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美国1997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比利·赞恩,凯西·贝茨,弗兰西丝·费舍,格劳瑞亚·斯图尔特,比尔·帕克斯顿,伯纳德·希尔,大卫·沃纳,维克多·加博,乔纳森·海德,苏茜·爱米斯,刘易斯·阿伯内西,尼古拉斯·卡斯柯恩,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丹尼·努齐,杰森·贝瑞,伊万·斯图尔特,艾恩·格拉法德,乔纳森·菲利普斯,马克·林赛·查普曼,理查德·格拉翰,保罗·布赖特威尔,艾瑞克·布里登,夏洛特·查顿,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最幸福的季节

    • 更新HD

      双世青蛇

    • 更新HD

      午夜0时的吻

    • 更新HD

      幽灵女孩

    • HD

      看不见听不见也爱你

    • HD

      五尺天涯

    • HD国语

      诡夜迷情

    • 更新HD

      美丽吸血鬼

     剧照

    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3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4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5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7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8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9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

     长篇影评

     1 ) 十年过后,犹记泰坦尼克

         不知不觉间,距离1997年11月1日已经过了整十年,换个说法:十年(又好几天)前,《泰坦尼克号》首映。
         十年前只能用猫吱呀着拨号上网,十年后已经没人能忍受512K以下的带宽;十年前哈利波特第一部刚刚出版,十年后J.K.罗琳为眼镜魔法少年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十年前的上证指数为1186点,十年后已经上升到5777点……毫不费劲的就能举出这十年来究竟在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多少变化,就像十年前的我,在杰克为露丝画像时会被我妈叫到楼下倒垃圾,而十年后的我,可以心安理得镇定自若的回忆温丝莱特的胴体。
         从1997到2007,不变的只是年轻画家和千金小姐的爱情,以及这部电影在历史总票房排行榜上的位次。
         
         卡勒德·胡塞尼在《灿烂千阳》写了《泰坦尼克号》对阿富汗人民的震撼,在那个国家的那个动乱的年代,仅仅一部电影就能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慰藉和欢乐。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十年之后的现在似乎还是不能一言而尽。《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激起的海浪,直到地球的另一端仍泛着涟漪。18亿美元的票房以及像阿富汗这样“潜在”的票房以外的观众,没有人统计得了究竟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或许得这样说:“在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和没看过的”。卡梅隆把自己的电影打造成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船”,然后借着主人公的口张臂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泰坦尼克号》对中国内地的影响毋需多言,至今都忘不了一个同学在看了首映后兴高采烈的把我堵在厕所门口,绘声绘色模仿着片中技术人员的手势,“咔!”他怪叫一声,然后两个平对着的手掌突然折成九十度,“就断了”,他说,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甚至忘了自己上完厕所后还没洗手,就搂着我的肩膀一路从男厕剧透到教室门口。说不准1997年的这部电影算不算得上中国电影院的救市转折点,但对于走进电影院或者是在家看碟的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到的不折不扣意义上的“大片”,大到传说国家领导人首肯后可以一刀不剪的上映——说到这,十年后的我们却只能在电影院看到剪刀手的杰作,这肯定不是进步。
          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见面时互相问候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句“看了那部电影没”,于是衍生出这样的段子:
          “去看《泰坦尼克号》没?”
          “没有,不过准备看《铁达尼号》。”
          “讲什么的?”
          “好像是轮船沉没什么,听说挺感人。”
          “哎呀,《泰坦尼克号》也是讲这个。”
          “我看完《铁达尼号》就去看你那个。”
          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和《铁达尼号》当作两部电影来的,在资讯四通八达的今天应该就没这问题啦。

