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利刃出鞘

    利刃出鞘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19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安娜·德·阿玛斯,克里斯·埃文斯,杰米·李·柯蒂斯,迈克尔·珊农,唐·约翰逊,托妮·科莱特,勒凯斯·斯坦菲尔德,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凯瑟琳·兰福德,杰登·马泰尔,瑞琪·琳德赫姆,艾迪·帕特森,弗兰克·奥兹,K·卡兰,诺阿·西甘,M·埃梅特·沃尔什,玛琳娜·福特,劳尔·卡斯提洛,雪莉·罗德里格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加布里埃尔·洛莱斯 

    导演:莱恩·约翰逊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熔炉

    • 非常家务事

    • 更新HD

      暴力本性

    • 更新HD

      花式舞蹈

    • 神秘窥视

    • HD中字

      潘多拉的果实~科学犯罪搜查档案~最终章SP

    • 中字

      我老婆是大佬3

    • HD中字

      托芙

     剧照

    利刃出鞘 剧照 NO.1利刃出鞘 剧照 NO.2利刃出鞘 剧照 NO.3利刃出鞘 剧照 NO.4利刃出鞘 剧照 NO.5利刃出鞘 剧照 NO.6利刃出鞘 剧照 NO.16利刃出鞘 剧照 NO.17利刃出鞘 剧照 NO.18利刃出鞘 剧照 NO.19利刃出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富豪小说家哈兰·斯隆比在自己85岁生日第二天,被发现在自家庄园离奇自杀,遗留了亿万遗产。久负盛名的大侦探布兰科(丹尼尔·克雷格饰)突然被匿名人士雇佣调查此案真相。同时,哈兰的孙子兰森(克里斯·埃文斯饰)也正在秘密调查此案。当布兰科和哈兰·斯隆比家族的其他人对谈时, 他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哈兰家族没有表面上那么和睦,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都想得到遗产……究竟这起命案是自杀还是他杀?似乎每个人都有嫌疑。随着一位遗产继承人的意外亮相,真相谜底渐渐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利刃出鞘在“鞘”不在“刃” 真相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实在太好看了!评价涉及剧透,没看过的先不要往下读!

    其实有没有可能,一切的操盘手就是女主?!

    1从没拍出来的地方猜想,为什么死者会对家人隔阂如此之深?仅仅是因为想让家人白手起家就不给家人任何遗产?会不会是女主很早就开始煽风点火?

    2女主的能力不一定是撒谎就呕吐,有可能是自由操纵呕吐。这样她可以在需要说“假话”时,证明自己说的是真话。

    3女主既然能从药的粘稠度分辨是否是吗啡,而且极有可能很早就知道遗产会给自己,是否有可能在察觉到药被换了之后,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将计就计,既能树立善良人设,又可以把美队给铲除。

    4看似善良的女主,其实一切的进展都是她在把控,为什么她要把实情都告诉美队?美队难道是个值得信任的人设?会不会从奶奶那句“兰森你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就知道换了药瓶的是美队,然后在家人争吵的时候上了美队的车,一步步的把美队往坑里带。从最后女主隐藏弗兰的死亡来看,女主是在需要大家知道自己说谎的时候才吐了美队一身,这心机这手段,不可谓不高深!

    5最后女主站在高楼玩味的一笑!说明了一切

    分割线

    二刷又有了新发现和想法,一刷错过开头,忽略了很多背景细节。新发现发出来供大家探讨。

    首先女主应该不是坏人,但也绝对不是什么清纯白莲花。属于自己的东西寸步不让,能够争取的权益绝不手软。有情商有智商,是一位固执老推理作家财产最合适的继承人。

    女主撒谎呕吐为假有了新的线索可以佐证

    1 女主家庭非法偷渡,经济困难,她虽然有护士资格但是并不服务于护士站,因为她是黑户,没办法得到正式的编制职位。她幸运受聘于有钱人家,取得全家人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全家人相信她诚实可靠,值得信赖。撒谎呕吐的设定虽然冒险,但是有效。从家人对她的态度来看,显然她深受家庭成员喜爱。

    2 老爷子需要的不是佣人而是朋友,她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雇主的精神需求,在和老爷子沟通时没有摆出低人一等的佣人姿态,而且棋逢对手。在病理、心理、生理上都能对症下药。情商极高

    3 几个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把遗产分给孩子很难保证家族不会打的头破血流,这时候需要一个,完全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对家族成员没有站队,又对金钱有需求。有头脑可以且能完全按照老爷子的心愿料理遗产(比如作品的改编权等),可以保证家人拿不到巨额遗产能保持自力更生的能力,有同情心,在家人有难时可以伸出援手(孙女上学没有学费,女主二话不说就答应援助)。只有女主具有这种品质。

    4 几处细节佐证女主完全有撒谎能力。女主明明知道药被人动过手脚,而且她知道家族里的人与老爷子的恩怨,说明肯定知道家族有人想谋害老爷子,但是在房门外跟007对话时,她说她完全相信这家人不会杀害老爷子。

    美队跟她假意结盟时,说了句,遗产留给女主,美队拿到应得的一份,是老爷子最想看见的结局。女主说了句“yeah”,肯定了这个说法。很显然她内心是绝对不可能认同这个说法的。

    5 片名叫利刃出鞘,老爷子的台词和美队刺杀女主未遂的结局多次围绕道具刀和真正的利刃。作为一位闻名遐迩的侦探作家,能把自己的死变为一个惊天悬案,显然是最好的归宿。他的继承者肯定也必须是一把锐利的尖刀而不是一把中看不中用的道具刀。

    所以

    老爷子先给了所有家人杀人动机,遗产、公司、出轨,个个打蛇打七寸,目的是激怒所有家人,然后坐等谁先沉不住气动手。

    吗啡注射以后,老爷子还饶有兴致的记录下这个有趣的杀人手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布阵,给自己中意的继承人留下线索。并给了她烫手山芋作为试炼。如果她不能度过这个难关,也就不配作为她的继承人。

    同时,他也给了家人同等竞争的机会,因为他临死前最大的嫌疑人便是女主,如果他家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把女主置之死地的话,那么也就证明了家人的手腕和本事在女主之上,那么女主也就失去作为最佳继承人的资格。 为什么选用了下棋这个意向?因为下棋也可称之为博弈,女主和老爷子的每一次下棋都是一种博弈,他对美国队长说他下棋不如女主,也是在挑唆他们的一种博弈,这种博弈之中最后胜出的人就是能够拥有他遗产的最终继承人。

    整个片子值得玩味的地方太多,我并不修改文章最初女主是幕后操盘者的说法,只是幕后操盘者并不只有一人,整个片子其实就是女主和老爷子两位大boss的一个终极博弈,然后家人也只是有了参战的机会,但显然在两个王者面前完全没有战斗力。

    大家也可以看看,唯一和老爷子独特沟通方式的只有老爷子的短发女儿,而事实证明,在老爷子所有的子女之中也是短发女发展最好,至少做到了经济独立。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作为一个侦探小说作家,老爷子真的是有这种奇特的兴趣爱好,喜欢与人斗智斗勇。

    最后不得不说。片子真的太好了,值得反复玩味。

     2 ) 《利刃出鞘》:登堂入室的汉密尔顿

    在黑色猎犬追逐落叶的开场慢镜头之后,《利刃出鞘》呈现了一个经典得有些刻板的悬疑设定:荒林中的哥特大宅,猩红色的内饰,恐怖元素的摆件,一具喉咙被割开的尸体,一个暗流涌动的富贵家庭,一位叼着雪茄的私家侦探。

    根据这些熟悉的类型元素和美术设计,以及片方不遗余力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挂上钩的宣传策略,观众很容易认为《利刃出鞘》是一个复古的"whodunnit(谁是凶手)"悬疑故事。但一旦你被这些障眼法成功骗进了电影院,你可能会发现,原来你对这部影片的许多预设和期待都可能并不正确。

    那个处于影片最中心的谜团其实好像没那么重要,而《利刃出鞘》真正的悬疑,是模仿着前人套路又大胆颠覆游戏规则的新尝试,像一个魔术师,左手转移着观众注意力,右手却在酝酿一个盛大的惊喜。

    血腥和谋杀固然严肃,《利刃出鞘》却同时是一部娱乐性十足的喜剧,充满着呕吐物和道具刀,精准到位的吐槽,犯蠢和犯贱的人物,和Netflix与"Baby Driver"这样的流行文化梗。

    在悬疑故事和讽刺喜剧的外壳下,《利刃出鞘》还辛辣且毫不让步地对当代政治做出点评,将川普,移民问题和阶级矛盾都摆到台面上讨论,用一座大宅和一笔丰厚的遗产,刺破“白手起家”富人的虚伪,成为音乐剧《汉密尔顿》之后又一个利用类型框架借古讽今的美国故事。


    悬疑:甜甜圈洞里的甜甜圈洞

    在film noir的年代之后,英美的悬疑故事似乎一直更多地以连续剧形式出现在小荧幕上。阿婆和柯南道尔的祖国英国自然是无比钟情侦探故事,除了全年无休地让福尔摩斯、波洛和马普尔小姐出来营业外,还源源不断出产《摩斯探长》《小镇疑云》等高质量探案剧集。美国带来的是更工业化类型化的《犯罪现场调查》《法律与秩序》等常青剧集,但近年也不乏突破性的风格之作,比如南方哥特文学土壤里生长出的《真探》。

    相比电视荧屏,近年来大银幕上的英美侦探电影显得有些贫瘠。2017年的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应该算是近年最血统纯正的悬疑电影,但质量不佳的同时又缺乏惊喜,而美国这边,上一部较为成功的侦探电影,可能还是盖里奇鸽了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在这样的环境下,《利刃出鞘》作为一部非改编非IP的纯原创美国侦探电影,显得尤为难得。

    本片导演兼编剧Rian Johnson

    影片开头,虽然警方对死者Harlan的判断是自杀,但极残酷的死亡方式,复杂的家庭情况,以及被匿名请来的名侦探,都在一开场就立马说服观众:这肯定是谋杀。那么,《利刃出鞘》的第一层悬疑就异常清晰:谁是凶手?

    解密这层悬疑的第一步,是标准程式化的问询。在死者Harlan各位亲属的回忆下,Harlan遇害前一晚的时间线被慢慢拼全。玩过剧本杀的朋友们,都知道剧本杀设置最妙的一点,就是每个参与者都有杀人动机,而在各位角色的隐瞒与揭穿中,这场问询变成了玩得有点拙劣的剧本杀游戏。

    当整个问话的主导人,远远坐在沙发上的Blanc侦探露出真容,观众肯定也意识到《利刃出鞘》还有第二层悬疑。这位总穿花呢西装,一口浓郁南方口音,在《纽约客》有专题报道的名侦探,是被一个装满现金的匿名信封雇来的,而Blanc神秘雇主的身份及背后的原因,都将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持续困扰着Blanc和观众。

    在承担着铺垫剧情与介绍角色双重功能的问话桥段后,多位重要角色的动机一一暴露,这意料之中的路数一定充分地给了观众一种在过山车上系着安全带的安心感。但就在这时,《利刃出鞘》猛烈地拐了一个弯,将刚刚挑起观众好奇心的第一层悬疑直直甩出车外,在第一幕中间部分就给出了那个看似最重要问题的答案。

    《利刃出鞘》真正精彩的地方,从这里才刚刚开始。在无情地推翻预设后,它用不断更改视点角色Marta动机的方式,将悬疑类型变道到戏剧冲突,而在情感认同的戏法和紧张的剧情发展下,观众很可能已经忘记第二层悬疑的存在。

    而Rian Johnson剧作的优秀之处,在于能让《利刃出鞘》转过几个恰到好处的弯之后,毫无痕迹地稳稳转回到悬疑上,用第二层悬疑去重新唤醒然后推翻第一层悬疑。观众此时或许会意识到,解答所有谜题的真正钥匙,早就在那个看似已经真相大白的场景中埋好。


    角色:现当代混蛋图鉴

    《利刃出鞘》向阿加莎·克里斯蒂致敬的意图很明显,但除开经典的家庭设定,复古的探案方式,和叙事视角上的部分借鉴外,《利刃出鞘》与阿婆作品的内核是非常不同的。

    《纽约客》的影评人Anthony Lane指出,阿婆作品中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不协调,是在优雅和高尚的日常下,一点点揭开丑恶和罪行。但《利刃出鞘》并不存在这种不协调感,这桩谋杀案本就发生在毫无体面可言的一滩烂泥中,所有嫌疑人从一开始就被定性为贪婪而狭隘的丑角。在这种设定下,《利刃出鞘》从开场就为观众安排好了作为道德保险的视点角色:死者Harlan的护士Marta。

