了。

     6 ) 我们曾是战士

    不知道什么原因会下载来这部片子看,大概是因为觉得这六个字带着某种怀旧而浪漫的英雄主义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即便是从旁观的角度,战争的残酷还是远超想象,不是对着地图部署战略决胜千里,不是吹着冲锋号攻城掠地。
           战争是枪弹穿越是身体喷涌而出的鲜血,是每一个失去丈夫和父亲的家庭的无言的痛苦,是对生命的暴虐。
           什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fuck,死生契阔,罔论其他!?
           然而战争终归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强大的国家意志有必须争取的利益,而每个参与战争的人也会有必须守卫的正义。我们能掌握且引导的,或许仅仅是对待战争的态度。
           想起高中时代看过的西线无战事,彼时当然不能完全理解,但读罢到底心情沉重。
           大学时代看过的美丽人生,看完已是泪流满面,四个男生。
           这些都与战争有关。
           今天日本地震,在校内上有个朋友写“如果中日开战,你能拿起枪上战场,值得敬佩;如果现在,你能拿起担架去救人,同样值得敬佩”相比那些叫嚣着日本沉没的人,难道不是要文明和正常很多!?启蒙教育的小朋友,想必也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出生并生长在和平年代的26岁青年的观后感而已
           以上
           
           又及,真正的力量,应该并不是通过丑化或自我催眠加以实现的吧。以意志力作为武器,凭借土枪地雷便能打败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人,这样的故事看多了,只会扭曲人的世界观而已

     7 ) 《我们曾经是士兵》和历史上真实的德浪河谷战役

    《我们曾经是士兵》一片是根据一本名为《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的畅销书改编的,该书由当时的第7骑兵团第1营营长哈罗德·摩尔(Harold G. Moore)及战地记者约瑟夫·盖洛威(Joseph L. Galloway)合著,详细记录了从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间在越南中部德浪河谷(Ia Drang)战役的详细过程,及战役后发生的事件。这两位作者不仅采访了许多幸存的美军官兵及阵亡官兵的家属,还到越南采访了好几个经历过此战的北越人民军指挥人员周辉敏、黄凤、阮友安(均为音译)等人,既从美军的视角,也从越军的角度去描述这次战役。原书名字的意思是要纪念交战双方阵亡或仍然生存的士兵——“因为大家都曾经是年轻的士兵”,目前国内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书名改得比较难听,叫做《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想寻找这本书的朋友要注意这个书名了。

    原著的封面,该照片是盖洛威当时所拍摄的

      1963年2月,根据美国陆军研究开发处有关直升机骑兵部队的设想,美国陆军在本宁堡建立了一支只有3,000人的第11空中突击师(试验),进行排一级或连一级规模的试验。1964年6月该师增加了两个步兵旅,加上炮兵部队和其他支援部队,开始实施营、旅、师级的训练和战术试验,当时哈罗德·摩尔任其中的第23步兵团第2营营长(注:第23步兵团在吉林版中译本中被错译为第23步兵旅,另外该营曾在1951年在低平里与志愿军交战。),隶属第2步兵师。1965年7月,第11空中突击师(试验)正式改名为第1(空中机动)骑兵师,第23步兵营第2营则更名为第7骑兵团第1营,用我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当年在乔治·卡斯特任第7骑兵团团长时,该团的进行曲为一首爱尔兰的饮酒歌“加利-欧文”。在本片中美军士兵在冲锋时高声呼叫“加利-欧文”正是对该传统的继承。)         虽然美国派出军事顾问和特种部队介入越南内政事务已经有好几年,但美国军队正式进入越南是在1965年,德浪河谷战役是美军与北越人民军第一次正面交战。当时北越将领在得知美军部队进驻越南后,很希望能够通过一次试探性战斗来找出美军武器和战术上的弱点,同时美军也正在试验新武器和直升机空中突击的战术,也很希望能够与北越正规军作一次正面交锋,以检验这些新理论的成果。      由周辉敏指挥的越南人民解放军第33团、第66团、第320团和越共游击队第H-15营分散躲藏在德浪河的朱邦山一带,第1骑兵师的指挥官并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但他们根据一些情报认为在朱邦山地区可能有越军,在11月14日,第7骑兵团1营机降到他们定名为“X光”的地区,打算搜索越军的踪迹。按照原定计划,16架UH-1直升机将往返数次,分批把这支450人的部队运送到“X光”着陆区,但由于2连2排排长的莽撞举动导致战斗过早地发生,一次普通的索敌行动变成一场包围战,而北越军有2,000余人。      第7骑兵团1营不是孤军奋战的,在历史中他们比电影中获得更多的支援。在战斗的第1天下午5点,2营2连就机降到“X光”区增援被包围的1营;在第3天上午,第5骑兵团2营和第7骑兵团2营余部步行抵达“X光”区,于是已经连续战斗了53个小时没有休息的第7骑兵团1营和2营2连一起乘坐直升机返回驻地,摩尔营长也如电影中的承诺一样,是1营最后一位离开战场的人。电影至此已经结束战斗,但历史中的德浪河谷战役并未结束。   