          第70届奥斯卡上卡梅隆的电影席卷了11个奖项,偏偏少了影帝影后。十年前的青葱少年莱昂纳多十年来硬是把自己转型为实力派,却依旧和连续提名的温丝莱特一样与小金人无缘。看着《血钻》里伤痕累累的阿彻,看着《无间行者》里眉头紧锁的比利,谁都看得出来莱昂纳多·迪卡尼奥是多么想抛开按在自己头上“偶像派”的帽子,他以岁月为刀,拼命的将自己俊俏的瓜子脸雕刻得四四方方,或许在这十年里杰克的影子真的沉淀在他心中太久了。反观温丝莱特,作为露丝的表演既非她的最佳,也不是她的终点,已为人妻的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是个最接近奥斯卡的英伦女角。十年前的男女主角分别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进道路,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内,我们能看到他们俩双双站在柯达影院的颁奖台上。
          至于卡梅隆……这个十年他很闲,因为人家是“世界之王”嘛。

          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解读作“一男一女在沉船之余还不忘打个kiss谈个情儿的滥俗爱情片”,可谓合适非常,甚至无须考虑就能透过一堆特效和德智体美劳精神的等等现象看到这层本质。爱情,灾难和死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卡梅隆不过是借着最著名的一次航海事故来讲一个能把观众都骗得哭哭啼啼走出电影院的爱情故事。但又不是谁都能既编得好故事又能骗到18亿票房的,就像谁都能说说"you jump,I jump",真到了那情况却未必都能做到一样。
          《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变成了“现象”,"My heart will go on"谁都会哼,片中经典台词一呼百应,后来的大制作都把这一部当作挑战的直接对手,甚至还经常有人把沉船时刻乐队的演出和“女人和小孩先上”作为鲜活的案例讨论。比这部电影更好的电影比比皆是,然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却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在各个领域都闪耀无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谓前无古人,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超越者呢?

          Titanic建成于1911年5月31日,1912年4月10日由南安普顿驶往纽约,1912年4月14日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是否也上演过这样感人的故事,也没有人知道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些什么。或许应该像片中这样一句话所说:

    "I figure life is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

         ——我觉得生命是一种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2 ) 为Titanic平反

    看到不少所谓最杰出XX部电影的榜单,总是刻意把Titanic排在外面,当时的技术、编导、音效、演员无不是超一流,就是因为当年票房太高,所以引起了不少清高人士的反感。

    好电影,为什么不能是票房最高的?为什么不能是最多人喜欢的?

    Titanic之后,还有哪部电影有这么大影响力?
    当年满大街都在放“my heart will go on”
    不懂E文的都能顺出“you jump,I jump”
    那时的情侣拍照,很多都摆过拥抱、张开双臂的pose
    1998年全世界都在谈论Titanic。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我不认为它比Titanic要好

     3 ) 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在影院看过两次,2d和3d版。除了感动全球的爱情和牺牲精神外,我想导演还想在片中表达一种独属那个时代的解放精神/改革精神。
    片中的露丝,从一个传统的贵族小姐,逐渐成长成一个独立的女性。除了跟杰克学的“吐痰”/到下等舱和平民达成一片外,露丝本身就是一个勇于打破传统的“不安分”女性,在历经沉船/失去爱人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后,露丝并没有选择继续回到原有的贵族生活,而是选择重新开始。
    在片尾的年老露丝床头的各种照片中可以看出,露丝并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分开腿骑马的照片。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有了解的会知道,那时候的女性,骑马的时候双腿都是在同一边,是的,你没有看错,双腿就是在放在同一边,(画面太美请自行想象)。
    所以,不负责任的猜测一下,如果没有沉船,露丝可能并没有那么快的开始新生活,或许又是一部比较狗血的贵族平民撕b剧,当然,没有沉船,就没有这部史诗般的电影了。

