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梅艳芳

    梅艳芳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中国香港2021

    主演:王丹妮,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廖子妤,刘俊谦,杨祐宁,邵仲衡,陈家乐,杨诗敏,黄进,蒋志光,李子雄,李敏,陈柏宇,胡子彤,白只 

    导演:梁乐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黄昏的清兵卫

    • HD中字

      穿裘皮的维纳斯

    • HD中字

      锈与骨

    • HD

      汤屋街物语

    • HD中字

      熟悉的陌生人2014

    • HD

      肖申克的救赎

    • HD

      小蒜头

    • 大辽太后

     剧照

    梅艳芳 剧照 NO.1梅艳芳 剧照 NO.2梅艳芳 剧照 NO.3梅艳芳 剧照 NO.4梅艳芳 剧照 NO.5梅艳芳 剧照 NO.6梅艳芳 剧照 NO.16梅艳芳 剧照 NO.17梅艳芳 剧照 NO.18梅艳芳 剧照 NO.19梅艳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了梅艳芳一生的传奇经历。梅艳芳(王丹妮 饰)年仅4岁半便和姐姐梅爱芳一起登台卖唱,养家糊口。19岁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同舞台结下不解之缘,凭借敬业的精神和过人的才华,慢慢成长为一代巨星,获封“百变天后”。2003年,一首《夕阳之歌》和一件定制的婚纱,她选择把自己嫁给了舞台。风华绝代尤可见,世间再无梅艳芳。

     长篇影评

     1 ) 拍梅艳芳的传记,注定吃力不讨好

    2002年,Kim Robinson为梅艳芳设计了犹如冠冕的白金莫西干发型,配合Dior的高级订制服装

    电影《梅艳芳》上映,口碑分化。

    有人泪洒影院,也有人认为偶像被消费了。

    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也有人怪它语焉不详。

    有人说,扮演梅艳芳的王丹妮可能很努力,但没有一点刚毅和侠气,像个亦步亦趋的小学生。也有人说,梅姐那些经典的舞台行头,电影没有如实重现造型,材质还透着一种廉价感。

    拍梅艳芳的传记,很可能注定吃力不讨好。要重现巨星风华本已很难,更何况这位巨星身后,有一座城、一个时代为她背书。

    01 反叛

    「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

    八十年代香港,梅艳芳横空出世。众所周知,她的形象参考了麦当娜的部分元素。流行文化学者吴俊雄指出:

    这种女性形象向旧时代说再见。跟陈宝珠、萧芳芳不同,梅艳芳较主动吸收一些西方的想法,并融入本地。

    「他将身体紧紧贴我/还从眉心开始轻轻亲我/耳边的呼吸熨热我的一切/令人忘记理智放了在何」。年轻女孩自述性欲的文本出现在彼时香港,足够离经叛道。《坏女孩》一出街,公众惊喜地发现,原来粤语流行歌的世界里,女歌手除了端庄娴静大气,除了郎情妾意伤春悲秋国仇家恨,竟也能以如此颠覆的面目出现。这个由梅艳芳代言的「坏女孩」,她对身体自主,对爱情自主,对欲望自主。她坦诚面对欲望的过程,即是探寻女性主体性的一小步。

    民族音乐学家J. Lawrence Witzleben的见解带来了更深层的启示。他提到《坏女孩》歌词中那句「Why, why, tell me why」包含了巧妙的双关,因为Why的发音听起来很像粤语的「坏」。高明的粤语歌词作者总是善于通过文字游戏,赋予歌词隐藏的趣味和含义。林振强笔下这个原本被目为「乖乖」的女孩,虽然也对自己不再矜持而感到懊恼,甚至照搬世俗标准骂自己变得太「坏」。但旁人无视她内心的纠缠,只因她直面欲望就直接冠以「坏」的判词。她当然不甘,不服。于是原本单向度的歌词,便可解读出复调的叙事:旁人每批评这女孩一句「坏」,她就铿锵地回击一句「Why」!

    电影《梅艳芳》里林家栋所饰的华星总经理说,「快歌不是要唱兴奋,而是要唱反叛」,《坏女孩》即是这样的反叛者。尽管它仍具几分生涩、犹疑和自嘲,不过由此带来的正面反响令黎小田、林振强这些幕后操盘手决定,继续剑走偏锋,将梅艳芳打造成一个挑战传统性别观的女性形象。

    一年后的《妖女》较《坏女孩》更进一步:「众称你做bad boy/但命运令你随夜幕遇着这妖女/今晚的你当心/你心窝给我弄醉」,成为在情爱关系中牢据主动地位,连坏男孩都可轻松收服的「妖女」。

    1989年的《淑女》招致后世一些批评,如:

    面对男性肉欲的挑逗和引诱,淑女搬出一大堆男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以压制女性的道德枷锁来说服自己紧守贞操。女性的地位至此陷入最低点。

    但细味歌词,其实不难读出反讽意味,「淑女岂会贪新鲜/淑女寻梦都要脸」是戏谑地照读社会规范,「撕我忧郁的盖掩/想要撕去这晚/像要将我心里所有黑暗燃点」才是这淑女的真实心态。

    同专辑的《黑夜的豹》自傲地高唱「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唇上载满着狂野暧昧/擒住你/然后使身心崩溃/遗留一串追悔」,将男性视作玩物,是对《妖女》的承续;1991年《梦姬》「区区匹夫/怎可挡这梦姬/无谓孤单/投降吧俊男」亦是如此。

    在事业全盛期,梅艳芳还有《冰山大火》(「跳跳跳跳热到要跳舞/我被他的眼光擦到著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叫火烛车火速的到步」)、《Crazy Love》(「Hold me 再来吧/Baby 做我爱奴吧」)、《征服他》「征服他/汗滴中造梦乡」等快歌,大胆歌唱女性情欲及主体性。这些歌词也细致刻画女主的外表、装扮、动作与神情,如「那黑色紧窄裤/压紧你思绪和血管」、「黑衣黑如黑寡妇」、「叉腰侧望」、「披起午夜孤身上路/穿梭夜店探讨」,令此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更为鲜活。

    02 暧昧

    「假如我是男人」

    除了展现冷艳、妖冶、神秘,梅艳芳有时亦是中性的,雌雄同体的。《川岛芳子》中,她出演喜爱扮男装的女主角,到了《钟无艳》则索性诠释男性角色齐宣王——不过这位齐宣王又不时扮女装,由此令梅艳芳所代表的性别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她的男装扮相极受欢迎,配合性格中自带的义气、侠气、霸气,足令众生颠倒。与此恰成映照的是,她的粉丝(中文词「粉丝」用来表示 fans 似乎最早出现于2003年,即梅艳芳去世那年,此处为便于行文而借用)中男性相对较少。

    对梅艳芳作过深入研究的学者李展鹏指出,「虽然她大唱情欲歌曲,有过性感造型,但却从不是男性的性幻想对象。」高颧,厚唇,三白眼,梅艳芳的外表与东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相去甚远。她的性感深具侵略性,绝不将身体当作顺从、取悦父权文化的工具,反而翻身抬头,高据上位。这一切,当然令普通直男深感不安,敬谢不敏。

    不但直男不买账,据说她粉丝中男同志的比例也明显少于其他成为gay icon的华语diva们。此事当然未经科学论证,不过有一点可以从歌迷见面会、演唱会等旧日影像中确定,即她的粉丝绝大多数是女性。许多女粉丝以她为榜样,盼望成为她这样的大女人,愿在挤逼的父权社会中,变得如这位偶像般强悍、坚定、潇洒。

    同时,亦不能忽视一些女粉丝其实是将梅艳芳视为爱与欲的投射对象。反过来,她自己有意往此方向开拓空间。林夕为她作词的《似是故人来》传唱度很高,其实是隐秘地写了一对女同志的爱情故事。李展鹏也发现:

    梅艳芳很早就把女同志意识带进表演中。1991年的《梦姬》MV中,她一身黑色性感神秘打扮坐在大床上,面前是一个背对着镜头的长发半裸女郎,她一边唱歌,一边轻拥着这裸女。

    事实上直到2002年的极梦幻演唱会,演唱《假如我是男人》时,女装的梅艳芳仍临时邀请一名女性观众上台,将惊讶且羞怯的对方拥入怀内,耳鬓厮磨,眉目传情。

    《假如我是男人》同样为林振强填词,虽然只是借假设来诠释「男人应该体贴疼爱女人」的老生常谈,毕竟也比千禧一代了无新意的模仿作《如果我是男生》(丁小芹演唱)领先了许多年。而梅艳芳的现场演绎又突破了词作框架,赋予歌曲更深刻的文化与性别意涵。