    看过《Legal High》酱油世家那集的观众,可能都还对那个故事中护士角色的反转印象深刻。同样的执拗老人,同样修改过的遗愿,《利刃出鞘》的Marta却毫无反转的可能:她说谎的时候会呕吐。这个戏剧性的设定一方面增添了喜剧效果,但更大程度上方便了剧情的开展以及观众对Marta认同感的建立。在第一幕,善良而无法说谎的Marta就向观众全盘托出事情的真相,更让观众毫无障碍地站在Marta这一边。如此一来,在悬疑似乎已失去魔力的情况下,《利刃出鞘》仍成功地将观众从道德和情感上都带入Marta的视角,以全新的目标和动机推动故事向另一方向行进。

    善良而诚恳的好人是非常难描绘的角色,但Marta这个角色如此让人喜爱,一方面是因为演员Ana de Armas的细腻演技,另一方面,得益于“同行衬托得好”。在死者的大家族中,Marta这个局外人是唯一关心他理解他的存在,而他真正的亲人,则是一帮各具特色的蠢人和混蛋:出轨的吃软饭女婿,无能的儿子,说着白手起家其实是靠父亲巨额资助创业的女儿,没什么脑子的生活方式博主儿媳,目中无人婊里婊气的外孙,手机成瘾阴郁的孙子。

    《利刃出鞘》这一帮今年最耀眼的卡司,完美地演绎了这群看似无过错但无比招人讨厌的角色。但这组精心设计的群像在成就《利刃出鞘》的同时也是《利刃出鞘》最大的遗憾,这些火花四溅的角色只在第一幕充当了悬疑烟雾弹的功能,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渐渐融为一个面目模糊行动统一的功能性集合体,失去了单个角色闪耀的可能。从剧情的中点,那场遗产宣读会开始,《利刃出鞘》走出了故事发生的宅子,将群像角色抛在身后,变成了护士Marta,侦探Blanc与外孙Ransom的三人戏。

    丹尼尔·克雷格和克里斯·埃文斯两位被束缚在特定角色中过久的演员,在《利刃出鞘》里迎来了真正的突破。Blanc侦探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角色,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观众会在觉得他是天才和觉得他是笨蛋中不停摇摆,这个名侦探到底是不是名不副实也可以作为一条生动的支线而成立。克里斯刚在《复仇者联盟4》荣获America's Ass殊荣,就在《利刃出鞘》里进化成America's Asshole,而这个富有层次,婊中带纯的小少爷形象,有助于他加速进入后美国队长时代。


    政治:Immigrants,we get the job done

    在影片最早的问话中,Thrombey家族的女婿Richard就引用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台词来评价Marta的单纯和刻苦。《利刃出鞘》可以看做是《汉密尔顿》的故事新编,由一位权力低位的移民对抗一群自以为有天生特权的上等美国人,同时展现出旧时美国价值与当代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利刃出鞘》里的一个关键词,是self-made。大女儿Linda很喜欢强调自己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创立公司,但其实这个家族里真正依靠自身奋斗实现阶级跃升的只有老父亲Harlan一人,用才华和敬业建立起自己的悬疑小说帝国。Harlan所代表的是最经典的美国梦,他是如此热爱自己的事业,以至于在快要死亡时,都只想着记下来这个新鲜的致死手段以后用到书里。

    但反观他的儿女孙辈们,都是依附于他的吸血虫,即使有才华也无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Harlan和子女观念上的不同,是整个家族最重要的矛盾,也解释了Harlan为何如此看重Marta:他在Marta身上看到了他自己,这是Thrombey家那群坐吃山空的孩子们所没有的。Marta多次站在Harlan画像前的对视,和那个从Harlan传递到Marta手上的咖啡杯,都在不断提示这两位看似毫无关系的人物的相似之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Marta才是真正的Thrombey家族继承人,或者更进一步,才是真正值得拥有社会财富的美国人。

    《利刃出鞘》里另一个关键词,是birth right。在Harlan的遗愿被宣读后,Thrombey家族就常常将这个词挂在嘴边。他们相信,大家长给予他们在经济教育和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他们也应当自然而毫无争议地属于拥有Harlan身后的财产和那座大宅。Birth right,先天拥有,是Thrombey家族区分自己与外人,美国人与移民的唯一标准。

    Thrombey一家在调查过程中都宣称自己将Marta当做亲近的家人,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清楚Marta到底是来自哪个南美国家,有人说乌拉圭,有人说巴拉圭,有人说巴西。在这群天生美国人的眼里,可能世界上只分为美国和美国之外的国家,而Marta这样的移民,只是来为他们服务的"the help"。

    在旧与新的理念冲突,特权与身份的双重矛盾中,《利刃出鞘》故事展开的这座房子成为了更具寓言意味的舞台。宅子空间与美国之间的类比,外来者面临的排挤,敌视,甚至伤害,让《利刃出鞘》成为《逃出绝命镇》《准备好了没》后又一部以类型元素探索政治表达的作品。

    在可能是今年最好的一个片尾镜头中,白手起家善良勇敢的“汉密尔顿”Marta,完成了对空间的侵入与占领,俯视着失去birth right就失去一切的失败者们。继承Harlan经典美国价值观的Marta,或许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手握咖啡杯的她,将成为这个国家,这座房子新的规则制定者。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

     3 ) 吐血整理丨全片正叙时间线&所有线索梳理&政治隐喻解读

    --本文含有剧透---

    ---本文含有剧透---

    ---本文含有剧透---

    ---本文含有剧透---

    ---本文含有剧透---

    ---本文含有剧透---

    这部电影有几个普遍让大家迷惑的问题是:

    1 老爷子为何毅然决然地自杀?

    2 老爷子为何不给家人留一分钱?

    3 老爷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打错吗啡?(我倾向于老爷子知道)

    4 棋盘是不是故意弄翻的?老爷子为什么不立刻对外声称是自己打错了吗啡帮小护士洗脱嫌疑?

    5 小护士是真善良,还是真腹黑,故意伪装,其实是大boss?(我倾向于是真善良)

    6 剧情为什么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阳台外面的楼梯窗户这么明显,为什么用一副画去遮住?

    ……

    我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意见,我昨天看完以后在剧情上纠结了很长时间,有很多为什么,但是后来想明白了一个事儿,我猜导演(或编剧)是存在一定的政治立场的,所以剧情逻辑上会稍有欠缺。

    要完成这部电影,有两个设定必须实现:

    1 老爷子必须死,必须不给家族留一分钱。

    (因为美国精英阶层被大量的家族关系垄断,很多在其位的人都不谋其事,或者并没有相匹配的能力。他通过电影完成了美国精英阶层的一次“切断”和“自杀”)

    2 外来移民必须入住这个房子。

    (川普政策对移民很不友好,我身边好几个在美国的朋友取消了回国计划,怕回国了就回不到美国了。但导演/编剧大概认为,移民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欢迎勤勤恳恳的移民入驻这个国家,来建设这国家,不应该封锁他们的上升途径。因为现实中难以实现,所以用电影完成了“移民的入驻”。电影里有多处提示,但一切只是我个人解读,你可保留看法)。

    既然这两个设定是必须实现的,那么剧情实际上只是通过悬疑,来尽可能合理化这两个设定。

    这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有些设定这么奇怪,老爷子为什么说死就死,这么毅然决然?因为编剧还没有做到让它100%足够合理化,把悬疑和政治诉求完全无缝对接。

    ps 后面我会深度阐述自己的一些对剧情的理解和电影的政治解读(只是个人见解,不一定对),这里先给大家梳理一下完整的正叙时间线,如果对剧情比较了解的可以直接跳过前两部分看后面深度的剧情及政治解读

    *****这里说一下,所有的解读只是推测,目的在于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解读视角,而不是提供正确答案。我写影评的初衷是因为剧情上有些bug很难解释,怎么想都有逻辑漏洞,或者逻辑关联不强,需要靠脑补,而从政治隐喻角度来想我自己会豁然开朗很多,所以提供给你们一种视角。有人说我像初中老师强行解读语文课文,我从头到尾也没说这是标准答案,咋就初中老师了,我真委屈我。*****

    *****人物设定的分割线****

    *****人物设定的分割线*****

    先来介绍一下出场的各位人物:

    1 老爷子(拥有巨额财产的白人,后来自杀身亡)

    2 小护士(老爷子的护士,一位勤勤恳恳的移民,全心全意照顾老爷子很多年了,也是唯一一直陪伴在老爷子身边的善良的人)

    3 女管家(看肤色应该也是一位移民)

    4 年事已高的老奶奶(老爷子的妈妈,100多岁了,基本已经分不清人,听不清话了)

    5 007邦德饰演的侦探

    6,A家庭:

    大女儿(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经常跟父亲玩一些烧脑小游戏)

    出轨大女婿(被老爷子发现有婚外情)

    美队饰演的大外孙(坏透了的纨绔子弟,一个寄生虫)

    7,B家庭:

    网红儿媳(自己是主业是做网红,没有正经事业,其实一直在跟家里要钱);

    长得有点像max的大孙女(大学在读,靠老爷子供学费)

    过世的儿子(十几年前已经过世,在剧中没有出现)

    8,C家庭

    经营出版社的没能力的儿子(一直想着卖老爷子的影视版权,在公司毫无作为)

    儿媳(在剧中没有戏份,台词一共就几句,可略过不表)

    热衷于政治的约15岁的青春期孙子,没什么能力只知道通过刷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

    从这个配置可以看到,这个家庭除了大女儿相对有独立事业(也是老爷子给的100w本金)(注意川普当年也是靠老爹借他的100w美金起家,这里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其余人或多或少都是活在老爷子羽翼之下的寄生虫(注意这个设置,后面会再提)

    *****故事正叙时间的分割线*****

    *****故事正叙时间的分割线*****

    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我大致整理了一下,可能会有遗漏,欢迎补充。

    (已根据伙伴的留言,更正了大部分内容,感谢指出问题的小伙伴!)

    A 老爷子85岁生日当天傍晚/晚饭

    1 老爷子生日,整个家族远道而来祝贺。网红儿媳和大女婿都早到了。

    2 大女婿的婚外情问题被老爷子发现了,老爷子说“要么你自己跟她坦白,要么我替你说”,这句话也被外人听到了。老爷子还拿出一个告密信封,威胁大女婿证据都在这封信里,让他离开这个家庭。

    3 网红儿媳去问老爷子要生活费。老爷子说,你表面上让我寄生活费给学校 ,其实学校方面又会单独再给你一笔钱,你四年来一直在从我这偷钱,每年10万美金。这是我最后一次给孙女汇学费了,你休想从我这再拿钱。网红儿媳恳求无果。

    到了晚间,大家一起吃蛋糕吃饭,又发生了几起争吵。

    4 跟经营出版社没什么能力的儿子争吵,儿子说netflix要买你的影视版权,这么好的机会不是时时都会有的。老爷子不肯。然后说我发现安排你接管我的出版社太限制你的能力了,请你一定要自己创业。经营出版社没什么能力的儿子就说,你这是要开除我吗?老爷子说:明天再说。(然而他没有活过明天)

    5 跟美队饰演的大外孙吵架,大外孙一直以来不务正业在烧家里的钱。老爷子说,我遗嘱已经写好了,一点也不会分给你,我会分给小护士玛尔塔。大外孙说你在开玩笑吗?你房产和公司都给她?老爷子说我没有开玩笑,她围棋比你的下的好,我相信她可以经营好的我公司。

    那个热衷于政治的小孙子在房间的厕所里刷手机蹲坑(有人说他在打飞机),结果刚好听到了两人的争吵(但没听到遗嘱要给小护士的事儿,只是听到一分钱也不给你什么的)