    电影中美军士兵上M7刺刀准备进行一次虚构的大反攻。原著中记载了在某些战斗下的确展开了白刃战,但都是个别现象,而且都是被北越军渗透进美军防线的结果

      由于美军打算用B52对朱邦山进行地毯式轰炸,于是让留守的两个营步行到另外2个着陆区乘直升机离开。第7骑兵团2营在前往名为“阿尔巴尼”区时,遇上了驻扎在那里的北越军预备队,尽管是一次双方都意外的遭遇战,但毫无介备、队形散漫的2营立即就被分割成几小股包围起来。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增援部队的帮助下,终于在第2天救出了被围美军,但在不到24小时的战斗中损失的兵力比“X光”区3天战斗里的损失还要多。电影编剧把如此丢脸的情节以一场虚构的胜利大反攻所取代,但实际上当时美军根本就不知道越军的大本营在哪里。      

    根据原著,在打扫“阿尔巴尼”战场时确实捡了一支法国的军号,只是原著中没有描述法国第100机动团被伏击的经过

    在打扫战场时美军缴获了一本越南人笔记本,里面写了一首倾诉保家卫国情怀的诗。在电影结尾原本有一段是摩尔在高级将领面前阅读这首诗,但这唯一的一段承认美军侵略行为的情节却在公映版本中被删除,因此这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为越战翻案。

    对于影片中用出租车送阵亡通知书的情节,许多没有看过原著或不了解当时情况的观众都会感到可笑。但这却是当时的实情,正是在德浪河谷战役后,许多美军家属指责这种残忍的做法,美国陆军才专门成立了由心理专家和牧师组成的伤亡通知小组。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战斗场面拍得相当精彩,许多细节也是来自原著的记载,还是很有看头的,电影道具的安排非常细心认真,让观众回到到1965年时期的越南战场上。美军主要的武器为M16步枪和M60通用机枪,还有M79榴弹发射器和M1911A1手枪等等。曾经有人指责电影中出现了“汤姆森”冲锋枪是个穿帮镜头,在电影中的确出现了M1928型的“汤姆森”冲锋枪的镜头,而且还有M1卡宾枪,但无论是M1卡宾枪还是“汤姆森”冲锋枪,在越战初期,二战武器曾经是南越军队及美军顾问的主要武器,而且即使到了越战后期,仍然有许多二战武器在使用。所以这根本不算是什么穿帮镜头。   

    这名南越士兵使用的是M1卡宾枪,当时美军为南越特种部队提供了许多二战武器

         电影中的M16步枪的消焰器是早期的三瓣式,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其机匣右侧有一个M16A1的辅助推机柄,许多人都知道M16A1是在1967年正式命名的,其实早在1964年,美军陆军就已经开始装备带有辅助推机柄的XM16E1步枪,我专门在网上寻找了“X光”区战斗的照片,发现有一些照片中的M16的确有辅助推机柄,而另一些照片中则没有,另外在题图中的原著封面士兵手中的步枪也是一把XM16E1。所以原著中的M16步枪是包括了M16和XM16E1。      