    八十年代的许多香港明星都曾在拓宽传统性别观念之路上披荆斩棘。2017年西九龙办「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馆外独以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形象作成巨幅招贴,便是对二人在此事上重要贡献的特殊褒赞。

    03 保守

    女人如花花似梦

    出位的梅艳芳在八十年代大受欢迎,是因她应和了社会和文化需求。那时一切较少限制,破旧立新是大势所趋。李展鹏对此的分析十分精到:

    在当时香港,女性走进职场开始独立,社会上亦有不少为女性争取各种权益的声音,同时,歌影视作品中较传统的女性形象——例如忍气吞声的贤妻良母或是斯文大方的女歌星——的受欢迎程度下降,观众转而寻找他们更能认同、更能反映社会趋势的女星去追捧……梅艳芳是绝佳的器皿及晴雨表,因为她的形象正正反映了香港当时的社会文化。

    不过,与资深歌迷的认知相对的是,如今普罗大众印象中的梅艳芳代表作,绝非什么《坏女孩》或者《妖女》,而是《胭脂扣》之类。在内地,甚至是国语歌《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

    这些K歌金曲某种程度上接续了徐小凤、张德兰等歌后的传统,甚至从粤剧、诗词中提取元素,或者古典优雅,或者幽怨自怜,或者甜蜜柔媚。总之无论词或曲,都显露出音乐和性别观上相对的保守主义倾向。

    香港作家Christopher Lai(黎伟麟)指出,「在性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港女,虽然身处华人世界中最西化的香港社会,但仍然必须面对保守的父权性别意识。」上述那些作品大概便反映出现代港女在父权社会下的婚恋焦虑。

    即使梅艳芳本人有时也无法摆脱无形的桎梏。她羡慕山口百惠相夫教子,为了以后能生儿育女、当一个「完整的女人」,明知患病仍拒绝摘除子宫。

    电影《梅艳芳》深知主流市场的口味,于是在程式化地重现她星途的重要节点之外,落力渲染了她情史中的两段。一个强势又风光的女人,恨嫁却嫁不掉——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普通观众的目光和泪水?

    04 百变

    颠倒众生 吹灰不费

    《梅艳芳》以那段世人熟知的故事作结尾:第一男配角、古天乐所饰的造型师刘培基应梅艳芳之请,特别设计一款绝美婚纱,令她得以在离世前四十多天的演唱会上,向万众宣称「嫁给舞台」,并留下绝唱《夕阳之歌》。一声「拜拜」,潇洒落幕(现实中还返场唱了一首安可曲《珍惜再会时》)。

    不过,《夕阳之歌》侧重于自道身世,苍凉、悲壮。虽亦关涉情爱,却无忸怩的儿女态。舞台造型与歌曲间呈现如此错位与张力,也是梅艳芳百变的文化形象之一斑。

    华星唱片为她打造的坏女孩、tomboy、恨嫁女,都不足以概括她的风格。刘培基等造型师为她设计的形象光怪陆离,至今也走在时尚尖端。梅艳芳是第一个被冠以「百变」称号的女明星。反过来,很可能正是她的出现,才令汉语词汇「百变」从此成为常用词。

    「香港的流行音乐就像它所处的社会一样,」Witzleben评价道,「是一种独特的、往往令人迷惑的中国元素、其他亚洲元素和西方元素的混合。」八十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很多都翻唱自海外作品,梅艳芳就有不少作品是麦当娜、山口百惠、中森明菜等人的金曲重新填词编曲后,以自身风格重新演绎的翻版。这种多元、杂糅、重构的流行文化,正是过去的香港如此迷人的魅力所在。在此种文化滋养的社会中,梅艳芳那辈港星方能以「百变」行世。

    发型师Kim Robinson回忆第一次见到梅艳芳时,惊讶于她的瘦小,与舞台上那种华丽高大的印象截然不同。乐评人黄志华早已指出,百变梅艳芳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公司与团队成员精心呵护和投入的结果。这话很可能没错,毕竟粉丝善变,艺人也要有应对策略,你善变不如我善变,最好莫过于百变。

    但也应看到,「梅艳芳」作为一个文化形象,与她本人的性情、经历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文。那一辈港星中不少人都是如此,这即是过去媒体常说的人戏不分、人戏合一。

    05 侠义

    用我身作贡献 大炮冲锋车不再现

    「百变」的面纱后,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梅艳芳?

    九十年代以后,梅艳芳独领风骚的天后地位逐渐失落。当流行渐成经典,经典渐行渐远,仍有些芳踪侠影,长留在更广阔的空间:

    她正直刚勇,面对不公义总是挺身发声。她乐善好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她对好友与粉丝的真情相待,令人们从未对她停止怀想,粉丝团体甚至还自制了一部电影《梅艳芳菲》,并且拍得不错。

    她的遗风遗泽,至今也鼓舞许多香港人在面对困境时坚持不放弃。

    时日翻飞,世事大都如梦。2002年张国荣在梅艳芳演唱会上当嘉宾时曾经感叹,离她出道、他们结缘,已经二十年。如今,很快又要一个二十年了。「俯仰流年二十春」——欧阳修讲得最好,「城郭人民,触目皆新」。假如梅艳芳没有早逝,以她的性情与地位,多活二十年将会有何际遇、作何抉择?

    多情人好开脑洞,于是兵棋推演、心理分析、星座塔罗八字样样用上。其实这个假设,电影《梅艳芳》里已借张国荣之口回答了。大意是说,有些人活得久;有些人在最好的年华离开,倒也不算坏事。我想借用Christopher Lai的 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早逝令梅艳芳变成不只是icon,更是一个legend,她的音乐、形象,永远给予我们力量。

    《东方三侠》剧照

    主要参考资料

    《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文化》,李展鹏,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

    《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黄志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李展鹏、卓男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

    《梅艳芳:至今仍然影响香港的Fashion Icon》,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19

    《专访Kim Robinson:直至离开世界那天,我都会记住梅艳芳》,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20

    J. Lawrence Witzleben. 1999. Cantopop and Mandapop in Pre-Postcolonial Hong Kong: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s of Anita Mui Yim-Fong

    《情欲化不开——粤语流行曲的女性形象》,原作者不明,http://bbs.tianya.cn/post-music-89212-1.shtml

     2 ) 烂!ppt电影!还不如直接在影院放原版演唱会!

    《梅艳芳》 谁能想到这么烂!

    最大的槽点不是饰演梅艳芳的演员长得不像,她演得很努力了,好几个微表情动作都神似,看得出有在研究。

    反而!张国荣的扮演者!是毁灭性的不像!!

    每一个出现的场景他站在一旁都像是群演,司机或助理,他甚至都不像个大明星!

    和张更是没有一丝一毫相关!!

    长得完全不像,动作神情说话方式也丝毫不像!!!

    这么不像了还非要中间插原片,真的服了,时时刻刻提醒我这两个演员有多不像,特别是在张国荣的真人影像对比之下,再看那个演员很难不愤怒!

    除了不像,影片抛开梅艳芳本人,仅仅作为人物传记电影,也很糟糕!!

    PPT拍电影法!

    没有起承转合,没有主线剧情,没有情绪流淌,没有节奏起伏!甚至称之为电影我觉得都过分了,就把几个标志性年代和场景片段性重现一下,还不如去看天网节目案件重现。

    你直接拿梅的真实影像再采访几个人拍部纪录片不香吗!

    比起《波西米亚狂想曲》《朱迪》这类真实娱乐圈人物传记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歌舞天后!结果一场表演都没重现,演员不会唱歌就别演了,后面每次到重要表演场合就放原声,偷懒至极!!

    绝了,哪怕你金曲连播两小时也比现在好看!

     3 ) 这不是香港的女儿

    说梅艳芳“亚洲麦当娜”、“东方黛德丽”、“香港Edith Piaf”。

    说梅艳芳绝代芳华,百变女王,百无禁忌。

    说梅艳芳,香港的女儿。

    香港最近二十多年逝去的文化名人、娱乐名人不在少数,不乏巨星级,但上升到城市化身高度者,唯有梅艳芳。

    何解?