    此时大外孙因为知道自己分不到遗产,已经起了杀心。

    6 大外孙,晚饭还没吃完,气得在年事已高的老奶奶面前摔门而去。

    7 大家继续该吃吃、该喝喝,中间大家谈到了“移民问题”,有人认为移民政策不合理,有人认为合理。算是点题吧。

    此处第一段,完成了“人人都有杀人动机”的交代。

    B 老爷子生日会当天晚上,午夜前后

    派对一直持续到半夜

    1 美队饰演的大外孙,在知道老爷子不肯把遗产留给自己以后,心生怨念,想到老爷子每天晚上要注射药物和吗啡(全家人都知道这件事),所以他摔门而去以后,把车停在外面,自己抄小路,沿着房子外面的架子爬到顶楼的房间里,把老爷子的药和吗啡掉包了,因为他知道小护士会继承遗产,所以他要把责任都嫁祸给小护士,让小护士错手杀死老爷子,作为嫌疑人而无法继承遗产。

    2 经营出版社的无能儿子因为要被fire很郁闷,一直在外面抽烟,那个热衷于政治的约15岁的青春期儿子也在玄关处刷手机陪着他,自己老婆因为有事回家比较晚,其余人陆陆续续都已经睡下

    3 老爷子当天喝得有点醉醺醺的,被移民小护士扶到了楼上。到房间里以后,小护士跟老爷子说,你该睡了,你要注射药物,说着把两瓶药物都拿出来放到了台面上

    4 老爷子不肯,说陪我下棋吧。小护士说今天太晚了你得早点休息,老爷子说,今天是我生日你必须让我任性一回。小护士无奈,只好同意了。一边下围棋一边两个人开始唠嗑一些有的没的。中间老爷子还拿了把真刀出来,说你有时候都分不清什么是真刀什么是假刀。

    5 老爷子说为什么我下围棋永远赢不了你,小护士说因为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想把棋盘摆的漂亮。老爷子说看来只有现在发生一场地震才能赢你了。故意淘气把棋盘掀翻了,此时,桌面上的两瓶药物也掉在了地上。

    6 小护士一面责备老爷子淘气,一面在手忙脚乱中输药。输完药以后,小护士说,今天你生日,看你不是太开心,我给你输一些吗啡吧。结果去输吗啡的时候仔细看了下药瓶标签,发现慌乱之中拿错了药瓶,自己刚才竟然把100mg的吗啡当做药输入了老爷子的血管,100mg吗啡是足以致死的量。

    7 小护士一下子急红了眼,反而老爷子看她的眼神有点若有所思。老爷子非常镇定,反而像早已料到一般,点了一句题:“如果有人把药掉包了而谋杀我,倒是挺好的主意,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说完镇静地拿出小本本来把Idea记下来。

    8 小护士疯了一样在急救包找解药。非常绝望地说,解药消失了。

    9 小护士崩溃地去打电话要叫救护车。电话被老爷子按掉了,老爷子说救护车到这里最快也要15分钟。如果你真的输错药,救护车来了我也死了。你想想你妈妈,你妈妈是偷渡过来的非法移民,要是警察查起来你们有犯罪记录,永远不可能获得永居了,你们家人也没办法团圆了。

    10 善良的小护士还是不肯丢下他,跑着要出去叫人,结果老爷子直接把她绊倒了。“咚”的一声。

    11 网红儿媳妇在楼下练瑜伽,听到楼上“咚”的一声觉得奇怪,就上楼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儿。楼梯很响,也是通往老爷子房间唯一的楼梯,走上去就会嘎吱嘎吱响。大女儿睡眠很轻,她被嘎吱嘎吱的楼梯声吵醒。网红儿媳妇打开门,老爷子说没事,是棋盘掉到地上了。网红儿媳妇一看地上有个散落的围棋棋盘,信了。

    12 关上门老爷子继续给小护士施压,说你必须走,你现在按照我说的做。为了我也为了你妈妈。你现在开车出门,大声告诉大家你走了,提醒大家注意时间。然后把车停在监控死角,绕小路,爬到房间里,穿着我的衣服下楼,假装我还在世。如果警察盘问起来,你只要有选择地讲真话就可以了。你必须立刻脱身,老爷子说着把小护士推出了门外。

    13 被推出去的小护士在门外犹豫了,因为她很善良,她不能见死不救。她重新推门进去,被眼前看到的一幕震惊了:老爷子躺在沙发上,把真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小护士惊呆了想要阻止,结果老爷子很决绝地抹脖子了。(这里因为动脉血血压高喷比较远,所以小护士鞋子上沾上了一滴血)

    14 惊慌的小护士吓呆了,只好强作镇定,发抖着按照老爷子说的做。她先是下了楼,因为楼梯会响,再次吵醒了睡眠很轻的老爷子的大女儿。小护士大声对玄关处正在抽烟郁闷中的出版社儿子说,天啊,不知不觉这么晚了,我该走了。提醒老爷子的儿子看时间,洗清自己的嫌疑。

    15 小护士驾车出逃,但是没有记准指示,没有避开监控,反而被监控记下来她的车开进了小路。她沿路折返,家里有狗,认识她,所以没有叫。她沿着房子外面的架子往上爬,路径和美队大外孙一样。中间脚踩到了一块木板,木板掉下来了。

    16 窗户门口有副画遮着,小护士爬到顶楼窗户里后,打开画进入房间,在隔壁房间穿上老爷子的衣服帽子,装模作样地下楼。老爷子的儿子在玄关外,看不清楚,只看到穿老爷子衣服的人下来,以为老爷子半夜饿了找吃的,就喊说爸你别找吃的了,快睡。因为假扮老爷子的小护士走下楼,楼梯咯吱咯吱有声音,大女儿第三次被吵醒。

    17 小护士从完成这一套戏,从楼上怕下来,结果撞见老眼昏花的10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看不清也听不清,看到小护士,喊了大外孙的名字,说大外孙,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此处制造了一点紧张气氛和笑点。(这个梗后面也会有用)

    18 美队大外孙估摸着自己的计划奏效了,凌晨3点左右想继续爬顶楼窗台,想把自己换药的证据拿回来销毁掉(或者威胁小护士),结果家里的狗不认他,朝着他乱吼乱叫,他只好先放弃了。此处狗叫吵醒了那个正在读大学的孙女。

    第二段结束。

    C 老爷子生日第二天早上

    女管家早上给老爷子送吃的(电影最开头一幕),结果呼唤了半天没人答应,走到顶楼老爷子的房间,发现老爷子已经抹脖子自杀了。

    此处应有配音——“天黑请闭眼,杀手请睁眼,杀手请杀人;天亮了……今晚死的是老爷子,从大女儿开始发言……”

    “狼”——美队大外孙发现老爷子竟然是死于抹脖子,而不是吃错药,而且暂时定性为自杀(血液喷溅痕迹证明是自杀,小护士因为提前离开暂时洗脱了嫌疑),那么自己继承遗产的算盘就不能实现。所以他安排了第二步棋子,给知名侦探(007邦德饰演的那位)寄去了一个带高额酬金的信封,希望这位侦探可以查出老爷子死的“真相”,顺利嫁祸给小护士。

    D 老爷子葬礼

    葬礼没有拍出来,应该是在老爷子过世后一周内。葬礼发生的几件事在此后的剧情中提到:

    小护士因为受到家人排挤,所以未能参加葬礼;

    大外孙假装和老爷子不和,也没有去参加葬礼,实际上,美队大外孙是乘着参加葬礼家里没人,去拿小护士的医药包去了。

    拿医药包的时候,被女管家偷偷看到(推测女管家可能也是被家族排斥,参加不了葬礼,只能留在家里)。

    女管家猜大外孙有鬼,所以在大外孙走了以后,通过在血液中心的妹妹,要了一份老爷子尸检的血液检测报告,把血液检测报告寄给大外孙,在上面写了“我知道是你做的”,想验证大外孙是不是有问题(她自己看不懂报告,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大外孙如果赴约了就证明真的心虚有问题)。

    E 老爷子死后一周,memorial活动

    老爷子死后一周,要举行memorial活动(类似于我们的头七?)。007丹尼尔克雷格侦探也正式上线。因为当天人头比较齐,007侦探依次盘问这一家人。小护士也被重新叫到了家里一起接受盘问。

    此处是电影的第一幕,交代了主要的人物关系,几乎每个人都没有说实话(此处不赘述了),但是聪明的侦探基本猜到了每个人的“作案动机”。

    此处交代了一个小线索——大女儿跟父亲关系挺好的,还经常会玩一些智力小游戏。

    此处也交代了小护士一个特异的技能——一说谎就会呕吐。这个设定还是蛮有趣的。

    侦探问她,大女婿是不是出轨了的时候,小护士一边说没有,一边立刻喷了一壶。

    这里也有一个闪回,老爷子对小护士讲了自己对家里人的看法,言语里透露出希望这个家族能够“重新开始”的意思。

    而此时,出轨的大女婿跑到老爷子房间,想销毁老爷子威胁他的信封。结果打开信封,里面啥也没有,大女婿松了一口气,骂了一句son of bitch,随手把给大女儿的信扔在桌子上了

    F memorial活动当晚

    Memorial活动当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女管家拉住小护士叨逼叨逼,说自己有个妹妹在血液检测中心(这部电影几乎没有闲笔,女管家妹妹在血液检测中心,在后文也有用)。

    老爷子的葬礼没有邀请小护士,每个人都跟小护士说,我当你家人一样,但是其他人不让你参加老爷子的葬礼,对不起了。

    这里主要反映这一家人其实根本没在意过尽心尽力的移民小护士,压根就看不起她,也不接纳她,但是表面上还是要维持着虚伪。(包括电影中没人说得出她真正的国籍,也是一样)

    小护士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侦探还在外面呆着,说你咋还不走。侦探说我需要你来协助我调查老爷子真正的死因。走吧,华生!

    G 第二天白天

    侦探一直带着小护士各种找证据,也给了小护士各种毁灭证据的机会(其实这段挺牵强的,小护士这么善良的人,不像会一直不说出真相的人。anyway就当做剧情需要吧。)

    这中间,小护士因为没有依言避开监控,在侦探查监控的时候,用磁力冰箱贴销毁了监控磁带上的数据;自己打乱了抄小路回屋子的脚印,(不知道为什么都一周以上了警察连屋子周围脚印都没查,简直是为了剧情需要强行下线),试图丢掉那天爬墙掉下来的木片……等等。

    H 老爷子遗嘱宣布的当天

    在宣布遗嘱之前,美队大外孙收到了女管家寄来的威胁信,展示了血液样本报告的第一页(女管家自己根本看不懂报告,她就是讨厌大外孙,觉得他一定有问题),说我知道都是你做的,约美队大外孙几月几号8点去哪里见面。

    当时美队估计还没检查过瓶子,所以不知道小护士没有输错。所以老爷子宣布遗嘱那天,他还挺高兴的,因为他认为小护士继承不了遗嘱了。

    老爷子宣布遗嘱,小护士跟着侦探一起来到了现场。

    结果遗嘱还没开始宣布呢,家里人先吵了一架,美队大外孙被diss不学无术,热衷政治的青春期孙子被diss像个怪物,blabla,反正吵得超级凶。这也是整部电影最好笑的一个段落,因为美队大外孙一直在指着现场所有人说,you eat shit,eat shit ,eat shit,太喜感了我快笑死了。(还有人回答,我才不吃屎呢,简直小学生吵架)

    宣布遗嘱,说是老爷子一周前改的,所有遗产归小护士所有,大家全傻眼了,只有一开始知道结果的美队大外孙笑了,因为他早就步好棋了,而且他手握血检报道第一页,认为小护士肯定输错药了没法继承遗产了。小护士本人也惊呆了。(虽然观众早就能猜到了,遗产肯定是留给小护士了。此处分分钟串戏《都挺好》)。

    大家围着小护士和公证员叽叽歪歪,说老爷子脑子不好了,说小护士不能继承遗产,这是不合法的,质问小护士是不是睡了老爷子。小护士说我要花时间想想,落荒而逃,结果情急之中车子根本发动不起来,此时美队大外孙突然英雄救美,哐当开了宝马过来,救了小护士。

    美队大外孙跟小护士谈心,引诱小护士吃了一堆东西(这样她不说实话就会吐),又跟小护士说,自己想帮她,因为自己hate这个家庭,自己跟老爷子特别像,连哄带骗哄小护士说出了真相。

    但是,美队大外孙在听到小护士的叙述以后,知道她实际上并没有输错药(因为药瓶里的东西换了只有美队本人知道,小护士拿错药瓶就负负得正了),那么美队大外孙很清楚,老爷子的血液里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那份血液样本报告没有问题。