    电影中的XM16E1,请注意机匣右侧的辅助推机柄

    在这个镜头中,这批M16没有辅助推机柄

         注意,尽管摩尔在原著中写到这次战斗的胜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带来的”,但书中也在一些战斗片断中记载了M16出现故障的情景,有时候不得不让一些士兵蹲在散兵坑底排除故障,而其他人则用伤亡人员的M16继续战斗。关于M16还有一个小细节,电影中盖洛威的M16是普洛姆利军士长递给他的,但据原著记载,盖洛威早些时候在波莱梅特种部队营地采访时遇上越军的被围,当时营地中动用了一齐可用资源,为了能活下来盖洛威也接受指派而参加了战斗,战斗结束后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查尔斯·贝克韦斯(后来成为三角洲部队的创建人)给了他一把M16,他是背着这把M16来到“X光”区的。   

    约瑟夫·盖洛威使用的XM16E1

      

    电影中的道具枪——梅尔吉布森所用的XM16E1,其实是用一把柯尔特的M16改装而成的,这把枪的枪号是9054854。资料引自(http://www.longmountain.com/)

         也许是为了普洛姆利军士长(Basil Plumley)造硬朗古板的形象,影片中安排他总是使用一把M1911手枪(不是M1911A1),电影中的台词是说他不信任M16这种塑料小枪,但原著中从来没有提到这回事。M1911手枪虽然威力大,但毕竟手枪的作战距离有限的,这样的电影情节只是为了塑造普洛姆利军士长的个性。不过许多M79榴弹手或迫击炮手的自卫武器都只有一把.45口径手枪,在原著中就描述了几个美军士兵用.45手枪与突破防线的北越士兵战斗的事例。   

    在虚构的大反攻中,普洛姆利军士仍在使用他的.45手枪,注意右图,这是电影中所用的道具枪,是一把柯尔特生产的M1911,注意看枪上的特征,不是改进的M1911A1。

      

         另外,电影中虽然也有数个M60通用机枪的射击镜头,但远不如原著中的描述那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原著,尽职尽责的M60机枪小组提供了持续有效的火力支援,当他们占据有利位置后常常使得越军无法接近美军步兵,但机枪小组在部署后就很少移动,因此他们的伤亡也很惨重。      

    当时没有班用轻机枪,机枪班里面的M60通用机枪是美军主要的直射支援武器

    M29 81mm轻型迫击炮

     

    M79榴弹发射器

      在电影中我们注意到美国防御阵地中有迫击炮,当时在第7骑兵团第1营中每个连都编制有一个迫击炮排,使用的是M29轻型迫击炮,这些81mm迫击炮为被困美军提供了直接的支援火力,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不过原著中倒没有记载用尿冷却炮管的事。      虽然事前估计不到敌军有多少兵力,但为了支援这个索敌行动,哈罗德·摩尔在1营出发前就已经安排了2个榴弹炮连,共12门M101A1型105mm轻型榴弹炮部署在法尔肯着陆区,支援1营的行动。这种2吨重的榴弹炮有效射程约11公里,一般射速为每分钟3发,据说有经验的炮班最快可达每分钟10发,当年在法尔肯区的这两个炮连就经常打出这个射速,他们在53个小时内打了1.8万发炮弹,烧坏了几门炮管,有两门炮的后座装置爆裂,经过紧急维修后又重新投入使用。虽然这两个炮连在电影中只有一个镜头,但摩尔在原著中对炮兵们的评价极高,正是由于这些炮手们在被围美军周围建立起一道炮弹墙,才使得这400多人在数量比他们多得多的敌军连续围攻中生存下来。   

    美军活命的功臣——部署在 法尔肯着陆区的M101A1 105mm轻型榴弹炮

      

    提早了2年出现的M21武器系统,每一侧各有一个M260火箭发射巢和一挺M134机枪

      在1965年的德浪河谷战役中,美军使用的直升机是UH-1D,但电影中使用的是2年后才出现的UH-1H。为了增大载重量,因此H型换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而D型与H型的外观区别就在发动机舱上。此外,在1965年时UH-1D装备武器系统是M3火箭发射架、M6机枪系统或M5榴弹发射器,而电影中却过早地出现了当时所没有的M21武器系统,虽然M134机枪早在1964年就已经在AC-47上试用了,但直到1967年才开始在直升机上使用。      