    看完梁乐民、王丹妮版《梅艳芳》,对这核心问题,不可能得到确切答案。

    也许可以稍许抽象一些、理论化一些讨论。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谈及英美文学时,讲过树形、草状的概念。德勒兹认为法国人的思考方式都是树形:知识树、树状点、始与终、根与顶。法国人思考问题总是由过去和未来组成。与之相对,英美人的思考方式是草状。草的特色是,总是由中间生长,总是长在各种东西之间,没有过去与未来。草不生根,草有逃逸线。举例来说,德勒兹认为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中的个体,不是把握了自身的个体,而是个体体验了其他个体后产生的感觉包,组合体,每个人都是一团可变的感觉包,是无主体的个体化。

    香港的特殊性即在于此。香港无根,去历史化。二战后,因为地缘政治,香港成为流变的国际中转站,这个特质被强化。香港的未来其实也早就确定。未来早早确定,等于没有未来。香港的偶然爆发,正是从中间重新开始的结果。德勒兹哲学的核心概念,装配、之间、临界、生成、未完成、流、逃逸线、解域化,完美对应了没有属性、无法归类、无法定义、无主体性、混搭装配的香港。属于边陲之地的香港正是因此,能够在某段时期,绽放出难以形容的生命活力,奏出华人社会百年难遇的最强音,压倒日本成为亚洲的流行文化中心。

    以此角度来看,百变女王,百无禁忌的梅艳芳,是谓香港的女儿。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很钟情于拍摄自我投射、自证性质的电影圈题材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迄今拍过的版本不在少数。但比起指名道姓的真人题材,虚构影射模式(还原论)更加热门,原因也简单,禁忌太多,吃力不讨好。塔伦迪诺《好莱坞往事》是个异数。但这部电影有着很特殊的视点,塔伦迪诺让迪卡普里奥、皮特这些巨星去扮演屌丝演员,让屌丝演员去扮演巨星李小龙、波兰斯基、史蒂夫·麦昆。这里反映了塔伦迪诺对明星生产机制、电影业的一些本质化观点。

    不能说当下这版《梅艳芳》没有诚意,制作粗糙,但对这部电影的整体评价,善意一些,中规中矩,刻薄一点,就是毫无头绪、东拼西凑、避重就轻的大型流水账。感动的瞬间大多来自脑补。

    无论是剧作还是影像构成,影片都处在一个常规的传记电影范畴。但恰恰是中规中矩的还原式、再现式拍法,技术层面的超高难度使得最终的目的很难达到。毕竟梅艳芳是超级巨星,且不是远古人物,对硬核粉丝来说其人恍若昨日刚逝。

    梅艳芳本人百无禁忌,但本片的拍摄所面临的客观境况实实在在的是处处设限,处处禁忌。梅艳芳的私人情感生活不能表现,或只能虚构表现。日本男友近藤真彦,在电影中易名出现,且绝对是正面处理,凸显纯情一面。这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圈外男友保罗,没有出场。林国斌,用了化名阿Ben。赵文卓,没有出场。梅艳芳最亲密的一众好友,张学友、刘德华、曾志伟、谭咏麟、成龙、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梁家辉,一个都没有出场。梅艳芳的一众徒弟,许志安、陈小春、草蜢、梁汉文、彭敬慈等,只出现了草蜢。另外一些经过梅艳芳提点的著名后辈艺人,陈奕迅、苏永康、谢霆锋、李克勤、郑秀文等,也都一个没出现。扩大来说,整个香港演艺圈的生态在电影中,几乎是零度呈现。梅艳芳的亲人,只出现了姐姐梅爱芳,其他人也是避讳原因,都没有出场。这对角色的塑造是致命的负作用。人物的血肉,丰富度,是靠人物关系搭建累计的,这是还原论电影的基本法则。

    米歇尔·威廉姆斯版的梦露传记片《我与梦露的一周》,威廉姆斯虽然也是挑战超级巨星,但只演很短暂的某段时期,难度降低不少。丁荫楠版《周恩来》,也是只拍了晚年周恩来,王铁成紧紧抓住了精准对应大众想象的晚年周恩来忍辱负重的特质,获得有口皆碑的成功。王丹妮从梅艳芳二十岁左右演到四十岁去世,跨度不算最大,但难度并不低。因为蜕变的过程必须有。因为梅艳芳气晕的极端特殊性。

    至情至性,刚猛烈性,妖娆柔媚,古灵精怪,可爱芬芳,前卫又传统……梅艳芳并且有一定的粤剧功底,这是她舞台魅力技压群芳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一位初出茅庐本职工作为平面模特的新人演员来说,要驾驭如此丰富度的超级巨星角色,难度级数远超想象。王丹妮只演出了梅艳芳的微小部分:现代、自信、可爱、倔强。这只是一个充满了单纯正能量不断挑战自我的女星形象,扁平有余,内在多重面向严重匮乏。

    相比其他巨星,梅艳芳是早熟。八十年代,二十岁出头就已是成熟面相。王丹妮面相上与梅艳芳有一定形似(尤其侧面),演早期梅艳芳,抓住她自信、可爱、敢搏的特质,勉强可以应付。但梅艳芳真正进入香港演艺圈核心层,成为巨星后的部分,王丹妮全无招架之功。

    这里有演员自身气质问题,也有剧本单薄的原因。梅艳芳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性,勇于对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表达个人看法。但对此的表现,不能像电影中那般仅仅停留于社会公益事业。即便禁忌多多,也不能如此单薄。众所周知,梅艳芳常常食客三千,出门吃个煲仔饭都能花去两万港币。这是梅艳芳社团人物、水浒人物的特质。这个特质,在电影中是零度表现。

    梅艳芳的特殊性在于,舞台表演、银幕表演俱佳。香港演艺圈,单项指数接近梅艳芳者确有个别,但同时看齐梅艳芳者,并无他人。影片的比重有点过分偏重梅艳芳舞台歌艺一面。电影篇幅几乎只有《胭脂扣》《审死官》。但梅艳芳前中后期上佳演出远远不止这些。她在《英雄本色3》《现代豪侠传》《半生缘》《钟无艳》《男人四十》中奉献了一个个决然不同的角色,银幕上的她,丰富度与她舞台上百变女王的形象根本不分伯仲。电影在这个层面取舍度的严重偏差也是比较致命的问题。

    电影倒是没有回避著名的黄朗维掌掴事件,并且把这个事件作为梅艳芳个人生涯的转折性事件来表现。但表现方式却是高度走过场。香港电影衰落归衰弱,但居然能把横绝一时的帮会斗争拍得如此走过场,还是叫人汗颜不已(找杨祐宁演林国斌又是很莫名)。不熟悉内情的当代年轻观众大概率看得云里雾里(关于此事件的真相,可参看黄百鸣制作的《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理由当然也可以找,涉事的三合会组织、电影公司话事人目前还在世。又是禁忌。

    梅艳芳三大幕后推手,黎小田、伦永亮、刘培基。影片只着重表现了刘培基(伦永亮没有出场)。古天乐版刘培基,与刘培基本人依然有不小差距,但不能说差劲。刘培基真人情感浓烈,形事风格直言不讳,有一说一。古天乐塑造的是一个改良优化版:温良,充满情义,没有与梅艳芳产生任何冲突的相知挚友。性格有差距。但古天乐以及林家栋(华星唱片总经理苏孝良)、杨千嬅(华星唱片公司唱片部经理Florence)同时存在的时刻,是这部电影唯一展现出演艺圈气氛的时刻。所以从纯粹还原论的角度看,以明星演明星或演艺圈人物,即便不能精准还原角色外形气质,但气场还原是没有问题的。

    最让万千影迷、歌迷失望的必属张国荣的形象。这是影片中除梅艳芳外几乎唯一以真人姓名出场的明星,刘俊谦的还原度却纯粹是不知所谓的零度。无比诡异的是,无论是身板造型还是言谈举止,他似乎没有任何模仿还原的意图,他似乎是在完全无视观众接受度的条件下演一个虚构的名字正好叫张国荣的明星。相信主创定然不是塔伦迪诺《好莱坞往事》式的反讽思路,但落得如此效果也是让人不可思议。

    整部电影是在梅艳芳告别演唱会压轴演唱、华丽哀婉的《夕阳之歌》曲目中落幕。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能打动人的部分大概只有那些熟悉的旋律、梅艳芳、张国荣真人出现的纪录片画面。

    时代造就梅艳芳。时代也造就电影《梅艳芳》。无所憾。

    (首发虹膜公号)