    美队大外孙就将计就计,一面跟小护士说,你照我说的做,我帮你脱罪,但是你钱要分我;一面在第二天一早把那份匿名信(撕掉了下半部分,只留了个头),塞到小护士信箱里,威胁小护士。(因为从小护士的角度,小护士并不知道药被掉包,负负得正了,她一直觉得是自己害死了老爷子,所以她看到血液样本检测报告的首页,还写着“我知道是你做的”,就非常惊慌,怕老妈偷渡这事儿被查,或者自己永远没办法拿到永居)

    此处美队还说了句话:你必须继承遗产,你已经走到这了,还差最后一步就赢了(这话听起来是跟小护士说的,其实是跟自己说的)

    I 第二天早上

    这一天的多线进行的。

    1 女管家跟美队大外孙约了早上8点见面,想验证到底是不是大外孙干的,见到大外孙第一句话,就是“果然是你,你这个‘畜生’”之类的。(但女管家一个女的,单独约一个身强力壮的嫌疑人在荒无人烟的仓库见面也是醉了。感觉她精神不大正常的样子)

    2 美队大外孙一大早偷偷跑到小护士家,把匿名血液报告信赛到了小护士家信箱里。

    3 美队大外孙8点赴约,见到了女管家,因为身强力壮,用药迷倒了女管家,差不多是半死不活的计量,还在现场留了小护士的医药包打算栽赃,吗啡瓶也是小护士的,上面有小护士指纹。

    4 此时,小护士因为继承了大量遗产被记者包围,只能走后门,然后从信箱里收到了匿名信,碰到了出版社不学无术的老爷子的儿子,儿子威胁她要把她妈妈偷渡的事说出去,小护士才知道长的很像max的那个大学孙女,平时跟她关系还不错,关键时候还是把小护士的秘密卖了

    小护士跟老爷子儿子周璇了一会,自己又躲回家里,看了信很慌,打电话给美队大外孙。美队大外孙说别怕,我们一起赴约,大不了给点钱呗,你的事不败露就好。

    5 与此同时,007侦探还在继续探案,他去找100多岁的老奶奶谈话,问她当天有没有看到什么事儿,老奶奶说看到的是美队大外孙从墙上爬下来(一开始观众以为她是老眼昏花看错,其实后来才知道没有,她确实看到过美队大外孙)

    6 美队去小护士家接小护士之前,去血液中心放了把火,把样本烧掉了。因为他知道老爷子血液里没有过量吗啡,血液报告肯定没问题,所以索性把血液中心给烧了,这样血液没问题就没人查的到了。(数据难道不可以存储在云端吗??)

    然后美队发消息给小护士,说我知道是你做的,你10点到哪里哪里赴约(就是他和女管家约见面的地方,只不过女管家此时已经被他放倒,他改了时间,要栽赃小护士,小护士如果弄死了女管家,吗啡瓶上又只有她的指纹,血液中心也毁了,那么小护士的犯罪的逻辑链条就成立,那么她就继承不了遗产)

    7 美队说,咱们先去血液中心看看,结果到了以后发现血液中心起火,警察和侦探都到了。

    小护士慌了,就带着美队逃跑,中间被侦探追上。

    侦探跟美队大外孙说,你曾祖母说了你是做的。于是直接把美队大外孙给抓走了。

    8 10点钟到了,小护士带着侦探,假装有事,其实独自到约定地点赴约。(这一段很中二了,要是侦探跟踪小护士,或者坚持要一起去,小护士打算怎样哦?)

    9 小护士到仓库里发现奄奄一息的女管家,一个大背光(此处大概是致敬了希区柯克的《惊魂记》),结果转过来发现脸上还有一蜘蛛(是什么鬼),然后发现女管家被注射了吗啡,已经快死了还没死。

    女管家说,“you did it”(其实是“hugh did it”(hugh是美队大外孙的名字,前面有伏笔交代)),女主惊慌失措,但是很快,善良的秉性战胜了害怕,她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在医院中跟侦探坦诚了一切前因后果。

    J 最后一幕

    最后一幕,女主决定承担该承担的后果(此时她依然还是傻傻地以为,是自己的药害死了老爷子),向大家族承担一切,自己伏法,放弃遗产继承权。

    回到别墅的时候,小护士想起女管家曾经拿出钟下面的大麻,前面有细节提示过,女管家说不会有人去翻钟的下面,所以小护士在钟的下面找到了验血报告的副本。(女管家放了个备份,她看不懂血液报告,只是大外孙鬼鬼祟祟她怀疑有事,但那份血液报告的全本证明了血液是正常的)。

    007侦探仔细查看报告,发现血里其实根本没事,终于灵光一闪,想明白了一切。这时小护士正准备跟家族人坦诚一切,放弃继承权,关键时刻,侦探跳出来阻止了她。(整部电影下来这个侦探总算有点用了)

    此时此刻,007仿佛被老爷子附体了,他对在场的人说,你们一个都不是好东西,净知道欺负人!而且并不是小护士杀的人!这就是老爷子自杀!小护士继承遗产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大意)

    (所有人都惊呆了,只有知道真相的100岁老奶奶噗嗤笑了一声)

    侦探把小护士带到一个房间,美队大孙子被警察送到了房间里。此时的007才像个正经侦探,坐在权游宝座上,一本正经地说出美队大外孙一连串的计谋,他怎么掉包药的,怎么在后来把药袋子拿走被女管家看见的,怎么被威胁后将计就计的,怎么弄晕女管家的……

    美队大外孙表情越来越凝重,但是他依然很嚣张,他说你没证据啊!

    此时小护士的智商终于难得上线了一回,她接了个医院电话,说女管家醒了,女管家可以做证人!

    美队大外孙看她没有吐,认为她说了真话(其实女管家死了,小护士只是忍住没有吐),所以美队大外孙自己就承认了,被录音录下来了。

    大外孙承认以后,小护士就一口呕吐物喷他脸上了。结果大外孙暴走,掏出刀子要杀人,正当大家无比紧张之际,突然那个刀子缩回去了——是把弹簧刀(让人极度紧张又一下子放松,意料之外,此处全场爆笑,还呼应了前面老爷子说的分不清真刀假刀,很妙的设计)。

    结尾,007侦探把药贴了标签让女主来分辨,女主凭直觉拿了正确的药。侦探说,你是个好护士,虽然药瓶掉包了,但是你在错乱中依然注射了正确的药。

    剧情结束,老爷子确实是自杀,小护士合法继承遗产,一大家子灰溜溜搬离豪宅。

    大女儿在桌上发现了老爷子给自己留的无字信,因为从小跟老爷子玩游戏,知道信里有玄机,用打火机一烧,就发现了老父亲的留言,说你最忙的时候,你老公出轨了,你不如放手吧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大女儿把老公眼睛打肿,离开了。

    最后一幕,大孙子上警车后看着小护士暧昧地笑了下。

    -全剧终-

    *****细节解读的分割线*****

    *****细节解读的分割线*****

    *****细节解读的分割线*****

    *****细节解读的分割线*****

    接下来解读几个大家争论最多的、看起来可能会不合理的细节:

    1 老爷子为何毅然决然地自杀?为何不给家人留一分钱?

    剧情上的解读,我是这样理解的,老爷子发现一家人几乎个个都是寄生虫,虽然大孙女之流并不是本质上的坏,但是本质上大家都是寄生虫。如果他不死、不留给家人留一分钱,一家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独立,世世代代都会成为没什么用的寄生虫,丧失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他宁愿用自己一死来换取全家人早日的、彻底的独立,哪怕这个钱不留给小护士,他肯定也会留给慈善机构的。

    其实大女儿自己有事业(虽然是老爷子给的本金),大孙女人也还算善良,有手有脚,都不会饿死的。

    (老爷子的画像出现在家里,前几次都是愁眉苦脸的,说明他已经很不开心了。有死的心我觉得解释得通。后来寄生虫们都走了,他才露出了笑容。)

    政治隐喻上的解读,因为美国精英阶层树大根深,里面能力很差却掌管了出版集团的儿子,就很像商人政客把自己孩子安插在高位上,以延续自己的利益,实际上德不配位。

    总之里面家族的各个成员,都代表了某一类值得被讽刺的人物吧。

    我猜导演的意图是,美国一些精英阶层现在切断了移民和底层人上升路径,只有通过“自杀”这种方式,切断既得利益者这种财富继承的脉络,社会才能出现真正的变革,美国才能真正有活力起来

    这个愿望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常人都觉得钱一定会留给子女,更何况巨富的精英阶层。也是很多人理解不了为什么老爷子一分钱不留的原因,这不合常理。所以我们需要用电影来完成精英阶层的“自杀”

    立场需要,老爷子是必须死的啊!遗产是必须不能被家族继承的啊!

    所以大家没必要纠结老爷子为什么死得那么决绝,还不给家族一分钱了。

    *******

    2 老爷子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打错吗啡?

    我倾向于老爷子是知道的。这样推理有两个原因:

    第一,老爷子看到小护士打错吗啡这么着急的神情,其实是若有所思的,巨镇定,当时应该已经知道“负负得正”了。他还点题说,要是有人把我的药掉包,以此来谋杀我,倒是挺好的小说,然后还在本子上记了一笔。(那里因为点题了的关系,我已经猜到药被事先掉包,小护士“负负得正”了。我想导演是有意提示观众的)(不知道算不算伏笔,等他死后警察来查笔迹,还可以发现这个“被掉包”的思路和线索。)

    第二,吗啡是镇定剂,与普通药物相比起效较快,100mg的量,10分钟即可夺命,短时间内大概率会体感不适。老爷子神态镇定自若,短时间内显无明显不适,他很快就能想明白,小护士拿错药瓶但没打错药的秘密——药被掉包了

    老爷子发现供吃供喝的家人要坑他,多少也有点心灰意冷,死志便更加决绝。

    所以,他既然知道了血液里没有过量吗啡,自然也知道小护士不会获罪,那么就放心自杀咯。

    他后面安排小护士再折返,瞒天过海,并不是为了洗脱小护士打错药的罪名,而是为了洗脱小护士割喉的嫌疑。

    (另外,有人说老爷子几分钟内已经想到是大外孙干的了,我个人认为这个推论能成立。小护士在找解药的时候老爷子对家人可能还有点幻想,但是当不会说谎的小护士急得半死说解药不见了的时候老爷子可能已经推理到是谁了,最起码他会对家人彻底死心+心灰意冷。

    也有人认为老爷子不知道药没打错,所以急于自杀为小护士脱罪,我个人觉得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抹脖子是死因,尸检出来血液里有过量吗啡,小护士也很难脱罪,全家人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控告她谋杀吧。

    其实,不管老爷子知不知道自己没打错,他做了自杀的举动在我看来都挺迷的。这一点争议很大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争了,认为他不知道的,保留自己看法就行。本来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让大家换个政治隐喻角度看问题,不用那么纠结于剧情上的bug。)

    *******

    3 棋盘是不是故意弄翻的?

    这里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老爷子是不是故意弄错棋盘,但棋盘的存在为使得很多剧情更加合理化,它是工具性的存在,必须存在。

    首先为了网红儿媳上楼来查看,可以借口是棋盘打翻,设下第一个迷雾弹;

    其次也为小护士慌乱中拿错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最后是引出“小护士围棋比大外孙好”的口角,给侦探提供了一条隐藏线索,让他猜到老爷子和大外孙在谈话中谈到了小护士,推理出当时大外孙已经知道小护士将会继承遗产,因此起了杀心。

    工具性存在,不必纠结是不是故意。

    4 为啥大外孙爬了一遍阳台,小护士又按照路径爬了一遍?是老爷子为了掩盖大外孙罪行吗?为什么窗外的楼梯那么明显,室内还要装模作样弄一副画来遮挡?

    政治讽刺而已……

    不走大路走小路,暗喻没办法通过合法渠道在美国落地的移民,只能通过偷渡(爬窗)进入房子(美国)。

    而当初大外孙(美国白人),不也是爬墙(坐船)到的屋子里(美国),换药(赶走了印第安人),自己试图成为房子(美国)的主人吗?

    还要装模作样用一幅画把进入房子(美国)的通道堵死,何其讽刺!!!