    电影中的火箭炮直升机使用的是7联装的M260发射巢,根据原著中提到每架直升机携带48枚火箭的情况,可以判断应该是下图中的M3武器系统

    应该但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的可携带48枚70mm火箭的M3武器系统

    由于救护直升机不敢进入降落区,因此代号“老蛇”的布鲁斯·克兰德尔驾驶着UH-1多次冒险往着陆区送去弹药和食水,同时载走伤员,电影中如实地描述了这一点,但历史上他并没有驾驶武装直升机支援战斗。

         

    应该但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的M6武器系统,其实是可以俯仰转动的M60双联射架

    道格拉斯A-1E“天袭者”攻击机,当时有一架A-1E由于投弹高度太低,被自己的弹片击中而坠毁。

         有些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对美军获得如此多的空军支援表示怀疑,但根据原著,在发出“断箭”的暗号后的确把当时在越南能够调用的作战飞机都调来,各型飞机在空中排着队,在地面上的前进空中管制员的引导下依次攻击目标。但在地面的士兵眼中印象最深的都是A-1E,因为这种低速的螺旋桨攻击机可以缓慢地飞过他们的头顶,准确地攻击几乎与美军交接在一起的敌军,而且A-1E和榴弹炮连一样自始至终地支援着美军士兵,因此被围美军士兵都很感激他们。另外电影中一对F-100编组的长机误击营指挥部是事实,如果不是空中前进管制员及时呼叫僚机终止投弹,也许德浪河谷的战斗结局就要改写了。事实上,引导空中火力支援和炮火支援的前进管制员都对被围美军的生存起了莫大的作用,但原著中给予了很高荣誉的这些无线电喊话员在电影中都成了无名小卒。   与美军相比,北越人民军的武器装备要寒酸得多,由于他们只有步兵近战武器,缺乏远距离上的压制火力,尽管人数上占有优势,士气也很高昂,但多次进攻都被美军强大的炮火支援所瓦解。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实情。根据当时的北越指挥官回忆,北越正规军的这3个团是通过柬埔寨徒步进入越南南部的,没有交通工具加上长途拨涉,使得他们只能携带轻武器,虽然有一些人力小车运送补给,但不足以运送过多的重型武器。因此北越人民军使用的武器主要为AK-47突击步枪和SKS半自动步枪,美军清扫战场时缴获的SKS和AK-47几乎一样多,不过在影片中SKS只在伏击法国第100机动团的时间出场较多,在与美军战斗时大多数的都是AK-47。当时北越军使用的AK-47并不都是苏联生产的,还有来自中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AK-47。在电影中使用的AK-47道具是属于1953年后生产的AK-47第3型,但看不出是哪个国家的产品。      

    从机匣形状判断出电影中的AK47都是第3型,刺刀也是AK-47第3型所配用的刺刀

      

    有趣的穿帮镜头,这名北越士兵的AK-47根本没有打开保险,难怪他会被打死

      除了AK-47和SKS外,其他出现的武器还有捷格加廖夫DP机枪和德国二战时使用的MG34机枪,还有一挺DShK高射机枪。原著多次提到北越军机枪的低伸火力经常压得美军抬不起头来,但电影中只看到拿着轻武器冲锋的北越军,这些机枪道具不但出场机会少,而且都没有射击的机会。另外原著中还提及缴获了许多马克沁机枪,而且北越军同样有迫击炮的支援火力,但这些在电影中都没有出现。      

    电影中有一个RPG-2火箭筒的发射镜头,原著也有提及这种武器。

    如果选择一个高地,隐蔽好这挺DShk,完全可以在2公里外压制住美军的阵地。

    MG34机枪还没有机会射击,机枪手就被直升机的火力射杀。

    虚构的大反攻,这挺DP机枪也没有射击的机会。

      与北越人民解放军相比,越共H-15营的武器就比较杂,除了AK-47和SKS外还有MAT49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MAT49是法国生产的,这种9mm冲锋枪是越盟在法国人手中缴获的,越战时期被越共游击队大量使用。莫辛-纳甘步枪不仅出现在H-15营的镜头中,在片头伏击法国第100机动团的镜头也有出现,另外在那一段情节中还出现了大量的二战武器,包括苏联的PPSh-41冲锋枪、PPS-43冲锋枪、捷克的ZB26轻机枪。   