     4 ) 一个被忽略的小人,卡尔

    夜深如海,我静静的躺在床上看着泰坦尼克号,不知道是第几次看了,似乎这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在我需要流泪的时候。
    这一次,我被一个叫卡尔的小人感动了。一直似乎都将聚光灯打在主角的身上,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毫无疑问的荡气回肠,每一次都恨卡尔捣乱自私,将一次次逃生的机会都浪费在了嫉妒和阴谋上,然而这一次从他的视角,我觉得我又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是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他走进罗丝的房间看到她收集的那些画。毫无疑问,他不懂也不在乎艺术,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商人,即使在影片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是一个商人。我看着他笑着说,罗丝就喜欢这些画,什么毕加索之类的。仿佛是充满了不屑的和嘲弄的,而在那嘲弄中却夹杂着一丝苦涩,他融不进她的世界,他理解不了她,也理解不了艺术。他接着说,她每次出门都要带这些画。我第一次觉得也许他对罗丝不仅仅是因为他需要一个美艳而年轻的妻子,而是有爱的,尽管这爱也充满了浓浓的商人气息,这是他无力改变也没有意识到的。如果他仅仅是要她做他身边的花瓶,那么他不会关心她的喜好,不会费力在每次出游都带着她的画,不会如此的了解她的习惯,因为他在乎她。
    接着往下看,他们如常的出入上流社会,直到他在甲板上见到救下罗丝的杰克。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多心,在他虚假的感谢后,我分明看到了他警惕的瞥了杰克一眼,然后转身拥着罗丝立刻就走。那个眼神,复杂而冰冷。他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出于一种本能的警觉,他觉得这个人对罗丝不一样,于是他不在乎绅士风度立刻要把罗丝带离这里。当船员提议给杰克一些补偿,他将他邀请去头等舱吃晚餐,个人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爱情的小把戏,他希望他出丑,希望罗丝通过他和这个穷小子的对比发现他的好,而商人的本质也淋漓尽致,他不用付一分钱就可以感谢他了。我不能比较说这两个原因哪个的比重较大,情感因素和金钱因素错综复杂着,这就是卡尔。
    然而世事往往事与愿违,他越想打击他,越想分开他们,反而促成了他们生死不离。
    再下来就是三等舱的派对,不得不说,罗丝这里做的真的有些过了。无论是不是一个充满占有欲的男人,都无法忍受自己的未婚妻在船上公然和另一个人出双入对。众目睽睽之下,她拉着他的手开心的转着,拥抱着,俨然一对恋人。他依然保持着他的绅士风度,等待着她夜里的到来,以为她会解释会好好对他,但他不仅没有等到他,反而是第二天她若无其事的喝着茶说:“我太累了。”那一刻,他忍不住了,他看不到一点点悔意的迹象。当我看到他掀翻桌子的时候,我觉得他和任何一个陷入爱情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年轻而冲动着。找不到适当的方法来挽回他的女人。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碰罗丝,他将一腔怒火泄在了桌子上,无声的警告她不要乱来。
    而晚上的时候,他又来找她,拿出了那块著名的海洋之心。他不是会道歉的人,而他在她身边却似乎坚持不住,他将价值连城的宝石戴在她的颈上,算是无声的歉意和砝码。他是个商人,他的歉意也是计算着的,他提前将宝石给了她,也只是想要挽回她的心。但是他真的不了解她。他也不了解爱情。
    接下来的事情却越离他的期望越来越远。当他看到那副画的时候,他只想撕掉它!然而商人的本质让他想出了一个阴谋,他总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利润,结果他成功了,罗丝回到了他身边。他送她上救生艇,然而她最终发现了他的阴谋,选择去找那个穷小子。他几乎气疯,叫身边的那个仆人接着去找她,他仍然还是要带着她。他则回去取了项链和金钱,你能说他自私呢?还是聪明?
    再看见她是在甲板上,她在等着上救生艇,身边依然紧紧跟着他,还披着他的衣服,他真是气昏了头,立刻强迫她披上他的大衣,却忘了那颗钻石。她不肯上救生艇,原因是因为那个穷小子。他居然肯在这时候撒谎哄她上船,我在这一刻被他感动了,当他微笑着安慰她说我都安排好了,我答应你把杰克也带走。我想他是真的爱罗丝的吧,他撒这个谎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哄她上船,他当然知道上船意味着什么。当罗丝生命里两个男人趴在栏杆上看着她,微笑着向她告别的时候,这两个男人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唯一统一的一刻是为了她的生命,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爱着她。
    罗丝最终选择跳船,和杰克同生共死的时候,卡尔的最后一个登船机会摆在他面前,然而他放弃了。我们往往都只看到罗丝几次放弃登船机会选择和杰克在一起,然而却没看到卡尔也做了一样的事情。罗丝放弃了两次,卡尔放弃了两次。罗丝为了杰克,卡尔为了罗丝。他到底年轻气盛,到底感情用事,他最终被妒火冲昏了头脑,拔枪射杀着这对恋人。如果他的本质真的那样自私那样冷酷,那么他又怎么能够疯狂至此呢?他是真的恨不得能与杰克决一死活。子弹打光了,却一颗也没中,他握着枪却发不出子弹的神情真的很绝望,于是他放弃了。最后他发现钻石还是送给了她,以那样一种讽刺可笑的方式,他大笑着,笑事情的戏剧性,笑他最终一个都留不住,他的两个宝贝。
    我一直在想卡尔最后去幸存者中找的,到底是罗丝还是钻石。罗丝是他疯狂爱过的,他为了她做过很多冲动的傻事,钻石也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代表着他骨子里的商人气息。他说的没错,那是他的两个宝贝,两个永远失去了的宝贝。