     4 ) 似是故人來:戲外比戲內精彩一擁抱《梅艷芳》的不完美

    關於梅姐的生平,老一輩都比我認知的多,不敢班門弄斧。看《梅艷芳》之前看了高志森導演的《朝花夕拾 梅艷芳菲》(又名《拾芳》),建基在梅姐對粉絲的真人真事,帶出大明星背後的一面柔情與把粉絲放在心內,在《梅艷芳》電影出爐看了幾篇曾共她共過事的人的點滴,大概知道梅姐是大姐姐、對人沒架子的,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如果我是八十年代的人,我也一定會很喜歡她,在十八年前的十一月梅姐進行人生最後一次的演唱會,2003年有些日子是一輩子不能忘記,4月1日哥哥自殺身亡、12月30日梅姐因病逝世,十一月剛開完演唱會,然後去了日本拍了個美容廣告,不久就香銷玉殞。有些人在美麗的時刻早逝,終年40歲。梅姐為香港留下了歌影視的瑰寶,她的徒弟更秉承師父的志業而做人,與香港同心跳、同呼吸,回饋社會,關心民眾。假如今日梅姐仍在世,有一點是不會改變,就是她依然愛她的粉絲,在大是大非上堅持自己的立場。

    創作的盲點與取捨

    電影《梅艷芳》(梁樂民編導)甫出預告就引來批評、消費之嫌,有些影評以影片的政治立場立論,又有評論斥責創作者的固步自封,否定梅姐在某一個時段的立場與她所做的事。事實上發生兩年前的事,香港人看什麼也帶上了立場,眼裡有樑木,連帶看電影也要先入為主,對於創作者極不公平。爭議的請移玉步,電影的政治性不需要大開門寫出來,而是本身電影就具有政治的含義。比如電影輯錄了1992年鄭裕玲主持的節目,其中問到關於敏感的政治事件的看法,問到梅姐九七會在那裡,梅姐說九七一定會在香港。政治不政治的表述隱藏其中,單看電影是沒法定論。毋須自帶立場去看待,這部電影只是娛樂片與傳記,梅姐也不是政客,不是超人。除了政治外,有些事情也可以提及,例如是九十年代黑社會入侵影圈的反暴力運動,2002年《東週刊》刊登女星裸照而舉行「天地不容」記者會,可見她在娛圈的領導。一樣是生於亂世,有種責任,亦合乎她的俠女本質。

    當前的版本由梅姐的一生,四歲談到四十歲,年代跨度之大,隨著時序剪輯她的生平,以傳記電影來說是有盲點。它抓不住梅艷芳整個人生的靈魂,她的堅毅、義氣精神,台下的小女人的神髓。現在的版本為了遷就戲院的片長,而將有意思的戲份刪減,在這137分鐘的時間裡,觀眾可以知梅艷芳的什麼?只是知道她是天皇巨星,有成就,有兩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將她與香港的大事表連繫在一起而已,只是流於表面地成為集體回憶。而牽繫著觀眾讚好,將票房數字再推上也是靠梅艷芳的名氣,而不是影片的說服力。在傳記電影上沒有明顯的衝突,有的都是在旁枝末節將兩姐妹的婚姻路上對比成妒忌與造成兩個人有磨擦與分化,這一點與梅姐的兩段眾所周之的感情都成為八卦獵奇與看似是無傷大雅的內容。但這絕對不是觀眾想看的梅艷芳,觀眾想看的是梅姐留下的俠義精神、她對人的關心與待人接物,在最後抗癌病重的日子是如何排除萬難走上舞台;更多的是她與徒弟與後輩歌手的相處、對香港樂壇的影響力等等。

    無可否認,以現在的《梅艷芳》不是最好的版本,但亦無意貶低電影的價值與誠意的,只是目前兩個多小時的版本刪剪了一些有可能影響電影走向的片段。比如是開了28場演唱會,債主退場的一幕,同時已知刪了四大天王、樂壇頒獎禮、張國榮失落獎項,梅姐上前安慰的場面。圍繞梅姐的人尚在生,在剪接與創作上避重就輕、結果親情、愛情、友情、徒弟情都變得空洞無物,要顧及太多人的感受,又怕惹來閒言閒語,畏首畏尾。其中她與張國榮的友誼過水濕腳,描寫人物方面欠層次,最後哥哥出殯變成煽情戲,勾起觀眾對2003年的記憶,同一年香港發生很多事,沙士、大遊行、高官辭職、梅姐逝世。據知電影初剪版達七小時堪比迷你劇的規模,後來剪成四小時,可見大量素材未見天日卻因時長而諸多制肘。盼望日後能夠有重新剪輯的版本彌補缺陷,而觀眾可以用人性化的角度評價與看待梅艷芳,而不是單單用時代背景,用自己的偏見、預設立場去看待。

    這部戲最大的價值不在於戲內,而是穿插著戲外的故事,讓有興趣的觀眾去找回真實的畫面與故事自行疏理與補白,電影只是拋磚引玉,譬如哥哥早在70年代已是麗的呼聲的藝人,有拍電視劇的機會但未算一炮而紅。在戲中他與梅姐在夜總會演唱,唱的《默默向上游》是他在1983年《鼓手》的主題曲,這一年他加入了華星,陳淑芬(即是戲裡楊千嬅飾演的Florence成為他的經理人)。梅姐與哥哥在同一間公司,一齊外出登台,最近電影一出就有梅迷挖到早在梅姐17歲就客串麗的劇集的消息,而那套片竟然有哥哥。二人的緣份一早注定。看了一些報導,梅姐在演唱前抱恙是真有其事。1986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她發高燒打了發炎針與退燒針上台,在後來的訪問中梅姐說憑意志力完成了《愛將》的演出,因為她想到失場會令很多人失望,對她個人聲譽與公司利益受損。2003年最後的演唱會已經病重,但仍完成八場演出,坊間以為《夕陽之歌》是最後絕唱,而最後一場演唱會最後一首歌,台上陪住她的都是提攜過的歌手,真正的最後一首歌是《珍惜再會時》。

    戲內更多的,例如九十年代梅姐在影圈遇到的風波也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來龍去脈,但為了不招惹別人是輕輕帶過。在感情線有爭議聲,原因是與日本方面換取版權的條件,使到電影不太討好,在影評人朗天的文章與看過試映的觀眾口中得知刪除了徐天佑的戲份,據聞是飾演梅姐與後藤的翻譯。電影本身也留下一連串迷團,為了「道德」與不想令在世的人不便,同時要尊重死者為大,所以變成這樣也是「非戰之罪」。即使描寫到張國榮逝世,也會有人覺得是消費他人。個人認為整個主題太大,到最後要靠大堆頭的藝人客串演出,欠缺了拍片的初心。同類電影《拾芳》不需要靠扮演真實的人物與煽情,都可以留下梅姐對生命、對歌迷的尊重,那怕是小小的受助者。

    給幕後重塑的舊香港一點掌聲

    影片早在七年前籌備,美指對歷史、地標的考證與資料搜集認真,將昔日的舊香港、彌敦道、荔園、利舞台重現在眼前,在彌敦道一段內街(寧波街)後面是華盛頓戲院,在七八九十年代,整條彌敦道很很多戲院、大華、油麻地、普慶。佈景的CG效果做得細緻,看這部電影讓觀眾懷緬舊香港與認識歷史,縱然電影未如人意,但幕後的努力還是理應記一功的。其中他們找得最辛苦的是妙麗中心的霓紅招牌,翻查舊報章妙麗是一間賣手袋皮具的公司、妙麗中心共有四層與地庫,公司在1984年倒閉,其後屈臣氏承租了那塊招牌。以後就知道彌敦道裕華國貨對面就是妙麗所在,記錄了香港的變化,現在香港的霓紅招牌買少見少,那些招牌是香港的標誌,應該好好記錄。

    小時候只去過荔園大門口,記得門前有塊哈哈鏡,可能現在四、五十歲的人會有更多感受。現在的荔園被商人看中成了懷舊冰室,偶然在坊間舉辦的嘉年華會複製一下荔園,而荔園最後一次在電視出現,可能要數到1997年的《難兄難弟》。六十年代商人邱德根購入荔園成為第二代園主,加設古裝區宋城(日後成為麗的拍古裝片的片場),同時興建了劇院,陳寶珠、蕭芳芳曾經在荔園演大戲,孕育了不少香港的藝人,羅文亦曾經在荔園當驗票員。四歲的梅氏兩姊妹開始在荔園賣唱,1988年梅艷芳重返當地拍MV。至於利舞台,筆者無緣光顧,倒是聽說過伶人在那裡表演的點滴,林家聲在利舞台演出《雷鳴金鼓戰笳聲》是旋轉舞台,即時轉裝換景,據知小生在戲中要換很多衫,是一項考驗與壯舉。利舞台背後盛載了孝子利希禛興建劇院給母親欣賞大戲的故事,而利舞台亦盛載了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化光輝的一頁,鄧麗君、羅文曾經辦過演唱會與粵劇演出。當然少不免利家,出名的人物就是利孝和夫人與TVB的關係,在七、八十年代在該處辦港姐、環球小姐大節目,利舞台是香港的特色地標,可惜隨著時代更替而變成回憶。