    伏击法军第100机动团时出现的SKS和莫辛-纳甘

    居然有一挺ZB26机枪,这个镜头很容易忽略

    烈焰中的越共H-15营士兵,本片中几个MAT49的镜头都是一闪而过的。

      最后再提一提法军的轻武器吧,主要就是法国的MAS36步枪和美国的M1919A4重机枪,事实上当时法军所用的轻武器的确很杂,特别是机枪,都是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包括德国和美国的。不过由于电影中法军的镜头只出现了1分钟,而且是被轻松摆平,所以不太有人注意他们的武器。但事实上第100兵团被围歼并不是电影中那半分钟就能干完的轻松活。不过在原著中,并没有描述法军被伏击的经过,只是提过有这一回事,而且美国被包围的地区也不是第100团被伏击的地段。不过电影里这样拍摄的作用和原著中经常提到乔治·卡斯特一样,也是暗喻该营被围后原本也会像法国100兵团或卡斯特的部队一样,但最终却依靠自身改变了命运,没有像他们那样全军覆没。另外2营与法国100兵团命运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从同一个基地——安溪,向相同的方向——大概沿着19号战略公路向波莱古进军,而且越南人用对付法军同样的手段来对付美军。但在这一段的情节中却出现了史实考证的错误,当时在法国100兵团中并没有外籍军团的伞兵单位,但电影里出现的法国军官却是戴外籍军团的白色高顶军帽,而且电影里法军的贝雷帽也不是当年法军所使用的样式,当时法军使用的贝雷帽和二战英军所用的基本一样,而电影里出现的则是现在美军所使用的。

    被偷袭的法军

    (特别感谢冷战斗士提供的资料及帮助)  

    ————————

      【本文来源:http://firearmsworld.net/other/sportful/wwss/wws.htm

    【原标题: 《〈我们曾经是年轻的士兵〉:看图说话——电影中的武器道具》】

     8 ) 无意中发现的穿帮镜头

    位于片尾02:10:00左右,

    前一个镜头有他恋人照片。
    照片下面的香上面写着“xxx有求必应檀香”
    后一个镜头
    那个戴眼镜越南军官的恋人
    坐在书桌前流着泪看着摩尔上校邮寄给她恋人的日记本。
    桌子上赫然是一张xx日报,日期看不清
    但看报纸的原文标题《两岸爱相“髓” 骨髓移植——20小时抢救生命行动完美落幕》。

    查阅网络,这例骨髓移植发生在2001年六月份。准确时间应该是2001年6月14。也就是说这是一张2001年6月14日的xx日报。
    有些像人民日报,可惜知网没有找到。。。。



     短评

    吉叔比较一般的片子,没什么新意

    4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当年去电影院看《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美空军正在昼夜轰炸南联盟。美国侵越战争时,越南背后的支撑是中,苏,美越战争结束,中方为了向美国纳上投名状,打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美国很满意。现在看这讲惨烈越战的老片的当下,美国已经拉拢了越南,成为了一起对付中国的盟友。哪天为了再次投名状,又揍越南不是没可能。哈... 政客就是地球上的毒瘤... PS:直译“我们曾是战士”相当好,那些翻译过来什么:魔鬼司令,什么骑兵,什么忠魂,傻得要死,一股子地摊味

    8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想当年历史老师推荐了好几次这部电影,说如何如何好,导致看完觉得没想像的好。alone

    9分钟前
    • 小霸狂
    • 推荐

    看到美国大兵跑到别人的国土,利用先进武器,疯狂屠杀北越战士,就想起他们在朝战战场,如何用同样的手法,对待志愿军。不用拍什么朝鲜战争片,看此片就全明白了!国力弱军事科技差,就是砧板上的肉,靠牺牲精神虽能取胜,代价很惨重。本片煽情之极,神剧而已,疯狂吹嘘上校的家国情怀,那些战死的越南士兵就没有家?人家在自己的国土上被你打死了,你就不羞愧?打倒美帝国主义!