     5 ) Nearer, My God, to Thee

    14年前《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个年代好莱坞大片对于国人来讲似乎还是稀有的东西,至少小时候的我这样觉得。其实1997年我并没有去看《泰坦尼克号》。对于它的印象,说来可笑,竟然就是Rose的裸体以及Rose和Jack做爱的部分。10岁的我并不明白,这样的电影一刀未剪地上映具有怎样的意义,但依旧懵懂的感觉到它对于当时社会的冲击,尽管我误以为这种冲击只是视觉上的。正是这样的误解,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泰坦尼克号》是在差不多十年之后。我依然记得看完的那天我对室友说,“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个爱情故事。”

           这部电影的影响不仅在于那令人咋舌的票房和不计其数的提名。《灿烂千阳》里有关于阿富汗人民如何想尽方法非法观看《泰坦尼克号》的描写。这票房之外的影响更加不可估量。它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它是每个人的梦想。对爱情,对生命,对于人性的梦想。

           对于我,《泰坦尼克号》是关于拯救。Jack拯救了Rose,用她自己的话说,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 当Rose说"Goodbye, Mother",当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吐了Hockley一脸口水的时候,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被捆绑到这艘奴隶船上的大家闺秀,不再是那个站在一个挤满了人的房间用力尖叫却甚至没有人看一眼的隐形人。当她松开死去Jack的手,用尽全部的力气一声声吹响哨子的时候,她已经是个无论前途多么黯淡都不会放弃的姑娘。而当镜头扫过老年Rose走到那里都要带着的照片,她骑在马上,one leg on each side,她已经是一个Jack,just head out for the horizon whenever she feels like it.

           另一个则是关于人性。《泰坦尼克号》单拿出原声来说也是屈指可数的,但是我最喜欢的音乐确实电影中非原创的一段。当巨轮慢慢下沉,乐队依然在甲板上坚持演奏。他们最后演奏的乐曲名叫《Nearer, My God, to Thee》。音乐声中,镜头跳转,失职的船长,愧疚的设计师在乞求宽恕;一对老夫妇相拥在床上,床下已海水漫漫;年轻的母亲给孩子们讲故事,“他们在长生不老的仙境快乐的生活了三百年”;失措的人们尖叫,祈祷,渴望拯救。大西洋上的那片炼狱,那炼狱中的无助、绝望与恐惧在音乐中成了背景。音乐与画面在情绪上的强烈对比使这部分成了最催泪的桥段。我想这是导演的愿望,希望那些罹难的人们在痛苦之后回归上帝的天堂,享受宁静与安详。