    有人说,老爷子干啥让小护士这么折腾爬上爬下呢?如果他知道自己没有中毒,先把小护士弄走,自己下楼让大家都看见以后自己再自杀,小护士的不在场证明不就成立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因为要完成爬窗(偷渡)的政治隐喻,所以导演无论如何都必须让小护士爬窗啊!(只不过剧情上没有做到完美自洽,所以大家会有各种逻辑上的疑问,就这么简单……)

    电影最后还点题了哦!美队大外孙朝移民小护士说,我们让你进我们家,让你来照顾家里的老人,热情地接纳了你,但是你却想偷走属于我们的东西,你以为我们不会奋起反抗,保卫我们的家园吗?我有这个权利,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房子。

    007侦探哈哈哈笑了,说,什么叫你家的房子,你们老爷子也是八十年代从巴基斯坦人手里买的这房子好吗!!!!!

    (具体比喻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还用到了“奋起反抗保卫家园”这种字眼,个人觉得隐喻意味满浓了)

    包括小护士的妈妈和妹妹,为什么要偷渡、没有合法身份,就是因为美国的移民政策一直在变来变去,导致先到的小护士有身份,后到的妈妈根本没有身份。其实所谓合不合法,也不过是因川普为首的利益集团根据自身利益变来变去,根本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站得住脚的法理法据

    *******

    5 小护士为什么最后还是占据了房子?她是不是真的善良?还是腹黑?

    为什么必须最终由移民来霸占这个房子,前面说了,因为这是政治讽刺必须安排的情节——移民留下,精英阶层里的寄生虫滚蛋。

    至于小护士是不是真善良?我倾向于是的。必须是一个真善良的人夺得了这个房子,所有的面上的剧情才能获得合理性——正义战胜了邪恶

    (我个人认为,没有反抗方的相对正义性,这个命题、这部电影不会成立小护士代表的是相对正义或者说“无害”、弱小的移民,她代表的是被“掠夺”和“裹挟”、没有话语权的弱势方,她的对立面是嗜血的资本。

    这和她在电影中,一直被动地被老爷子还有大外孙推着走——身不由己、毫无选择,是相吻合的。另外,电影中没给出太多直接的信息证明小护士在主导案情,因此我不做小护士腹黑的推论。

    有人说小护士的“呕吐”人设是装的。有个情节大家还记得吗?小护士在接受完侦探盘问后一个人去厕所吐了个半死。如果呕吐是装的,当时没有人在场,她干啥还要多此一举去吐一下?吐给观众看吗?——我个人觉得小护士不是装的。

    不过,电影本来就是给人解读的,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这里再补充解释下杯子的梗,my house(house指的就是美国这个国家),my rules(我们白人制定的规则),my coffee(coffee大概指利益或者权益吧)。最后小护士用同一只杯子,比喻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我猜测导演是想说,这个国家的rules应该由聪慧、勤勤恳恳,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来制定,不是靠“寄生虫”来制定rules,巩固自己既得利益;或移民应该得到更平等的权益)

    (电影中间,老爷子的画像一直愁眉苦脸,寄生虫赶出家了,小护士入驻,老爷子画像才露出笑容,也说明了小护士应该是善良的。)

    6 为啥最后美队大外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拔刀?明明几个警察在场,图什么?

    这里我一开始想不通,拔刀干什么,你拔刀你也分不到遗产啊?

    有人解释得不错,我搬运一下:

    大孙子最后拔假刀刺向女主没成功是为了和前面剧情呼应,因为前面老爷子在和小护士下棋时谈论了他的家人,说到自己的大孙子时说了句:兰森这孩子太像我了(此时看向了刀),自信,愚蠢,也许被宠坏了,游戏人生,不计后果(拿起了刀),直到有一天根本分不清哪一把是道具,哪一把是真刀🔪。(这里也和最后呼应)

    当然,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一些隐喻(当然可能是过度解读了),(顺便呼应一下knives out这个片名)你看座位上明晃晃的刀,气势汹汹的大外孙,像不像虚张声势的美国?或者某些外强中干的精英阶层寄生虫?

    你看,你表面上看起来国家很强大,或者精英阶层很牛掰的样子,结果刀子一掏出来,发现很多人就是个没卵用的弹簧刀啊!你也就是看着厉害而已!

    (knives out感觉有点像我们的谚语,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老爷子这种真刀真枪靠自己做出一片天的,是真刀;大外孙这种没什么本事却坐拥财富名誉的,那是假刀。)

    7 棒球在里面出现有什么用?

    棒球的作用是引导大女儿找到桌面上的那封信,发现老公出轨的真相。

    (更新:有人提出,棒球有其他深层的意思,大家自己看看判断他说的对不对吧,我只是搬运一下:棒球英文名为baseball,base有根基、地基、根据的意思,引申为证据。由于棒球其实在电影中的戏份很多,有很多次的传递(都是发生在不同的人物之间的)。所以它其实象征着证据的变化与人物对于证据的察觉。)

    8 老爷子布局好了一切吗?

    倾向于没有那么“神”,老爷子最多只是看穿了药被掉包,或者推测到是大外孙干的而已。

    刚开始我也以为老爷子看穿了一切,所有一切尽在掌握。

    但直到最后,电影没有给出任何直接的证据,证明老爷子从头到尾都布置好了,而且他确实没法精确算计到小护士和大外孙后来的每一步(中间也有女管家撞破大外孙的“意外”发生)。

    所以我倾向于老爷子应该没有布局好一切,他只是布置了死前的事儿而已。

    9 鞋子上的血迹是怎么沾的?

    有好几个留言问这个问题,所以单独列一下。其实就是因为动脉血血压高,喷得远溅到了。另外,要革命总得沾点血,不管是正义的血还是罪恶的血(后面这句是我瞎扯的)。

    10 女管家是好人吗?

    留言有一位朋友指出,女管家是为了验证是不是大外孙干的,所以才寄了威胁信,她不是真的要勒索。这个结论有一定道理。

    因为大外孙出现在仓库里,女管家第一句话不是要钱之类的,而是说“果然是你干的……”,而侦探也有提示,女管家想验证大外孙是不是有问题。

    11 美队大外孙为什么第一次进入房子狗没叫,第二次进入的时候狗叫了?

    因为第一次狗还没放出来,半夜才放出来。

    12 美队和小护士有串通好的可能吗?

    最后一幕美队看着小护士暧昧地笑了下,有人觉得可能是大孙子和小护士联合做局,但是我自己解读是,大孙子那个笑里有轻蔑和嘲讽的感觉,而小护士的表情是有点怯懦又强撑着示威“我才是胜利者”的感觉。仅凭最后一笑我恕我实在无法得出小护士腹黑的结论。(证据链不足……)

    ……

    最后,很多小伙伴留言说了不同的看法。 这里再强调下,这只是我个人解读,不一定对。尤其是老爷子到底知道不知道药被掉包?这个真的没有结论,我写这篇影评的本意绝对不是去探讨剧情本身,所以大家怎么理解都可以。

    剧情上bug真的有点多,如果从政治解读视角去看,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逻辑上的一些漏洞。所以我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不必那么纠结于剧情本身,没必要过度脑补,电影毕竟不是故事接龙

    当然,电影的解读是开放的,大家的解读也都很有道理。如果你觉得我过度解读,那你看过就算。没有什么正确答案。大家保留自己看法就好。:)

    另外,感谢大家的支持、探讨和纠正。

    *******

    看完如果觉得有用,麻烦帮我点个有用,打字可累了……

    p.s.任何意见讨论都欢迎,但是不欢迎不友善的发言,发言不友善我会删除。

    -完-

     4 ) 其实老爷爷在第五分钟时就已看穿了真相

    收到很多私信询问短评解释,多写几句话解释一下。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剧透预警——————————

    基于两个前提:

    1)吗啡急性中毒很快就会起身体反应,老爷爷自刎时已清楚自己没有中毒;

    2)编剧愿意让剧情基本圆满,没有重大纰漏;

    此处的重大纰漏对应的是“一位杰出的推理小说家,不会让自己自杀的遗体过不了尸检”

    因为,如果按照老爷爷明面上讲给女主的布局来进行,剧情会是下面的进展:

    1)遗嘱在事件前已改,涉及到大量遗产,律师公布遗嘱后家族必然会闹,必然会要求尸检——因为他们必定马上会怀疑女主动了什么手脚,甚至谋杀了老爷爷;

    2)尸检结果必然有异;

    3)进入谋杀调查,查出女主走了秘密通道,泥地脚印,鞋印等等,遗嘱失效,甚至会导致女主被判定为凶手。(老爷爷指定这条路线,又是自己家,必然会想到这些痕迹和线索——女主特异体质不能说谎,一旦有人盘问,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呢)

    实际上,老爷爷如果发现自己真中毒了(假设不存在美队换药的事件),应该做的事情反而是马上走到客厅大喊大叫让家人被动给自己作证,同时自己直接给警察打电话(警方作证&录音),将弄错药的责任自己主动包揽下来(就说“我在注射中借机偷换了吗啡,想自杀,我死了之后你们看到遗嘱就懂了blabla”),成功完成移花接木式“自杀”。

    一个推论:

    老爷爷有可能本来生日当晚就决定在密室内自杀,完成遗嘱,方法就是密室自刎。片中也有一些细节呼应这个决定,不赘述。

    因此,假设老爷爷因为发现自己没有急性中毒,马上确认有人换了药想杀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呢(记住,老爷爷的目的是顺利完成自己改过的“离谱”遗嘱,这是他的最大动机):

    1)向女主提出一个漏洞颇多的布局,并且故意拿小本记一笔,强调自己“不懂”,避免女主生疑;

    2)故意不说清怎么躲监控,让女主在高概率出现的后继调查中高概率会在监控中被发现;

    3)密室自刎自杀,进入两个大的分支:

    4-1-1)若自杀确实被认定且家族无人质疑(小概率),那么遗嘱成立(达成)

    4-2-1)进入谋杀调查(大概率),女主因为特异体质被盘问,说出自己明面上的布局(因为这个特异体质设定,概率极高,几乎可以认为在进入这个分支后是必然发生的);

    4-2-2)尸检结果与女主证词矛盾,老爷爷并未中毒,单纯自刎死(自杀),遗嘱成立(达成)

    后继:

    4-2-3)警方或侦探推理到有人换药(在女主“完全无法说谎”这个设定下,这是个理所当然的推理);

    4-2-4)调查查出家族中谁换了药,企图谋杀未遂,入狱;

    实际上,遗产一分不给之外,给想杀自己的家人以惩戒,且因为女主意外弄错药未遂,不至于赔上性命,可能才是老爷爷决意自刎的真正意图。不过,他无论如何布局,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美队最后居然接连杀人而且一个既遂,一个失手,所以“惩戒家人”这个慈爱的目标,终究还是(未达成)呐。老爷爷对家人是有爱的,正如影片结尾那封用隐形墨水写给女儿的信,他终究是想让孩子们羽翼丰满,离开自己的庇护,可以真正独立生活。自己八十五岁的性命,在这样的动机下,是可以作为佣金来交换掉的。

    当然,在上述解释之下,全片剧情也不能说是滴水不漏,但这个解释至少会让我——作为观众——在看完后觉得更踏实些,因为这部整体营造得很波洛的片子,是值得一个能让观众们在知道真正真相后反复感慨人性的收尾的。

     5 ) 上映在即,凭记忆电影彩蛋全解析

    《利刃出鞘》于11月27日在美国上映,中国定档于11月29日。雨尘有幸参加了11月20日盗梦观影团组织的超前放映场,因此写作这篇解析图文的时候只是凭借回忆,手边并没有太多可以印证和借鉴的资料。文中所用到的截图和视频都是出自电影的预告片。

    《利刃出鞘》是一部轻松诙谐的悬疑喜剧,相比阿加莎的英式经典推理,这部电影显得并不烧脑。甚至导演基本上是在电影的前1/3就把案件的过程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带着上帝视角来欣赏全部的探案过程。

    有人也把电影比作狼人杀,故事的开篇就是狼人首刀后的第一个白天。观众在剧情的安排下成为全知法官,跟随着预言家(侦探)的一步步推演找出了夜晚杀人的真凶。

    然而上帝视角丝毫不会破坏这部电影的悬疑气氛,致敬阿加莎又反阿加莎的剧情塑造了悬疑推理的全新风格。加上喜剧定位营造了一系列欢脱而又匠心独具的梗,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推理影片。

    !!!警告!!!