    王丹妮一奪目新星

    過去在香港影圈也有兩位扮演過梅姐的演員,一位是江欣燕,一位是陳煒(以梅艷芳為題的內地劇集),王丹妮似不似梅姐?也有幾分似的,特別是《壞女孩》的墨鏡與風範。似與不似,其實也不太重要,對觀眾最重要是理解。也不用執著聲音、外表,雖則外國有更好的特效化妝,但在香港水平還可以接受,短髮造型是似的。戲裡很多角色也不特別似誰誰誰。在性格上揣摩是不夠的,但她已經夠努力,當她與穿插的真實片段混和就有落差。而她用了半年時間練歌、練舞,可以說是今年香港的影壇新貴。往後要看看如何跳出梅艷芳的影子,今年香港電影中除了王丹妮外,《智齒》的劉雅瑟的演出也出色,金像獎會有一番競爭了。過往合拍片時常用內地藝人變相剝削了香港女演員的機會,所以對她有所期望,單是做模特兒已有性格與氣質,絕對不是花瓶。

    其它演員方面,廖子妤也算不錯,終於捱到出頭,還有新舊演員交替,有真有假,陳家樂扮的鄭少秋根本不似、白只的黎小田只是調侃,陳柏宇扮的溫拿也是尷尬,梅姐徒弟草蜢仔猶如過客,還有其它徒弟都不見了,難以體現在戲裡上一代應該提拔下一代,如任姐提點她一樣。當時在華星,梅姐提點過很多人,例如陳奕迅第一次演唱會當神秘嘉賓,鄭秀文、梁漢文。在電影圈同樣支持年輕導演,眾多徒弟裡不是每一位也有成就,譚耀文、彭敬慈稍為差一線,在林憶蓮演唱會看過彭敬慈的《鷹與星》的舞蹈,梅姐可以老懷安慰。在梅姐的眾多徒弟,最感動是1996年新秀親手頒給徒弟何韻詩,多年後何唱出了《艷光四射》,在梅姐逝世十年紀念錄成了紀念專輯,更多的是在日後困難時與香港人同行。

    孤身走我路一《梅艷芳》

    姑勿論,電影有盲點有缺陷,《梅艷芳》的出現可以令到老一輩開心、年輕一輩有機會認識梅姐與舊時代,新與舊並不是對立,作品只有好與壞。電影籌備了七年,亦不是現在因為香港變了說什麼賭氣話就能否定。電影公司老闆投資這部電影沒打算賺錢亦根本賺不了什麼錢,所以盡量不想批評太多,為了這部電影到日本談歌曲版權,在內地路演,為的是對梅姐的承諾,如今兌現。不論《梅艷芳》拍得多爛,也不會改變事實,香港也沒有那些人值得拍傳記,當看到全球華人在世界各地看這部電影,新加坡影迷要求要粵語版、英國的戲院每場只有28個座位要撲飛,澳洲、美國也有華人支持,還有台灣與內地對梅姐的愛,因一部電影而集合在一起,因一個人而感動落淚。梅艷芳,我們都記得你。(軍隊都要聽你的差遣)。

    電影已經完成了,在2003年梅姐的生日會上她跟粉絲說了很多計劃,出唱片(找明哥、張亞東合作)、去美加巡唱、計劃好做完演唱會要做的事,物色要做《胭脂扣》的舞台劇,要拍《十面埋伏》,去京都拍廣告,最後她都無法在人世間完成。無論如何,電影再不完美也好,似是故人來,就很滿足。2003年的香港在患難中,如今香港在一個更大的困境,都需要團結與扶持的力量,可以做的是《抱緊眼前人》。Arigato,梅。

     5 ) 疯狂长吐槽慎点

    这些天强摄入,多少也算半个Anita通了。看完《梅艳芳》五味杂陈,理解主创的苦劳,但是这是个啥????

    真人传记片注定是不讨好的,毕竟年代太近、港迷滤镜太深,苏孝良、加菲猫黎小田、刘培基大概什么人物形象大家也熟,演得就哪看哪不像

    尤其是古天乐,怎么说呢他太古天乐了,刘培基瘦瘦gay gay的哦,不过他台词还行,有那种生存智慧,补回来几分,但古天乐那张国字黑脸一看就钢铁直怎么能是Eddie呢?(而且Eddie恐婚族来的,片中这么热衷阿梅感情不对味

    最吃力不讨巧的还有,片子里有人敢演张国荣,哎,这不找骂吗。张国荣可是活色生香花蝴蝶,一出现就是人群焦点,演员太瘦太羸弱,我理解《胭脂扣》那段片场戏,他想做十二少的暧昧眼神,但哥哥出戏很快片场怎么可能还是鸦片少爷,张国荣整个就是疯狂卡机位找角度,偶尔俯拍和侧脸有点神似(但凡神似的镜头我又立马勾起太多影片回忆,有点想哭

    而且张国荣抑郁症是病理性的,就是说不是情绪病而是身体真的缺递质需要吃药,他去世不应该沦为超级过时的忧郁哥哥自杀叙事,而是旧时代香港对精神疾病不了解太多污名化,没有足够吃药重视给害的,这不能忍

    所有别的人物的问题也是演梅艳芳的主角的问题,单个历史事件对故事是对的,情绪都错了,某几个角度是神还原的,气质全错了

    阿梅有好多关键词“小歌女”“女侠客”“舞台皇后”“奋不顾身的爱情”“爱迟到”…太多了,都对,但根本没能力放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最后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形容词,公众号分part写文章的复杂性都没达到,浮光掠影,且浮皮潦草

    演员王丹妮太现代了太干净了太多包袱了拿腔拿调,像小孩穿大人衣服,要知道无论多少个形容词按梅姐身上,她一直是松弛的坦率的甚至俏皮的

    都看过阿梅和哥哥像两个铁憨憨在演唱会上互相调侃搞笑,那才是老朋友的相处,片子里倒是情真意切但紧绷得苦大仇深,我不相信一定要端着演才有诚意,观众能看出嘻嘻哈哈里面的悲剧性,脏兮兮里面的庄重,日常细碎里的时代巨响,观众也值得看到☝️

    差点以为片中还会出现周星驰真是捏一把冷汗,现在年轻人可能真不熟张国荣了,但多少还知道星爷,不可能演好的,他也是镇复杂幽微,还好以几段《审死官》的电影原片蹚过去了

    好,我满腔吐槽欲还没到主题。这部片讲梅艳芳的一生,她40岁一辈子的厚度真的是浩瀚,传记片既要有要还要肯定大扣分,片子的处理方式也做减法,不过是以完全牺牲复杂性为代价:

    啥意思?譬如童年她和姐姐卖唱,片子只有姐妹情深,只字不提剥削她们的妈妈和哥哥,以及当歌女的飘零和苦难

    初恋跟日本巨星爱得死去活来,演员用我最近最迷恋的日本大帅哥,把爱情变成了棒打鸳鸯,完全不提其实是渣男出轨、自杀威胁和轰动世界的三角恋

    刘培基是伯乐成就了阿梅不错,但八卦狗仔疯狂中伤的前史完全被隐去(事实上八十年代香港娱乐圈,小报记者就是重要构成部分,片子一个镜头都无

    正因为片子描绘的童年太美好,成名又太容易,戏完全做不出梅艳芳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也做不出她行侠仗义的江湖英雄气概,于是王丹妮那种小孩学大人舌的不适感更强烈了

    把ktv被黑帮掌掴和梅艳芳短暂推出娱乐圈直接划上因果,我也是存疑的,but在大问题面前小问题不提了

    (可能是我要求过分)片子还让人失望的是,没有香港感,电影是物质现实再造,那个片的香港完全坍塌(我在想塑造梅艳芳和香港就是同构的,因为她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香港符号)