           同样的愿望也出现在老年Rose最后的梦里。17岁的Rose穿过新粉刷过的长廊,所有人都在大厅里等待她。她得侍女,Jack的朋友,和Jack跳舞的小姑娘,设计师。还有Jack。他们相拥亲吻,大家鼓掌。那一刻,所有人都很好,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生死离别。

           3D版的预告上写着By the visionary director of Avatar。我觉得非常不妥。《泰坦尼克号》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没有人能超越,卡梅隆自己也不行。抛开《阿凡达》革命性的3D摄影技术不提,故事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和《泰坦尼克号》相提并论,而对于灵魂与心灵的冲击则更不值一提。世上再无任何一部电影在14年之后原片重新上映仍能叫人趋之若鹜,无论怀念的是当年年少倜傥的列奥纳多和凯特,还是那段纯真的感情,还是1912年4月15日凌晨消逝的1500多灵魂以及消逝前闪耀的最后光芒。

            《泰坦尼克号》是一个传奇,一个梦想。 Never before, and never again.

     6 ) 姐又相信爱情了!

    嘛,大船么,都15年了趁最近3D风劲,去垫个了鼻子复出,摆明就是来抢钱的。不过这部片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故人再来,被骗点钱去又有什么要紧。

    说真的,垫过也就是这么回事啦,看上去就跟淡妆画了点鼻影差不多。当年模型做得有点穿的地方看着还是假兮兮的,灰啊雨啊雪啊之类仍旧是最有3D感的物体,不过船体建筑立体了那么一咪咪而已,跟姐前一部看过3D到希腊鼻的《众神之怒》相比,都算个甩饼脸。
    但是回过头来说,这15年间什么地震龙卷风甚至世界毁灭的盛世观众都遇过几遭了,还跟着同样是叫Jack的船长四海航行,都不晓得见过多少巨轮沉没了,再重温Titanic的效果,居然一点都不寒碜过时。也不枉费当年那票房成绩了。

    第一次看这片的时候年纪小见识浅而且着紧故事情节主人公的命运,无暇分心。回头重看,才发觉编剧的心思真当了不得。除了极个别的镜头(比如控制室、大全景,沉没前的个案交待)之外,主要的POV集中在Jack和Rose的身上,通过他们截然不同的背景交待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船上来自不会社会阶层的人群的生活,借由Rose的叛逆预示着新世纪的到来,利用她的社会关系点到Titanic惨剧发生的第三方原因(被迫加速,救生船不足,等等),丝毫不乱。
    另外还拿大肆发挥了三角恋的冲突,不仅让观众跟随两位主角“目睹”Titanic撞冰山的一幕增加临场感,而且在之后的一个多小时内,硬是想尽办法让两位主角从底层到顶层跑透透,将大船从进水到漫舱到船头入海到船体断裂直到船尾被吸入的全部过程通过Rose下底舱救Jack到两人逃生的戏剧化情节展现,毫不气闷。
    在这样纷乱的情况中,居然还将一段穷小子邂逅富家女的世纪之恋娓娓来,更是创造了you jump, i jump,i promise这些名言,更有船头双飞这种堪称“世纪情侣pose”的经典画面,表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浪漫情怀,又宣扬了“逝者已矣,生者更应连带逝者的那一份,尽情自在地生活”这种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

    真是你要看场面有场面,要灾难有灾难,要爱情有爱情,要励志有励志。完美的商业大片啊。阿凡达的编剧就欠了这么一咪,不然更完美(因为阿凡达的价值观更得姐认可)……

    遥记大船初登的大陆的时候,号称“首部未遭广电局强暴保证完菊”的电影。一众情窦已开的中学生结伴去看。恰其时,姐刚把言情小说读遍,对这种你侬我侬的男欢女爱腻味得很,兼之姐心理早衰,正处在厌世情绪的最高点——别人都在想大小登科,封妻荫子,姐那时觉得自己适合的归宿该是古佛青灯,心平气和。反正最后都是尘归尘土归土,为各种倏忽来旋即去的身外物不停钻营自寻烦恼,不如安安定定独善其身无欲则刚。
    在此种心理下(要不是姐是独生女儿且没有宗教信仰,不然可能早就付诸行动遁去了),当然看Jack和Rose也不过这么回事,骗谁么!和其他一些愤世嫉俗的同学讨论起来,都要撇撇嘴“他们身份背景相差这么大,就算HE,过个几十年肯定也是相看两生厌,离婚收场”。