    接下来的内容严重剧透请务必看过电影后再回来阅读

    利刃出鞘 中国预告片2 (中文字幕)

    你可能错过的八个彩蛋

    1、肯塔基州口音 美国也有地域歧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南方州口音的歧视。因为南方各州多以农业为主,经济不发达,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也偏低,因此长期受到其他地区美国人的歧视,一口淳厚的南方口音常常会被其他人嘲笑。

    侦探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其实是一位标准的英国人,但为了这部电影他特地苦练了一口浓烈的肯塔基州口音,电影中也受到嘲笑。南方口音不仅给这个绅士侦探一种土鳖的反差萌喜感,更重要的是对美国社会白人精英的讽刺——最后获得胜利的是操着南方口音的乡巴佬和南美移民过来的少数民族裔有色人种,三代白人富豪在家族遗产争夺中落得一无所有。这是电影对当今美国精英阶层的有力反讽。

    故作神秘的名侦探

    2、道德先锋美国队长

    雨尘作为一个漫威粉,也是桃总的忠实拥趸,怎么会错过如此明显的反讽梗呢?当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富三代兰森刚刚正式登场就对着一家人大飙脏话,雨尘特别想对他喊一句“language!”

    没错,正是这个战斗中都要提醒队友注意不要说脏话的道德先锋美国队长,在《利刃出鞘》中成了狡诈阴暗的纨绔子弟。相信这段充满了“you shit”的对白也是导演为克里斯量身打造的,在美队粉听起来真的是无比讽刺。

    战斗中都不忘素质的老干部

    3、邦德大战美国队长

    电影的两位男主角丹尼尔·克雷格和克里斯·埃文斯,一个是《007:大战皇家赌场》里的极限特工詹姆斯·邦德,一个是《复仇者联盟》中的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这两位著名的荧幕硬汉碰撞在一起又会贡献多精彩的动作戏呢?《利刃出鞘》给出了答案。

    电影特地为两人打造了一场动作电影中常见的“追车大戏”。只不过受限于座驾只是一台小排量的私家车,最高时速也只飙到了60英里,连角色都自嘲这是最烂的追车戏。

    煞有其事的追车戏

    4、英伦豪宅

    虽然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美国南部,但是作为一部致敬阿加莎的作品,影片特地打造了一座英伦风格的乡野豪宅。这种方圆几公里人迹罕至的“孤岛”豪宅设定,在阿婆的推理作品中屡见不鲜。

    悬疑片中的豪宅自然少不了密室,然而反套路的是,密室从一开始就一点秘密都没有。影片一开始就是女管家打开了与墙壁融为一体的密门,发现了老人的尸体。护工潜入房子的密窗挂着一幅爬窗而入的人物画像。《利刃出鞘》从精致的布景和道具上完成了致敬和反套路的双重目标。

    影片开场庄园的外观

    5、权游铁王座

    权游的粉丝们一定对那把由刀剑构成的铁王座毫不陌生,《利刃出鞘》也打造了这样一把王座,用以讽刺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内钩心斗角的权力游戏。影片自始至终都把质询的场景设置在客厅内一件由匕首组成的挂饰前,挂饰与前方的椅子一同构成了斯隆比庄园的铁王座。

    而匕首的组合形式也有深意。还记得侦探最后那段绕口令般的甜甜圈理论吧,其实这些匕首也同样组成了一个大甜甜圈。“利刃出鞘”的匕首一团指向了中心,也就是侦探苦苦探寻的甜甜圈中间缺失的那个圈。

    匕首围成的铁王座

    6、万有引力之虹

    在侦探与玛塔的对话中,他们提到了一本没有读过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隐喻。这本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的长篇小说揭示的就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里的“弃民”思想,这与电影讽刺的特朗普政府激烈的反移民政策颇为相似。

    另一方面引力之虹也被比喻成侦探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克雷格把他最后那段揭示真相的长篇独白比喻成“确定引力之虹的弧线(determined the arc of gravity's rainbow)”——真相绕了一个大圈击中了引力的中心。

    《万有引力之虹》小说封面

    7、本格推理的探案游戏

    日语“本格(ほんかく)”所代表的古典推理最大的乐趣就是作品从一开始就把线索展现出来,读者(观众)和侦探站在同一平面,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一起寻找真相。从这个角度来说,《利刃出鞘》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本格派推理电影。 电影很早就把侦探发现真相的线索抛在了观众面前。比如玛塔鞋上的血迹,导演生怕观众忽略似的给了一个大大的特写。在回顾案发经过时,警察不忘提到了梅格回家后半夜被犬吠吵醒的插曲,而电影中对包括陌生警探在内的所有人都非常友好的两只狗,却唯独在兰森回家时对他大叫。而兰森随口说的“只有佣人叫我休(only the helpers called me Hugh)”到最后也成了一条重要的线索。不知道作为观众的你看到最后真相大白时,是觉得恍然大悟呢,还是对案情早已了然于胸了?

    兰森出现是遭到两只狗的围攻

    8、其他细节的首尾呼应

    电影中有不少首尾呼应的彩蛋细节,让这部搞笑风格的悬疑推理作品变得非常严谨。在这里枚举几个例子:

    • 电影开始写着“我的房子,我的规则,我的咖啡(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的杯子最后握在了玛塔的手上,表示玛塔继承了全部遗产。
    • 哈兰与玛塔闲聊时,哈兰说兰森分不清真的刀与道具刀。而最后兰森果然拿着一把伸缩道具刀刺向了玛塔。
    • 一开始被理查德扔出窗外的棒球几经周转回到琳达的手中,引导琳达发现了父亲留下的信,从而发现了理查德出轨的事实。
    • 宣布遗产前,琳达拿着一沓哈兰写给她的信,全是同样的信纸。最后琳达拿到空白的信纸时不假思索地火烤读到密信,想必也是父女俩的默契。
    • 玛塔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说谎就会呕吐的设定,而这一设定在最后也成为给兰森定罪的关键。
    为哈兰庆生的一家人

    甜甜圈外更大的甜甜圈

    我们来回顾一下剧情,根据最后侦探的推演,案件的真相是这样的——

    • 哈兰85岁生日当晚,因为得知外祖父将遗产留给女护士玛塔,兰森愤然离开并酝酿了杀死哈兰嫁祸玛塔的计划。于是兰森从后院折返,爬上三楼从密窗进入,调换了哈兰的注射药物并带走了用以解毒的药剂。
    • 晚上11:30,生日宴结束后玛塔和哈兰回到书房,忙乱中注射了错误的药剂,却因为兰森的调换成为实际正确的用药。但玛塔以为自己忙中出错,为了保护玛塔哈兰决定自杀来帮助玛塔脱罪,并且指示了玛塔后续的行为。
    • 12:00,根据哈兰的指示,玛塔离开宅邸后和兰森一样从后院折返,伪装成哈兰的样子制造了不在场的证据后离开。
    • 凌晨,兰森试图回来取走急救包却被狗吓退。狗叫声吵醒了夜归的梅格。
    • 次日兰森发现哈兰的死因竟然不是药物中毒而是自杀,这样一来哈兰的遗嘱还是会生效,玛塔仍旧会得到遗产,因此兰森匿名邀请侦探布兰克前来调查。
    • 哈兰葬礼当天,兰森趁全家人离开时返回斯隆比庄园盗取装有关键证据的急救包,却被管家弗兰窥见。弗兰怀疑兰森有鬼,通过妹妹拿到了哈兰尸检的血检报告副本并约见兰森。
    • 宣读遗嘱当天,本以为血检报告出来后玛塔将失去继承权的兰森对遗嘱毫不关心,却意外地从玛塔那里得知她调换药剂的故事。这意味着哈兰的血检报告中将没有药物过量。因此兰森将计就计,引导玛塔相信自己用错了药。
    • 为了毁坏证据,兰森纵火烧毁了实验室,却发现弗兰那里还有血检副本。他进一步引导玛塔前去赴约,而自己先行见到弗兰拿走了证据,并且给她注射了过量毒品。
    • 兰森本意嫁祸玛塔,却因为玛塔好心抢救弗兰,最终被侦探识破。
    律师宣读哈兰·斯隆比的遗嘱

    故事似乎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请跟随雨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玛塔向哈兰介绍了吗啡中毒的主要反应,包括抽搐、出汗、呼吸急促等。而因为没有用错药,实际上哈兰身体不会有这些不适症状。也就是说其实哈兰自己可以知道没有中毒,那为什么还要自杀?
    2. 哈兰为什么要在生日宴会前单独告诉兰森自己把遗产全部留给玛塔的事?
    3. 哈兰为什么要打翻围棋盘
    4. 既然决定要揭露女婿理查德出轨的事实,哈兰为什么要提前警告他?又为什么要用密信的方式告诉女儿琳达?
    5. 既然已经立下遗嘱把全部遗产都留给玛塔,哈兰为什么又要在生日当天提前和他们“撕破脸”?
    6. 哈兰“推理小说作家”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7. 影片的名字为什么叫《利刃出鞘》Knives Out?
    打翻围棋盘的同时药剂也掉在了地上

    带着这些疑问,一个匪夷所思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这一切都在老哈兰的计划之中。

    85岁的哈兰·斯隆比深谙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性格与面孔,写了一辈子推理小说,老哈兰决定以自己的终局撰写人生最后一部“推理作品”。因此,他提前一个星期修改遗嘱,将全部的遗产留给护工玛塔。他知道其他的家族成员虽然无法接受,但终究无力撼动这一决定,唯独外孙兰森绝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在他85岁生日当天,哈兰展开了布局。

    首先哈兰向兰森单独透露自己修改遗嘱的事情,同时向他透露了自己与玛塔每日用药前下围棋的习惯,这样暗示让恼羞成怒的兰森萌生了换药嫁祸的念头。晚宴结束后,哈兰坚持要求玛塔下围棋,目的就是为了打翻棋盘让玛塔手忙脚乱,如此才能忙中出错的状态下歪打正着地保证清白

    而后哈兰安排了玛塔接下来的行动,并且以她母亲非法移民的事实胁迫,使玛塔别无选择。而此时的玛塔并不知道自己继承遗产的事情,所作所为也仅仅是遵照指示洗脱“过失杀人”的罪责

    甚至兰森找侦探也在哈兰的预料之中,但不管侦探如何挖掘,都无法找到证据证明玛塔用错药品,因为最关键的血检证据将有力地证明她的清白。如果不是弗兰多此一举,兰森恐怕也没有办法及时破坏实验室(玛塔是根据报告副本找到实验室地址,兰森也同理)

    在这之前,哈兰还正式断绝了给子女的经济帮助,这恐怕不仅仅是在“交代后事”,更是帮助玛塔扫除继承遗产的心理障碍。而明知自己死后才能让女儿琳达看到的信件,也采用了父女间默契的方法来传达。而老人之所以选择由玛塔继承遗产,是因为他知道只有善良的玛塔才能保证他的子孙后代公平公正的得到照顾

    电影截图

    整部影片只有哈兰在与玛塔的对话中把匕首拔出了刀鞘(兰森最后拔出的只是道具,不是真正的利刃),而此时玛塔并没有发现用错药剂,而此时恐怕哈兰已经做好了准备。 所以利刃出鞘是哈兰剧本高潮的开始,片名也暗示着整场精彩的推理故事都是他自己导演的结果。

    前文提到一件首位呼应的道具——哈兰的咖啡杯上写着“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要知道,影片直到最后玛塔才捧起咖啡杯。所以在此之前,杯子的主人还是已经去世的哈兰,所有的故事全部遵从这哈兰生前写好的规则(MY RULES)在发展。

    影片中其实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细节来佐证雨尘的这一推论。镜头前后三次聚焦在哈兰·斯隆比的油画像上,前两次的时候,画像上的哈兰面带愁容,而当一切尘埃落定,镜头第三次对着画像时,画中的哈兰也满含笑意。

    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成功撰写了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哈兰·斯隆比的油画像

    本文首发于雨尘个人公众号OneStage,如需转载授权请通过公众号联系作者。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6 ) 《利刃出鞘》中的隐藏细节与致敬彩蛋

    《利刃出鞘》中精彩绝伦的剧情令人拍案叫绝,但过山车般峰回路转的节奏也许让观众应接不暇,从而错过很多精妙的细节与彩蛋。下面彩蛋君将深入挖掘影片中的蛛丝马迹,以便大家有效地二三四刷。