    一切都太干净了太网大了看不到烟火看不到港人,那个时代的香港分明是鱼龙混杂的方兴未艾的黑道和狗仔齐飞的,脏兮兮又活色生香的

    好了,我吐槽到此觉得我确实要求太高了,这年头国内有能看的传记片吗?脑子里一直追溯到了《阮玲玉》,好笑的是她比本片更加梅艳芳

    国外的传记片也不见得好,你说狗爹的《至暗时刻》,我们要是真熟历史的英国人,估计也受不了电影的粉饰太平

    《波西米亚狂想曲》直接乱写水星弗莱迪不还是得了奥斯卡吗

    我心中的传记片导演天花板托德海因斯,不也失手了吗,还是做他最擅长的摇滚巨星《地下丝绒》

    所以一腔怒火本就不该出现,好传记片太小,遇着了全凭缘,但我吐槽半天,估计就是那一股新晋梅迷的愤愤不平

    但也有歌迷打高分吖,我懂,其实我也数次湿了眼眶,不是戏好,而是好多场景兜勾起的对那个大时代的追忆,(类似情迷巴黎那种对黄金年代的崇尚爱慕向往又唏嘘)各种情绪无以为报,只好洒狗血泪了

    我理解所有抱着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心情打三星的人们,但在我这,《梅艳芳》努力了,王丹妮努力了,看见了

    但,不能及格

     6 ) 拍梅艳芳的传记,注定吃力不讨好

    电影《梅艳芳》上映,口碑相当分化。

    电影《梅艳芳》的豆瓣评分截图。

    有人泪洒影院,也有人认为偶像被消费了。

    有人嫌它事无巨细报流水账,也有人怪它语焉不详。

    有人说,扮演梅艳芳的王丹妮可能很努力,但没有一点刚毅和侠气,像个亦步亦趋的小学生。也有人说,梅姐那些经典的舞台行头,电影没有如实重现造型,材质还透着一种廉价感。

    拍梅艳芳的传记,很可能注定吃力不讨好。要重现巨星风华本已很难,更何况这位巨星身后,有一座城、一个时代为她背书。

    撰文 | 张哲

    01

    反叛:“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

    电影《梅艳芳》(2021)剧照。

    八十年代香港,梅艳芳横空出世。众所周知,她的形象参考了麦当娜的部分元素。流行文化学者吴俊雄指出,“这种女性形象向旧时代说再见。跟陈宝珠、萧芳芳不同,梅艳芳较主动吸收一些西方的想法,并融入本地。”

    “他将身体紧紧贴我/还从眉心开始轻轻亲我/耳边的呼吸熨热我的一切/令人忘记理智放了在何”。年轻女孩自述性欲的文本出现在彼时香港,足够离经叛道。《坏女孩》一出街,公众惊喜地发现,原来粤语流行歌的世界里,女歌手除了端庄娴静大气,除了郎情妾意伤春悲秋国仇家恨,竟也能以如此颠覆的面目出现。这个由梅艳芳代言的“坏女孩”,她对身体自主,对爱情自主,对欲望自主。她坦诚面对欲望的过程,即是探寻女性主体性的一小步。

    《坏女孩》(1985)唱片封面。

    民族音乐学家J. Lawrence Witzleben的见解带来了更深层的启示。他提到《坏女孩》歌词中那句“Why, why, tell me why”包含了巧妙的双关,因为Why的发音听起来很像粤语的“坏”。高明的粤语歌词作者总是善于通过文字游戏,赋予歌词隐藏的趣味和含义。林振强笔下这个原本被视为“乖乖”的女孩,虽然也对自己不再矜持而感到懊恼,甚至照搬世俗标准骂自己变得太“坏”。但旁人无视她内心的纠缠,只因她直面欲望就直接冠以“坏”的判词。她当然不甘,不服。于是原本单向度的歌词,便可解读出复调的叙事:旁人每批评这女孩一句“坏”,她就铿锵地回击一句“Why”!

    电影《梅艳芳》里林家栋所饰的华星总经理说,“快歌不是要唱兴奋,而是要唱反叛”,《坏女孩》即是这样的反叛者。尽管它仍具几分生涩、犹疑和自嘲,不过由此带来的正面反响令黎小田、林振强这些幕后操盘手决定,继续剑走偏锋,将梅艳芳打造成一个挑战传统性别观的女性形象。

    梅艳芳《In Brasil》(1989)唱片封面。

    一年后的《妖女》较《坏女孩》更进一步:“众称你做 bad boy/但命运令你随夜幕遇着这妖女/今晚的你当心/你心窝给我弄醉”,成为在情爱关系中牢据主动地位,连坏男孩都可轻松收服的“妖女”。

    1989年的《淑女》招致后世一些批评,如“面对男性肉欲的挑逗和引诱,淑女搬出一大堆男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以压制女性的道德枷锁来说服自己紧守贞操。女性的地位至此陷入最低点。”但细味歌词,其实不难读出反讽意味,“淑女岂会贪新鲜/淑女寻梦都要脸”是戏谑地照读社会规范,“撕我忧郁的盖掩/想要撕去这晚象要/将我心里所有黑暗燃点”才是这淑女的真实心态。

    电影《梅艳芳》中特别提到的“黑色铆钉战衣”。

    同专辑的《黑夜的豹》自傲地高唱“驯服不到的黑夜豹妹/唇上载满着狂野暧昧/擒住你/然后使身心崩溃/遗留一串追悔”,将男性视作玩物,是对《妖女》的承续;1991年《梦姬》“区区匹夫/怎可挡这梦姬/无谓孤单/投降吧俊男”亦是如此。

    在事业全盛期,梅艳芳还有《冰山大火》(“跳跳跳跳热到要跳舞/我被他的眼光擦到著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叫火烛车火速的到步”)、《Crazy Love》(“Hold me再来吧/Baby做我爱奴吧”)、《征服他》(“征服他/汗滴中造梦乡”)等快歌,大胆歌唱女性情欲及主体性。这些歌词也细致刻画女主的外表、装扮、动作与神情,如“那黑色紧窄裤/压紧你思绪和血管”、“黑衣黑如黑寡妇”、“叉腰侧望”、“披起午夜孤身上路/穿梭夜店探讨”、“红唇/烈焰/极待抚慰”,令此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更为鲜活。

    梅艳芳唱片造型。

    02

    暧昧:“假如我是男人”

    除了展现冷艳、妖冶、神秘,梅艳芳有时亦是中性的,雌雄同体的。《川岛芳子》中,她出演喜爱扮男装的女主角,到了《钟无艳》则索性诠释男性角色齐宣王——不过这位齐宣王又不时扮女装,由此令梅艳芳所代表的性别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她的男装扮相极受欢迎,配合性格中自带的义气、侠气、霸气,足令众生颠倒。与此恰成映照的是,她的粉丝(中文词“粉丝”用来表示fans似乎最早出现于2003年,即梅艳芳去世那年,此处为便于行文而借用)中男性相对较少。

    梅艳芳中性化的唱片造型。

    对梅艳芳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李展鹏指出,“虽然她大唱情欲歌曲,有过性感造型,但却从不是男性的性幻想对象”。高颧,厚唇,三白眼,梅艳芳的外表与东方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相去甚远。她的性感深具侵略性,绝不将身体当作顺从、取悦父权文化的工具,反而翻身抬头,高居上位。这一切,当然令普通直男深感不安,敬谢不敏。

    不但直男不买账,据说她粉丝中男同志的比例也明显少于其他成为gay icon的华语diva们。此事当然未经科学论证,不过有一点可以从歌迷见面会、演唱会等旧日影像中确定,即她的粉丝绝大多数是女性。许多女粉丝以她为榜样,盼望成为她这样的大女人,愿在挤迫的父权社会中,变得如这位偶像般强悍、坚定、潇洒。

    同时,亦不能忽视一些女粉丝其实是将梅艳芳视为爱与欲的投射对象。李展鹏也发现“梅艳芳很早就把女同志意识带进表演中。1991年的《梦姬》MV中,她一身黑色性感神秘打扮坐在大床上,面前是一个背对着镜头的长发半裸女郎,她一边唱歌,一边轻拥着这裸女。”事实上直到2002年的极梦幻演唱会,演唱《假如我是男人》时,女装的梅艳芳仍临时邀请一名女性观众上台,将惊讶且羞怯的对方拥入怀内,耳鬓厮磨,眉目传情。

    《假如我是男人》同样为林振强填词,虽然只是借假设来诠释“男人应该体贴疼爱女人”的老生常谈,毕竟也比千禧一代了无新意的模仿作《如果我是男生》(丁小芹演唱)领先了许多年。而梅艳芳的现场演绎又突破了词作框架,赋予歌曲更深刻的文化与性别意涵。