    这次可大不同。姐不但从大船下沉开始一路哭到结尾(乐队师傅、船长和造船的工程师殉职,老夫妻殉情,妈妈用故事安慰孩子不让他们感受死亡的恐惧……),而且这一次是认真相信Rose和Jack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如果他们能HE,可以度过the best and the worst,变成我偶尔会在公园里餐厅里博物馆里见到的白头牵手相视浅笑的老夫妻。Jack鼓励她摆脱了束缚选择了自我和自由——他救了她(以一个人可能救另一个人的所有方式),Rose在最危急的时刻放弃生机(她亲见船撞上冰山且知道救生船不够)回头救Jack是已经抱了共死的决心。靠着对他的承诺重燃求生意志之后,她彻底割舍了自己的前生——贵族的头衔、富有的未婚夫,而选择做一个贫民——恰如她真的同Jack私奔成功一样。她一直留着海洋之心从未变卖甚至。假使她能仅凭对Jack的记忆如此度过一生,跟Jack在一起自然也可以,且会更加完满幸福——因为他始终是她的挚爱。只不过在这样一宗世纪灾难的背景下,如果最后让男女主角双宿双栖未免太过梦幻与气氛不合。

    姐居然……又相信爱情了(扶额ing)!“相信”跟“获得”始终存在着从理论到实践这样巨大的鸿沟。诚如某君所言,看大船最令人伤心的——是整整15年了,我们仍然未找到那个可携手同去的人。刚刚发现自己重新的相信爱情的某只,愿所有同龄人都找到那个一起去看大船的人,并且一旦找到了便白首不相离。good luck哟,民那

     7 )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爱情是一张票根,凭它我们乘上时光机器,穿过长长短短的岁月,寻找那么一些些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回忆。爱情也是一张船票,它曾漂荡在大西洋的无垠碧海,沉入海底几万英尺的寂寞深渊。爱情还是一张电影票,它见证了十五年光阴似水,历久弥新,再次击中我们怅然若失的心。有些事,无法启齿,终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恋爱琐事,尘封在记忆的底端,却时不时情不自禁,想拿出来回味一番。

    1997年的时候,哥哥还没有自杀,王菲还没嫁给李亚鹏,中国人还没听说过苏丹红、毒奶粉和地沟油,我也只是小学三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弹珠,跳皮筋,和自以为喜欢的你在学校的梧桐树底下晒“90年代”的老旧阳光。

    转瞬到了2012年,传言世界已到末日,金融危机席卷着全球,油价已涨得没了谱,哥哥死了,王菲遁出歌坛了,我也摸爬滚打好些年,被爱情挫败得遍体鳞伤了。只是你呢,我总是和你马上相逢无纸笔,都还没来得及联络感情,便又各自散落在海角天涯,被时间冲散了。

    就在这十五年里,《泰坦尼克号》悄悄登陆了影院,不动声色收走了票房18亿,而我也在十五年里看了它七遍,每一遍都心潮澎湃,每一遍都涕泪涟涟,似乎它诉说的不仅仅是那永恒的爱情,也是我十五年的光阴似箭,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我会偶尔想起、至今不忘的、沉沉不变的你。

    到2012年,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整整100年。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传说,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真假,早就已经不再重要。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电影史上的奇迹,票房和口碑让人瞠目。当那一曲《我心永恒》唱起,多少人还会记起那个穷小子杰克,在冰凉的海水中紧紧抱着他一生的挚爱,用最后一点温度温暖对方的一幕,湿了眼眶?