    【致敬经典篇】

    影片中多处致敬1972年经典电影《足迹》,该片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相互算计的烧脑悬疑电影,由劳伦斯·奥利弗与迈克尔·凯恩分别饰演富有的侦探作家和年轻的英俊青年。

    有趣的是,在2007年的翻拍版中,老侦探作家的角色改由当年的小年轻迈克尔·凯恩出演,另一角色则由裘德洛接班。

    在《利刃出鞘》中,哈兰的豪宅里出现了《足迹》里的同款水手摆设

    影片中提到,布兰克侦探曾解决过一件网球运动员的案子。

    这是在致敬《足迹》片头中,侦探作家正在构思一本名为《Death by Double Faults》的小说,讲述凶手如何在网球场边上处理尸体。

    影片中还有许多致敬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元素:

    1. 布兰克探案时说"The game is afoot"(游戏开始了),这是福尔摩斯的口头禅之一。

    2. 布兰克称玛塔为“华生”,福尔摩斯的医生搭档。

    3. 两只狗看到兰森会吠叫,呼应《福尔摩斯回忆录》中收录的短篇《银色马》(Silver Blaze),故事中福尔摩斯根据狗的异常反应判断出关键线索。

    布兰克与女主谈话时提到的书籍,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于1973年所著的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

    电影以书中对现代文明最终走向毁灭的警告呼应片中家族成员的分崩离析,并隐射现今美国社会表面上看似稳定发展,实则暗藏许多矛盾对立的状况。

    女主驾车驶入小巷中,可以看到墙上有一个类似字母"A"的标志,来自本片导演莱恩·约翰逊的早期作品《追凶》(2005)

    女主母亲在家里看的剧集是《女作家与谋杀案》(Murder, She Wrote),这是80至90年代著名的美国侦探剧集,讲述女推理小说作家Jessica Flectcher屡破奇案的故事。

    【隐藏细节篇】

    老爷子与女主在书房中谈话时,镜头缓缓移到他的侧面,一把刀出现在前景中。注意这时刀的位置,镜头的移动将刀划过老爷子的喉咙,从而预示着他的结局。

    大家族每个人提到女主的国籍时都说了不同的地方: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和巴西,说明这些人虽然把女主称作家人,却实际上没有真正在乎她,而且女主也从来没有纠正过他们。

    棒球在电影中贯穿着大女儿与出轨丈夫(琳达与理查德)的支线。

    1. 当老爷子向理查德出示出轨证据时,棒球第一次出现在老爷子的房间中。

    2. 理查德到房间翻找老爷子写的出轨证据时,发现只有一张白纸,得意地将棒球丢出窗外。棒球被侦探捡到,放在口袋里。

    3. 后来狗子把折断的木栏叼到侦探跟前,侦探把球扔出让狗子捡。(说不定侦探已经注意到之前女主扔走狗子叼来的东西,所以故意在屋外玩弄棒球引来狗子)

    4. 女主准备公开真相召集大家,狗子嘴里还叼着球,被琳达发现。

    5. 琳达将棒球放回原位的时候,发现了书桌上的白纸,会心一笑,用火机将纸上的热敏文字显露出来,得知丈夫出轨的秘密。我们也终于明白这就是她与父亲之间的“小游戏”。

    影片中,两只狗似乎对大女儿琳达特别亲近,琳达回家时狗子会马上冲过去,琳达发现棒球时狗子就坐在身边,但兰森作为琳达的儿子却不受狗子欢迎,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狗吠声是指向真相的关键线索之一,一般我们会认为狗会对陌生人都有反应,但留意影片中两只狗就算看到侦探和警察这样的外来人都不会吠叫,这样兰森的嫌疑就尤为明显了。

    管家弗兰对女主提到的电影叫《Deadly by Surprise》,还声情并茂地剧透了整个剧情,不过其实这部影片是虚构的。(她提到的主演丹妮卡·麦凯拉倒是真实的演员)

    但正是在这段对话中,管家无意中提到她的表亲在法医局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取得老爷子的检验报告。

    女主取得录像带后,用一个樱桃造型的磁铁消除记录,但这个磁铁是怎么来的呢?

    注意录像店的老头出场时,他正是用这个樱桃磁石将照片固定在冰箱上的。

    兰森与女主在餐厅时,背景中播放的是戈登·莱特福的歌曲《日落》(Sundown),歌词中说到“日落时,如果我发现你在我的后楼梯爬来爬去,你最好小心了”,暗示着两人都曾经从屋外爬到通往书房的秘门。

    女主爬房子时之所以会踩断木栏,正是因为在此之前有比她体重更重的人(兰森)踏过同一块木栏。

    布兰克侦探与女主初次见面时,侦探确实盯着女主的鞋子,不信大家二刷看看。

    在整部电影里,老爷子哈兰仿佛一直在肖像中关注着他死后的余波。

    肖像镜头在影片中出现了四次,在前三次出现时,画中的哈兰眉头深锁,表情严肃。

    但当肖像最后一次出现时,也就是在一切水落石出,善良的女主成为大赢家时,肖像里的哈兰露出了笑容

    【文化彩蛋篇】

    白人警察吐槽录像带画面看着像日本恐怖电影,还开玩笑地问他们会不会在七天后死去,指的是岛国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

    理查德(大女儿的出轨丈夫)提到了"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这是火遍美国的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中的插曲。

    歌曲本身表达了对外来移民的支持与包容,但理查德大概只是想吹嘘自己去过纽约剧院而已。

    兰森与侦探初次见面时,对侦探说了一句"CSI: KFC?",我们都知道KFC的肯德基的意思,而肯德基最初来自美国南部肯塔基州,所以这其实是兰森在嘲讽布兰克侦探浓重的南方口音。

    (实际上布兰克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是英国人,他的南方美音是特意练出来的)

    侦探布兰克在车里独唱的歌曲是"Losing My Mind",来自音乐剧作家史蒂芬·桑德海姆的作品《富丽秀》(Follies)

    家族中的六个中年角色都是以70年代音乐偶像的名字命名的。

    长女琳达(Linda)和丈夫理查德(Richard)来自夫妻组合理查德和琳达·汤普森(Richard and Linda Thompson)

    次子沃尔特(Walt)唐娜(Donna)是以组合“斯蒂利-丹”(Steely Dan)沃尔特·贝克尔(Walter Becker)唐纳德·费根(Donald Fagen)命名的。

    儿媳乔妮(Joni)以加拿大传奇创作歌手乔尼·米切尔(Joni Mitchell)命名,而她已故的丈夫以摇滚歌手尼尔·杨(Neil Young)命名。

    影片关键人物——兰森(Ransom)的名字虽然与音乐无关,但也大有来头,导演曾透露他的名字来自埃尔温·兰森(Elwin Ransom),英国作家C.S.刘易斯太空三部曲的主角。

    至于哈兰老爷子本人,他的名字Harlan Thrombey来自80年代流行的互动小说《Who Killed Harlowe Thrombey?》

    在书中,Harlowe是一个塑料大亨,被人用砒霜混进酒中致死,读者的任务就是找出他的哪个家族成员谋杀了他。

    【惊喜角色篇】

    电影开场不久,女主角玛塔的妹妹正在看一部侦探剧集,剧中警探的声音来自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结尾演职员名单中,可以看到他的角色为Hardrock侦探

    囧瑟夫的客串并不是偶然,从2005年的《追凶》起,他就开始出演导演莱恩·约翰逊的电影了,包括《环形使者》和《星战8》(客串配音)。

    白人警探的扮演者诺阿·西甘是莱恩·约翰逊的长期合作演员,几乎出演过莱恩每一部导演作品。

    影片中无人知晓老奶奶的年龄,但真相会让你震惊:老奶奶的扮演者K·卡兰比90岁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哈兰)还要小6岁

    遗嘱律师的扮演者是弗兰克·奥兹,除了演员的身份,他还是著名的木偶师,《星战》系列中的尤达就是由他操纵木偶并担任配音的。

    录像店的老头最初是由演员和魔术师雷基·杰伊饰演的,可惜他在2018年电影拍摄完成前离世了,该角色由M·埃梅特·沃尔什接替出演。

    在影片中,老头将老照片贴上冰箱时,可以看到旁边有一张雷基·杰伊的照片。

    文 | 彩蛋君KL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授权】

    个人公众号「电影彩蛋堂」(movierush),专注分享电影彩蛋。

    电影彩蛋堂(movierush)

     7 ) 阿婆「推理」片之外还重视希翁的「悬疑」(微剧透)

    《利刃出鞘》是一部向阿加莎·克里斯蒂致敬的现代谋杀悬疑片,它的剧本很具有“阿婆“精神,将背景放置在一个表面温馨实则分崩离析功的大家庭中。正如观众所期待的,大家长离奇身亡,一位侦探介入案件,通过一系列的问话和闪回,最后做出总结陈词,找出谁是真凶。故事的主体框架像是对阿婆的成名作《罗杰疑案》的改编,布兰科侦探一开始似乎是主角,但随着死者哈兰的注册护士玛尔塔的闪回,很明显她成为全片的情感中心,这与《罗杰疑案》的“我”如出一辙,我将这称之为“诱饵主角”。有趣的是,玛尔塔与“我”一样,都以侦探助手的身份示人,同样都在掩盖自己的某些行为,不过两者的结局当然是大相径庭的,不然就真成翻拍了。

    《罗杰疑案》的“我”是从读者角度来讲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使读者增加认同感。《利刃出鞘》也通过玛尔塔的视角展开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也使观众对她产生了情感认同,继而达到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的目的(即使影片已经过早揭示出一部分答案,即第一层“甜甜圈中间的洞”)。观众会站在她的立场,希望她的事情不要暴露。就像在电影《惊魂记》中,诺曼将玛丽安的汽车推入沼泽,汽车缓缓下沉又中途停顿,观众就会站在凶手的立场,焦虑地希望汽车快点下沉。这是电影赋予的移情。采用玛尔塔的视角还有一个好处,有助于夸大所有家庭成员的糟糕程度。这一点也与《罗杰疑案》相吻合,死者是位有钱的大家长,周围的亲戚都是需要钱的人,在大家长死后纷纷撕破虚伪的面具。

    在我看来,布兰科身上综合了好几位侦探的特点——他绅士的外表可以说是夏洛克·福尔摩斯般的迷人;他的南方口音,以及问话、总结的方式又与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好似阿婆笔下的比利时侦探波洛;他那明显的迟钝,多数时候可能都不确定自己在做什么的状态,或只是等待时机,等到凶手出岔子落在他手上,是典型的美剧《神探可伦坡》的风格。布兰科的盘问既荒谬又滑稽,不仅能够了解这些人,还可以了解他们对彼此的感觉。德赖斯代尔家族的每位家庭成员对死者哈兰都有自己的“心结”,又都有含糊其辞的不在场证明。他们讲述给哈兰祝寿当晚发生了什么事,但影片立即剪辑到另一位家庭成员的回答,会反驳前一个人所说的一切

    莱恩·约翰逊导演其实在前作《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就安排过凯洛伦和卢克分别说出了三个版本的回忆故事,堪称“星战·罗生门“。《利刃出鞘》在这一叙述方式上予以改良,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所有嫌疑人(除了玛尔塔)都在不断对布兰科和警察说谎,但闪回却总是在讲真话,这种不可靠的叙述者,彻底玩弄了观众。而布兰科对每一条新信息的反应,会让观众怀疑这名神探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聪明。除此之外,影片还着重刻画人物在接近真相时所面临的反应,几个人物在明在暗的博弈。在剧本的写作上,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自杀”与“谋杀”之间徘徊,打迂回战。哈兰的死因起初似乎是自杀,但布兰科怀疑是谋杀。后来哈兰为了保护玛尔塔而自杀,最后发现又变成了一种复杂的谋杀。这也是阿婆的惯用伎俩,她经常会用角色的自杀来换取另外一种谋杀的手段。而关键物品吗啡也是阿婆小说中常用的毒药,包括《H庄园的一次午餐》《煦阳岭的疑云》《外国学生宿舍谋杀案》《遗产风波》《悬崖上的谋杀》和《高尔夫球场上的疑云》等都有用过。