    八十年代的许多香港明星都曾在拓宽传统性别观念之路上披荆斩棘。2017年西九龙办“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展,馆外独以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形象做成巨幅招贴,便是对二人在此事上重要贡献的特殊褒赞。

    电影《逃学威龙3》剧照。

    03

    保守:“女人如花花似梦”

    出位的梅艳芳在八十年代大受欢迎,是因她迎合了社会和文化需求。那时一切较少限制,破旧立新是大势所趋。李展鹏对此的分析十分精到:“在当时香港,女性走进职场开始独立,社会上亦有不少为女性争取各种权益的声音,同时,歌影视作品中较传统的女性形象——例如忍气吞声的贤妻良母或是斯文大方的女歌星——的受欢迎程度下降,观众转而寻找他们更能认同、更能反映社会趋势的女星去追捧……梅艳芳是绝佳的器皿及晴雨表,因为她的形象正反映了香港当时的社会文化。”

    不过,与资深歌迷的认知相对的是,如今普罗大众印象中的梅艳芳代表作,绝非什么《坏女孩》或者《妖女》,而是《胭脂扣》之类。在内地,甚至是国语歌《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

    电影《胭脂扣》剧照。

    这些K歌金曲某种程度上接续了徐小凤、张德兰等歌后的传统,甚至从粤剧、诗词中提取元素,或者古典优雅,或者幽怨自怜,或者甜蜜柔媚。总之无论词或曲,都显露出音乐和性别观上相对的保守主义倾向。

    香港作家Christopher Lai(黎伟麟)指出,“在性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港女,虽然身处华人世界中最西化的香港社会,但仍然必须面对保守的父权性别意识。”上述那些作品大概便反映出现代港女在父权社会下的婚恋焦虑。

    即使梅艳芳本人有时也无法摆脱无形的桎梏。她羡慕山口百惠相夫教子,为了以后能生儿育女、当一个“完整的女人”,明知患病仍拒绝摘除子宫。

    电影《梅艳芳》深知主流市场的口味,于是在程式化地重现她星途的重要节点之外,落力渲染了她情史中的两段。一个强势又风光的女人,恨嫁却嫁不掉——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普通观众的目光和泪水?

    04

    百变:“颠倒众生 吹灰不费”

    《梅艳芳》以那段世人熟知的故事作结尾:第一男配角、古天乐所饰的造型师刘培基应梅艳芳之请,特别设计一款绝美婚纱,令她得以在离世前四十多天的演唱会上,向万众宣称“嫁给舞台”,并留下绝唱《夕阳之歌》。一声“拜拜”,潇洒落幕(现实中还返场唱了一首安可曲《珍惜再会时》)。

    梅艳芳在告别演唱会上演唱《夕阳之歌》。

    不过,《夕阳之歌》侧重于自道身世,苍凉、悲壮。虽亦关涉情爱,却无忸怩的儿女态。舞台造型与歌曲间呈现如此错位与张力,也是梅艳芳百变的文化形象之一斑。

    华星唱片为她打造的坏女孩、tomboy、恨嫁女,都不足以概括她的风格。刘培基等造型师为她设计的形象光怪陆离,至今也走在时尚尖端。梅艳芳是第一个被冠以“百变”称号的女明星。反过来,很可能正是她的出现,才令汉语词汇“百变”从此成为常用词。

    “香港的流行音乐就像它所处的社会一样,”Witzleben评价道,“是一种独特的、往往令人迷惑的中国元素、其他亚洲元素和西方元素的混合。”八十年代的粤语流行音乐很多都翻唱自海外作品,梅艳芳就有不少作品是麦当娜、山口百惠、中森明菜等人的金曲重新填词编曲后,以自身风格重新演绎的翻版。这种多元、杂糅、重构的流行文化,正是过去的香港如此迷人的魅力所在。在此种文化滋养的社会中,梅艳芳那辈港星方能以“百变”行世。

    发型师Kim Robinson回忆第一次见到梅艳芳时,惊讶于她的瘦小,与舞台上那种华丽高大的印象截然不同。乐评人黄志华早已指出,百变梅艳芳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公司与团队成员精心呵护和投入的结果。这话很可能没错,毕竟粉丝善变,艺人也要有应对策略,你善变不如我善变,最好莫过于百变。

    但也应看到,“梅艳芳”作为一个文化形象,与她本人的性情、经历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文。那一辈港星中不少人都是如此,这即是过去媒体常说的人戏不分、人戏合一。

    2002年,Kim Robinson为梅艳芳设计了犹如冠冕的莫西干发型,配合Dior的高级定制服装。

    05

    侠义:“用我身作贡献 大炮冲锋车不再现”

    “百变”的面纱后,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梅艳芳?

    九十年代以后,梅艳芳独领风骚的天后地位逐渐失落。当流行渐成经典,经典渐行渐远,仍有些芳踪侠影,长留在更广阔的空间:

    她正直刚勇,面对不公义总是挺身发声。她乐善好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她对好友与粉丝的真情相待,令人们从未对她停止怀想,粉丝团体甚至还自制了一部电影《梅艳芳菲》,并且拍得不错。

    她的遗风遗泽,至今也鼓舞许多香港人在面对困境时坚持不放弃。

    电影《东方三侠》中的女侠造型。

    时日翻飞,世事大都如梦。2002年张国荣在梅艳芳演唱会上当嘉宾时曾经感叹,离她出道、他们结缘,已经二十年。如今,很快又要一个二十年了。”俯仰流年二十春”——欧阳修讲得最好,“城郭人民,触目皆新”。假如梅艳芳没有早逝,以她的性情与地位,多活二十年将会有何际遇?

    多情人好开脑洞,于是兵棋推演、心理分析、星座塔罗八字样样用上。其实这个假设,电影《梅艳芳》里已借张国荣之口回答了。大意是说,有些人活得久;有些人在最好的年华离开,倒也不算坏事。我想借用Christopher Lai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早逝令梅艳芳变成不只是icon,更是一个legend,她的音乐、形象,永远给予我们力量。”

    主要参考资料:

    《梦伴此城:梅艳芳与香港文化》,李展鹏,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

    《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黄志华,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李展鹏、卓男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

    《梅艳芳:至今仍然影响香港的Fashion Icon》,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19

    《专访Kim Robinson:直至离开世界那天,我都会记住梅艳芳》,Christopher Lai,《Vogue》香港版,2020

    J. Lawrence Witzleben. 1999. Cantopop and Mandapop in Pre-Postcolonial Hong Kong: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s of Anita Mui Yim-Fong

    《情欲化不开——粤语流行曲的女性形象》,原作者不明,http://bbs.tianya.cn/post-music-89212-1.shtml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张哲;编辑:李永博,李夏恩;校对:。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7 ) 电影没交代清楚的背景介绍

    1.“退休”是梅姐刚出道就有的想法,具体到年那种,出道后年年采访都说,原因是唱太多年了,太累了,想尝试别的人生

    2. 91,92告别舞台,随后江湖事件,但在此之前就放弃枫叶国ym,原因是不被尊重,当场撕外籍/gc走人,还有就是爱港

    3. 90年宣布不领奖后就看清这圈子了,资源流失、攀炎附势什么都经历了

    4. 为慈善而唱她做到了,95复出舞台后每一次演唱会都有慈善性质

    5.不能讲的就不讲了,能讲但没说的有:

    业务方面:梅姐最遗憾的是没做musical,但她几次把它融进演唱会里。虽然梅姐拿奖太多,但个人觉得88年拿金像影后97金像女配98年拿金针奖以及外媒给的“东方麦当娜”称号还是要提的。

    为人方面:94年成立个人慈善基金会,因慈善被授予多伦多、奥克兰、旧金山当地政府“梅艳芳日“的荣誉。为了反黑+保证艺人基本权利和众人成立演艺人协会并于01年票选成为会长,03年以会长身份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去北京为香港电影在内地上映争取权利。梅姐格局很大,心系天下华人,所以哪里需要帮助,她都有站出来。