    14分钟前
    • 毕大费
    • 力荐

    这个译名真烂,我更喜欢越战忠魂这个名字。这几乎是一部完美的战争片,可与大兵瑞恩媲美,血淋淋的战场,反战的思想。又见梅尔吉布森,第一次见他还是在勇敢的心,这个男人就像石头一样坚硬,像大山一样厚重。

    18分钟前
    • 陈默
    • 推荐

    越南有一个高台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稣(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甚至在它的宣传壁画里,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 、观世音、耶稣,李白、关公、姜太公、牛顿、雨果、莎士比亚、丘吉尔、克里孟梭、孙中山等都被列为该教所供奉的对象。然而,这些都与本部电影完全无关。

    21分钟前
    • Νταγκ Τζόουνς.
    • 推荐

    拍的很不错,只是这个背景更有意思。……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法国帮助美国和英国在海上对战,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战中,越南被日本人占领;二战后,日本投降,法国人卷土重来,妄想恢复殖民统治,结果被越南人民军打的落花流水。……那么美国就来报恩了,当然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本片展现的就是1965年美军正式进入越南,北越人民军第一次正面交战的德浪河谷战役。

    22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推荐

    最后的美式家庭观念的宣扬很是反胃

    26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深夜离家那段,目送远去本来很好,蹦出个女人来咕哝“我爱你”,真无趣啊。常规镜头不应该是她的背影跑到前景来,结束吗?牛逼的拍法不应该是镜头升起,屋里灯光亮起,阳台窗帘升起,然后整个社区亮起点点灯火吗?真失败啊!对越共的同情视角值得赞赏。

    30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实在没看出战役的价值。付出大量伤亡把敌人击退了,但是俘虏了几个越共就撤退了,这场战役有何意义?

    31分钟前
    • 深层次空间
    • 推荐

    比较客观事实的一部战争片,虽然战争时间不长,但是给我们的印象确实源远流长,家人,国家,正义,捍卫,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很精彩,很血腥,很真实。那天夜里,出征的那晚,离开家人,吻了床铺上的装睡的妻子,妻子的追寻,说了句,I LOVE YOU!很感动。战后的拥抱也很感动。好片。另外,战争中的记者的演员我很眼熟,但是不知道是谁。

    33分钟前
    • ontoWofy
    • 力荐

    凡是梅尔·吉普森参演的战争片,残肢断臂、枪炮声震耳欲聋,总有宏观视角、微观情感,没有不惨烈的,这片动人的地方是给了对手足够的尊重,大家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虽然不是梅尔·吉布森导的,但怎么看都像是钢锯岭的预演。

    39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噼里啪啦一顿打的美国军教片,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打的比较平庸。直升飞机在战场上的应用发挥的真好。吐槽一下,对剪太作了。梅尔吉布森是越军指挥官肚子里的蛔虫么?越军指挥官刚制定好进攻策划,梅尔吉布森那边就已经心领神会了。。

    44分钟前
    • 张劳动
    • 还行

    看起来美国导演也会中八一厂流行的那种病毒,花了一堆钱,不讲故事,讲战术~~ 虽说我原本就是冲着战术去的

    49分钟前
    • 飘叶随风
    • 还行

    many man has gone!

    5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我们曾是战士,千篇一律的战斗但其中军嫂送黄信让我眼前一亮。吉布森的气场是天生的领导者,无论年轻还是步入更年,如今曾经的华莱士为何被淡忘了。

    55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推荐

    主线有战场残酷血腥的激战,有家庭的侧面描写,有敌方的同等视角,比起大多数战争片算是够均衡了。没有重点,情感的链接没有触发,偏右派的思想还是多了一些。

    56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挺好看的一部战争片,一贯的,越战电影的反战要素,所以反战内容就不说了。原著作者就是剧中那位战地记者,他的出现也是电影一亮点。不过故事没有讲清楚,没有说明这场行动的主要目的,而且这场战役是美军第一次系统使用直升机作战,电影有讲到,但不是太详细,说实话我就是为了看战术的。基本把重点放在了战斗上。不过主角设置的我觉得特别棒,没有官架子,战斗能力强,整个临场指挥也很冷静果断很特殊的描写了北越方面,这场战斗也是让北越军认识到了美国人在技术方面的强大,火烧猴子就是这么来的。

    60分钟前
    • 兵部左侍郎千夏
    • 推荐

    明明是你自以为强大去欺负别人,还摆出一副被欺负的样子,你们是人,你们有感情,有家庭,别人就没有?你都打到人家门口了,人家越南人就不知道疼?一点儿反思都没有,明明是侵略者,还把自己当英雄,真是无耻,还要对死去的侵略者歌功颂德!

    1小时前
    • 花朵的海平面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