    与阿婆小说改编电影不同的一点是,它在类型惯例上做出了突破结构的尝试,过早揭晓了部分答案,直接涵盖了大家长哈伦是怎么死的(当然,会有一些小疏漏)。随着外面那个甜甜圈洞的揭开,观众不由会想,为什么故事还在继续?那些看过大量希区柯克电影(希区柯克讲悬念而不是推理)的观众会知道故事为什么在继续——电影《迷魂记》原版小说的谜底在电影三分之一处就揭晓了,剩下的情节就是靠悬念推动了。希区柯克讲求的方法是最好能尽早扭转情节,让观众参与其中,然后让悬念而不是惊喜推动情节的发展。这里我引用一篇《天才的阴暗面——希区柯克的一生》里希区柯克对于“悬疑”和“推理”两词的解释,你会更加直观:

    “推理”和“悬疑”两词常令人混淆不清,两者差距绝对是十万八千里。推理是知性过程,如追究“是谁干的”的解谜小说。可是悬疑基本上是情感过程,必须提供观众若干资料,才能展开悬疑元素。我敢说各位看过不少情节发展神秘难解的电影,各位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个人要这么或那么做。等你明白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时,电影已经演了三分之一。对我来说,那根本是浪费底片,因为其中没有情感……观众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推理引不起我的兴趣,因为那只是要让观众摸不着头脑,我觉得这样做并不够。

    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很早就猜出了《利刃出鞘》的凶手是谁,这都不重要——这部电影有足够的阴谋和悬念让你猜测和感兴趣,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引起你的情感共鸣。就像之前说的,你也会与玛尔塔产生共情。

    德赖斯代尔一家全家福👪

    剧本是十分讲究文学性的,它还用到了“契诃夫之枪”的写作手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叙事策略,剧作家和编剧都会用这个方法,为的是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使角色、道具和环境跨越不同场景密切关联。简单来说就是开始出现的东西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就不该出现。它源自契诃夫的原话:“如果你在第一章说墙上挂着一支来复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章,枪必须响。如果枪没响,那么它就不该挂在那儿。”片中的刀具就是这样使用的,刀具其实出现过多次。尤其在影片的闪回段落中,哈兰和玛尔塔玩围棋时曾提到过,有些人分不清真刀与道具刀的区别。最后,兰森从刀具装饰上抓起一把刀,想要刺向玛尔塔,结果却是一把道具刀。这就是“契诃夫之枪”了,或者说是“契诃夫之刀”。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但整体风格都特别英国老派侦探片的味道。莱恩·约翰逊有意向一些经典英国侦探片取经。我发现了一些,比如哈兰书房里有一尊《足迹》(1972)里的“快乐杰克”:

    《利刃出鞘》里的“快乐杰克”

    《足迹》里的“快乐杰克”

    有钱的侦探小说家哈兰也和《足迹》里有钱的侦探小说家安德鲁一样,两位家里也尽是和侦探推理有关的一切:

    《利刃出鞘》里的哈兰是个有钱的侦探小说家

    《足迹》里的安德鲁也是个有钱的小说家

    甚至《利刃出鞘》的先导海报也用了《足迹》的放大镜概念

    德赖斯代尔家的刀具装饰好似《权力的游戏》中的铁王座,现在的流行文化真是不乏对《权游》的直白致敬。不过,它应该是《死亡计中计》(1982)中的枪剑装饰的改装:

    《利刃出鞘》里的几把剑装饰品

    《死亡计中计》里的几把剑装饰品

    布兰科侦探还在提到德赖斯代尔家族时,还做过一番比喻,说他们家“真的很喜欢把刀拧成一团”,这也对应了家中这个刀具装饰。

    《利刃出鞘》里的几把剑穿侦探

    《死亡计中计》里的几杆枪穿侦探

    以及《怪宴》(1976)海报片名字体的借用:

    《利刃出鞘》海报上的片名

    《怪宴》海报上的片名

    还有《勾魂游戏》(1973)把恐吓信给A,实际却给到B,让事情出现另一种转机。

    另外,玛尔塔的妈妈在家看的电视是美剧《女作家与谋杀案》(1984-1996),是一部非常著名且持续时间很久的美国经典侦探剧集。共12季264集,从1984年开始在美国CBS电视台一直播放至1996年,之后又于1997年至2003年间陆续推出四部电视电影。

    尽管这部电影能让我想到阿婆的小说和过去的侦探片,它在在视听手段和叙事语言上是完全现代的, 并且发展出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方式。毫无疑问,它带着一种古老的写作风格,并试图结交新一代的年轻观众,用写着“我的规则、我的家、我的咖啡”的咖啡杯来与周围华丽的室内装饰形成对比。这部影片有时会故意装腔作势一些,但从来没有荒唐可笑,它用侦探电影的叙事方式而不是侦探小说的传统方式展现自己的睿智,在不同阶段揭示了不同的秘密,而不是一蹴而就。它要求观众跟着角色一同知道什么,而那些看起来不称职的侦探知道的似乎还没有观众知道的多,这就是电影赋予的魅力。

     短评

    一家子“神仙”又请了个“大咖”神探来破案,过瘾哦,各种飙戏,感觉就像在话剧厅现场。

    9分钟前
    • 五十米深蓝
    • 推荐

    《罗生门》般的众说纷纭、层出不穷的反转已经足够精彩,更精彩的是对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最黑暗的不是哈兰的死因,而是每个人面具下的心机和城府。大家都说玛尔塔是家人,哈兰将遗产给她后,他们又说她是骗遗产的贱人。沃尔特亲口说要好好照顾她,结果说翻脸就翻脸,甚至用她母亲来威胁她。你犯了罪,有好处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好处我就要报警抓你。一开始大家都说哈兰是自杀,听完遗嘱却又叫布兰克继续查下去,巴不得是玛尔塔杀了他。和自己无关就无所谓,哪怕是父亲的死因,关系到自己的利益了才会在乎。一家人可以天天吵架,也可以为了遗产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因为他们知道,可以和家人过意不去,但不要和钱过意不去。没有永远的家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玛尔塔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为什么哈兰把遗产给我,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用古典影调、英式喜剧、政治讽刺、闪亮亮卡司层层包装,唯独甜甜圈最核心的部分空了一块,没有推理进行到关键时刻那轻轻一击整个人恍然大悟的快感。解谜越深入越感受到导演对于反类型的用力又无能为力,用明到不能再明的明喻带着观众兜圈,以回避只要一验血就不言自明的真相,推理迷看完失望到萎靡。【重看2022.10.18】

    1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美桃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在twi上骂川普了,这一次,他专门演了一部骂川普的电影……

    20分钟前
    • 是王帅傅
    • 力荐

    可能因为期待值太高,看完其实蛮失望的。并不“狼人杀”,大部分的家族成员也都被处理成很脸谱化的小反派,尤其故事到中后段视角完全从女主小白兔一人展开,上帝视角一开,几乎从推理变成了犯罪惊悚片。到最后谜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依然是想讲一个拉美裔移民赶走美国人的反川普式寓言。这几年川总凭一人之力到底为好莱坞贡献了多少素材灵感???还能拍点别的吗???

    23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导演还是很擅长这种类型的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人物多而不乱。有模有样的商业悬疑片。

    2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贵为美国白人的众卿家内讧一无所获,仰望着从巴基斯坦人手里买来的生父老宅;身为巴西移民的本宫站在老宅阳台,端起“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杯具轻呷,俯视着一切。哈哈哈哈……吐!

    31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哈哈哈,想要一个美队叫大家EAT SHIT的表情包!!半上帝视角下的推理与反转都很有意思,而情字当头,一点点人性的光辉还是有机会从这冷冰冰的伪善脉络中逃出生天。四星半。(许愿成功!12月2日@今天也是宝贝喵 给我发来表情包)

    3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9分吧,属于那种很好看电影,也算是这两年好莱坞看到的最出色的侦探推理类影片了。整个推理与反转的设计都很用心,真正做到了不到最后一步,你永远无法猜出真相。中间又有几次类型的转换,也很有心思。同时,表面是个推理片,背后又各种政治话题隐喻,各种怼川普,也是很好莱坞了。表演也都很有特点,可以的。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从戛纳的《寄生虫》到威尼斯的《小丑》再到这部颁奖季的《利刃出鞘》,今年堪称类型片大爆年,而且每一部都能走向口碑的风口浪尖。缺失中心的“甜甜圈”案件,逐层抛开悬念,猜不透剧情走向,情愿沉迷其中,无暇去想。遗产公布时美队的窃笑、探员收回公布真相时奶奶的偷乐,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高司令在奥斯卡现场的捂嘴笑。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悬疑推理片,家人的关系,阶层的对立,越细想越不寒而栗。“年纪越大,越难以掩饰情感,包括悲伤” 每个人都有可能撒谎,而你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

    4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全片最大的败笔是 美队从头到脚都写着 我的智商和我的演技一样捉急 加这么多戏给我 我自己也不信啊

    45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讲西语出身的护工(埋设了一个语言梗),一会被说是厄瓜多尔人,一会是巴拉圭,一会是乌拉圭,一会又是巴西人以及壁炉夜话的墨西哥边境话题。似乎富翁子女,从来没有正眼看待她,认为她不过是一个随时可被替换,是任何一个国籍的帮工佣人。子女一群人嘴上说白手起家,心里念念不忘丰厚遗产,痛失遗产后的古老敌意,叫人不寒而栗。包括看似叛逆不羁反社会的家族第三代,依然带有根深蒂固的成见。匕首、呕吐、老奶奶之类的设置妙用,都令电影在类型上,有偏向黑色喜剧的幽默元素。所以实际看下来,并不会觉得电影很长。尤其是最后一连串脑补风暴,煞是过瘾。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年度爽片,人性试炼。剧本在原创中带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即视感,从上帝视角看谋杀依然拍出了悬念与反转。美队蛮有黑色幽默的潜质啊~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虽然案件真相没什么新意,但胜在结构玩得转,节奏上佳,台词笑点不断,连续反转让剧情不断攀升;家族里的每个人都人设丰满,感觉有很多可以挖掘,能做迷你剧的水平,所有配角从警察到女佣都太有戏了,群戏优秀,呈现了非常舞台剧的效果,极具观影娱乐性

    51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推荐

    精彩绝伦的希区柯克/德帕尔马式惊悚情节剧,非常好的剧本和编导,Rian Johnson再次没让我失望。强对比度的视听语言非常old school也非常给力。剧本太棒了,前面每个埋下的伏笔都在后面给出合理甚至出人意料的解决,在政治层面具有象征意义,惊喜之后还有惊喜,然后再来一个惊喜,连续不断反转之后,大家蓦然回首,一切回归人文关怀,美好的人性最终得到补偿。

    53分钟前
    • 小A
    • 力荐

    其实老爷爷在第五分钟时就已看穿了真相——当然 这句话唯有看完全片的人才会懂 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062332/

    5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最打动我的地方...似乎是这个故事有那么些温暖?

    57分钟前
    • 推荐

    全篇最阿加莎的部分不是推理和反转叠反转,是好人受到考验而好人最终平安得胜,以及自始至终的善良的心

    59分钟前
    • 骤雨至
    • 推荐

    4.5 太好看了,剧本扎实,十多个人物个个出彩,各种细节和铺垫需要二刷才能全部Get;更难得的是在如此严密的剧作之上有讽刺幽默,之下是个政治内核,尤其是第二幕之后,悬念退场,政治讽刺开始主导语调,把整个电影提升到另一个层面,精彩纷呈。莱恩·约翰逊的执导能力依然不同凡响,这个卡司更是牛逼闪瞎眼,全是硬核戏精,托妮·科莱特演的网红婊太抢眼~~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没有推理迷会瞧得上这个案子吧?它的质量、体量与能量甚至都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莱恩增添人物数量和支线情节进行叙事注水,一个个功能化的毫无生命的沦为道具的角色除了分散注意力与提供生硬的笑点外基本是多余的,他们真的参与悬疑和谜团的助力与搅局了吗?演员选角特点,众人登场布局,稀释了真相前的迷雾,反阿婆,但实际并未跳出传统,从《神探可伦坡》到《古畑任三郎》,太多前人早就做过无数次,最后,还是向老派推理的惯式投降。你可能会说,这片子不仅仅看罪案侦破,你更要看到它社会向的一面,不好意思,这一点,我作为一个三流影迷,更没瞧上。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