    6.最后,感谢剧组的用心制作,不去炒作恋情,也没有依仗梅姐强大的朋友圈光环,各方都做得相对体面,我想,江老板的心意,梅姐是一定收到了。

     短评

    10/31 上海环球AMG/// 7分,我哭了,很多人都哭了,别和我讲电影技法,我喜欢就行。

    8分钟前
    • Mallory
    • 推荐

    若以張曼玉在《阮玲玉》裡的神級演出為標準,王丹妮其實並不差,有兩幕我甚至覺得演員已經超越單純「似唔似被扮演者」的階段:第一是舞廳首次和哥哥一同登台獻唱;第二是梅姐最後一場演唱會裡的那段獨白。王丹妮在那兩場戲裡是沒有「消失」的:前者是王丹妮作為新人出道的心境,如果是她,面對和梅姐同樣的情況會怎麼做?而後者則是作為扮演者的王丹妮從未遇過的狀況,那時候,出現在她臉上的是一場「戰爭」,一場故意要被識穿的虛假表演,沒怎麼改變的容顏所帶出的間離效果正正告訴我們,梅艷芳是不可能被原樣複製的,王丹妮必須重新掌握這副身軀的主動權,對抗依附於身上的亡魂。導演既不相信電影,又不相信演員,所以只能不斷以穿插歷史影像和流水賬的方式來製造催淚時刻,觀眾會被感動完全是因為那是看似轉瞬即逝,實則深深銘刻於腦海的回憶片段。

    12分钟前
    • Landy
    • 还行

    最多科普片,梅姐的粉絲不會滿意

    16分钟前
    • 舟一五
    • 还行

    好像什么都讲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隔太近的人物传记好难拍…

    19分钟前
    • Dr.Duo
    • 还行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也撑把伞,梅艳芳小时候吃过太多苦,所以更懂如何为善。现在太多明星拿慈善公益做人设,反倒丢失了一颗真心。突然想到一直在建小学的古天乐,现在的他,有几分当年梅艳芳的影子。

    20分钟前
    • 可能是对的
    • 力荐

    为什么不是关锦鹏来拍……这个导演拍得太新太商业了,而且哥哥的演员是什么鬼!为什么会那么猥琐!一点都没有哥哥的忧郁和温润如玉的气质,不说他是张国荣我真看不出来。。但是女主挺好的,抓到了梅姐的倔强和落寞。就是中年后很拉垮,不如后半段让袁泉来演。虽然我这不满那不满,但梅姐真的很值得爱值得记住。

    22分钟前
    • 狐狸甜筒
    • 推荐

    过程中真是各种泪目,结束更是一个爆哭。当然,倒也不是影片有多好,只不过由之想起了曾经的梅艳芳,以及那个满是回忆的童年。影片本身真的太普通了,如此的浮皮潦草,毫无重心,好像一个大型人物流水账,你哪怕就拍那场谢幕的演唱会,应该也会更精彩一些吧。现在的感觉基本就是什么都想拍一点,却又什么都不能拍太深。连众多角色的名字也只能用英文名代替。除了去世的张国荣可以用全名,也是太刻意了一些。以及,我也觉得这片稍微有点消费张国荣了,为什么会在梅艳芳的电影里,拿那么多时间讲张国荣的去世和葬礼,也有些太明显了。感人的部分,其实都是属于梅艳芳的部分,终究,是部有些可惜的电影。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原来快歌是唱反叛,慢歌是唱唏嘘

    29分钟前
    • f
    • 推荐

    这种比较近的传记电影是免不了有些流水账,毕竟有些人和事不能全拍出来,可以理解。电影没有胡乱夸大编排,给了梅姐充分的尊重,但是情节不够细腻生命力不足略显平淡。主演能抓住几分梅艳芳的神韵和性格特质,表现挺不错的,就是后面年龄感和阅历没有体现。很喜欢早期舞厅的那场戏,有原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张的选角则不太像,可能因为是配角。电影的高光在穿插的梅艳芳真人影像,尤其是末尾的婚纱舞台非常感人,敢拼敢闯不屈服于命运的梅艳芳,香港的女儿。电影可能不太能让梅姐的忠实粉满意,但是能让不太熟悉梅艳芳的年轻观众看到她的一生,进而去了解她真正的生平,这是它的意义。总体上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34分钟前
    • 皮卡丘
    • 推荐

    一边吐槽流水账一边哭的稀里哗啦,我不太能够分清究竟是电影的原因还是梅艳芳的原因……

    39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很纠结,一方面觉得它没有深入去探究梅艳芳的内心世界,只是浮于表面的描写,另外一方面又被梅艳芳的真实经历所打动,观影时有时感动有时疑惑。王丹妮的表演是及格的,很多造型和神态都很像梅姐,尤其是最后穿婚纱的部分,演唱部分也不错。但是她身高实在是和阿梅差别太大了,又总是穿高跟,日本酒店的大门都快装不下了......并且可能是因为演员本身比较年轻,没有演出梅姐稍年长时的状态,稍年长时的表情和语气和刚出道时基本没有差别,让人有些出戏。

    42分钟前
    • 留下来
    • 还行

    慢歌唱的是唏嘘,快歌唱的是反叛。

    46分钟前
    • windywinky
    • 推荐

    加一星给情怀、Mui姐和Leslie。粉丝向电影,身边不少落泪。传记片很容易拍成流水账或者MV,所以这部也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演唱会部分剪辑有些乱,不如波西米亚那样的长镜头来得好。看哭了两次,一次是哥哥离世,一次是最后的夕阳之歌。

    47分钟前
    • 胖彼得与狼
    • 推荐

    对事件的高度尊重与还原,资料影像和现场拍摄竟然高度重合,路演场,梅艳芳扮演者王丹妮为此接受了一个人的训练营,没想到里边有几首也是王丹妮自己唱的。张国荣出场的一瞬间全场唏嘘,两个人互相不想让对方担心结果都在最漂亮的时候走掉。色调看出来有特意致敬上世纪的香港,霓虹的色调。

    51分钟前
    • 罗夏
    • 推荐

    相信自己,你的所有情绪或感动都来自阿梅本人。

    52分钟前
    • 西北
    • 还行

    拍得很是平庸,Leslie随便找个人乱演一下,又拿最惨痛一幕暴击我们。但梅艳芳已经蛮惨了,又不忍心看她比电影里更惨的人生。八了那个日本男朋友,我去,原来是百度词条“渣男”举例代表,电影也太美化了,梅艳芳死前还去见面也是真的。掌掴事件这种出几条人命的事,啥都不敢写,导致分手戏也毫无道理。无良梅妈也没出过场。这种传记片,还是等所有人都去世了再拍吧

    55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还行

    超出预期的一次完成。立项时深知有些东西不可能(还)有机会拍,有些东西暂时不能拍;于是“曲线救片”,转而聚焦她生命中几个最重要的时刻- -对舞台的钟情、最重要的电影还有决意奉献与给予;虽有遗憾,但也算讨巧。猎奇的传闻、秘辛、分歧先抛低一边,却将所有心力放在“香港的女儿”与“演艺圈大姐大”之上;那一幕幕由各种大牌撑起的cameo,还有数个台词里面闪现的名字;大家挂住她不仅仅因为她,也因为那背后美好而又黄金的年代,和超出作品之外的人性光彩。王丹妮证明是惊喜,因为在外形完全吃亏下,却下苦功抓了神韵,态度难得;廖子妤和刘俊谦的诠释,和千FA的“华星人演华星人”一样让人津津乐道。【看的时候觉得差一首《梦伴》,全场大合唱竟然了了心愿;眼泪夺眶而出,圆满】

    57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传记片很难拍,电影切入的角度看出了创作者的善意,没有刻意强化其他角色负面的标签,强行制造太多冲突,可能有人觉得平淡,但我反而觉得看到了很多美好。梅艳芳的仗义、对朋友的豁达、对社会的无私,都源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小她跟着姐姐在歌厅驻唱,比同龄孩子早熟,也更坚强能吃苦。她从成名后,一直有人在帮助她,支持她,她知道感恩、知道回报,就像她对刘培基说的:“我四岁出来赚钱,长得没有足够美,如果没有你们支持我,我也不会这么成功。” 变幻动荡中的香港正需要这份有香港印记,永不过时的信念与善念,一起度过难关。

    1小时前
    • Ian
    • 力荐

    编年体传记片,经典场面一一复刻,也插入了必要的纪录片段,不违和。演员神似,虽然比较大只,但更凸显女主角地位,也不是不可。张国荣的演员,一开始觉得不像,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动态像,很不错啦。从2003年张国荣去世那里开始哭哭哭。我觉得这个票房好的话,一定会接着拍Leslie的。看的粤语版,超让我意外惊喜的是还有狄龙一个镜头。女人如花花似梦,夕阳之歌,永远的Anita,芳华绝代!!

    1小时前
    • 香水瓶
    • 力荐

    还不如重映梅艳芳的告别演唱会。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