    说到爱情,最美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大抵脱不出一个“永恒”。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都只会输,不论你爱得有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最终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的一抔黄土、一缕尘埃。《泰坦尼克号》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那穿越时光,永远不变的爱情。当老得不能再老的罗丝爬上船头,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纪念她的爱情以及她于海底长眠的爱人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不动容呢?

    如今《泰坦尼克号》再次登陆影院,这次,它有了3D的外衣,而我却仍只在意它曾经衣衫褴褛的样子,那才是我爱的你,最真实的你。3D眼镜只会让我在大银幕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求而不得,失去曾经那份简单相依的纯粹与快乐,失去那时候模模糊糊说不清楚的幸福感。我更在意的,是重逢,是相见,和未曾和你再续前缘的伤感。

    于是傻傻地问自己,如果这辈子只有一部电影,可供自己反复观看,会是什么?答案还是坚定地给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因为它最商业,最耐看,而是因为它总能击中我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论是杰克和罗丝的旷世爱情,还是那帮至死不渝的提琴手,抑或是两两相依于浸水客房小床上的老人。它超然于爱情,止步于永恒,也在我心里大喊出那句一直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刊于《城市快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100#comments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200#comments

     短评

    "Every night in my dream, I see you, I feel you."

    10分钟前
    • 登对
    • 力荐

    剧本居然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可想而知对我国的巨大影响力。

    1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我学会了吐口水,我努力的活下来了,我去了好多你说过的地方,我学会了双腿张开骑马,我生了好多孩子,我已经活到一百岁了,我可以见到你了吗?

    16分钟前
    • 桃溪春野
    • 力荐

    第一次看到沉船,第一次看到正面全裸,第一次看到伟大的爱情,第一次...

    21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还用说么?太经典了。

    2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我想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24分钟前
    • 白日梦小姐
    • 力荐

    有些片子,必须得等经历过再去看。没有为爱情放弃过什么的人,不会在露丝从救生船上跳回大船的那一刻落泪。

    28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爱你原本只是一瞬,却不知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了永恒。

    31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当老年的Rose午夜梦回,一个长镜头穿过大堂,摇上楼梯,站在钟表前的Jack转过身来,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宛如昨日。

    3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打动人心灵的情感灾难片。除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船沉前三等舱躺在床上安详拥抱的两位老人,母亲在海水即将淹没时,拍打两个孩子入眠的场景,船上一直奏响的音乐,灾难来临时,从容赴死的船长和设计师,都让我流泪满面。

    39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将永远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次数最多、最感动、也是最好的电影

    4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Rose可以为爱而死,最后在Jack的舍命相救及恳求下,选择了为爱而活,而被留下的那个人是痛苦的。到老奶奶的Rose站在船边上,把海洋之星扔回海中时,我想那是它最好的归宿了。灾难面前,有的人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有的人花钱占用了别人的机会。

    44分钟前
    • 酒鬼一家小迷妹
    • 力荐

    高中时代的大片,最让我动心的是音乐

    48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事隔那麼多年依然無法忘記當初的感動。

    53分钟前
    • 安獭獭
    • 力荐

    一部应该被记住的电影.

    55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59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学校组织放映的影片,大家好像对rose和jack恋爱过程猎奇,但是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轮船将要沉沦,海上乐队的绅士们整理领结,肃穆庄严的弹奏最后一曲,那一瞬间,仿佛听见一首镇魂曲在响彻。

    1小时前
    • 孔雀鱼
    • 力荐

    “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要敢说,这是我一直深爱的电影。3D效果言过其实;被删裸戏无察觉;IMAX看清冰山全貌;Rose美的神魂颠倒,Jack帅的令人窒息;甲板上Jack对Rose说:I see you. 看过不下10遍,能记住每个情节、台词、人物及配乐,该哭地方还是会哭;3碟正版VCD能记住两次换碟的准确时刻;初二看完后自己经常在水盆里用水瓢演习沉船全过程…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1998年,哈尔滨火车站地下给初恋女友买的盗版光盘。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那对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1小时前
    • 个篱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